青旅物流總部大門緊閉 員工曝獨家審計內幕:全峰快遞原股東隱瞞...

2020-12-19 每日經濟新聞

原青旅物流總部大門緊閉 保安及工作人員透露該公司已搬走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趙雯琪 攝

每經記者 趙雯琪 實習編輯 王麗娜  臨近春節,與七家上市快遞公司紛紛「曬」全年業務量的紅火場面相比,有些二、三梯隊快遞公司卻處在另一個寒冷的極端。  近日,青旅物流被曝原本承諾員工和加盟商的薪資、押金等補償未全部兌現。1月23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多名前全峰快遞加盟商、青旅物流員工處證實了該傳言。  這已經不是青旅物流第一次被曝資金短缺了,自2018年4月開始,關於青旅物流和全峰快遞網絡癱瘓、業務暫停和員工欠薪的傳言就一直不斷。  1月22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前往青旅物流位於北京大興區金星路24號的總部探訪發現,辦公地點大門緊閉,只有側門有保安值守,周圍鮮有人員走動。據保安向記者透露,青旅物流已經搬離數月,但是這期間依然陸續有人來公司要帳,也有法院來調查情況,在發現青旅物流早已人去樓空之後,最近來的人少了。  上述保安和一位辦公樓內的工作人員均向每經記者透露,青旅物流已經搬走,該樓年後將裝修變成一個文創園區的酒店。  自2015年獨立進軍物流配送行業起,青旅物流的「買買買」似乎從未停止。但在2017年4月收購全峰快遞後,青旅物流走得似乎不太順利。這個由花錢不曾手軟的「金主爸爸」和快遞黑馬全峰快遞強強聯合編織的二線快遞公司「突圍」之夢,已然變得搖搖欲墜。  加盟商曝青旅物流2018年3月開始停擺、5月曾接觸投資人  江西撫州某全峰快遞加盟商徐先生(化名)或許沒有想到,網點癱瘓、業務暫停、北上討要賠償、無止境的等待,成為了他2018年的生活主要節奏。2014年6月1日加盟全峰快遞的他,原本小生意做得風生水起,現在卻變成了一個四處碰壁的要帳人。  據徐先生介紹,現在他手上持有蓋了青旅聯合物流有限公司和全峰快遞印章的欠條65萬,包括幹線運輸的費用、網絡派費、操作費和3萬元的網點押金。  2017年4月全峰快遞被青旅物流收購後,包括徐先生在內的多數加盟商都看好青旅、全峰「強強聯合」的前景,甚至不惜抵押房屋、借款,加大對網點的投入和建設。  據徐先生回憶,一開始大家都信心滿滿,但是從2017年9月開始,班車合同就臨時中斷,不少網點加盟商被拖欠班車費用,就已經有加盟商想要拿到押金和班車費用退出不幹了。

班車費用受理函

2017年11月,青旅物流在華東大會上向加盟商透露接下來將有規模不下20億的融資進來,並在官網上鼓勵員工「砥礪前行」,這些還是讓不少人看到了希望的曙光,讓他們決定留下來等一等。  「但是到了2018年3月開始大多數網點已經開始停擺,再往後就是各個站點的徹底停工,別說網點,江西省的分撥中心都沒有人了。」徐先生表示。  2018年5月,徐先生作為江西地區的代表前往北京青旅物流總部溝通,當時有股東和公司高層出面表示,青旅物流方面表示正在接觸投資人,新的款項很快就會到位,公司將在正常運營後按計劃分幾年返還加盟商押金和賠償。  不過等到現在,承諾給部分補償的日子過去許久,徐先生還沒有拿到一分錢。  徐先生的經歷並非個例。包括陝西、四川、江蘇、貴州等地的多位加盟商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反映,青旅物流還欠他們至少3萬元的押金和其他費用。  除了原全峰快遞的加盟商,受到牽連的還有青旅物流的員工,一位前青旅物流四川分部銷售內勤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公司從2018年3月開始就發不出來工資了,後來跟公司籤了離職協議,公司承諾在2018年9月15日之前支付15000元的工資和一個月的工資作為補償,但是至今都沒有收到公司的補償款。  「剛開始發不出來工資大家還堅持了幾個月,後來辦公樓也被房東收回了,也就各謀出路了。」她表示,「聽說是公司收購了全峰快遞後欠了很多外債。」  針對上述青旅物流員工和全峰快遞加盟商的說法,《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試圖與青旅物流及全峰快遞取得聯繫加以求證,青旅物流官方網站上未刊登聯繫方式,記者隨即多次撥打全峰快遞官網上的客服電話,截至發稿,未能撥通。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又通過天眼查獲取到青旅物流的聯繫方式試圖得到回應,一位男士在接到電話後表示,自己曾經是青旅物流的,但是「現在沒什麼好說的」。記者通過天眼查同時發現,青旅物流在2018年以來也經歷了人事變動,2018年9月13日,原公司經理、法定代表人徐雲波退出,宋起成為公司新的法定代表人。  獨家審計曝光、昔日快遞黑馬黯然落幕  曾經風光一時的青旅物流原辦公地點,如今只剩下招牌拆除後留下的淺淺印記。

