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媽媽會引導孩子自己做決定,寶寶也能獨當一面

2020-12-13 寶寶知道

做飯前,媽媽問明明:「兒子,你想吃點什麼?」

明明:「啥都行」

準備帶明明出去玩的媽媽問:寶貝,你喜歡玩什麼呢?

「不知道」明明回答。

明明在媽媽的眼裡隨和、穩當,是個不讓家長操心的孩子。

可在外人眼裡,明明卻是個油瓶子倒了,也不會扶一把的孩子。

為什麼家裡家外,明明的形象差距這麼大呢?

再來說說嘉文。

早上,嘉文想再賴會床。

媽媽說「再睡五分鐘還是八分鐘?」

嘉文一下就聽出了問題,急忙回答「不選,我要一直睡」

媽媽說「這樣咱們就沒有出去玩的時間了。所以,你告訴我,你再睡幾分鐘」

嘉文想了想,竟然回答「三分鐘吧」

媽媽忍不住笑了。

嘉文從媽媽的笑裡察覺出了問題。

很快就糾正道「不是不是,五分鐘五分鐘」

嘉文和媽媽的這段對話,是個多方面開發鍛鍊的體現。她們之間的對話有思考、有獨立意識也有語言藝術。

嘉文媽媽很有智慧,而嘉文也十分機靈,他分析出媽媽是在讓他做選擇,所以拒絕進入媽媽的「圈套」。嘉文還在媽媽的笑容裡發現了問題,及時糾正了自己的時間錯誤。

可反觀明明和媽媽。

明明一切聽媽媽的,媽媽也沒有意識到,她已經剪斷了明明的「翅膀」,未來讓明明怎麼「起飛」。

其實,明明這樣的媽媽很多,她們平日表現的很忙,不但自己忙,還督促孩子也跟著自己忙。

甚至完全忽略了聆聽孩子的聲音,省略了孩子獨立思想和他們獨特的個性。只是一味的拖拽著孩子前行。

有些父母會說:我又不是心理專家,哪裡懂什麼孩子的心理啊!

不懂沒關係,只需要堅持做到以下這兩點就好了:

1. 凡事父母懂得退後一步,聽聽孩子的想法。

2. 要有明確的行為意識,並讓孩子自己做決定。

為什麼讓孩子自己做決定?

這是因為作為父母,我們要向孩子傳遞一些信息。

諸如:孩子,這是你自己的事情,所以請你自己來完成。

再例如:孩子你要學會為自己的行為承擔後果。

這些都是在培養孩子的責任感,為他們開啟自我決定的意識,並讓他們知道決定就是承諾,只要是自己做了決定的事就要做到,否則自己承擔相應的後果。

事實上,人的成長過程很容易產生各種怠倦感。如果此時一味的輸入,導致的結果就是更加的消極直至崩潰。大人皆如此,又何必威逼孩子呢?

所以,作為父母,我們應該多花時間和耐心,給孩子多一點機會自己決策,自己承擔後果,這樣培養的出來的孩子在前進的路上才會更加有力。

文章出處:百度知道日報https://p.baidu.com/daily

原始連結:https://p.baidu.com/daily/view?id=92725

(本文來自:百度寶寶知道 知道日報)

————————

世界很複雜,百度更懂你

關注寶寶知道超級頻道,了解備孕、懷孕、育兒更多精彩內容:專家直播、日刊知識、胎教電臺、兒童故事、動畫片,還有寶媽們最愛的社區圈子!寶寶知道與千萬媽媽在一起,科學孕育,為愛成長!

