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六都市長」就職百日民調 展望2020大選

2021-02-18 海峽青年評論

「百日定江山」是選舉社會的一個重要法則,意思是行政首長上任後名望往往不是與日俱增而是逐漸遞減的,選民願意給他們的「考試時間」只有短短一百天。

新任首長必須在百日內做出成績,否則容易產生負面印象,甚至在換屆選舉中淘汰。與之相反,百日內做得好,就容易集聚和培養自己的鐵桿支持者,能有更上一層樓或謀求連任的資本,也有足夠積累以應對未來可能面臨的困境,對意欲謀求「歷史定位」和政治名望的首長來說更是關鍵時期。

 

臺灣省凍結以後,改制後的「六都市長」成為最具名望和影響力的行政首長,也是地區領導人、主流政黨的黨主席、「行政院長」的「人才儲備庫」,對臺灣政治和兩岸關係影響甚大。觀察「六都市長」執政百日民調,對於評估他們的施政能力,展望2020大選甚至2024大選都有著重要價值。

 

一般而言,臺灣指標民調被認為略親綠、TVBS民調被認為略親藍,但總體上還是比較可靠的,兩者經常針對同一或相近議題進行調查,結合起來看也能夠有比較全面的掌握。

 

3月28日,臺灣指標民調的調查顯示,桃園市長鄭文燦以72.7%的民眾滿意奪冠,新北市長侯友宜有50.2%滿意度居於第二,臺南市長黃偉哲以47.1%滿意度排名第三,臺北市長柯文哲以46.0%滿意度排名第四,高雄市長韓國瑜以44.1%滿意度排名第五,臺中市長盧秀燕以40.9%的滿意度墊底。

4月1日,TVBS民調中心公布的「六都市長」上任百日滿意度調查顯示,桃園市長鄭文燦以70%滿意度奪冠;臺南市長黃偉哲49%滿意度居次;高雄市長韓國瑜47%滿意度第三;新北市長侯友宜滿意度42%,排名第四;臺北市長柯文哲滿意度下滑至38%,排名第五;臺中市長盧秀燕滿意度33%,排名第六。

 

兩個民調對比來看可以發現,鄭文燦以7成以上滿意度名列第一,盧秀燕則墊底,剩下4位「六都市長」的滿意度都在4成左右,有所差異但差距不大。

 

綜合來看,處於第一任期的新北市長侯友宜、臺南市長黃偉哲的滿意度都在4成多的及格水平,不滿意度也在1成多的較低水平,處事風格都趨低調,不刻意強調政黨屬性,且都在選民結構利於己方的城市執政,因而討論熱度不高但選民普遍有期待、惡評也少。

 

同樣處於第一任的盧秀燕困於空氣汙染和交通問題,已經第二任的鄭文燦一枝獨秀,2020熱門候選人柯文哲、韓國瑜的滿意度不高但不滿意度高企,未來執政及轉戰領導人選舉的壓力不小。

 

鄭文燦一騎絕塵

 

在TVBS的調查中,鄭文燦是唯一一個滿意度過半的「六都市長」,而且比第二名高出近兩成,不僅傲視綠營群雄,藍營之中也無人可與之匹敵,可謂是「悶聲發大財」的絕佳代表。

 

民進黨籍的鄭文燦在選民結構「藍大於綠」的桃園仍能保持極低的不滿意度(10%),這在選舉社會是很罕見的。與之相比,同樣民進黨籍的黃偉哲在深綠的臺南市已經有17%的不滿意度,藍營氣勢正夯的韓國瑜在選民結構不利於藍營的高雄不滿意度甚至高達28%。

 

唯一能夠與鄭文燦在不滿意度方面比拼的只有侯友宜(也是10%),但侯友宜的較低不滿意度是建立在選民結構利於藍營的基礎上,滿意度又僅有鄭文燦的5成7,因而有很大差距。

 

按理講,隨著執政進入第二任期,「得罪」的利益群體會越來越多,不滿意度漸增、滿意度降低,一旦不滿意度超過滿意度則稱「死亡交叉」,另一位進入第二任期的市長柯文哲,早在2016年4月就已遭遇,如今仍然困於大巨蛋難題。

原臺南市長賴清德面臨「南鐵東移」問題、原高雄市長陳菊也有拆果菜市場爭議,鄭文燦能在桃園站穩腳跟,足見耕耘之深、協調之力。

 

