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說說如何判斷生物探究實驗中的對照組和實驗組

2020-09-05 Mosoway

其實關於具體如何區分生物探究實驗中的對照組和實驗組,我還真的沒有認真思考過。但是鑑於我這十幾年來做過的相關生物題還沒有跟標準答案矛盾過,所以對自己的判斷還是有幾分自信的。今天下午聽到兄弟學校的一位同行發表了觀點,對於我來說是比較新穎的,但是我還是不敢苟同。

因此,小心翼翼地上網進行了查證。結果證明自己多年來堅持的判斷還是基本科學的。其實對於如何判斷生物實驗中的對照組和實驗組,並沒有一條固定的標準,要依據不同類型的實驗設定不同的判定標準。

基於本人這十幾年來一直在教初中生物,所以就拿初中生物中涉及到的實驗為例,基本上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空白對照實驗。這裡所說的空白對照實驗是指不作任何實驗處理的對象組。這裡的不作處理,並非什麼因素都不給予,而是針對實驗所要研究的因素不給予,以體現實驗因素有、無對實驗結果的影響。

在這一類實驗中,用實驗所研究的因素所處理的對象組即稱為實驗組,而未用實驗所研究的因素處理的對象組我們稱之為對照組。注意:用實驗因素處理,並非對實驗因素的處理。如七年級生物上冊中關於「光合作用需要光照」的實驗中,實驗因素為「光照」,因此,用「光照」處理的曝光組就為實驗組;未用實驗因素(光照)處理的遮光組就為對照組。在探究

時,給予光照的一組為實驗組,不給光照的一組則為對照組.在探究唾液澱粉酶對澱粉的的消化作用時,加入唾液的一組為實驗組,而加入清水的一組則為對照組,等等.


另一類實驗是條件缺失實驗。這一類實驗所要研究的因素不能從給予不給予這一角度來考慮,而要以跟正常情況下所具備的條件的差異來考慮。如果具備了我們所了解到的正常情況下的條件即為對照組,而缺失我們所考量的條件的那些組別是分別是實驗組。即通常將處於正常情況下的對象組稱為對照組。

如探究「螞蟻在尋找食物的過程中,頭部的觸角究竟有何作用?」的實驗時,我們一般將實驗分為兩組:一組為保留觸角的螞蟻,另一組為剪掉觸角的螞蟻,其中保留觸角的螞蟻是處於正常情況下,屬於對照組,而剪掉觸角的螞蟻為非正常情況下的實驗條件(觸角)的缺失,屬於實驗組。再比如,在探究種子萌發的條件中,三種條件都具備的對象組為具備條件的正常情況,屬於對照組,而分別缺失一定的水分、充中的空氣和適宜的溫度的另外三組則分別屬於三個實驗組。