「青旅物流集團」招牌摘掉留下的印跡依稀可見

圖片來源:趙雯琪 攝

無論是加盟商還是青旅前員工,似乎都將矛頭指向了全峰快遞,曾經一度比肩順豐通達,叱吒快遞紅海的那匹黑馬,如今不僅黯然落幕,還留下了一地雞毛。  與起家於90年代的順豐、通達系等老牌快遞公司相比,創辦於2010年的全峰快遞顯得姍姍來遲,但是其一路發展的勢頭卻讓前輩驚嘆,中通高管出身的創始人陳加海也讓全峰快遞充滿了傳奇色彩。  公開資料顯示,全峰快遞僅在2013年一年內就獲得3輪融資,此後也保持著一年融資一輪的節奏。  全峰快遞創立7年內,就覆蓋華東、華南、華中、華北和西部地域,快遞網點7000餘家,並在投資亞風快運後布局「快遞+快運」的雙品牌運營戰略。除此之外,還先後推出網際網路金融P2P網貸產品「全峰e收貸」、社區O2O服務、移動APP「峰寶」等,並一度曝出謀劃上市的傳言。  「全峰最開始的政策、定位包括價格都是比較良好的,但是陳加海個人的資金有限,後面的幾步融資也開始出現問題。」徐先生表示。  2016年11月1日,全峰快遞官方正式宣布引入青旅聯合物流集團的戰略投資,青旅物流擬注資12.5億元成為全峰主要戰略投資人,並將陸續補充完成營運資金20億元;2017年4月,全峰正式確認整體併入青旅物流集團,重組為快遞事業部,隨後經過系列調整,陳加海被免全峰總裁的相關消息傳出。  2017年4月收購全峰快遞後,青旅物流相繼設立形成了六大事業部,包括快遞事業部、快運事業部、立馬到事業部、e派事業部、雲倉事業部和冷運事業部。  在通達系等快遞公司陸續起網試水快運時,青旅物流也在2018年初順勢起網,當時有專家認為,此番布局快運網店,也將起到整體業務的協同作用。但是更多業內人士則對「什麼都做、什麼都買」的青旅物流接下來的資金投入表示擔憂。  這似乎是青旅物流最後的努力。直到現在,青旅物流的官方微信公眾號的推送還停留在2月2日宣布「2018招商加盟工作部署會議勝利召開」的這一天。  原本被外界和很多加盟商看好的強強聯合,但是對青旅物流和全峰快遞來說,一切和預想的差距卻在拉大。青旅的加入沒有將全峰快遞拉出資金短缺的泥潭,全峰快遞也沒有加速青旅物流前進的腳步。  徐先生提供給《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的、青旅物流於2018年6月29日發布給網點負責人的《青旅聯合物流科技集團有限公司關於北京全峰快遞有限責任公司相關審計結果的說明》顯示,青旅物流在投資全峰快遞過程中,因原股東隱瞞公司債務,青旅物流本可按約定終止投資,但為保證全峰快遞正常運營,青旅物流持續對全峰快遞以借款方式進行補充資金。

