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鄉市司法局緊緊圍繞助推鄉村振興,立足自身職能,從隊伍建設、陣地打造、依法治理、普法教育四方面入手,精準發力,積極推進法治鄉村建設,夯實基層依法治理水平。
一是注重示範引領,建強法治帶頭人隊伍。積極開展先進典型評選,調動更多的法律人才、法律專業人士以及法律愛好者、守法模範等參與基層法治建設,全面提升基層法治化水平。以「法治桐鄉 從家開始」為理念,踐行「守法者得實惠、老實人不吃虧」工作目標,開展「法治帶頭人、法律明白人、學法用法模範戶」評選活動,在濮院試點開展星級「學法用法模範戶」評定,與農行合作創新推出「e法貸」金融產品,帶動營造全民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圍。目前,全市已評選「法治帶頭人」723人、優秀法律明白人5698人、學法用法模範戶5692戶,發放「e法貸」7000多萬。
二是注重氛圍營造,建好基層法治文化陣地。堅持需求導向,因地制宜、適度有序建設法治公園、法治長廊、法治廣場、法治街區等宣傳陣地,打造「一地一品」法治文化示範群。積極探索將法治文化陣地直接延伸到農戶,在梧桐街道桃園村、屠甸鎮榮星村、濮院鎮永越村、高橋街道三村村等利用閒置農房、茶館、文化禮堂等建立集法治宣傳、法律諮詢、人民調解等為一體的「法治小院」,為村民提供面對面的法律服務。截至目前,全市已建立村級法治文化陣102個。如梧桐街道桃園村法治小院,內設人民調解室、心靈驛站、法治劇院、法律服務室,並配備公共法律服務自助機等設備,村民通過自助機可實現遠程視頻法律諮詢,也可在法治劇院內參加法治講座、觀看普法視頻。
三是注重以創促建,抓實基層依法治理工作。制定出臺《桐鄉市民主法治村(社區)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和《桐鄉市「民主法治村(社區)」創建指導標準(試行)》,創新規劃—培育—申報—考核—命名—提升「六步法」工作機制,深入推進民主法治村(社區)創建,為法治鄉村建設奠定紮實基礎。截至目前,我市已創建全國級民主法治村(社區)3個,省級民主法治村(社區) 48個,嘉興級民主法治村(社區) 140個,桐鄉市民主法治村(社區)實現全覆蓋,民主法治村(社區)創建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四是注重普法教育,抓牢全民普法學法工作。全力打造開發區(高橋街道)「三治茶座」、濮院鎮「梅涇·三治微課堂」直通車、石門鎮「吳越書院」等普法品牌,聚焦中心工作、社會熱點和群眾需求,通過「清單式普法」的形式開展巡迴主題宣講。依託鎮村級法律服務團、「一村一法律顧問」,以法治課堂、座談會、「微信塔群」在線解答等方式,為居民群眾提供「零距離」的法律服務。搭建群眾參與的普法平臺,由群眾分享法律故事、交流學法心得,如開發區(高橋街道)通過「三治茶座」平臺,邀請村民、新居民代表講述「三治故事」、分享糾紛案例、暢談理解感悟,將普法工作由單向傳播轉化為主動參與,有效提升普法工作實效。
【來源:市司法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