臺灣指標民調的調查還顯示,72.7%的民眾滿意鄭文燦的表現,即使在泛藍選民中也有5成5的高滿意度,「施政有感而且不分藍綠」已經成為鄭文燦的固定印象。

 

日前,鄭文燦受邀訪美,時間上也早於2020熱門人選柯文哲、韓國瑜,「選後六都市長訪美第一人」引發島內媒體熱議。鄭文燦在接受《新新聞》訪問時說,「美方除了把我當市長,更把我當成未來重要政治人物看待。」

 

從事後的情況來看,柯文哲訪美的待遇同鄭文燦是一樣的,如果說美國人認為柯文哲有可能參選2020所以需要「面試」的話,那鄭文燦也有這樣的意思,只不過戰場在2024年。

 

鄭文燦先於柯文哲訪美,柯文哲訪美期間遭遇賴清德宣布參加初選、韓國瑜在大陸參訪等新聞的衝擊,在熱度方面柯文哲明顯不如鄭文燦。從目前看來,鄭文燦毫無疑問是民進黨中生代領頭羊,國民黨方面還沒有能夠與之一戰的人選。

 

對於鄭文燦來說,他未來的挑戰可能是興建觀塘天然氣接收站的問題。2018年「六都市長」選戰中,民進黨掌控的「行政院」搞出「觀塘換深澳」,意即在選情領先、國民黨不可能逆轉的桃園觀塘建設天然氣接收站,同時廢除在新北建設深澳電廠的計劃,以拉抬新北民進黨的聲勢、一定程度解決電力供應不足的問題。

 

選舉過程中,鄭文燦表示擁護民進黨中央決策,未來推進觀塘天然氣接收站難以避免。TVBS的調查顯示,有36%市民表示不支持這項政策,支持者僅有27%,桃園市民在這個問題上的立場分歧且不支持者高於支持者,這可能是未來鄭文燦施政過程中的「炸彈」。

 

盧秀燕苦苦支撐

 

盧秀燕在兩家民調的滿意度調查中都是最後一名,相對親藍的TVBS的調查結果甚至只有33%。在不滿意度方面,兩家民調都顯示,盧秀燕的數字僅低於2020熱門人選韓國瑜、柯文哲,是目前執政壓力最大的「六都市長」。

 

在臺灣指標民調的調查中,盧秀燕的不滿意度高達32%,TVBS民調的調查則顯示,43%的市民不知道如何評價盧秀燕的政績。原因可能是時間尚短,並未做出民眾有感的事,或者宣傳工作不紮實,選民並未知曉。


仔細分析,盧秀燕能打下臺中市,對空氣品質的極端堅持是關鍵因素之一。如今空氣品質沒有明顯改善,盧秀燕除了連日炮轟臺中火力發電廠似乎也沒有其他辦法,難免被選民認為無法解決空氣汙染問題。TVBS的調查就顯示,僅有30%的臺中市民對盧秀燕改善空氣汙染有信心,56%的市民沒有信心。

 

實際上,民進黨掌控的臺灣當局不太可能為盧秀燕解決空氣汙染問題提供便利,盧秀燕能做的也不多,選舉時尚能喊「臺中電力不送北部」,如今新北正是國民黨人執政,也不能打自家人的臉。

 

當時對解決空氣汙染問題說的有多滿、多自信,如今就有多大的反彈力。在這個問題尚難解決的情況下,大概需要考慮從其他方面下手,例如與大陸方面的產業合作。

 

在銷售農產品方面,臺中市既沒有高雄市長參訪港澳深廈的高關注度,也沒有南投縣長林明溱的勤跑各地而搶下的龐大訂單,僅派出副市長到大陸推廣商業合作顯然不夠,未來應在對接大陸廣闊市場方面應多做努力。

 

儘管如此,空氣汙染問題還是難解的問題。盧秀燕除了告訴民眾此時卻難解決以及加強與臺當局聯繫,要求後者牽頭處理以外,也只有借用民眾的力量施壓民進黨執政者加以解決了。

 

韓國瑜、柯文哲「2020之困」

 

臺灣指標民調的調查顯示,「六都市長」中,2020熱門候選人臺北市長柯文哲、高雄市長韓國瑜施政滿意度都失守過半門檻,但不滿意度高企。柯文哲的不滿意度在「六都市長」中排名第一,高達45.5%。才第一任期的韓國瑜不滿意度竟也高達32%,顯示兩人未來任期挑戰不小。

