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個月寶寶要進行哪些能力訓練?做好這幾件事,寶寶聰明又健康

2020-12-18 BaBa很忙

寶寶出生後三個月的時候,所擁有的技能明顯和最初兩個月不同,可以說是他們快速成長的一個分水嶺。

當然三個月的寶寶依然是小寶寶,他們會有自己的情緒,會有自己的表達方式,經常會通過哭聲傳遞一些信號。

如果想讓寶寶變得既聰明又健康,那麼就不要錯過寶寶三個月這段時期,特別是這些方面的能力訓練更是不可缺少。

由於三個月的寶寶還不具備語言表達能力,所以我們要首先了解他們的肢體語言,特別是他們的哭鬧代表著什麼。

01寶寶哭鬧無外乎這些原因

1、小肚子餓了

由於寶寶腸胃系統還未完全發育,所以他每一次的進食量並不多,這就需要媽媽每隔兩個小時左右就需要餵養一次,否則他們便會用哭聲提醒媽媽。

2、拉粑粑了感到不舒服

這個時間段的寶寶都是兜尿不溼的,如果他們拉了粑粑但是父母沒有及時察覺,在無法得到及時清洗的情況下寶寶自然非常難受。

所以他們只能本能的發出哭鬧聲,這樣才能夠引起爸爸媽媽的注意。

3、想要睡覺

小寶寶們在睡覺之前都會表現出些許的煩躁,他們有時情緒會突然變得不開心,又或者直接大哭大鬧。

這些都代表著他們已經有了睡意,希望父母能夠及時把他們哄睡,儘快地進入睡眠。

4、身體不舒服

如果寶寶身體感到不適,自然就會因為難受而發出哭鬧,這時父母就要考慮他們是否生病了。

當然這時寶寶發生腸絞痛和腸脹氣的機率也會比較多,所以要求父母平時應該多掌握一些育兒技巧,以便能夠及時判斷出孩子哭鬧的原因。

02訓練寶寶這些能力,孩子聰明又健康

1)、獨立入睡的能力

這時父母要培養孩子獨立入睡的能力,當然並不是指把孩子放到床上就對他們不管不問。

而是要陪在他們身邊,輕輕地撫摸著他們的後背,給予他們充分安全感,讓孩子在不用抱,不用喝奶的情況下就能夠自己一人進入睡眠狀態。

這種習慣的養成是非常難得的,對於低齡的寶寶更是非常困難,所以需要父母有足夠的耐心。

2)、精細運動的能力

孩子此時非常喜歡活動他們的小手,經常把小手在臉上蹭來蹭去,無意間有可能會抓破自己的皮膚。

這自然讓父母非常心疼,讓孩子戴起棉質的小手套,防止他們把自己弄傷。

但是這反而會限制孩子的精細活動能力培養,讓孩子的雙手缺乏必要的鍛鍊,對於他們的發育是沒有好處的。

父母此時應該做的是經常幫孩子修剪指甲,同時多買一些玩具給孩子練習抓握能力。

比如說一些小的搖鈴玩具就是非常適合孩子,這些玩具本身就具有一定的聲音,而且顏色比較鮮豔,所以孩子很容易被吸引。

他們便會想要嘗試著把這些玩具抓到自己面前,無意識的自然會讓他們的精細運動能力有所增強。

3)、認知能力的培養

三個月大的寶寶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認知能力,所以這時父母要有意識對其進行培養,多陪孩子玩一些適合他們的遊戲。

