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國運動與琉球民族的消亡

2020-12-20 騰訊網

琉球亡國之日

一八七九年三月二十五日,這是個非同尋常的日子球球立國四個半世紀以來,又一次迎來不速之客。琉球國王已經深知這次國家命運難以扭轉。這一天終究是到來了。

進駐琉球的日本士兵

當天,受日本明治政府之命。日本內務大臣松田道之帶著160名巡查,600名步兵,登陸琉球本島,二十七日。松田道之帶領士兵闖進琉球王宮首裡城主殿,日本維新政府頒布的一系列通告。包括廢除琉球藩,設置衝繩縣,並要求琉球國王與王子搬出首裡城。遷往東京。

琉球國王尚泰

一時之間,首裡城上下一片譁然。以琉球三司官為首的琉球高層紛紛商議對策,草擬了一份代表琉球高層的抗議請願書,並迅速收集多名五十多名高官貴族的聯署。第二天,這份抗議請願書由三司官遞交給松田道之。內容包括了抗議日本政府之前不侵略琉球國的承諾,請求日本政府撤回成命,只要保留琉球的國體,什麼條件都能答應。希望能夠讓琉球國延續。

琉球首裡城王宮大殿

然而,琉球方面的抗議並沒有任何結果。,二十九日,在一片嗚咽的悲痛聲中。,琉球國王及其王室成員被迫搬出王宮。松田道之則開始了解體琉球國的任務。他命令琉球政府交出有關土地,人民等一切文書。接收琉球所有政府及其外交文書。四月四日,正式宣布琉球改為衝繩縣。日本人鍋島直彬為衝繩第一任縣令。

琉球的愛國主義救國運動

「生不願為日國屬人,死不願為日國屬鬼」

這句話是1876年來中國求助的琉球人向德宏所說,他們一行人來中國幾年了,想要清政府出兵幫助琉球,可是一直沒有結果,清政府與日本的談判也是沒有任何進展。清政府讓他們先回國,當時,向德宏、林世功等並未應清廷要求而回國,而是留在福州。他們從漂海來閩的琉球難民那裡聽到了亡國的噩耗,悲痛不已,決定再次入京求助。

前往中國的琉球復國運動精英

這些琉球愛國人士開展「復國運動」。他們以福州、北京、天津為據點,向清朝總理衙門、禮部和重臣李鴻章、左宗棠等遞呈請願書28份,要求清朝就琉球問題向日本交涉。他們甚至還在百官上朝必經的東華門守候,碰到大臣就跪著向他們哭訴,許多清朝官員深受感觸。但是當時清朝內憂外患,西方列強入侵,與日本的關係也是十分緊張,所以清政府並沒有出兵。

李鴻章想通過外交手段與日本協議,在美國政府的主持下,中日雙方得出了個分島方案,就是把琉球國一分為二,北邊歸日本,南邊給琉球復國。總理衙門和李鴻章都想接受日本的要求,於是李鴻章派津海關道鄭藻如詢問向德宏的意向,但是向德宏、林世功一行人堅決反對,向德宏說,琉球國立國就一直在北邊諸島,南島土地貧瘠,根本不適合生存,我們把老祖先的地割給了日本,我們還復什麼國,隨後伏地大哭。李鴻章被向德宏的忠義所感動,轉而反對「分島改約案」

李鴻章與美國前總統會晤,希望美國出面調解日本與琉球問題

但是清朝總理衙門還是於1880十月二十一日同日方草籤了分島改約的協定,林世功在知道分島方案後,決定以死來拯救琉球國運,於是在1880年十一月二十日遞交了一份請願書,之後在當日上午自殺以明志。留下了兩首絕命詩