相關焦點

  • 寶寶小時候聰明長大就變笨?會教的媽媽,笨孩子也能變成聰明孩子
    養育一個聰明健康的寶寶,是每個家庭的願望。在父母的眼中,自己的小寶貝往往是世界上最聰明、最可愛的,從呱呱墜地開始,他的每一次微笑,每學會一個動作,第一次喊出爸爸媽媽,第一次蹣跚學步,都會帶給父母無盡的驚喜和讚嘆:寶寶真聰明。云云屬於典型的晚婚,30多歲結婚,備孕好多年,在35歲那年好不容易生下了兒子,無比的開心幸福。
  • 「這個時間段」寶寶喊「媽媽」,暗示很聰明,歸功於父母正確引導
    ,但父母不知道的是,其實在「這個階段」寶寶能夠喊出「媽媽」,說明了你家孩子很聰明。不過對於寶寶什麼時候能喊出「媽媽」,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孩子聰不聰明。「媽媽」,暗示很聰明不知大家發現沒有,有的孩子不到一歲就能說簡單的詞彙,還有的寶寶上了幼兒園說話也不利索。
  • 孩子犯了錯,你會打罵孩子還是誇獎孩子?聰明的媽媽這麼做
    導讀:孩子犯了錯,你會打罵孩子還是誇獎孩子?聰明的媽媽這麼做孩子犯錯是避免不了的,俗話說得好,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就算是成年人也會犯錯,更何況是孩子呢。很多家長對於孩子犯錯的處理方法都是批評,甚至打罵孩子,其實父母知道這樣做不好,但是也想不出什麼更好的方法來處理,所以別無選擇。
  • 你家寶寶咬人只會呵斥?聰明的家長這樣做,決定孩子的未來
    其實寶寶的這種行為是可以被引導的,只要媽媽作出正確的引導,寶寶咬人的習慣就會慢慢改掉的。另外,寶寶初次長牙一般在4~10個月,在長牙期間,寶寶會覺得牙齦會又癢又痛,嘴巴裡總想咬點東西來緩解牙齦疼痛癢等。
  • 寶寶入園第一天,聰明媽媽這樣做,孩子愛上幼兒園
    這種做法會讓孩子在腦子裡產生一種幼兒園很好玩的積極心理,從而渴望幼兒園的快樂生活。聰明媽媽和寶寶對話,都是有些小心機的,句句都能讓孩子愛上幼兒園。同時,一些家長也會出現對孩子的各種擔心:在幼兒園是否能吃得飽?是不是能和小朋友玩到一塊兒?孩子不會打架吧?寶寶入園,是對孩子和家長的一種考驗。家長和孩子一起走出考驗家長焦慮,會讓寶寶處在一個緊張的環境中,時間長了,勢必影響他對幼兒園的一種牴觸心理。
  • 寶寶進入「認生期」,需及時引導,容易培養出聰明寶寶
    其實這就是寶寶認生的表現之一,他們對於陌生人通常會小心翼翼的觀察,保持謹慎。3、 第三階段:1歲左右到了第三階段,可以恭喜媽媽們,寶寶的認生期即將結束。通過前幾個月的適應,寶寶已經能意識到,不管如何都能得到家人的幫助和保護。即使對周圍陌生的事物還是會很小心,但好奇心會讓寶寶也變得更加具有探索精神。
  • 孩子聰明不是天生,經常給寶寶做這些事,今後會很聰明
    導讀:孩子聰明不是天生,經常給寶寶做這些事,今後會很聰明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聰明不是天生,經常給寶寶做這些事,今後會很聰明!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每個嬰兒都是父母的心。
  • 寶寶的智商和相貌到底遺傳誰的?媽媽聰明,孩子也聰明?
    據科學家評估,遺傳對智力的影響約佔50%—60%,就遺傳而言,媽媽聰明,生下的孩子大多聰明,如果是個男孩,就會更聰明。一、身高是誰的遺傳大?父母各佔一半除去營養狀況外,孩子的身高有70%的主動權掌握在父母手裡,父母的遺傳是決定孩子身高的主要因素,因為決定身高的因素35%來自父親,35%來自母親。
  • 孩子怕黑怎麼辦?聰明媽媽可以這麼做,給足「寶寶」安全感
    寶寶3歲之前都是情感需求的高發期,這個階段的孩子對安全感和情感的需求非常高,所以媽媽們也要多關注孩子,給予孩子足夠的安全感。現在很多的孩子都會有怕黑心理,尤其是剛和媽媽分床睡的孩子,每次孩子一個人睡得時候,總是會弄出一些動靜,孩子總是在搗鼓東西,或者不讓媽媽關燈,這個時候,如果父母不予理睬,或者任憑孩子開燈睡覺,孩子怕黑心理不到無法改善,甚至還可能會出現睡眠質量低的情況。為什麼孩子會有怕黑心理?
  • 夫妻倆誰的基因決定了寶寶的智商和相貌?媽媽聰明,生下的孩子大多聰明,如果是個男孩,就會更聰明
    據科學家評估,遺傳對智力的影響約佔50%—60%,就遺傳而言,媽媽聰明,生下的孩子大多聰明,如果是個男孩,就會更聰明。1 身高是誰的遺傳大?父母各佔一半除去營養狀況外,孩子的身高有70%的主動權掌握在父母手裡,父母的遺傳是決定孩子身高的主要因素,因為決定身高的因素35%來自父親,35%來自母親。假若父母雙方個頭不高,那就要靠寶寶後天那30%的努力了。2 智力是誰的遺傳大?
  • 媽媽血型能影響寶寶?史丹福大學:這個血型的媽媽能生出聰明寶寶