比如說可以把孩子面前的玩具突然放到身後讓孩子去尋找,這時孩子肯定會覺得非常神奇。

父母可以選擇在幾秒鐘後把玩具突然拿出來,告訴孩子這是什麼玩具,讓孩子知道玩具並沒有消失。

同時父母可以故意把玩具發出聲音,寶寶這時會根據聲音去尋找玩具。

這對於提高寶寶的方位辨別能力有著很大的幫助,能夠讓寶寶方位感更強,對事物的認知能力也會提高。

4)、語言交流能力

雖然這時寶寶不會說話,但是父母也不能忽略他們的感受,而是要多傾聽他們的聲音。

正如我們之前所說的,寶寶的哭聲都代表著不同的含義,父母一定要學會理解寶寶所要傳達的意思。

這樣才能及時解決寶寶遇到的問題,對於寶寶而言也是一種激勵。

同時父母也要時常和寶寶進行交流,如果寶寶發出聲音,大人也要有所回應。

另外我們在帶寶寶玩的時候可以告訴寶寶這是什麼,有什麼用途,通過不斷的語言輸入讓寶寶對語言充滿興趣。

這樣他們便會願意去嘗試和父母交流,對他們的語言能力肯定是有幫助的。

寶寶在三個月的時候真的越來越像一個小大人,他們各方面的能力都在不斷的提高。

這時父母一定要多幫助寶寶,引導寶寶,讓他們變得越來越能幹,越來越聰明。

相關焦點

  • 4個月寶寶需要哪些能力訓練?每天做這幾件事,寶寶聰明又健康
    寶寶從第4個月開始,會比較愛動,只要是醒著,寶寶的身體就會一刻不停地活動,這樣有利於寶寶身體發育。這時的寶寶,各種情緒會越來越明顯,並且會嘗試通過自己的行為來表達。父母要做好寶寶能力訓練,促進寶寶健康成長。
  • 寶寶眼睛明亮,炯炯有神,孕期做好這幾件事,讓你的寶寶更聰明
    ,孕期注意做好這幾件事兒。有一些家長說寶寶總是半夜不睡覺,其實這個和孕媽在懷孕時期的作息時間有關。想要寶寶出生後,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孕媽一定要注意作息規律。保持情緒孕媽的情緒影響著胎兒的成長,最常見的情況就是胎動加快。記得我在懷孕5-6個月的時候,有一次和老公吵架,情緒很激動。
  • 這件事寶寶越小做越聰明,寶媽一定要懂
    有研究表明,最聰明的人大腦一生才只能開發10%,而0到3歲是大腦發育的黃金時期,吸收能力超乎想像,家庭啟蒙教育將直接影響寶寶大腦發育水平。3歲時,大腦達到成人的85%。所以說,有些事寶寶越小做對越聰明。很多寶媽從懷孕就開始給寶寶做胎教是有道理的。
  • 小寶寶脊椎很脆弱,做好四件事保護寶寶脊椎健康
    而寶寶在剛出生時,脊柱是直的,直至1歲左右才會完成脊柱的3個彎曲。第1個彎曲:寶寶在3個月時學會抬頭,此時脊柱形成了第一個彎曲,即頸椎前凸。第2個彎曲:寶寶在6個月時學會獨坐,此時脊柱形成了第二個彎曲,即胸椎後凸第3個彎曲:寶寶在1歲左右開始學會行走,此時脊柱形成了第三個彎曲,即腰椎前凸。這三個彎曲度形成的階段,也是寶寶脊柱較為脆弱的階段。
  • 想要一個高智商寶寶,孕期做好這4件事,聰明寶寶就不遠了
    寶寶的智商,雖然很大程度上是有父母遺傳基因決定的,但是這些因素也會寶寶智商起著重要作用。包括孕媽懷孕期間飲食、習慣等等。因此,如果想要一個聰明機靈的寶寶,孕期這幾件事千萬別做。1、遠離二手菸煙對孕媽和寶寶的傷害是非常大的,別以為孕媽不抽菸了,就萬事大吉了,殊不知,二手菸的危害比孕媽直接抽菸更嚴重的喲!孕媽吸入二手菸,會導致胎寶發育緩慢,且不利於胎兒智力的發育,嚴重有可能導致早產的發生。因此,為了寶寶的健康發育,孕媽一定要遠離二手菸。
