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選民調會不會再「失手」?聽聽專家怎麼說

2020-12-10 手機鳳凰網

為了總統大選,川普和拜登在賓夕法尼亞州展開對決。/《紐約時報》報導截圖

「如果民調靠譜,那麼希拉蕊2016年已經當總統了。」自2016年預測大選結果的選前民調「失手」以來,4年間,人們反覆質疑,民調真能準確預測下一任美國總統?美國的民調機構和統計學家也在反覆總結,為什麼2016年民調幾乎「全軍覆沒」?

隨著2020年美國選舉日的到來,川普和拜登的競選活動正在關鍵的「搖擺州」(戰場州)展開,這些州的選情不明朗,選舉結果對誰最後入主白宮有重大影響。

最新民調顯示,拜登和川普在賓州的民調差距有縮小之勢。美國「清晰政治」網站平均民調中,拜登兩周前領先川普7.3個百分點,截至北京時間10月30日,僅領先3.8個百分點。曾預測準2016年大選結果的特拉法爾加集團10月24日至25日進行的民調顯示,川普反超拜登0.8個百分點。

那麼,今年的選前民調靠譜嗎?一起來看看,來自民調界的兩大「巨頭」——皮尤研究中心和益普索集團的專家們,又是怎麼說的?

2016年美國大選,

民調為什麼不準?

2016年,幾乎所有的美國主要民調機構和主流媒體都相信希拉蕊會輕鬆入主白宮。然而,川普的「逆襲」,卻讓美國民調機構和主流媒體集體被「打臉」。當時,無數的人在問,民調為什麼不準?主流媒體為什麼集體失語?專業機構認為,原因大致有幾個方面:

首先,美國總統選舉採取選舉人團制度,選民在投票時選擇的實際上是支持不同總統候選人的選舉人,絕大多數州實行「贏者通吃」規則,即獲得某一州選民票數最多的總統候選人獲得該州全部選舉人票。2016年美國大選中,民主黨候選人希拉蕊·柯林頓雖然總共領先近300萬張選民票,仍然輸在了選舉人票上。「我認為2016年不是民調方法或技術的失敗。」益普索民意調查部門負責人克裡斯·傑克遜表示,人們當時認為希拉蕊會贏3個百分點,全國普選結果也是如此,但人們沒意識到選舉人團的重要性,以及選舉人團投票會在各州如何偏離普選結果。

其次,美國各地選民登記情況差異巨大,投票率很難預測,尤其是在決定勝負的「搖擺州」(戰場州)。

再者,當年的民調沒有把受訪者的受教育程度作為衡量標準之一。受過高等教育的選民在民調中所佔比例過高。

美國民眾提前投票。

2020美國大選

民調比2016年靠譜?

今年的美國大選選舉日到來前,川普曾在動員選民時說:「民調上次錯了,這次錯得更多。」

那麼,對於今年的美國大選,民調機構又進行了哪些改變呢?有了2016年的前車之鑑,不少民調機構都對薄弱環節作出調整,如根據受教育程度調整權重、平衡不同地理位置的受訪者、改變訪問方式、減少抽樣誤差等。這些改進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2020年民調結果的可信度。大多數民調機構表示,這次已經修正採樣方法,避免再犯相同錯誤。在四年前幾個預測「出錯」的「關鍵州」,調查更仔細、更頻繁。

民調專家注意到,相比上屆大選,今年調查結果呈現較大連貫性:自今年春天以來,拜登平均領先幅度未低於4個百分點。而2016年,川普和希拉蕊在支持率曲線兩次交叉,「勝負」易位,顯示不穩定性。

另外,一些分析師認為,由於美國政治氛圍高度兩極化,尚未決定投票意向的中間選民較少,在最後一刻導致結果翻盤的可能性較小。

在主持人、記者王冠看來,2020美國大選民調或比2016年靠譜。2020年,許多民調機構都調整了樣本權重,如益普索集團和皮尤研究中心都吸取了教訓,下調了擁有大學學歷選民的權重,提高了沒有大學學歷選民的權重。華爾街日報和美國全國廣播公司聯合民調按照選民所在地區,即城市、郊區和鄉村,對樣本權重進行了調整,以保證傾向於支持共和黨的鄉村選民的民意得到充分表達。此外,民調公司的調整還包括更多使用手機和網際網路取樣,以糾正此前固定座機答覆率低的問題。另外,據他觀察,皮尤研究中心的一項研究顯示,今年大選符合資格的選民中,美國的00後以及80後90後選民佔比超過三分之一,達到總選民數的37%,這些年輕人中的提前投票人數創下了歷史新高,包括在關鍵的搖擺州。在佛羅裡達州,已經提前投票的年輕人是四年前的6倍;在北卡羅來納州和密西根州,提前投票人數分別是四年前的10倍和20倍。那麼,這些年輕人支持誰?在大多數民調包括哈佛大學十月底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拜登在美國年輕選民中的支持率以63%對25%的優勢領先川普。