本文由Mosoway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相關焦點

  • 在生物實驗中如何確定實驗組和對照組-hhy
    生物實驗設計的基本原則之一就是要設計對照實驗(或稱對照組),如何確定對照組呢?對此,好像大家沒有一致的認識。
  • 如何確定對照組和實驗組
    如何確定對照組和實驗組
  • 如何區分實驗組和對照組
    根據自己的經驗和網上搜索內容整理,給出區分的一些方法。希望對同行們有所幫助,如果有幫助多來踩踩啊!對照實驗中採用的幾種對照方法:1.自身對照2.空白對照(其中絕大部分的對照實驗屬於空白對照)3.條件對照1.自身對照。指實驗與對照在同一對象身上進行,不另設對照組。A、八上P4「探究魚鰭在遊泳中的作用」實驗。
  • 實驗|怎樣區分實驗組和對照組
    在對照實驗中,經過這樣的控制處理的一組事物稱為實驗組。為了確證實驗組的結果是由人為進行的這種處理引起的,需要用同樣的研究對象另外設置不作上述處理的一組事物進行觀察,這樣的未作實驗處理的一組事物稱為對照組。這裡之所以強調「一組」,主要是考慮到平行重複的問題。簡單地說,進行了實驗處理的事物是實驗組,自然狀態(未加處理)的事物稱為對照組。
  • 哪個是實驗組,哪個是對照組?
    ,難免要考慮誰是實驗組和對照組的問題。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也經常會對教材中的實驗提出類似的問題。我們首先看探究實踐:比較過氧化氫在不同條件下的分解,其中3和4誰是實驗組?誰是對照組?如果是這樣的話,實際上沒有明確的實驗組和對照組,所以3和4、試管1和試管2就應該是相互對照或稱對比實驗。
  • 對照組,請出列!
    如「探究氧氣條件對細胞呼吸的影響」實驗中,需要設置有氧和無氧兩種條件,通過對比兩組實驗結果,可以看出細胞氧氣條件對細胞呼吸的影響。此外,教材中「胚芽鞘向光性」實驗中,達爾文的實驗、拜爾實驗所採用的都是相互對照,較好的平衡和抵消了無關變量的影響,通過對比,使實驗結果更具有說服力。
  • 【新人教教參】對照實驗和對比實驗及其區別與聯繫
    自身對照是指對照組和實驗組都在同一研究對象上進行,不另設對照組。例如,研究動物的內分泌腺時,首先摘除動物的內分泌腺體,一段時間後再移入摘除的腺體或補充定量的相應激素,觀察生物自身實驗前與實驗後情況的變化來研究內分泌腺的作用。③條件對照。條件對照是指雖給對照組施以某種實驗因素的處理,但這種處理是作為對照因素的,不是所要研究的實驗因素。
  • 實驗組?對照組?還是傻傻分不清,那就請看這篇文章
    這兩天,很多科學老師都發現了,科學教材和參考書上對科學實驗中實驗組和對照組區分沒講清楚。今天就給大家詳細講講二、從實驗的對象方面區分:1、實驗組的實驗對象:實驗組是接受實驗變量處理的對象組。2、對照組的實驗對象:對照組是不接受實驗變量處理的對象組,對照組也稱控制組,對實驗假設而言的。
  • 高中生物實驗專題匯總
    6.單因子變量原則和等量性原則所謂單因子變量原則,強調的是實驗組和對照組相比只能有一個變量,只有這樣當實驗組和對照組出現不同結果時,才能確定造成這種不同結果的原因肯定是這個變量造成的,從而證明實驗組所給實驗因素的作用,因此在設計對照組實驗時首先要確定變量並加以正確設置
  • 如何區分對照實驗和對比實驗?
    如何區分對照實驗和對比實驗?……《現代漢語詞典》第5版中表明,對照:相互對比參照;對比:(兩種事物)相對比較。從字面意思上理解,對照實驗與對比實驗其實沒有本質的區別,都是為了研究自變量對實驗結果所造成的影響而設計的實驗,但在中學實驗教學中,它們還是有一些區別的。
  • 複習必備——高中生物實驗大全(2)
    (5)該實驗無獨立的對照組,為什麼還叫對照實驗?提示 該實驗中,實驗組和對照組在同一裝片中先後進行,屬於自身對照。 [歸納整合]1.關於細胞質壁分離和復原實驗的注意點(1)本實驗存在兩組對照實驗 提示 過氧化氫酶催化的底物是H2O2,H2O2在高溫時分解,這樣實驗中就存在兩個變量,使實驗結果受到幹擾。(2)在探究溫度對酶活性的影響實驗中,能否用斐林試劑來檢測實驗產物?提示 不能。斐林試劑與還原糖只有在加熱的條件下才有磚紅色沉澱生成,而該實驗需嚴格控制不同的溫度。(3)探究溫度、pH對酶活性的影響實驗中,自變量和因變量分別是什麼?
