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選日過了兩天後,下一任美國總統是誰仍然沒有定論。
截至美東時間周四(5日)凌晨,根據美國媒體的統計,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獲得264張選舉人票,現任總統川普獲得214票。
贏得總統大選總共需要270張選舉人票。
「哪怕到現在為止,兩位候選人都仍有機會獲得大選的勝利。」芝加哥大學法律和政治學教授金斯伯格(Tom Ginsburg)博士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內華達州的結果要周四(5日)早上才會公布,還有一些州會更遲一些,所以大選的最終結果可能仍需要數天才能知道。」
因為新冠肺炎疫情導致大量郵寄選票和缺席選票需要比以往更長的清點時間,大選夜沒能選出總統在很多人的意料之中。但是,民調之前預期的種種情況都沒有發生。民調到底怎麼了?為何2016年民調失靈再次在美國大選中重演?
美國大選日過了兩天後,下一任美國總統是誰仍然沒有定論。
「風向標」為何再次失靈?
「今年的民調再次出現大幅誤差,比2016年大選時還不準確。」金斯伯格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我認為這應該同抽取民調時的相關技術有關,還有一個因素就是民調低估了大選當天到現場投票的人數。」
政治分析人士在評價美國大選期間的民調採樣時表示,在參加民調方面,民主黨選民參與得更積極,因此,共和黨選民的民意和力量被低估。
金斯伯格表示,有些共和黨選民居住在偏遠地區,不容易接受民調採訪,還有些年老的共和黨選民可能沒有及時接聽電話等,「應該知道的是,大選民調是政治科學,是科學就不是完美的。」
金斯伯格表示,民調出現偏差的另外一個原因,在於低估了今年史無前例的高投票率,而民調使用了過去的數據進行比較。
根據美國媒體的統計,至少有超過1.598億的美國人參加了2020年的總統大選投票,是美國總統選舉歷史上選民最多的一次。2016年美國大選的總投票數高於1.366億張。
數百萬神秘「害羞選民」是民調殺手?
政治分析人士和民調專家表示,同2016年的情況一樣,2020年川普的選情再次得到那些「害羞」選民的協助,這些選民在民調中「羞於」承認自己是川普的支持者,但卻會在投票日當天前往投票站投票給川普。
「如果整天聽到的有關你所支持的候選人和他的支持者都是負面消息的話,那麼你就不太可能公開承認支持他,這包括在面對民調調查者的詢問時。」政治選舉分析人士希爾頓(Steve Hilton)表示,「然而民調人士沒有把這部分計算在內。」
政治民調網站FiveThirtyEight主編斯威爾(Nate Silver)表示,民調人士將害羞選民的效應稱為「社會認可偏差」,這所指的是,如果一個人被一個陌生人在電話中詢問他們的想法,受調查的人更有可能說的是對方想聽的話,而不是他們的真實想法。
2016年曾「逆民調」正確預測川普能夠取得大選勝利的民調人士卡珀特伊(Arie Kapteyn)表示,當年他在進行電話民調時通常會先問的一個問題是,他們認為鄰居或者朋友會投票給誰?
「特別是在電話調查的時候,人們通常會對承認自己是川普的支持者有所猶豫。」卡珀特伊表示,而問他們朋友或鄰居會投票給誰則會消除這種社會偏見,因為受訪者會在這個時候討論一位候選人受歡迎的原因,而並沒有暴露這可能是他們自己的觀點。
民調機構Trafalgar Group的民調專家卡哈裡(Robert Cahaly)表示,2020年的情況比2016年還要糟糕,因為同2016年相比,2020年是一個不能隨便戴支持哪一個候選人的帽子、不能隨便貼哪個候選人名字的汽車貼紙、大部分人什麼都不想說的一年。
那麼,2020年的大選民調偏差有多少?
「取決於州和地區,(偏差)看起來至少有5到8個百分點。」 選舉內幕(Inside Elections)的民調專家岡薩雷斯(Nathan Gonzales)表示,「和2016年的情況類似,當川普在競選名單上的時候,對他的支持度再次被大幅低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