《青旅聯合物流科技集團有限公司關於北京全峰快遞有限責任公司相關審計結果的說明》截圖

同時說明中透露,第三方審計報告反映出全峰快遞在經營管理中存在大量內部關聯交易和部分收購業務估值偏差,給後繼股東帶來損失。青旅物流作為全峰快遞大股東,承諾將履行作為股東的出資義務,在7月15日支付30%;8月31日支付30%;9、10月各支付30%。  至於青旅物流隨後是否履約出資不得而知,但是目前來看,癱瘓的網絡、暫停的業務似乎沒有復活的跡象。  「在進行兼併重組時,收購方要儘快資產證券化,否則收購方就要面臨欠債的風險。」貫鑠企業CEO、快遞專家趙小敏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而青旅物流未來能否重新翻身,趙小敏認為,機會不是很大,但是不排除有股東變化整合的可能性。對青旅物流來說,更重要的是在業務上做減法。  二、三梯隊快遞公司機會何在?  資金短缺、股權變化的內憂加上頭部玩家在紅海廝殺的外患,最終成為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青旅物流後來自身也發生了股權變化和戰略調整,隨著背後大股東的變化戰略變化非常明顯。」趙小敏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他認為,青旅物流在收購全峰快遞時的定位和對市場的判斷都是有問題的,2019年也會有企業有類似的問題出現。  「青旅物流收購全峰快遞後盲目做大做強的思路是不對的,在目前的競爭環境下,做純快遞、快運不是花錢就能解決問題的,對於二三梯隊的快遞公司來說,需要做細分化,或者專注於某個區域或者做某個行業的解決方案。」趙小敏表示,「做全國的機會已經不是很多了,除非背後有巨大整合能力的資源支撐。」  與全峰快遞和青旅物流的尷尬境地形成鮮明對比的則是,2018年中國快遞業務量累計完成507.1億件,同比增長26.6%,也意味著中國快遞進入年增量超百億的發展新時期(2017全國完成快遞業務量完成401億件),順豐、通達系等玩家2018年的業務量都在穩健提升。  另一方面,物流領域在2018年的融資規模和頻率都可謂吸引眼球,京東物流、滿幫等網際網路屬性較強的新一代物流公司開始漸露鋒芒,物流領域正蘊藏著前所未有的機會。  繁榮背後,傳統快遞和傳統物流公司兩極分化的「馬太效應」愈發明顯,對二、三梯隊的快遞公司來說,日子一天比一天艱難。  數據顯示,從2018年上半年整個市場來看,超七成的快遞市場份額已經被資本化的快遞頭部企業所掌握,剩下的十餘家快遞品牌的市場空間不足三成,二、三梯隊的快遞品牌生存日趨嚴峻。  早在2016年初,趙小敏就認為,快遞公司在2017年沒有完成上市的公司要儘快在去年上半年賣掉,沒有賣掉則面臨很難的境地,接下來更多的中小企業將會陸續面臨類似的挑戰。  回望2018,無論是快捷快遞還是全峰快遞,即便找到了「東家」,在兼併重組的道路上走得都是異常艱難,最終逃不過大鬧一場和曲終人散。  快遞諮詢網首席顧問徐勇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二、三梯隊快遞公司普遍面臨資金準備不足的問題,甚至因為虧損欠了很多外債。再加上很多快遞公司定位有失偏頗,各個業務都想發展,與頭部玩家和新入局者相比,信息化和人才技術運用都遠遠不夠。實際上對於中小型快遞公司來說,盲目追求綜合發展並不現實,專業化和個性化發展才是正確方向。  趙小敏更是感慨到,經過2018年之後,二、三梯隊快遞公司的底牌已經亮完了,未來可能多數會陷入賣不出去的困境。  「對於他們來說,最好跟當地產業進行融合,與當地政府、發改委的產業進行掛鈎,變成本土化公司,或者在鄉村振興的大戰略中找尋適合自己的機會。」趙小敏表示。

