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的記憶裡,米糖是最好的零食,米糖的味道就是年的味道。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物質的豐富,這製作米糖的老手藝已漸漸淡出我們的生活。但對不少人而言,那小小的一塊糖,裹著米香的味道,含著童年的甜蜜,不知喚起多少人對童年記憶。製作手工米糖,需要優質的麥芽,這個在準備做糖之前的五天左右就要開始準備。
製作米糖,選用上等的大米和自製的麥芽(麥芽是用燕麥發芽然後晾曬乾,主要起催化作用)先洗淨大米,然後浸米八小時後,目的是把大米泡軟,澱粉完全釋放出來。
以前古老的時候,農村都有專用的石磨,放入麥芽(麥芽也需要磨成粉),攪拌均勻研磨,直到手感成糊狀為止。
為了不沾鍋,邊燒火邊不停的攪拌,直至燒開。再放入少許磨好的麥芽粉,封火,蓋上鍋蓋,八小時之後,再起火燒開,濾渣。把濾了渣的糖水,嘗了一下,此時已經清甜了,並且粘手。沒添加任何糖類,就有這麼甜了,感覺很神奇,再放入鍋中,燒火開始熬糖。
熬糖全憑手上的感覺,出鍋早了不但不甜而且易融化,不易保存。出鍋晚了則又苦又硬,整體焦黃賣相差】小火慢熬,熬六個小時,終於出糖了!裹著米香的甜味溢滿整個屋子。自然冷卻到四十度左右。冬季需要三個小時,然後才能拉糖。
熬好的糖自然冷卻到四十度左右,就開始拉糖了。放在一固定的架子上,反覆迴轉、拉、扭轉。由一開始的焦黃色一直拉到變為米白色;由一開始只能拉一尺長,直到可以拉到兩米長。米糖在老藝人手中越拉越有勁道,顏色在不停的變幻著,越來越白,越來越長,勁道也越來越好。整個製作過程前後需要整整三十四個小時。因為是純手工製作,傳統方法製作,所以能在市場賣的也是寥寥無幾.
一種食物,留下一段記憶,甚至還能留下一段故事,這就是麥芽糖,童年的追憶。不知道小夥伴們的童年留下的是哪些甜甜味道呢?歡迎在後面點讚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