  • 湖北孝感2018年初中學業水平考試生物第9題解析,速度圍觀
    為了探究影響黴菌生長的環境因素,某興趣小組進行了如下操作,取甲、乙、丙三隻培養皿,分別放入相同的兩小塊麵包,在空氣中暴露30分鐘後按表中的方法處理,並觀察和記錄實驗現象。根據此探究過程,判斷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從實驗設計上看,甲和丙不能形成對照B從變量的角度看,甲和乙對照的實驗條件只有溫度C該探究說明低溫保存食品是保存食品的唯一方法D將麵包暴露在空氣中30分鐘的作用是讓黴菌孢子進入麵包
  • SPSS:10.3多變量方差分析-10.3.1各實驗組與對照組均數的比較
    10.3多變量方差分析在一個實驗中,假設有k(k>2)個處理組,其中有k-1個實驗組,一個共同的對照組,這就是各實驗組與對照組均數的比較。多變量方差分析(Multivariate Analysis of Variance)能實現這一目的。
  • 昭通2020名師助考 ㉘丨高考生物實驗設計類題目得分技巧總結
    實驗設計與分析歷來是體現生物核心素養的考查重點,卻也是同學們失分的集中點,因此我特地對實驗設計類題目的解答技巧歸納如下:首先,設計實驗時需要遵循三大基本原則:單一變量原則、對照原則、平行重複原則,考生解題時需牢牢把握住這幾個原則來進行作答,解題的一般規律為:一、明確實驗目的,找出自變量、因變量:實驗目的在題幹信息中有明顯的關鍵詞
  • 初中生物科學方法彙編,濰坊2019初中學業水平考試生物第1題解析
    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材涉及的科學方法有觀察、調查、對照實驗、實驗組和對照組、抽樣檢測(七上)、作出假設、設置重複組(七下)、培養細菌、真菌的一般方法、生物分類(八上)、推測、比較(八下)。接下來具體分析下這些科學方法的涵義。
  • 高中生物實驗設計改錯題常見錯誤歸納
    在高考生物測試中,生物學實驗設計題考查考生的實驗方法和實驗思想。
  • 初二會考:生物實驗題
    結論:(1)葉片的見光部遇到碘液變成藍色,說明葉片的這一部分產生了有機物澱粉。(2)葉片的未遮蓋部分產生了有機物,遮蓋部分沒有產生有機物,說明光是綠色植物製造有機物不可缺少的條件。六、探究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的實驗如圖所示是探究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的實驗裝置,沒有標號的種子將正常萌發。據圖回答問題。
  • 初中生物常考實驗題匯總
    (1)本實驗共有3組對照實驗。(2)種子萌發需要的環境條件是適宜的溫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氣。(3)第②粒種子不能萌發的原因是缺少充足的空氣。(1) 若以B和C為一組,則其中 B 是對照組,C 是實驗組。實驗目的是探究酸對唾液消化作用的影響。(2) 若以A和B為一組,則其中A是對照組,B是實驗組。
  • 貴州堯舜教育:「每日知識」酶的相關特性和細胞呼吸必考規律
    :對照組:反應物+清水 檢測→ 反應物不被分解。實驗組:反應物+等量的相應酶溶液 檢測 →反應物被分解。(2)酶的專一性實驗探究:此實驗中的自變量可以是不同反應物,也可以是不同酶溶液,因變量是反應物是否被分解。①設計思路一:換反應物不換酶。
  • 貴州堯舜教育:「每日知識」酶的相關特性和細胞呼吸必考規律
    今天為大家介紹幾組常考知識點幫助大家快速解題輕鬆提分1.驗證酶的作用與特性的實驗方法(1)驗證酶的催化作用實驗探究:對照組:反應物+清水 檢測→ 反應物不被分解。實驗組:反應物+等量的相應酶溶液 檢測 →反應物被分解。(2)酶的專一性實驗探究:此實驗中的自變量可以是不同反應物,也可以是不同酶溶液,因變量是反應物是否被分解。①設計思路一:換反應物不換酶。實驗組:反應物+相應酶溶液 檢測 →反應物被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