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總統大選,川普和拜登在賓夕法尼亞州展開對決。/《紐約時報》報導截圖
「如果民調靠譜,那麼希拉蕊2016年已經當總統了。」自2016年預測大選結果的選前民調「失手」以來,4年間,人們反覆質疑,民調真能準確預測下一任美國總統?美國的民調機構和統計學家也在反覆總結,為什麼2016年民調幾乎「全軍覆沒」?
隨著2020年美國選舉日的到來,川普和拜登的競選活動正在關鍵的「搖擺州」(戰場州)展開,這些州的選情不明朗,選舉結果對誰最後入主白宮有重大影響。
最新民調顯示,拜登和川普在賓州的民調差距有縮小之勢。美國「清晰政治」網站平均民調中,拜登兩周前領先川普7.3個百分點,截至北京時間10月30日,僅領先3.8個百分點。曾預測準2016年大選結果的特拉法爾加集團10月24日至25日進行的民調顯示,川普反超拜登0.8個百分點。
那麼,今年的選前民調靠譜嗎?一起來看看,來自民調界的兩大「巨頭」——皮尤研究中心和益普索集團的專家們,又是怎麼說的?
2016年美國大選,
民調為什麼不準?
2016年,幾乎所有的美國主要民調機構和主流媒體都相信希拉蕊會輕鬆入主白宮。然而,川普的「逆襲」,卻讓美國民調機構和主流媒體集體被「打臉」。當時,無數的人在問,民調為什麼不準?主流媒體為什麼集體失語?專業機構認為,原因大致有幾個方面:
首先,美國總統選舉採取選舉人團制度,選民在投票時選擇的實際上是支持不同總統候選人的選舉人,絕大多數州實行「贏者通吃」規則,即獲得某一州選民票數最多的總統候選人獲得該州全部選舉人票。2016年美國大選中,民主黨候選人希拉蕊·柯林頓雖然總共領先近300萬張選民票,仍然輸在了選舉人票上。「我認為2016年不是民調方法或技術的失敗。」益普索民意調查部門負責人克裡斯·傑克遜表示,人們當時認為希拉蕊會贏3個百分點,全國普選結果也是如此,但人們沒意識到選舉人團的重要性,以及選舉人團投票會在各州如何偏離普選結果。
其次,美國各地選民登記情況差異巨大,投票率很難預測,尤其是在決定勝負的「搖擺州」(戰場州)。
再者,當年的民調沒有把受訪者的受教育程度作為衡量標準之一。受過高等教育的選民在民調中所佔比例過高。
美國民眾提前投票。
2020美國大選
民調比2016年靠譜?
今年的美國大選選舉日到來前,川普曾在動員選民時說:「民調上次錯了,這次錯得更多。」
那麼,對於今年的美國大選,民調機構又進行了哪些改變呢?有了2016年的前車之鑑,不少民調機構都對薄弱環節作出調整,如根據受教育程度調整權重、平衡不同地理位置的受訪者、改變訪問方式、減少抽樣誤差等。這些改進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2020年民調結果的可信度。大多數民調機構表示,這次已經修正採樣方法,避免再犯相同錯誤。在四年前幾個預測「出錯」的「關鍵州」,調查更仔細、更頻繁。
民調專家注意到,相比上屆大選,今年調查結果呈現較大連貫性:自今年春天以來,拜登平均領先幅度未低於4個百分點。而2016年,川普和希拉蕊在支持率曲線兩次交叉,「勝負」易位,顯示不穩定性。
另外,一些分析師認為,由於美國政治氛圍高度兩極化,尚未決定投票意向的中間選民較少,在最後一刻導致結果翻盤的可能性較小。
在主持人、記者王冠看來,2020美國大選民調或比2016年靠譜。2020年,許多民調機構都調整了樣本權重,如益普索集團和皮尤研究中心都吸取了教訓,下調了擁有大學學歷選民的權重,提高了沒有大學學歷選民的權重。華爾街日報和美國全國廣播公司聯合民調按照選民所在地區,即城市、郊區和鄉村,對樣本權重進行了調整,以保證傾向於支持共和黨的鄉村選民的民意得到充分表達。此外,民調公司的調整還包括更多使用手機和網際網路取樣,以糾正此前固定座機答覆率低的問題。另外,據他觀察,皮尤研究中心的一項研究顯示,今年大選符合資格的選民中,美國的00後以及80後90後選民佔比超過三分之一,達到總選民數的37%,這些年輕人中的提前投票人數創下了歷史新高,包括在關鍵的搖擺州。在佛羅裡達州,已經提前投票的年輕人是四年前的6倍;在北卡羅來納州和密西根州,提前投票人數分別是四年前的10倍和20倍。那麼,這些年輕人支持誰?在大多數民調包括哈佛大學十月底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拜登在美國年輕選民中的支持率以63%對25%的優勢領先川普。
