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11月的第1個星期一後的第1個星期二,也就是11月3號僅僅只剩下11天。然而就在山雨欲來的前夜,川普和拜登兩位總統候選人卻依然「僵持不下」。
雖然根據10月中旬輿觀調查公司網絡調查的民調數據,拜登的支持率至少領先川普12個百分點,差距為今年選前全國性民調最大,已然是志在必得的姿態。但「敗局已定」的川普似乎並沒有自暴自棄,因為10月22日于田納西州納什維爾市的貝爾蒙特大學舉行的大選前最後一次辯論還未開始,而且川普和拜登的競選集會活動仍在如火如荼地進行。
11天內也許建不了一座摩天大樓,也許打不完一場局部戰爭,但卻能決定美國總統大選的結局,進而影響美國和世界的命運。
而令拜登和民主黨感到不安的消息是,雖然在全國範圍內,拜登的民調數據依然比川普領先兩位數,但在賓夕法尼亞州、佛羅裡達州、北卡羅來納州等6個搖擺州,川普和拜登的民調數據差距正在逐步縮小,未來不排除反超的可能。
而在「全國山河一片藍」的情況下,拜登之所以仍然沒有鎖定勝局,除了五花八門的民調數據並不能完全預測未來,更因為美國獨特的「選舉人」制度。
因為美國的源頭是13塊東海岸殖民地的組合,所以在從東海岸13州發展為一個美利堅合眾國的過程中,美國的開國領袖們作為各州的大管家,制定了諸多保護州權的制度設計,選舉人制度就是這一思想的結晶。
雖然美國號稱自由的燈塔,民主的先鋒,但在選舉制度上卻採取了間接選舉的方式。在美國超過18歲公民充分行使選舉權時,他們的選票投向的是共和黨或民主黨,而不是川普和拜登。
這看起來是一回事,其實是兩碼事,因為兩黨在各州的勢力並不那麼均勻,除了加利福尼亞州這樣的民主黨鐵票倉等,還有多個搖擺州的存在。而兩黨能否爭取到某一州,靠的就是各州選民對兩黨的投票數。
為尊重各州尤其是小州的意願,總統大選在各州的選舉實施的是「勝者全得」的制度,即一旦某一黨選票數高於另一黨,則該黨獲得該州的所有選舉人票,而該州的選舉人,為獲勝一黨內部指定,他們或者是州政府人員,或者是對該黨有重大貢獻者亦或是與總統候選人關係密切的人。
而美國50個州的選舉人總數,共有538票,各州的選舉人數量與該州在參眾兩院的席位數保持一致,分別是參議院100席(平均每州兩席),眾議院435席,外加哥倫比亞特區的3席。
理論上說,選舉人與議員不能兼任,但選舉人與議員利益相關。在民眾在各自的選區選出各自支持的政黨後,在該選區獲勝的政黨內定出本黨的選舉人,而後選舉人參與最後的投票,決定總統寶座花落誰家。
這樣的設定雖然最大限度地避免了總統直選帶來的資源浪費,比如票數不過半將重新選舉。但也產生了很多麻煩,比如在眾口難調的情況下,選舉人不可能完全代表選民的意願。
更要命的是,從1963年美國前總統甘迺迪遇刺身亡以來,美國的大財團們就成為美國的實際控制者。在這樣的情況下,總統不過是代言財團利益的傀儡罷了。總統如此,競爭總統的共和黨與民主黨也自然而然地成為美國財團抓取美國大權的左右手,所以很多人才將劍拔弩張的共和黨與民主黨形容為美國這棟房子的前後兩扇門。
在這樣的情況下,選舉人作為精英階層的代表,自然也要為財團站臺,所謂充滿民主意味的總統大選不過是財團的取捨罷了。
所以,所謂拜登領先川普的民調數據,實在不足以作為拜登必勝的指南。而且這些民調大部分在網絡上進行,雖然美國網際網路滲透率高,網民數量大,但不代表調查覆蓋全民,這就天然地導致調查數據存在「幸運者偏差」,類似於在火車上問乘客們是否買到了車票,這樣的結論無疑是謬以千裡的。
所以,鹿死誰手尚未可知。而從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希拉蕊在大比分領先川普最後仍被反殺的尷尬局面來看,拜登最終白等的可能性不是沒有,而是相當大。這不是因為拜登兒子「美版冠希哥」以及收受烏克蘭黑錢的醜聞,畢竟川普的黑料更多,影響更惡劣。
拜登相比於川普,最大的缺陷是沒有基本盤,這是比年歲已高、頻繁錯話以及打瞌睡等更可怕的存在。
理論上說,如果沒有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愈演愈烈以及黑人騷亂的風起雲湧,川普的總統大選基本躺贏。而在疫情和黑人騷亂陸續爆發後,拜登和民主黨反其道而行之,強烈譴責川普在疫情防控方面的無能,高調為黑人及有色人種站臺。
應該說,這樣的操作簡單易懂好上手,但問題在於川普的政策不全是倒行逆施,所以拜登也不可能完全深得民心。尤其是黑人騷亂,雖然有了白人拜登的大力支持,但聰明得不太明顯的黑人更願意通過打砸搶燒的方式實現「黑命貴」的目標,這必然會讓拜登陷入巨大的被動。
而相比於拜登,川普一直在國內強調「白人至上」,牢牢抓住了白人尤其是底層白人的心,通過美墨隔離牆的修建,強烈凸顯了川普貫徹國內政策的意志;而在國際社會,川普將此前歐巴馬的政策全部推翻,高舉「美國優先」的大旗,對盟友在內的其他國家巧取豪奪,將美國利益視為最高利益。
應該說,川普的很多政策雖然操蛋,但對美國民眾帶來的利益是實實在在的,這是川普相比於拜登的最大優勢。
相比於政客的勾心鬥角,民眾無疑是感性的,他們看不到更遠的未來,眼前的錢包無疑更有說服力。再加上川普本身就是億萬富翁,理論上無需拿財團手短,所以川普也能儘可能遠離「金權政治」為底層民眾代言,這是川普在2016年擊敗希拉蕊的殺手鐧,也將成為川普對決拜登的最強殺招。
當前,對於川普和拜登而言,最後的機會無疑就是最後一場電視辯論,雖然主辦方表示要關掉非發言人的話筒,讓川普無從插話甚至打斷拜登講話。但問題是電視辯論不僅看話術、政策,更要看肢體語言和精神狀態,那麼,垂垂老矣的拜登能扛得過上躥下跳的川普嗎?我們不得而知。
而從當前的趨勢來看,拜登最終白等的可能性正在水漲船高。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