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個月的寶寶,媽媽要注意這幾方面,孩子更加聰明

2020-12-22 小書蟲媽媽

文 | 小書蟲媽媽

俗話有「三翻六坐九爬爬」的說法,這就是說寶寶在6個月大的時候就會坐。當然,這不是絕對的,因人而異,有些寶寶會晚一些才會坐,媽媽不用太擔心。但是,6月是寶寶語言、認知能力快速提升的時期,媽媽要注意給寶寶做這些訓練哦。

6個月寶寶特徵

6個月的寶寶,一般有這些表現,媽媽們可以參考。6個月的寶寶會去抓看到的物品。拿到手裡的東西經常要放到自己嘴裡吸吮。兩條腿會有力地上下亂蹬,有些寶寶不開心時,身體還會打挺呢。

當媽媽扶著的時候,大多數寶寶都能靠著坐起來。如果把寶寶抱起放到腿上,寶寶還能稍微站一會兒,兩條小腿有力地往上蹬、跳。當媽媽和寶寶做這些動作時,一定要注意安全,記住要抱緊寶寶哦。有一些寶寶暫時還沒有達到這個標準的話,媽媽也不用太擔心,平時多和寶寶做做訓練就可以了。

6個月的寶寶,可以按照這幾個方法進行訓練,寶寶會成長得更好哦。

01.寶寶爬行練習

當寶寶6個月大時,媽媽可以訓練寶寶爬行動作了。做爬行訓練時,媽媽可以這樣做,用手頂住寶寶的腿,讓寶寶用力蹬。在練習時,還可以用雙手輕託寶寶的胸部和肚子,幫助寶寶的手和膝蓋著地,並向前稍微用力送一下,讓寶寶體會爬的感覺。通過這樣簡單的方法,訓練寶寶有爬的意識。

多次練習之後,就可以教寶寶用雙肩雙腿支撐交替移動了。不過在訓練時,要注意安全,可以在床上或者在地上鋪好軟的墊子,以防止發生意外哦。

有一些不喜歡運動的寶寶,可以訓練的效果可能不太好。媽媽可以這樣嘗試,例如:拿寶寶特別喜歡的一個玩具,放在寶寶面前,慢慢引導寶寶通過爬行去拿玩具。當寶寶會爬之後,再把球慢慢往前移動,讓寶寶通過自己爬行追球。

02.記憶能力練習

一般來說,寶寶從第5個月開始,會有記憶的表現了。比如能記清楚媽媽的臉,當看到媽媽的時候,就會眉開眼笑,有些寶寶看到媽媽還會手舞足蹈,伸手要媽媽抱。因此,當寶寶6個月大時,媽媽可以給做寶寶記憶強化練習的哦。

具體方法:用毛巾蓋住寶寶最喜歡的玩具,媽媽跟寶寶說「寶寶,你的玩具呢?」寶寶一開始可能不明白這樣的含義。媽媽可以模仿給寶寶看,把毛巾扯掉,指著玩具告訴寶寶「玩具在這呢」。重複幾次之後,寶寶就會記得怎麼做。

03.寶寶感覺能力練習

6個月的寶寶,媽媽應該讓寶寶多看看外面的自然景象。視覺刺激感覺,通過這樣的方法,提高寶寶對自然界的感知能力哦。

比如在下雨時,媽媽抱著寶寶在窗前或者走到陽臺上,引導寶寶觀看下雨的情景,聽聽下雨的聲音哦。在看雨的時候,媽媽可以一邊模仿下雨的聲音,邊和寶寶解說:「滴答滴答,寶寶,你聽,這是下雨的聲音哦。」如果是下大雨,媽媽換一種說法「吧嗒吧嗒,下大雨的聲音哦」。通過這樣做,讓寶寶熟悉雨的聲音、感覺。

04.寶寶社交能力練習

媽媽可以抱著寶寶照鏡子,教他用手摸鏡子中的自己,同時用手指著寶寶的臉,告訴這是寶寶的臉,這是寶寶的頭髮,這是寶寶的眼睛,這是寶寶的嘴巴。熟悉之後,再用寶寶的小手指向寶寶身體的不同部位,讓寶寶熟悉自己的身體。