11月2日,行人經過美國紐約時報廣場上鼓勵投票的廣告。新華社發

民調巨頭髮聲:

「民調不是萬能的水晶球」

然而,民調機構和選舉分析師謹慎指出,民調結果並不足以準確預測投票結果,而且民調存在誤差。

「民調的確是衡量公眾情緒的好工具,但它並不總能完美預測結果。」民調分析師指出,尤其是在雙方實力接近的選舉中。

「民調不是萬能的水晶球。」益普索民意調查部門負責人克裡斯·傑克遜說,人們應該時刻記住,民調是為了回顧過去。民調對象是在昨天、兩天前或一周前接受詢問。人們通常不善於預測自己的行為,因此,用民調來預言未來總是存在風險。

追美國大選結果,

拿走這份小指南

當地時間11月3日是美國總統選舉選舉日,那麼大選的結果什麼時候能夠出來,最受關注「戰場州」——佛羅裡達州和賓夕法尼亞什麼時候能統計出票數。根據美國媒體的報導,我們做了一份小指南,供您參考。

問題1/

選舉日結束能當天出結果嗎?大概率不會

答案是不能。今年由於疫情的原因,郵寄投票將廣泛使用。郵寄投票會導致一個問題——因為無法精確把握選票送到的時間,所以無法統一核實計算選票。並且經過各州法院判決,有多達25個州(佔美國一半州數)允許選票晚於大選日寄到,其中在影響選舉的兩個重要搖擺州——賓夕法尼亞州和威斯康星州,必須等到選舉日之後才會開始計票。

所以, 今年的大選結果將不會像往年一樣在11月4日就出爐,會延遲數天 。

從北京時間11月4日上午8點開始,美國各州投票站會相繼關閉。當天不是每個州都能完成選票統計。由於新冠疫情的緣故,今年通過郵寄選票投票的人數超過了往年,而郵寄選票的計票時間要遠長於在投票站進行投票的時間。由於每個州都有自己的計票規則,所以結果出爐的時間有很大差異。按照美國媒體之前的報導,有10餘個州或能在當天出結果,分別是:俄勒岡、懷俄明、蒙大拿、俄克拉荷馬、阿肯色、田納西、阿拉巴馬、南卡羅來納、密蘇裡、愛達荷、內布拉斯加、佛蒙特、德拉瓦、新罕布夏與佛羅裡達州。

問題2/

誰先拿下270張選舉人票?佛州賓州最關鍵

競選的最後較量,川普和拜登都把精力用在了關鍵的「搖擺州」(戰場州)。這些州的選情不明朗,選舉結果對誰最後入主白宮有重大影響。

美國總統推舉採取選舉人團制度,總統並非由選民直接推舉產生,而是各州的選舉人選出,絕大多數州實行「贏者通吃」,即取得某一州選民票數最多的總統提名人取得該州全部選舉人票,而得到全國超越過半選舉人票(至少270張)的提名人成為下屆總統。提名人即便在全國民調中取得普選票優勢,最終也不一定能贏得推舉,這個時候,看的便是這些「搖擺州」。

在這些「搖擺州」(戰場州)中,佛州和賓州是最關鍵的。佛州有29張選舉人票,總票數排名第三。此外,佛州的統計結果大約會在11月3號晚上8點出爐(北京時間11月4號早上9點),如果候選人誰能先拿下佛州,誰就離入主白宮近了一步。

而賓夕法尼亞州相當關鍵,擁有20張選舉人票,被民主、共和兩黨不約而同地視作「一錘定音」的關鍵州。相比川普選舉日前最後兩天橫掃多個州,拜登對於選前最後48小時的安排反倒突出一個「穩」字——「坐鎮」賓夕法尼亞州。他兩天內將在該州舉辦5場活動。