古來忠孝幾人全,憂國思家已五年。一死猶期存社稷,高堂專賴弟兄賢。

廿年定省半違親,自認乾坤一罪人。老淚憶兒雙白髮,又聞噩耗更傷神。

他死後,清朝官員被其打動,嘆曰:「此誠忠臣也!實屬可憫。」遂賜銀二百兩,於他殉國兩天後埋葬於通州張家灣。 後來「分島改約案」果然沒有籤署,但琉球也沒能復國。

琉球民族的消亡

在最開始日本佔領琉球的那幾年裡,琉球國內也是一直在抗爭,他們罷工罷市,拒絕吞併,盼望著清政府出兵復國,但在1895年甲午戰爭清政府被日本打敗後,琉球人的復國夢也破滅了。於是開始投入琉球的建設。

日本吞併琉球時的樣子

二戰時日本在琉球進行了多次屠殺,人口急劇減少,在1972年日本接管琉球後開始大量移民,慢慢的琉球民族逐漸被同化,忘記了他們的歷史和先祖,越來越少的人知道當年琉球人以死救國的事跡,當年他們先輩四處奔波力求挽救國運的艱辛。據前些年的一個調查顯示,有超過八成的衝繩當地民眾認為日本吞併琉球是一件好事。

琉球獨立的聲音越來越弱

時過境遷,如今大部分衝繩人已經不知道一百四十多年前究竟發生了什麼事,而那些為琉球復國而奔走的愛國志士的事跡更是不為人所知,忘了自己的國家,忘了自己的英雄,忘了自己的民族。這正是日本侵略者想看到的。琉球民族就這樣慢慢的消逝在歷史中。