媽媽可以問寶寶「媽媽在哪裡」,然後用寶寶的手指指著鏡子裡的媽媽「這個就是媽媽」。這樣重複多次之後,寶寶就會抓鏡子裡的媽媽,有一些聰明的寶寶還會轉頭看著媽媽呢。

小書蟲媽媽溫馨提示:

照顧寶寶不僅只在飲食和起居方面。隨著寶寶的成長發育,媽媽要對寶寶做正確的引導,培養寶寶的各種能力,相信寶寶一定會越來越聰明哦。

小書蟲媽媽,二胎寶媽、高級育嬰師、早教老師,多平臺原創優質作者。愛孩子、愛生活,願與萬千媽媽分享育兒經驗,關注我,獲取更多育兒知識。

相關焦點

  • 寶寶小時候這幾個方面「表現」好,說明他可能是個聰明寶寶
    文/咿呀嬰語當一個媽媽懷上孩子的時候,媽媽以及整個家庭都會為了這個孩子去改變很多,特別是媽媽,方方面面都要注意很多,媽媽做了這麼多,就是為了孩子出生之後身體能更棒,會更聰明。每一個寶寶從出生那時候開始都是各不一樣的,這是有很多方面的原因的,最主要的還是來源於爸媽方面。而孩子以後是否會特別聰明有本事,從小時候的一些細節跟事情就可以看出來了,同時觀看寶寶的一些特徵也是可以看出來的,並且還是挺準的。如果寶寶小時候這幾個方面「表現」好,說明他可能是個聰明寶寶!
  • 6-12個月寶寶可以吃什麼?媽媽這樣搭配輔食,孩子聰明又健康
    假如寶寶6個月添加輔食,剛添加時,米粉應該泡的稀一些,讓寶寶輕鬆吞咽;稍微習慣以後,再泡的稠一些;寶寶再大點,大約6.5-7個月的時候,可以慢慢添加一些顆粒狀的輔食……就這樣一步步的過渡過丁狀輔食、塊狀輔食。
  • 從這3個方面可以看出寶寶很聰明,你家孩子佔了幾個
    人的智力確實存在一些先天差別,這一點我們不能否認。不說那些神童很小的時候就擁有了超凡能力,生活中我們的寶寶也有的機靈,有的笨拙。雖然他們智商發育有先後快慢,但是寶寶的表現在一定程度上顯示著他們的智商差異,媽媽們知道寶寶的哪些表現是聰明的特徵嗎?一.聰明是什麼?
  • 做好這6個方面的培養,孩子會變得更加聰明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想要孩子變得聰明,就是讓孩子在興趣中獲取知識,要多培養孩子的愛好;好孩子是誇出來的,即使孩子有做錯的地方,也要找到孩子做得對的地方加以誇獎,然後指出不多或者不夠好的地方,最好用某個地方這樣做就更好了。在自己喜歡的事情上,經常受表揚的孩子會顯得特別自信,這些都是父母在陪伴孩子過程中,通過努力為孩子聰明成長做好的奠基石。
  • 滿13個月後,寶寶為何突然變「聰明」了?並非錯覺,與6點有關
    文 / 職場媽媽育兒路不知家人們是否有同樣的感覺,寶寶到了13個月左右,似乎突然變得「聰明」了。比如以前對寶寶說話,可能壓根沒有反應,但現在不僅看起來理解了你的意思,甚至可以做出回應,有時家人們會懷疑這是否只是巧合。
  • 3個月寶寶要進行哪些能力訓練?做好這幾件事,寶寶聰明又健康
    如果想讓寶寶變得既聰明又健康,那麼就不要錯過寶寶三個月這段時期,特別是這些方面的能力訓練更是不可缺少。由於三個月的寶寶還不具備語言表達能力,所以我們要首先了解他們的肢體語言,特別是他們的哭鬧代表著什麼。
  • 爸爸媽媽相差幾歲,生出的寶寶最聰明?