    史丹福大學兒童節健康中心(Standford Children's Health)的最新實驗數據表明,血型在某種程度上也決定了孩子的遺傳,實驗結果表明,O型血媽媽的孩子在身體素質和智商發育比其他孩子有明顯的領先。
  • 想要孩子長大以後「不啃老」獨當一面,要引導他自己做每一個決定
    其實從小培養孩子獨立,就是要讓孩子從小開始做決定,要有自己的主意,要自己堅定的立場,有自己的想法,這樣他們才能給自己做決定,有自己思考的餘地。有很多父母都很愛孩子,會在孩子小的時候替孩子做決定,其實有一些決定是孩子自己並不樂意接受的,但是由於父母的愛,他們被迫接受了。那麼我們要讓孩子從小開始做決定,需要讓孩子怎樣一步步來呢?
  • 血型決定孩子智力高低?專家解答:媽媽是這種血型,娃會很聰明
    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聰明漂亮一些,未來的生活也能更好一些,孩子就是充滿希望的存在。其實智商和血型也有一定的關係,在史丹福大學兒童健康研究中心顯示:媽媽的血型影響著孩子的智商。寶寶免疫力會比較強O型血的媽媽抵抗力會比較強,因為適應性強,就會少生病。通過母乳餵養,寶寶也會得到母親的提高免疫力的抗體,會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寶寶就能少生病了。2.
  • 寶寶交朋友,被小夥伴拒絕了怎麼辦?聰明媽媽這樣做
    前幾天,我表姐和說了關於她家孩子交友被拒的事情,小寶寶在幼兒園想融入集體,可是交友被拒,孩子回到家後一直哭個不停,表姐很是傷心,又不知道該如何去做,來問問我我家大寶小時候有沒有這種狀況,問我是怎麼處理的。相信很多孩子都遇到過這種情況。今天欣欣媽給大家講述一下家長對此置之不理的危害以及聰明媽媽該如何做。
  • 寶寶多大會喊媽媽?早於該月齡,說明寶寶發育很聰明!
    閨蜜的兒子一歲多一些,現在已經快倆月了,還是不怎麼喊媽媽,說話很少。對於媽媽來說,生寶寶之後最欣慰的事兒就是孩子能喊自己媽媽了吧!你還記得寶寶第一次喊你媽媽的場景嗎?如果孩子六個月左右就可以發「mama」這個音,家長正確引導,孩子不到一歲基本上就可以喊媽媽了。如果孩子早於一歲能夠有意識地喊「媽媽」,那說明孩子比較聰明,至少語言發育能力是比較靠前的。另一方面也說明這類孩子學習能力、接受能力都比較強,未來好好培養,說不準就是小學霸一枚呢!
  • 「媽媽,你來給我穿褲子!」如何引導寶寶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孩子幼年時期,我們能呵護孩子一陣子;但是孩子終歸會長大,總有一天孩子要自己面對這個紛擾複雜的世界,我們做父母的就要儘早地讓孩子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將「漁」儘早教給孩子。第1,鼓勵寶寶自己動手「媽媽,我要起床了,你來給我穿褲子!」周末,陪小味睡到自然醒。小味一睜開眼睛就開始發號施令了。
  • 6個月的寶寶,媽媽要注意這幾方面,孩子更加聰明
    但是,6月是寶寶語言、認知能力快速提升的時期,媽媽要注意給寶寶做這些訓練哦。6個月寶寶特徵6個月的寶寶,一般有這些表現,媽媽們可以參考。6個月的寶寶會去抓看到的物品。拿到手裡的東西經常要放到自己嘴裡吸吮。兩條腿會有力地上下亂蹬,有些寶寶不開心時,身體還會打挺呢。
  • 孩子不喜歡爸爸怎麼辦?大都是媽媽做錯了,聰明的媽媽這樣做
    但長期這樣下去會讓家庭的關係比重失調,父親在家庭裡除了是&34;就再沒其他的用途,不利於家庭的和諧,對孩子的成長也有不良影響。發現孩子疏遠父親時,聰明的媽媽應該怎樣做呢?大都是媽媽做錯了,聰明的媽媽這樣做1、 讓爸爸加入家庭勞動中,讓孩子明白爸爸的重要性。有些爸爸一下班就躺在沙發上玩手機,讓孩子覺得家裡有沒有爸爸都一樣。其實媽媽可以讓爸爸做一些家務,然後告訴孩子:&34;孩子就會意識到爸爸的重要性,更容易靠近爸爸,並且也會以爸爸為榜樣,成為一個有責任的人。
  • 情商是決定人生成功與否的關鍵!家長這樣做,讓孩子擁有高情商
    有人說: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父母是孩子的影子。聰明的家長,往往能帶出比同齡人更優秀的孩子!這種【聰明】不是說家長有多高的學歷,而是在日常點滴中,總能潤物細無聲地引導孩子,能和孩子進行有效的溝通。最新研究表示:一個人的成功,IQ的作用只佔20%,其餘80%是EQ(情商)的因素。美國哈佛大學教授丹尼爾. 戈爾曼表示:「情商是決定人生成功與否的關鍵」!
  • 科學研究,孩子聰明與否主要看三個因素,主要是媽媽決定的
    導讀:科學研究,孩子聰明與否主要看三個因素,主要是媽媽決定的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科學研究,孩子聰明與否主要看三個因素,主要是媽媽決定的!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