相關焦點

  • 歷史上的琉球「復國運動」
    在1879年琉球國最終被日本吞併前後,琉球人不堪被滅國,掀起了持續不斷的反抗運動,很多琉球人流亡清朝,希望能得到清朝援助復國,這些人被日本稱為「脫清人」。
  • 琉球王國有復國的可能嗎?
    第一,當下的衝繩的有關琉球的歷史與文化已經幾乎為大和民族的歷史與文化所佔領。遍及衝繩的歷史與紀念設施除了與二戰時美軍登陸,衝繩當地民眾如何「玉碎」外,有關琉球的歷史記憶幾乎全部從衝繩抹消。連歷史記憶都沒有的地方,如何喚起當地土著人的琉球「復國」?衝繩當地土著人尤其是年輕人中問起琉球時,幾乎無人知道。事實上,經過若干代的「洗腦」,「琉球」已經不復存在。
  • 誰在阻礙琉球復國?為何琉球王國的復國進程遙遙無期?
    琉球王國想要復國,需要同時滿足的條件太多,缺一不可;而將復國攪黃的因素,一個就夠了,而現實情況中還不止一個。這就非常尷尬了。雖然近年來琉球群島獨立的呼聲此起彼伏,但始終雷聲大沒雨點,獨立之路更是遙遙無期。
  • 琉球大學曾對琉球居民做了一項民族認同的模擬調查,答案是這樣的
    2007年琉球大學國際關係學系針對18歲以上的居民做了一項關於民族認同的抽樣調查。題目是這樣的:如果日本隊,中國隊,美國隊,三支球隊一起比賽,你會支持哪一個隊?最後得出來的答案則是:支持日本隊的達93.6%支持美國隊1.8%支持中國隊1.7%從這個調查中可以看出琉球認同日本為自己的祖國
  • 被日本吞併的琉球和被印度吞併的錫金, 哪個復國的可能性大?
    那麼被日本吞併的琉球和被印度吞併的錫金,哪個復國的可能性大?如果一個被吞併的國家想要在多年後實現獨立,確實難度很大,而且需要很多要素。首先是這個民族要有不斷反抗的意識,這也是最重要的條件。錫金被吞併後,被印度封閉了起來,任何外國人不得入內。而錫金這個民族本身就比較複雜,被吞併前,錫金人就已經被稀釋了不少,這也是公投得以通過的原因。
  • 【軍事地理】琉球,「不服從」的歷史與現實
    美國把琉球「私相授日」後,日本開始了一番「去琉球化」運動。講漢語方言、信仰孔孟之道、習唐人書法者越來越少。衝繩主流社會既不贊同石原慎太郎所謂「購島」舉動,也不支持中國強勢的反應,他們只希望繼續保持和平的生活環境。「我不是日本人,我來自衝繩。」2013年5月20日下午,南方周末記者撥通日本學者岡本穗的電話,他正在讀魯迅先生的作品。
  • 回到應許之地:猶太人的民族記憶與復國運動
    人們常說,1897年從世界各地匯聚在巴塞爾參加第一屆猶太復國主義者代表大會的代表們,就是猶太復國主義運動的創立者。這個說法並不完全準確。第一屆猶太復國主義者代表大會的參與者開啟了猶太復國主義這項政治運動,但猶太復國主義運動的核心——渴望回到先祖在以色列地家園的夢想——早已存在。這個夢想和猶太民族一樣古老。
  • 消失的國家:日本是如何消化掉琉球的?
    琉球朝貢1872年,日本方面逼迫琉球國模仿日本進行改革,同年9月,琉球使者抵達東京拜見天皇,當時,琉球的賀表上寫的本是「琉球國王尚泰」,日本外務省擅自去其國號,改為「琉球尚泰」。1873年,日本又強迫琉球將稅收交到日本大藏省,從此控制了琉球國的經濟,1875年,日本脅迫琉球國不得向中國進貢、派遣使者、朝賀等,實際上是廢除了中國和琉球的宗藩關係。
  • 解讀以色列系列:以色列的復國曆程-1-那些猶太復國運動的先驅們
    試想,歷史上因為各種原因離開故土或滅國的民族多了去了,比如亞歐大陸上曾經縱橫千裡的遊牧民族,比如美洲大陸在地理大發現後分別被屠殺滅國的諸多部落等等,復國對於他們來說,沒有這個思潮,也沒有這個能力來實現,更沒有各種因緣巧合的歷史契機來促成。 上世紀民族解放與民族獨立運動紛起,一些帝國主義勢力被瓦解或消解,出現很多民族獨立的國家。
  • 這三個小國曾在我們周邊獨立存在,如今還有沒有復國的希望
    這三個小國曾在我們周邊獨立存在,如今還有沒有復國的希望?世界上還真有小國復國的事件發生,那就是中東的以色列。直到1945年5月14日下午,滿懷激情熱淚盈眶的以色列總理本古理安宣布:基於民族及歷史上的權利以及聯合國的決議,特此宣布猶太人的國家在巴勒斯坦正式成立,國名為以色列。當時居住在以色列地區的65萬人興奮不已,畢竟飽經滄桑,亡國超過2500年的以色列又奇蹟般地在自己的國土上復國了。是不是聽著像開掛的民族一樣?
  • 琉球原來是個獨立王國,為什麼二戰後卻不能獨立呢?