拜登11月1日在集會上強調:「賓州對這場大選至關重要。這不是修辭,改變這個國家的力量,是字面意義上地取決於費城與賓夕法尼亞人民之手。」

相比拜登,川普10月31日在賓州連續安排4場集會,他一度衝著支持者喊話:「如果我們贏下賓夕法尼亞州,(大選)就直接結束了。」

封面新聞 王萌 綜合新華社、央視、《參考消息》、澎湃新聞等

相關焦點

  • 專家:民調「失算」, 美國大選啥問題?
    (原標題:專家:民調「失算」, 美國大選啥問題?) 11月9日,韓國首爾,一名行人從美國駐韓使館舉行的競選觀摩會宣傳畫前走過。(新華/美聯) 新華社北京11月9日新媒體專電(記者海洋)共和黨人唐納·川普在8日舉行的美國大選中「逆襲」當選,這與美國多家民調機構和主流媒體預測的結果大相逕庭。
  • 誰是美國大選的最大輸家? 選舉專家:一錯再錯的民調算一個!
    「今年的民調再次出現大幅誤差,比2016年大選時還不準確。」金斯伯格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我認為這應該同抽取民調時的相關技術有關,還有一個因素就是民調低估了大選當天到現場投票的人數。」政治分析人士在評價美國大選期間的民調採樣時表示,在參加民調方面,民主黨選民參與得更積極,因此,共和黨選民的民意和力量被低估。
  • 大選倒計時,先看美國權威民調怎麼說
    東方網·縱相新聞推出知識小錦囊之「美國大選」系列文章,著重介紹美國大選的一些基本選舉制度,其中還穿插介紹一些美國總統大選的歷史,幫助用戶更全面更歷史地看懂本屆美國大選。一直以來,民調都是美國總統選舉時的重要風向標。
  • 張愛軍:美國總統大選民調的中國網民再造:以美國2020年大選為例
    謠言、陰謀論與政治訴求相互勾兌,真偽難辨,這也引起了中國網民對於美國民調的再造,呈現出獨具特色的中國網絡輿論場中的「美國總統大選民調」,並形成一場對於美國總統大選的「中國民調」。網絡上把擁護川普的人叫「川粉」,把反對川普的人叫「川黑」。事實上,美國民調的變化是基於美國國內外政策的變化,而不是政體的變化。政體保障民調正常運行和非正常運行,而民調並不會改變美國政體,只會改變美國的國內外政策。
  • 四大跡象表明,2020美國大選民調或比2016靠譜
    2016年就南海非法仲裁問題引經據典,以極其嚴密的邏輯舌戰美國專家在海內外引發強烈反響。8年駐美記者經歷,專訪近百位全球政商學界領袖,包括美前國務卿克裡、基辛格、IMF 總裁格奧爾基耶娃、拉加德等。曾獲中宣部「國家宣傳思想文化青年英才」、微博「2020最具影響力時評大V」等數十獎項。其關於新疆、中美關係和新冠疫情的《冠察天下》時評節目多次登上熱搜。
  • 美國大選支持率最新民調 2020年美國大選最新消息
    美國大選支持率最新民調,距離美國總統選舉投票日不到半個月,多項民意調查結果顯示,全國範圍內,民主黨候選人喬·拜登相對共和黨候選人、現任總統唐納·川普的領先優勢達到兩位數,但兩者支持率在六大「搖擺州」逐漸縮小差距。  四年前,川普在民調顯著落後的情況下獲勝,令人大跌眼鏡,選前民調可信度遭遇前所未有的質疑。
  • 2020美國大選支持率最新排名 美國大選最新民調出爐
    距離美國大選不到10天,川普為了大選能夠成功繼任,近日頻發奇招。在川普患上新冠肺炎出院之後,川普先是再一次提起的希拉蕊郵件門事件,隨後又向美國司法部部長巴爾施壓,川普要求巴爾要調查歐巴馬跟拜登等人有關於通俄門事件。  除此之外,川普為其落選也已經鋪好後路,力圖在大選之前讓巴雷特擔任美國大法官。
  • 2020年美國大選最新民調 大選對美國股市的影響
    美國總統大選前最後一個周末,兩位超過70歲的參選人,仍然奔波在競選拉票的道路上。根據最新的民調,拜登在全國和多個關鍵州處於領先,但有了上一屆希拉蕊大幅領先仍然敗北的前車之鑑,他仍然需要說服更多中間派選民,才能入主白宮。  拜登領先民調  根據選舉預測網站538發布的數據顯示,截止10月31日,在全國範圍內拜登以52%對43.4%優勢領先川普。
  • 從美國大選,看正在失去意義與價值的「民調」
    截止到本文寫作的時間,美國大選的塵埃還未落定,雖然一些媒體已經宣布了獲勝的一方是誰,但是這畢竟還不是最終結果。我一直認為美國的總統大選是最好的「營銷參考案例」,從中,每個營銷人都可以學到很多,今天,我就想結合美國大選來談一談「民調」。
  • 美國大選最後衝刺,聽聽投資者怎麼說