11月2日,行人經過美國紐約時報廣場上鼓勵投票的廣告。新華社發
民調巨頭髮聲:
「民調不是萬能的水晶球」
然而,民調機構和選舉分析師謹慎指出,民調結果並不足以準確預測投票結果,而且民調存在誤差。
「民調的確是衡量公眾情緒的好工具,但它並不總能完美預測結果。」民調分析師指出,尤其是在雙方實力接近的選舉中。
「民調不是萬能的水晶球。」益普索民意調查部門負責人克裡斯·傑克遜說,人們應該時刻記住,民調是為了回顧過去。民調對象是在昨天、兩天前或一周前接受詢問。人們通常不善於預測自己的行為,因此,用民調來預言未來總是存在風險。
追美國大選結果,
拿走這份小指南
當地時間11月3日是美國總統選舉選舉日,那麼大選的結果什麼時候能夠出來,最受關注「戰場州」——佛羅裡達州和賓夕法尼亞什麼時候能統計出票數。根據美國媒體的報導,我們做了一份小指南,供您參考。
問題1/
選舉日結束能當天出結果嗎?大概率不會
答案是不能。今年由於疫情的原因,郵寄投票將廣泛使用。郵寄投票會導致一個問題——因為無法精確把握選票送到的時間,所以無法統一核實計算選票。並且經過各州法院判決,有多達25個州(佔美國一半州數)允許選票晚於大選日寄到,其中在影響選舉的兩個重要搖擺州——賓夕法尼亞州和威斯康星州,必須等到選舉日之後才會開始計票。
所以, 今年的大選結果將不會像往年一樣在11月4日就出爐,會延遲數天 。
從北京時間11月4日上午8點開始,美國各州投票站會相繼關閉。當天不是每個州都能完成選票統計。由於新冠疫情的緣故,今年通過郵寄選票投票的人數超過了往年,而郵寄選票的計票時間要遠長於在投票站進行投票的時間。由於每個州都有自己的計票規則,所以結果出爐的時間有很大差異。按照美國媒體之前的報導,有10餘個州或能在當天出結果,分別是:俄勒岡、懷俄明、蒙大拿、俄克拉荷馬、阿肯色、田納西、阿拉巴馬、南卡羅來納、密蘇裡、愛達荷、內布拉斯加、佛蒙特、德拉瓦、新罕布夏與佛羅裡達州。
問題2/
誰先拿下270張選舉人票?佛州賓州最關鍵
競選的最後較量,川普和拜登都把精力用在了關鍵的「搖擺州」(戰場州)。這些州的選情不明朗,選舉結果對誰最後入主白宮有重大影響。
美國總統推舉採取選舉人團制度,總統並非由選民直接推舉產生,而是各州的選舉人選出,絕大多數州實行「贏者通吃」,即取得某一州選民票數最多的總統提名人取得該州全部選舉人票,而得到全國超越過半選舉人票(至少270張)的提名人成為下屆總統。提名人即便在全國民調中取得普選票優勢,最終也不一定能贏得推舉,這個時候,看的便是這些「搖擺州」。
在這些「搖擺州」(戰場州)中,佛州和賓州是最關鍵的。佛州有29張選舉人票,總票數排名第三。此外,佛州的統計結果大約會在11月3號晚上8點出爐(北京時間11月4號早上9點),如果候選人誰能先拿下佛州,誰就離入主白宮近了一步。
而賓夕法尼亞州相當關鍵,擁有20張選舉人票,被民主、共和兩黨不約而同地視作「一錘定音」的關鍵州。相比川普選舉日前最後兩天橫掃多個州,拜登對於選前最後48小時的安排反倒突出一個「穩」字——「坐鎮」賓夕法尼亞州。他兩天內將在該州舉辦5場活動。
拜登11月1日在集會上強調:「賓州對這場大選至關重要。這不是修辭,改變這個國家的力量,是字面意義上地取決於費城與賓夕法尼亞人民之手。」
相比拜登,川普10月31日在賓州連續安排4場集會,他一度衝著支持者喊話:「如果我們贏下賓夕法尼亞州,(大選)就直接結束了。」
封面新聞 王萌 綜合新華社、央視、《參考消息》、澎湃新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