  • 寶寶長牙期間,寶媽做好這幾件事,能讓寶寶的乳牙更健康
    寶寶剛出生的時候,身體各項機能還沒有發育完善,特別是腸胃功能,這個時候寶寶只能通過喝奶粉或者吃母乳來獲取營養,隨著寶寶慢慢的長大,到了6個月以後,寶媽就可以給寶寶添加輔食了,而且正常情況下,這個時候,寶寶就開始逐漸萌生乳牙了,一口健康正確的乳牙對於寶寶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寶媽沒有做好保護
  • 媽媽要做好這七件事,為寶寶聰明健康打基礎
    主要要做好這七件事:1、多讓孩子動嘴動嘴不僅僅是讓孩子開口說,家長還是要回應孩子,多和孩子說話,這樣才能讓孩子更容易學到語言。加上孩子的口欲期已經開始,會用嘴巴來感受這個世界,這時候孩子很明顯的改變就是喜歡吃自己的手。小手吃得吧嗒吧嗒響。這時候不要人為地去妨礙孩子感受世界。
  • 想要生出來的寶寶健康聰明,除了飲食要留心,這3件事也務必避免
    閨蜜是一個比較粗心的人,有了孩子的第三個月才知道這件事情在孕晚期快到預產期,她才到醫院檢查了一下寶寶的發育情況。就在前段時間閨蜜順利生下了一個小男孩兒,孩子非常健康。而且很少哭鬧,這讓閨蜜在帶娃的時候省了不少心。
  • 想生一個聰明寶寶,孕期就要做好3件事,胎兒在子宮裡就贏了
    欣欣滿心想著生一個聰明的寶寶,既然遺傳上已經失去了先天優勢,她就把希望寄托在孕期的護理上,想知道孕期注意哪些事情,才能生一個聰明的寶寶呢?這個想法也是很正確的。孩子是不是聰明,來自遺傳、孕期和後天的教育,從孕期開始注意是非常明智的選擇。在孕期,注意下面這些事,寶寶就贏在起跑線上了。
  • 這四件事不要讓寶寶過早學,不僅不會變聰明,反而對寶寶傷害最大
    導讀:這四件事不要讓寶寶過早學,不僅不會變聰明,反而對寶寶傷害最大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這四件事不要讓寶寶過早學,不僅不會變聰明,反而對寶寶傷害最大!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想要養出聰明寶寶,睡前請避免這3件事,有助寶寶智力發育
    ,睡前請避免這3件事1.讓寶寶非常興奮對於很多父母來說晚上下班回家才有空陪伴自己的寶寶,所以他們也經常和寶寶做遊戲。以上幾個事項都是父母需要格外注意的,除此之外還可以通過其他的方法來提高寶寶的智力三、哪些方法有助寶寶智力發育呢?1.引導寶寶說話溝通能力對於每一個人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這關係到我們是否能夠快速融入到社會當中,對於寶寶同樣如此,所以父母一定要注意從小培養寶寶的語言能力。
  • 做好這六件事,生個健康的寶寶
    新婚小夫妻,做好這六件事,生個健康的寶寶首先,注意居住環境,調節房間溫度;不要居住新裝修的房屋,孕前3個月遠離富含有害物質的環境,女性避免使用化妝品、香水,男性避免電熱毯、高溫洗澡等;最好不要密切接觸貓狗等寵物;室內溫度維持在24-26℃,有利於精子的質量和胚胎的形成
  • 訓練寶寶爬行能力,這3點準備要做齊,娃學爬會更順利