    隨著美國大選選舉日即將到來,這個群體今年關注什麼議題?請看新華社記者報導。今年「一般都是兩邊下注」瑞銀集團日前對美國900名擁有至少100萬美元可投資資產的投資者進行問卷調查,結果顯示,投資者希望拜登和川普勝選的比例各為50%。這顯示今年大選,美國投資者整體沒有明顯黨派傾向。
  • 美國大選支持率最新民調 美國大選2020年什麼時候出結果
    美國時間11月3日是其大選投票日,對美國總統、及國會兩院控制權的爭奪將迎來決勝時刻。最新民調顯示,拜登勝率較大,但參議院控制權依然焦灼;綜合看,市場預期民主黨「橫掃」依然是概率最大的情形。
  • 美國大選後臺美關係會有變化嗎?最新民調結果令人吃驚
    據臺灣《中時新聞網》報導,針對美國總統大選結果,國民黨批評民進黨過度押寶現任總統川普,恐不利臺灣地區的未來。對於美國大選後,臺美關係會如何變化,根據一份最新網絡民調顯示,有超過5成網友認為,大選後臺美關係會降溫。
  • 美國大選最新民調出爐 臺網友驚呼:新臺幣付諸東流?
    [新聞頁-臺海網] 據臺灣《中時新聞網》報導 美國總統大選僅剩倒數2周時間,結果勢將影響全球政經局勢,據美國《Yahoo News》最新民調顯示,現任共和黨總統川普與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民調差距已擴大為11%,拜登獲得51%支持度,川普則獲得40%支持度,拜登維持領先局面。
  • 臺灣2020大選民調:柯文哲領先 過半選民不會再投蔡英文
    【觀察者網綜合報導】據香港「中評社」8月22日消息,根據「臺灣指標民調」最新民調顯示,在6位知名政治人物中,臺北市長柯文哲以32%支持度,最被看好能贏得2020大選,其次是「行政院長」賴清德27.6%、新北市長朱立倫24.4%和馬英九21.2%,蔡英文則獲得20.7%支持度,僅贏過國民黨主席吳敦義
  • 2020大選專題:民調顯示拜登擊敗川普 但民調可信嗎?
    來源:金融界網站ATFX匯評: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將會在明日(11月3日,周二)正式開啟投票,預計將會在11月4日亞盤時段完成計票,並公布統計結果。(BBC數據見下圖) ATFX供圖 其它媒體給出的民調數據大同小異,看起來川普回天無望。然而,投資者需要思考一個問題,那就是民調的可信度有多高? 2016年11月份的美國大選,川普與希拉蕊競爭美國總統寶座。
  • 美國大選最新民調出爐 臺網友驚呼:押錯寶了?
    美國總統大選僅剩倒數2周時間,結果勢將影響全球政經局勢,據美國《Yahoo News》最新民調顯示,現任共和黨總統川普與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民調差距已擴大為11%,拜登獲得51%支持度,川普則獲得40%支持度,拜登維持領先局面。
  • 美國選舉民調撲朔迷離,臺灣專家看好拜登當選
    美國總統大選將在11月登場,川普在民調遠遠落後民主黨候選人拜登。然而經過2016年的事件之後,外界對於民調產生不信任。臺灣政治大學國關中心研究員嚴震生看好民主黨的拜登當選,他認為,因為上次選舉結果被嚇到以後,還是做出這樣的民調,表示這民調真的有重新計算過,不會那麼盲目。
  • 民調數據都是扯淡?11月3日的美國總統大選到底會花落誰家?
    雖然根據10月中旬輿觀調查公司網絡調查的民調數據,拜登的支持率至少領先川普12個百分點,差距為今年選前全國性民調最大,已然是志在必得的姿態。但「敗局已定」的川普似乎並沒有自暴自棄,因為10月22日于田納西州納什維爾市的貝爾蒙特大學舉行的大選前最後一次辯論還未開始,而且川普和拜登的競選集會活動仍在如火如荼地進行。
  • 觀察者網:專家實時縱論2016年美國大選計票
    【文/ 觀察者網 陳軒甫】 2016年美國大選,計票進行時。 觀察者網邀請專家學者與網友分享自己的觀感。 截至北京時間9點30分,重要的搖擺州佛羅裡達已經開出了90%以上的選票,川普領先,基本可以鎖定勝局。
  • 「法律與秩序」VS新冠疫情,美國大選搖擺州民調差距縮小
    「恐懼不會解決問題,仇恨只會隱藏起來。」拜登在當地一個教堂舉行的小範圍活動中向人們說道。「我向你保證,無論輸贏,我都會戰鬥到底。我將為種族平等、全面公平而戰。」這是拜登自2018年10月開始總統競選以來首次訪問威斯康辛州,也是新冠疫情暴發以來,他首次離開家鄉德拉瓦州前往如此遠的地方。威斯康辛州是2020年大選的關鍵搖擺州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