 

該調查同時發現,去年投給其他臺北市長候選人的選民有八成以上不滿意柯文哲的表現,顯示選民對待柯文哲的態度兩極分化,在便於柯文哲動員的同時也限制了他的可能性空間。韓國瑜在全臺各縣市的支持度普遍在20%以上,臺南的17%為最低,桃園的29%為最高。

 

 

 

當分別問及臺北市民、高雄市民是否支持柯文哲、韓國瑜轉戰2020年地區領導人選舉時,支持者僅有2成多,不支持者過半。對兩人而言,如果真的要參選領導人,恐怕對於市民很難交代。

 

若帶職參選,反對黨必然在議會吵翻天,民意不支持也容易落人話柄,在宣傳上處於被動,同時不利於擴大支持群體。如果請辭參選,在本方陣營沒有足夠強有力的候選人接手的情況下,容易市長、地區領導人選舉雙輸。

 

展望2020大選 韓賴柯最強

 

結合臺灣指標民調同期做出的其他調查,對於2020選舉的認識能夠更加清晰。

 

 

 

僅以年齡層次看來,朱立倫、賴清德在各個年齡層的支持度差距不大但也並不高,賴清德和韓國瑜的支持群體都以四十歲以上為主,柯文哲在二十九歲以下選民領先幅度很明顯。因而,「柯粉」和「韓粉」的在年齡層方面有較大差別,互補性很強。這或許也是柯韓互相尊重、相互拉抬的原因之一。

 

當然,賴清德和韓國瑜的優勢都是四十歲以上群體,但賴清德的支持群體是四十歲以上的綠營選民(尤其是深綠選民),韓國瑜的支持群體是四十歲以上的藍營選民(尤其是深藍選民),因而是有所區別的。

 

儘管柯文哲的支持度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減半,但在中立選民中的支持度相當穩定。

柯文哲能夠囊括1成6的泛綠選票和9%的泛藍選票,也就是說,如果出現藍綠白三角戰的情況,只要國民黨派出的是韓國瑜,柯文哲就只能跟綠營搶票。

如果將數據與施政滿意度調查相比,泛綠選民確實也比泛藍選民對柯文哲的讚許更高,這也為柯文哲提供了操作綠營選民的可能性空間。

 

 

整體看來,「六都市民」最支持韓國瑜(21.4%)參選2020年地區領導人,其次是賴清德(16.6%)和柯文哲(14.0%),上述三人是各自陣營的最強人選。

 

在適任度調查方面,韓國瑜和柯文哲都敗下陣來。賴清德以43.9%名列第一,朱立倫以39.7%排名第二,韓國瑜、柯文哲分別以34.6%、32.5%緊隨其後。

這也就意味著,民眾並不看好柯文哲的施政能力,認為他跟施政能力尚未充分檢驗的韓國瑜類似。另一方面,兩任做滿的賴清德、朱立倫儘管被民眾認為政績尚可,但名望仍難以與韓國瑜相比,足見臺灣選民口味的變化,不再以「行政能力」為關鍵而唯一的標準,個人風格佔據了日益重要的地位。

 

交叉分析中發現,民進黨支持者中37.9%支持賴清德、30.5%支持蔡英文,國民黨支持者中46.7%支持韓國瑜,21.6%支持朱立倫。賴清德對蔡英文的領先幅度從兩位數縮小到個位數,韓國瑜對朱立倫的領先幅度仍舊保持在兩位數,這就意味著民進黨的初選機制走下去蔡英文未必沒有機會,但朱立倫就很難說服藍營民眾他有能力取代韓國瑜。

 

當賴清德、柯文哲分別代表民進黨、國民黨時,能夠獲得28.6%、36.9%的支持度,這也就意味著即使算上未表態群體,柯文哲的最高支持度也只能達到34.5%,再考慮到缺乏組織戰體系的加持,這個數字只會更低,邊緣化的趨勢很明顯。