    很多媽媽對寶寶學走路非常的期待,感覺寶寶越早學會走路,就意味著他是一個非常聰明的孩子一樣。其實媽媽有這樣的感覺,是非常能理解的,畢竟寶寶的每一次成長,都是值得為他開心的事。但在寶寶學走路這件事上,一些媽媽會有一些誤區,認為寶寶學走路都是直接走的,當寶寶只會在地上爬行時,甚至覺得自家寶寶有點「笨」。其實不是這樣的,寶寶學會爬行後才能更好的學會走,那麼如何訓練寶寶的爬行能力呢?
  • 為了自己和寶寶的健康,產後這三件事要做好
    產後身體恢復很重要,為了寶寶和產婦的健康,產後這三件事忍著疼痛也要做好。1、按壓腹部排惡露產後按壓腹部排惡露是非常痛苦的環節。特別是對於剖腹產寶媽而言,腹部傷口還沒恢復好,醫生就通過按壓肚子排惡露。雖然痛苦,但這件事要配合醫生。
  • 別人家寶寶健康又聰明,可能是寶爸在孕期做了下面三件事!
    幾乎所有孕媽最大的心願就是生下一個聰明健康的寶寶,想要實現這件事,光靠孕媽自己的 努力可不夠,準爸爸的行為也很重要。想要擁有一個可愛的小寶寶,準爸爸在孕期可要做好下面幾件事!三、多和胎兒交流胎兒在四個月左右開始出現較為明顯的胎動,聽覺也是在這個階段開始形成。如果在孕四月之後,家長能多和胎兒交流,刺激胎兒腦部發育,能讓寶寶在出生後語言能力更強。
  • 寶寶出現這3種信號,說明該進行如廁訓練,與尿不溼說「拜拜」了
    一般來說,孩子在18個月開始進行如廁訓練,而在寶寶配合的情況下,2歲就可以徹底告別尿不溼了。,那麼就意味著孩子可以對自己上廁所這件事有控制能力,這也就間接證明孩子具備自己獨立上廁所的能力。如廁訓練應該怎麼進行?☆幫助寶寶尋找適合他們的坐便器家長先是要幫助孩子找到適合他們的坐便器,因為坐便器合適與否,直接就影響著孩子上廁所的適應程度,若是不舒服,孩子就不願意適應這樣的模式。
  • 寶寶出現這3種信號,說明該進行如廁訓練,與尿不溼說「拜拜」了
    一般來說,孩子在18個月開始進行如廁訓練,而在寶寶配合的情況下,2歲就可以徹底告別尿不溼了。這不禁讓利亞有點著急了,本來她沒有把這件事放在心上,覺得孩子穿尿不溼到三歲也完全沒關係,但是兩相對比起來屬實讓她鬱悶。
  • 2個月大的寶寶該進行哪些智能訓練?父母心裡要有數
    文|淘媽寶寶成長到2個月的時候,與剛出生那會兒比會有很大的不同。作為父母應該勤觀察寶寶的一些細微變化,同時應該做到寶寶在不同的時間段,對寶寶進行相應的智能開發。唯有如此,寶寶在每個階段的成長才會有的放矢,本期我們就來聊聊2-3的個月的寶寶該進行哪些智能開發吧。
  • 3-6歲是大腦開發的「黃金時期」,做好這4件事,孩子越來越聰明
    現在越來越多的父母都希望自己家孩子比別人家的孩子更聰明伶俐,那麼作為父母既然有這樣的想法,為什麼不在孩子大腦發育的黃金時期對孩子進行潛能的培養訓練呢?德國學者卡爾·維特在19世紀提出:年齡越小的孩子,學習能力就越強,尤其是3-6歲這個年齡段。
  • 6個月的寶寶,媽媽要注意這幾方面,孩子更加聰明
    但是,6月是寶寶語言、認知能力快速提升的時期,媽媽要注意給寶寶做這些訓練哦。6個月寶寶特徵6個月的寶寶,一般有這些表現,媽媽們可以參考。6個月的寶寶會去抓看到的物品。拿到手裡的東西經常要放到自己嘴裡吸吮。兩條腿會有力地上下亂蹬,有些寶寶不開心時,身體還會打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