相關焦點

  • 青旅物流總部「物是人非」 加盟商:收購的全峰快遞原股東隱瞞債務
    臨近春節,與7家上市快遞公司紛紛「曬」全年業務量的紅火場面相比,有些二、三梯隊快遞公司卻處在另一個寒冷的極端。  近日,青旅物流被曝原本承諾員工和加盟商的薪資、押金等補償未全部兌現。1月23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多位前全峰快遞加盟商、青旅物流員工處證實了該消息。
  • 「黑馬」全峰快遞失血過多遭法院查封
    公開信息顯示,這家誕生於2010年的企業覆蓋全峰快遞、亞風快運、O2O閃送等品牌,截至2016年底擁有5000餘家網點、65個大中型轉運中心、服務人員超過50000名,曾獲得景林投資、雲鋒基金、瀾亭資本等多個風投機構注資。2016年10月底,全峰快遞獲得青旅聯合物流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青旅物流」)12 。5億元人民幣的戰略投資,成為創立以來得到的最大一輪融資。
  • 揭秘物流行業的實幹家——青旅聯合集團總裁徐雲波
    2016年11月1日,青旅聯合物流科技集團斥資12.5億元人民幣戰略投資全峰快遞,在業內引起巨大反響。而關於青旅聯合物流科技集團及其總裁徐雲波,亦引發關注。據了解,徐雲波,1978年11月23日出生於吉林省長春市,青旅聯合物流科技集團(簡稱:青旅聯合集團)主要創始人,現擔任青旅聯合集團董事、總裁。
  • 全峰快遞登上快遞"黑榜" 融資不力或是主要原因
    (原標題:全峰快遞登上快遞「黑榜」 融資不力或是主要原因)
  • 動態 快遞業「黑馬」沒落 全峰快遞創始人陳加海出走
    北京商報訊(記者 吳文治 趙述評)全峰快遞的快遞業「黑馬」光環正日漸暗淡,企業高管紛紛另謀出路。3月2日,北京商報記者獲悉,全峰快遞創始人、董事長陳加海已經從全峰快遞離職,任職同城快遞企業「快服務」,出任總裁。在此之前,全峰集團副總裁趙玉龍和北京分區總經理徐茂宏已經先後離職。
  • 這些快遞企業正在沒落,物流業進入洗牌進行時
    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等存在被列入失信被執行人的風險。正是由於亞風快運帳戶被查封以及面臨多個訴訟,導致公司面臨著運營資金嚴重不足,業務規模和員工數量大規模縮減的局面,對於員工還存在拖欠工資的情況。如今,業績嚴重下滑、被強制摘牌還面臨6000多萬債務的亞飛快運將何去何從呢?
  • 全峰快遞高申訴率登黑榜榜首 融資不力或是主因
    日前,《中國經營報》記者從多個業內人士處獨家獲悉,全峰快遞融資不力,多個直營公司和轉運中心好幾個月都沒發工資,拖欠工資也是造成近段時間服務水平下降、投訴率上升的原因之一。   8月23日,全峰快遞一位管理層人士向本報記者證實了上述「拖欠工資」的情況,並且表示,公司希望通過這一輪融資來解決經營問題。當記者追問融資情況時,該人士謹慎表示,「融資還算順利」,何時公布得看「進展的情況」。
  • 雙11大戰前快遞業再現融資 全峰快遞獲20億戰投
    11月1日,傳聞已久的青旅聯合物流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青旅物流」)入股北京全峰快遞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稱「全峰快遞」)一事終於坐實。
  • 全峰前創始人陳加海出任快服務總裁 將主導同城快遞業務
    每經記者 李卓 每經編輯 魏文藝自全峰快遞被青旅物流戰略投資和控股之後,沉寂數月的全峰前創始人陳加海又一次出現在公眾視野中。快服務戰略品牌總監金文濤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在公司CEO馮勇與陳加海的接觸過程中,陳加海一直看好即時物流和同城快遞這一塊,並且有意重新在即時物流領域做出全國規模的企業。同時,陳加海認為未來同城快遞一定是藉助技術優化運轉速率和結構成本。
  • 全峰快遞贛州代理商區域劃分不明致加盟商利益受損
    贛州新聞熱線:18007978897曝料QQ:1464561978微博@贛州網報  中國江西網贛州訊 記者郭燕報導:近日,黃先生通過中國江西網《問政江西》欄目反映稱:他於今年5月27日加盟全峰快遞,但因快遞公司派件區域劃分不明,他所承包的贛州開發區潭口鎮區域與南康站加盟商承包區域重合
  • 昔日快遞「黑馬」,卻被曝網點癱瘓、業務暫停,還賤賣運輸車?