    每個孕媽媽都希望生一個健康聰明的寶寶,那要怎麼做呢?其實,從懷孕的第一天開始,孕媽媽的一切飲食起居、喜怒哀樂,都跟胎寶寶的健康發育緊密相關。國外科研機構給出的解釋:老夫少妻孕育天才的機率更大,原因是爸爸年齡大了,心智更加成熟,而孩子的智力因素大部分都遺傳父親。媽媽年輕的身體可以為寶寶提供一個良好的生長環境,保證營養充足和活力。所以兩個原因加起來,生出來的孩子更加聰明。那麼,爸爸媽媽相差幾歲,生出的寶寶最聰明呢?
  • 想要寶寶更加聰明,懷孕期間這件事一定要做!
    每一個人都希望自己的寶寶能夠更加聰明,雖然寶寶的智力是與遺傳因素有著非常大的關係,但更為重要的還是在懷孕期間媽媽的一些行為以及寶寶之後的父母的教育。尤其是在懷孕期間,這個時候是寶寶生長發育最為重要的時候,寶寶的大腦發育有60%都是懷孕期間完成的,所以這個時候準媽媽的一些行為尤其重要。所以想要寶寶更加聰明,準媽媽在懷孕期間有幾件事一定要做!
  • 寶寶最好何時「喊媽媽」?這個時間段暗示寶寶很聰明,家長要注意
    寶寶這個時間喊媽媽,寶寶很聰明其實寶寶剛出生的時候就已經具備了說話的能力,但是因為孩子對這個世界太過陌生,才會不具備語言系統。只能通過後天的學習,才慢慢的開始說話的。一般情況下,寶寶在1~3個月的時候就可以咿咿呀呀的說話了,到6個月的時候,就已經開始學會模仿家長說話了,甚至會吐出一些單音節的字,而到了9個月的時候,大部分的孩子都會能清晰的說出「媽媽」了。而經過研究表明,如果孩子在6個月的時候,就已經能夠「喊媽媽」了,就說明孩子有很強的模仿能力和學習能力。
  • 寶寶有3個多月不哭了,正常嗎?兩個方面的原因提醒媽媽要注意
    網上有位媽媽的提問,立刻引來眾多媽媽的關注,這位媽媽提的問題是「男寶寶,快6個月大了,已經3個多月沒哭過了,怎麼回事?」大家都知道,哭是寶寶的本能,寶寶剛問世的時候絕大多數都是用哭聲向這個世界報到的。記得我家兒子剛出生時由於沒有哭,醫生抓住兩隻小腳丫把兒子拎起來,掄起巴掌就打屁股,啪啪啪幾巴掌下去,兒子哇的一聲大哭起來,躺在產床上的我心疼得流眼淚,事後老公聽到了也心疼不已。
  • 媽媽注意了,寶寶偏頭都是這幾個習慣引起
    除此以外,雖然寶寶的身體也受後天因素的影響,但是不能忽視遺傳原因,如果父母雙方的家族中有偏頭這方面的基因在,也可能引起寶寶偏頭。二、如何預防睡偏頭1歲之內的寶寶,每天的睡眠佔了一大半,甚至2/3的時間,因此,要防止寶寶睡偏了頭。要及時注意寶寶睡眠時的頭部位置,保持枕部兩側受力均勻。若寶寶超過1歲半,骨骼發育的自我調整會很困難,偏頭不易糾正,影響孩子的外觀美。
  • 深秋季節,寶寶這幾個部位最怕冷,媽媽要注意保護好
    保暖工作並非就是「穿厚衣服」那樣簡單,除了常規的一些保暖措施,寶寶身體其他部位也十分怕冷,媽媽要注意保護起來。小寶寶這幾個部位最怕冷,媽媽要注意保護好:足部研究表明:小寶寶之所以會出現生病反覆的情況,往往和父母忽視孩子腳部保暖有直接關係。
  • 新生寶寶發育怎麼樣,關鍵看這6個反應,新手媽媽要注意
    對於父母來說,懷胎十月的寶寶,能平安健康地來到我們身邊,就已經非常知足了。如果孩子在成長過程中,能聰明、機靈可愛,那就再好不過了。其實,孩子聰不聰明,是不是健康發展,從第一個月就能看出來了。你還以為一個月大的寶寶除了吃和睡,其餘什麼都不會嗎?
  • 寶寶小時候聰明長大就變笨?會教的媽媽,笨孩子也能變成聰明孩子