本文首發於華廣網

相關焦點

  • 就職百日民調"下落特煩惱"? 蔡英文乎"萬能膏藥"
    旺旺中時的民調中,蔡英文的滿意好歹還維持在40%以上。但臺灣TVBS公布的民調則顯示,蔡英文就職百日滿意度已下滑至39%;不滿意度明顯上升至33%;另有27%民眾未表態。蔡英文39%的滿意度也低於馬英九就職一百日時的41%。
  • 2024"大選"民調出爐 臺媒體人驚:民進黨人選懸了
    華夏經緯網10月26日訊:據臺灣《中時新聞網》報導,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已進入第二任期,2024年「大選」提前開打,誰會是可能人選,備受矚目。資深媒體人韋安依據最新出爐的民調分析2024,直言民進黨人選懸了!
  • 讀者投稿:2018臺灣六都市長選舉
    2014、2016兩次臺灣大選國民黨慘敗收場,
  • 張愛軍:美國總統大選民調的中國網民再造:以美國2020年大選為例
    內容提要:2020年的美國大選,中國網民投入了極大的關注熱情。美國總統大選民調失靈不僅引發美國民眾的質疑,而且導致美國民間輿論形成了多元互動的局面。中國網民在網絡輿論場中表達的對於美國總統大選的關注以及對於共和黨或民主黨的支持與反對,實質上都是對中國政治發展的臆想和政治焦慮的反映。一、美國總統大選民調的中國網民再造類型2020年的美國大選引起中國網民前所未有的關注熱情。
  • 蔡英文就職將百日 藍:不及格 綠:有落差
    華夏經緯網8月16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國民黨「立法院」黨團副書記長李彥秀15日針對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就職將屆滿百日一事表示,髮夾彎一堆,民進黨未做好完全「執政」準備。親民黨「立法院」黨團幹事長陳怡潔說,百日上任成績單顯然不及格。    據報導,蔡英文520就職後,即將在8月底屆滿百日。
  • 蔡英文就職百日仍未能完成答卷
    再過幾天的八月二十七日,就是蔡英文就職上任一百日。由於世界各地都有「百日蜜月」之說,而蔡英文的就職百日雖然確曾有過較為甜蜜的回憶,但更多的卻是驚險萬狀、跌跌撞撞,狀況不斷苦不堪言。因而導致她的民調滿意度,從剛就職時的尚算不賴,急跌至「死亡交叉點」,就連民進黨內都已人擔心,她的未來前景將會更糟糕。
  • 2020大選專題:民調顯示拜登擊敗川普 但民調可信嗎?
    來源:金融界網站ATFX匯評: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將會在明日(11月3日,周二)正式開啟投票,預計將會在11月4日亞盤時段完成計票,並公布統計結果。(BBC數據見下圖) ATFX供圖 其它媒體給出的民調數據大同小異,看起來川普回天無望。然而,投資者需要思考一個問題,那就是民調的可信度有多高? 2016年11月份的美國大選,川普與希拉蕊競爭美國總統寶座。
  • 四大跡象表明,2020美國大選民調或比2016靠譜
    曾獲中宣部「國家宣傳思想文化青年英才」、微博「2020最具影響力時評大V」等數十獎項。其關於新疆、中美關係和新冠疫情的《冠察天下》時評節目多次登上熱搜。在國際傳播屆,王冠被認為是用新語態向世界解釋中國的年輕代表人物之一。拜登會不會贏得民調而輸掉選舉?有幸現場報導了過去兩屆美國總統大選。
  • 2020美國大選支持率最新排名 美國大選最新民調出爐
    距離美國大選不到10天,川普為了大選能夠成功繼任,近日頻發奇招。在川普患上新冠肺炎出院之後,川普先是再一次提起的希拉蕊郵件門事件,隨後又向美國司法部部長巴爾施壓,川普要求巴爾要調查歐巴馬跟拜登等人有關於通俄門事件。  除此之外,川普為其落選也已經鋪好後路,力圖在大選之前讓巴雷特擔任美國大法官。
  • 美國大選支持率最新民調 2020年美國大選最新消息
    美國大選支持率最新民調,距離美國總統選舉投票日不到半個月,多項民意調查結果顯示,全國範圍內,民主黨候選人喬·拜登相對共和黨候選人、現任總統唐納·川普的領先優勢達到兩位數,但兩者支持率在六大「搖擺州」逐漸縮小差距。  四年前,川普在民調顯著落後的情況下獲勝,令人大跌眼鏡,選前民調可信度遭遇前所未有的質疑。
  • 臺灣2020大選朱立倫民調排第一 領先蔡英文、賴清德