    經過多年的發展,全峰快遞已經成為了擁有65個大中型轉運中心、5000餘家營業門店、10000輛營運車輛、員工50000人的企業。並且,在2014年,就傳出「馬雲數億元入股全峰快遞」的消息,一時間,也讓全峰快遞,賺足了眼球。據悉,當時並非馬雲個人、阿里投資了全峰快遞,而是馬雲旗下的雲峰基金注資全峰快遞。
  • 市民自己的包裹被他人籤收 全峰快遞不予解釋
    10月22日,曹女士通過查詢物流信息發現快遞在兩天前已經被一個自己不認識的人籤收,而自己至今仍未收到快遞。隨後,曹女士就此事多次向全峰快遞總部進行投訴,均沒有得到任何答覆。對此,全峰快遞總部的客服人員稱會讓相關人員回電解釋情況,但是截至發稿,信網未收到任何回復。
  • 價值2850元的快遞丟失 全峰快遞只賠75元
    ­  (原標題:價值2850元的快遞丟失 全峰快遞只賠75元) ­  信網12月10日訊 近日,青島市民張女士向信網反映,2016年10月29日,她使用全峰快遞寄送了價值2850元的阿瑪尼手錶、ysl口紅等貴重物品至山西運城。11月2日,經過電話查詢得知,快遞出現了破損、丟失的情況。
  • 市民質疑全峰快遞:「假」訂單編號 官網竟可查物流信息
    但等了好幾天,褚先生仍未收到貨品,當再次查看快遞流向時,竟發現於2016年1月28日,包裹已籤收,籤收人正是褚先生自己,籤收網點顯示為濟南文化東路站。  自己並未收到快遞,為何快遞流向會顯示籤收?褚先生接著聯繫了全峰快遞公司,「他們一看到這個訂單號,就說是假的,不過很奇怪能在他們官網裡面查到。後來又說是包裹丟失,如果退款會退給賣家,讓我聯繫賣家。」
  • 女子價值2850元快遞丟失,全峰快遞僅賠75元
    全峰快遞決定賠付張女士所付運費的5倍,共計75元。快遞接二連三丟失(快遞第一次丟失後所剩物品)張女士一直從事代購行業,近日,山西運城一位買家從其手中購買了阿瑪尼手錶一隻、ysl口紅兩隻、赫拉中樣一套以及糖五包,共價值2850元。10月29日,張女士用全峰快遞發貨。
  • 全峰、快捷、國通統統崩潰,中小快遞企業洗牌開始!
    快遞黑馬倒閉 44輛貨車被拍賣全峰快遞這個依靠著低價競爭迅速擴張做起來的快遞公司,曾經擁有超過5000個網點,2016年全峰快遞在二線快遞行業中處於領先地位,每天有超過100萬件快遞郵件。全峰快遞與同層次的快遞收費比起來近乎便宜了一半的價格,雖然在短時間內吸引了大量用戶,但是差評卻不斷,低價競爭導致的快遞效率低下,近兩年全峰快遞的申訴率全國排名第一,其中包括了延誤、丟失、投訴等等。而最近得到的消息指出,其最後44輛運輸車也七折進行拍賣了,徹底涼了!
  • 全峰的壯烈和國通的韌勁
    2015年開始,中通開始發力,在分撥、轉運、網點等環節進行了一場自我革命,經歷過那個段時間的中通網點都知道,堅持不下去的網點很多都被更替掉;中通總部對於全網站點出現的不穩定,異常沉得住氣,一方面進行價格戰,一方面對內強腕管理,這場戰鬥下來,中通的一部分弱小網點被淘汰掉,中通開始實施高派費+高罰款的策略,從此坐上中國民營快遞一哥的位置.
  • 菜鳥快遞評價指數發布 全峰快遞位列前八強
    據近期公布的菜鳥快遞指數顯示,全峰快遞強勢位列前八強。這意味著全峰快遞在品牌認知、物流時效、派件服務、投訴與評價、包裹追蹤等綜合評分等方面取得持續進步。據了解,為全面提升快件運行時效和服務質量,全峰快遞將2016定為「全峰質量年」,並成立「菜鳥快遞指數項目組」,多部門形成聯動機制,通過大數據分析及管控,全面提升時效及服務質量。
  • 全峰快遞處理青島積壓件 網點暫未恢復運營
    信網7月10日訊 前段時間,信網報導了青島市民劉女士通過全峰快遞郵寄的快件通過轉派件才拿到,暴露出全峰快遞青島區域的網點異常一事(詳見報導《全峰快遞青島網點異常 轉給同行代為派件》),那麼,時隔多日之後,全峰快遞青島網點是否已經正常運營了呢?7月6日,全峰快遞官方發布回應稱,本次異常事件已得到妥善處理,除李滄區外所有積壓快件已處理完成。
  • 欠近億元不還 全峰快遞44輛車被封
    執行法官正在對全峰快遞的車輛張貼封條 攝/記者洪雪「我這一年來沒幹別的,光追債了,可到現在還有300多萬沒追回來。」申請執行人祝先生說。今天上午,二中院對全峰快遞公司進行強執。經現場搜查,法院將該公司的44輛汽車貼上封條,並對車間裡的一條物流自動分揀線予以查封。上午9點,冒著大雨,法官和法警近20人來到位於朝陽區黑莊扈的全峰快遞公司,「我們是二中院執行局的法官,你公司不履行仲裁結果,現對你公司進行現場搜查。」法官李浩對公司人員出示了搜查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