    養育一個聰明健康的寶寶,是每個家庭的願望。在父母的眼中,自己的小寶貝往往是世界上最聰明、最可愛的,從呱呱墜地開始,他的每一次微笑,每學會一個動作,第一次喊出爸爸媽媽,第一次蹣跚學步,都會帶給父母無盡的驚喜和讚嘆:寶寶真聰明。云云屬於典型的晚婚,30多歲結婚,備孕好多年,在35歲那年好不容易生下了兒子,無比的開心幸福。
  • 胎寶最喜歡這幾種聲音,孕期滿5個月後多聽,孕媽舒心寶寶聰明
    寶寶有聽力是從胎兒開始的,孕媽媽想要一個聰明的寶寶,可以從胎教開始。很多父母以為孩子在肚子裡的時候,是什麼感覺都沒有的,這是一個誤區。其實,等到胎兒5個月左右的時候,他就可以聽見外面的聲音了。家長一定要利用這一點,早早做好胎教。
  • 寶寶如果有這幾種表現,媽媽不要焦慮,這是孩子聰明的表現
    牛牛的寶寶快一歲了,牛牛為了讓寶寶能夠吃到母乳就辭去了自己以前的工作,全心全意地在家裡照看孩子。平常沒事的時候,牛牛就會讓寶寶在棉毯子上玩玩具,牛牛還專門給寶寶買了幾本培養孩子智力的書。誰知孩子玩具玩煩了就會把書到處亂扔,玩具也被孩子弄得亂七八糟,牛牛面對孩子這樣的表現就非常生氣。其實寶寶這樣的行為也是一種運動,可以讓寶寶的手腳變得更靈活。在我們的生活中,如果寶寶有這些表現,媽媽們不要著急,這是寶寶變聰明的表現呢。
  • 想讓寶寶更加優秀,媽媽一定要注意自身的這點
    親貝網小編了解到,很多媽媽在生育孩子之後,為了能夠更好地照顧寶寶,不得不辭去工作,在家成為了全職媽媽。照顧寶寶是一件非常繁瑣的事,媽媽一天都會非常忙碌。很多媽媽都說過自己很喜歡熬夜,因為只要在寶寶睡著之後,時間才是屬於自己的。在這樣的忙碌之下,很多媽媽根本無暇顧及自己的形象。別說化妝了,甚至連護膚都不做。也不想出去和朋友玩了,經常就自己在家帶娃,慢慢和社會脫節。這樣看似為了寶寶的犧牲,實際上並不會對孩子有什麼好處,反而會給孩子造成不可挽回的負面影響。
  • 寶寶聰明與否,看這五個動作就知道,爸媽要注意
    ,寶寶睡覺特別難哄,每次睡覺前總是要哭鬧一番,我和老公必須一起鬨,才能讓寶寶睡著。大多數家長都希望寶寶有一個發達的頭腦,這樣將來不論是學習還是生活都能更加省心。如果想知道孩子是否聰明,家長們可以觀察寶寶睡覺時的動作,也會了解到很多知識。
  • 抱寶寶,媽媽一定要知道的方法,孩子越抱越聰明
    很多寶媽媽都說:「只要我輕輕抱著寶寶,寶寶就會很滿足。」研究表明,多抱抱寶寶能夠使寶寶更加聰明,也能夠讓寶寶過得更好。多抱孩子能夠促母子間的交流互動。幫助媽媽很好的了解和感知寶寶的需要,讓媽媽讀懂寶寶的暗示,學會對寶寶的有效回應。與此同時媽媽會對自己的觀察力的提高而感到自豪。媽媽會覺得自己非常稱職,同時寶寶也會覺得自己很能幹,因為他的暗示得到了正確的解讀。通過媽媽持續正確的回應,寶寶發暗示信號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也讓寶寶變得更加了解媽媽。
  • 深秋季節,寶寶這幾個部位最怕冷,媽媽要注意保護好,才能不生病
    保暖工作並非就是「穿厚衣服」那樣簡單,除了常規的一些保暖措施,寶寶身體其他部位也十分怕冷,媽媽要注意保護起來。小寶寶這幾個部位最怕冷,媽媽要注意保護好1) 足部研究表明:小寶寶之所以會出現生病反覆的情況,往往和父母忽視孩子腳部保暖有直接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