    琉球王國是一個島嶼群組成的小國,位於我國東海東方。大明建立後,琉球群島還沒有統一,不過諸國還是成為了大明的藩屬國。琉球統一後還一直與中國保持著藩屬關係。即便大清取代明朝後,琉球也在繼續向清政府朝貢,還使用清朝年號,向清朝納貢,歷代琉球王都向中國皇帝請求冊封,從未間斷。
  • 琉球文明是如何被日本吞噬的?
    二戰後,日本戰敗後,根據《波茨坦公告》和《開羅宣言》,確定了日本的領土主權僅限於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國,而包括琉球群島在內的所有被日本侵佔和竊取的領土,日本都應該無條件放棄其主權。日本人暫時走了,但琉球並沒有等來復國,而是等來了美軍。
  • 比以色列還頑強的民族,被滅2000多年後,還能成功復國!
    可相比之下,不少國家是異常的頑強,在覆滅之後不斷的做著復國運動,直至將侵略者趕出自己的國土。而在歷史上有這麼一個國家被滅2000多年,可是卻在一九九一的時候成功復國。說起這樣頑強的國家,很多人都會想到以色列,這個國家的精神是非常團結的,他們在一九四八完成了復國運動,讓已經消失一千餘年的以色列國重新出現在世界上,這也讓世界都刮目相看。
  • 琉球共和國何時誕生 衝繩獨立組織正式成立(圖)
    琉球共和國何時誕生 衝繩獨立組織正式成立(圖)  據日本新聞網5月15日報導,由日本衝繩縣當地政治家、大學教授、社會活動家以及市民團體成員組成的「琉球民族獨立綜合研究學會」,15日下午宣告成立。
  • 歷史不曾遺忘:回首琉球群島血淚史
    公元1372年(明太祖洪武五年),明政府派楊戴出使琉球三國,分別冊封了三國國王。琉球三國也明確表示向明朝政府稱臣,正式成為明朝的藩屬。幾年之後,中山國滅了其他兩國完成統一,中山國國王被明政府冊封為琉球王。此後,琉球國一直按照明朝的典章制度隔年進貢,謹守臣節。明朝滅亡後,琉球繼續與清政府保持了藩屬關係。此後百餘年,琉球不斷遣使進貢,歷任琉球新王即位時都要遣使請封,從未間斷。
  • 琉球歷史問題,胡煥庸:中國若不能收回琉球就不能成為太平洋國家
    琉球位於中國和日本之間,古代有琉球國,為中國的藩屬國。明治維新之後,日本以武力佔領了琉球群島,使中日的地理位置空前拉近,成為日本入侵臺灣的跳板。二戰後,美國接管了琉球群島,並且再島駐軍。根據相關協約,琉球的主權不歸日本,但是在上世紀60年代,美國單方面將琉球群島主權移交給日本,對此中國相關政府並未承認。同時,琉球群島也出現一些「琉球復國運動」。
  • 「嚮慕文教,琉球最篤」:琉球國赴華留學生的沉浮
    在日本吞併琉球的滅國關頭,對中華文化的向心力很自然地使得一批琉球人流亡中,爭取其藉助清王朝的幹預。但此時正是多事之秋,邊疆危機與屬國問題此起彼伏,19世紀80年代,清廷同時進行著多項艱巨的外交活動,在西北與沙俄展開收回伊犁的談判、在朝鮮忙著鎮壓政變、在越南則要應付法軍入侵,對在華琉球人的復國運動,清廷僅能極力安撫而已。
  • 再議琉球
    琉球復國或歸屬中國的意向一直沒有停止,它的主權不屬於日本,美國交還的只是「施政權」。猶太民族在二千年後尚能復國,琉球失國僅133年,為什麼不能復國!?何況琉球人與中國不僅僅是宗藩關係,還有著歷史上的血緣關係,在過去中國知識界的眼裡,琉球就是中華祖國的兒子,這以聞一多的《七子之歌》最有代表性。
  • 琉球王國覆滅後,王室後裔都去了哪裡?為啥不恢復祖國統一?
    其實,滅國後,琉球王室的後代就沒有放棄過復國,在1896年,王室後代曾親自前往大清,懇求清政府能出兵幫助他們完成復國大業。  可那時日本剛向清政府發動甲午戰爭,清政府又是割地又是賠款,根本沒有精力與日本再戰,況且更不願意為了琉球這個小國與日本鬧僵,這一次,琉球王室後代們都知道復國是沒有任何希望了。
  • 「琉球民族獨立綜合研究學會」發起人:「琉球獨立」支持力量在上升
    2013年5月,一個名為「琉球民族獨立綜合研究學會」的民間組織在衝繩成立,宗旨是尋求衝繩獨立並建立「琉球自治聯邦共和國」;該學會還稱「致力於以琉球獨立為前提的研究、討論和行動」。學會發起人之一、衝繩國際大學經濟學部教授友知政樹日前接受《環球時報》記者專訪時表示,衝繩人越來越反感其「第一島鏈上遏制中國重要一環」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