    2020大選民調 藍營朱立倫暫領先臺灣九合一選舉結束,2020大選成為焦點,電子媒體針對藍、綠陣營可能競逐人選進行民調,結果顯示,國民黨新北市長朱立倫無論對上臺灣領導人蔡英文、或臺灣行政院長賴清德,朱立倫支持度都領先。
  • 2020年美國大選最新民調 大選對美國股市的影響
    美國總統大選前最後一個周末,兩位超過70歲的參選人,仍然奔波在競選拉票的道路上。根據最新的民調,拜登在全國和多個關鍵州處於領先,但有了上一屆希拉蕊大幅領先仍然敗北的前車之鑑,他仍然需要說服更多中間派選民,才能入主白宮。  拜登領先民調  根據選舉預測網站538發布的數據顯示,截止10月31日,在全國範圍內拜登以52%對43.4%優勢領先川普。
  • 蔡英文民調再溜滑梯就職周年近7成臺民眾表不滿
    臺灣公布最新民調,數據顯示68%島內民眾對蔡英文施政表不滿。(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海外網5月9日電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就職即將滿一年,臺灣媒體今日(9日)公布「蔡英文就職一周年滿意度大調查」,結果顯示近68%島內民眾對蔡英文整體施政表現不滿意,且愈年長愈不滿,45歲以上民眾不滿意度更突破75%,民眾對「府院」團隊不滿意度也高達60%;逾50%民眾則認為不論兩岸、經濟還是勞工權益等,蔡英文都輸給馬英九。
  • 民調:臺灣地區2020大選蔡英文第一郭臺銘第二
    中國臺灣網9月13日訊 針對臺灣地區2020大選,臺灣「旺旺中時」最新民調顯示,在蔡英文、韓國瑜、郭臺銘三人參選的情況下,蔡支持度第一、郭第二、韓國瑜第三。儘管經過9月8日新北火熱造勢,韓國瑜的聲勢似乎並未好轉。
  • 蔡英文民調再溜滑梯 就職周年近7成臺民眾表不滿
    臺灣公布最新民調,數據顯示68%島內民眾對蔡英文施政表不滿。(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海外網5月9日電 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就職即將滿一年,臺灣媒體今日(9日)公布「蔡英文就職一周年滿意度大調查」,結果顯示近68%島內民眾對蔡英文整體施政表現不滿意,且愈年長愈不滿,45歲以上民眾不滿意度更突破75%,民眾對「府院」團隊不滿意度也高達60%;逾50%民眾則認為不論兩岸、經濟還是勞工權益等,蔡英文都輸給馬英九
  • 美國2020總統大選預測及展望
    圖 |2007年為希拉蕊競選美國總統助選的前華盛頓州州長駱家輝會見燕曉哲老師,隨後美國總統歐巴馬任命其先後擔任聯邦商務部長和美國駐華大使 分析、展望、預測、討論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的結果 2、請就接下來的競選大戰做下展望和預測,可能會出現哪些事件(比如黑天鵝,灰犀牛之類的怪物)?並請您做下大選結果的預測? 3、我們普通老百姓在看瓜吃瓜之餘,請您演示一個「標準的」姿勢和動作(您建議的心理準備和言行)?請分別就美籍華人和留學生群裡做下分析。
  • 美國大選民調會不會再「失手」?聽聽專家怎麼說
    自2016年預測大選結果的選前民調「失手」以來,4年間,人們反覆質疑,民調真能準確預測下一任美國總統?美國的民調機構和統計學家也在反覆總結,為什麼2016年民調幾乎「全軍覆沒」?隨著2020年美國選舉日的到來,川普和拜登的競選活動正在關鍵的「搖擺州」(戰場州)展開,這些州的選情不明朗,選舉結果對誰最後入主白宮有重大影響。
  • 陳其邁就職百日,高雄市議員痛批「詐騙集團回鍋」
    高雄市長陳其邁就職百日,市府細數迄今政績,但市議員黃紹庭在臉書貼文問:「高雄人,你很幸福嗎?」他說,邁市府宣傳的百日成績單,只看到爭功諉過、政治凌駕民意、畫大餅,讓人感覺詐騙集團回鍋,「施政滿意度敬陪末座當之無愧」。
  • 美國大選支持率最新民調 美國大選2020年什麼時候出結果
    美國時間11月3日是其大選投票日,對美國總統、及國會兩院控制權的爭奪將迎來決勝時刻。最新民調顯示,拜登勝率較大,但參議院控制權依然焦灼;綜合看,市場預期民主黨「橫掃」依然是概率最大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