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甜心奶爸
寶寶是媽媽心中最柔軟的部分,尤其在寶寶剛出生時,媽媽都是最喜悅的那個人,但是為人母畢竟是非常不易的,所以媽媽最想要聽見的就是孩子能喊自己一聲媽媽。
但是現在很多的年輕媽媽並不清楚,寶寶什麼時候喊媽媽是最好的時機,甚至有些媽媽看其他的孩子已經開始叫媽媽,而自己的孩子卻不會的時候,就開始著急了。
樂樂有一個兒子,現在已經1歲多了,長得非常的可愛,性子也是十分的活潑,但是看著這麼可愛的兒子,樂樂卻有一件事情非常的發愁,那就是寶寶都已經1歲多了,還不會叫媽媽,尤其是當看見別人家的孩子到了一歲都會叫媽媽的時候,樂樂的心理開始著急了。
看著寶寶一直沒有說話的跡象,樂樂開始擔心是不是寶寶的智商有什麼問題,於是連忙帶孩子去醫院進行檢查,但是經過一番檢查下來,醫生卻表示孩子的智商並沒有什麼問題,並且告訴樂樂,回家後正確引導孩子說話就可以了,樂樂這才放心的回家。
其實很多的家長都會面臨這樣的情況,看見孩子說話晚就開始有些著急了,這時有些家裡的老人還會安慰父母說是「貴人語遲」,於是家長心裡就會有個疑問,寶寶究竟什麼時間才會喊媽媽最好,什麼時候喊媽媽才算晚?
其實寶寶剛出生的時候就已經具備了說話的能力,但是因為孩子對這個世界太過陌生,才會不具備語言系統。只能通過後天的學習,才慢慢的開始說話的。
一般情況下,寶寶在1~3個月的時候就可以咿咿呀呀的說話了,到6個月的時候,就已經開始學會模仿家長說話了,甚至會吐出一些單音節的字,而到了9個月的時候,大部分的孩子都會能清晰的說出「媽媽」了。而經過研究表明,如果孩子在6個月的時候,就已經能夠「喊媽媽」了,就說明孩子有很強的模仿能力和學習能力。
其實寶寶在6個月到兩歲之間會說話都是非常正常的,可是一旦寶寶超過兩歲還不會說話,那麼家長就需要注意了,經過研究顯示,如果孩子在2~3歲,還沒有學會說話,大概會有20%的機率是「語遲兒童」,如果超過了4歲還不說說話,那麼很有可能被診斷為語言障礙,所以家長千萬要重視。
其實在寶寶學說話的這段時間內,最重要的就是讓寶寶多多練習說話,但是要配合一定的語境,才能夠才能夠幫寶寶理解說話的內容,所以父母大可以在日常的生活中,經常和寶寶進行交流,這樣就會讓寶寶越來越熟悉那些日常的對話,時間長了,寶寶很快就能學會說話。
其實寶寶在學說話這段時間裡,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在盡力的理解別人說話時的含義,只有當寶寶有了足夠的詞彙量時,才能夠順利的與別人交流,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在和寶寶對話的時候,儘可能的配合一些肢體語言,寶寶充分的理解自己話語中的意思,讓寶寶能夠儘快的儲備自己的詞彙量,老婆自然而然就能夠學會說話了。
在孩子學說話的過程中,最重要的老師就是父母,尤其父母是呆在寶寶身邊時間最長的人,寶寶就會通過父母的語言方式進行學習,所以在寶寶學習說話的這段時間內,父母一定要重視自己的發音一定要準確,這樣寶寶才能夠流利的說出普通話,否則很容易把寶寶帶偏。
今日話題:你的寶寶什麼時候什麼時候會說「媽媽」的?歡迎留言評論,發表你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