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聚世界詩江 探訪詩意汨羅
——2020中國•汨羅江國際詩歌藝術周活動啟動
華聲在線12月12日訊(陳雪梅 張娟玲)今天,2020中國•汨羅江國際詩歌藝術周活動在嶽陽汨羅舉行。活動將汨羅民俗歌舞與詩歌文化相結合,以文學創作為切入點,向500餘位來自海內外作家、詩人、文學愛好者展示世界詩江——汨羅江的詩情畫意。
晚7時,汨羅江畔古樂錚錚,龍舟競渡中心熙來攘往,隨著「汨羅江之夜」詩歌晚會暨首屆「汨羅江文學獎」頒獎典禮的開始,2020中國•汨羅江國際詩歌藝術周活動正式啟動。
(大型古樂表演秀《屈原問渡 鳳鳥南歸》)
詩詞歌舞點亮「汨羅江之夜」
嶽陽市委副書記、市長李愛武在歡迎辭中說,在本次活動中,首屆「汨羅江文學獎」成功評選出了一批具有深刻內涵、具有很高品位、具有生命張力的文化作品,每一位參選者都以自己獨特的視角和方式,生動闡述了屈原「上下求索」的為民情愫和愛國情懷,為弘揚嶽陽傳統文化、延續汨羅歷史文脈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嶽陽將以此為契機,加快文化強市建設,加大文藝「嶽家軍」培育力度,接續推出一批精品力作,持續提升嶽陽文化的軟實力。
詩歌晚會分為「詩魂•上下求索」「詩脈•滋蘭樹蕙」「詩意•香草美人」「詩情•鳳鳥飛騰」四個篇章,古樂團演奏、古典歌舞、詩詞吟誦、兒童歌舞、情景劇等接連登場,為現場觀眾帶來了一場文化底蘊深厚、美輪美奐的文化盛宴。氣勢恢宏的詩歌晚會向世界展現了汨羅人堅定的文化自信,而這日益堅定的文化自信背後離不開當地政府的努力。
(歌曲《上下求索》)
除了2020中國•汨羅江國際詩歌藝術周活動,近年來,汨羅市還舉辦了「更有清流是汨羅」文學採風、中外詩人汨羅行、詩歌音樂會、屈原學會年會、溯源汨羅江、《楚辭》 章句主題畫展等特色文旅活動,為旅遊注入文化活力。
與此同時,汨羅市以屈子文化園為核心,以弘揚屈子文化為重點,以汨羅江文化生態保護區為主線,充分利用長樂故事、西長花海等人文和自然資源,轉變發展方式,推動產業轉型,開闢文旅體融合發展的新道路。
(部分作家現場接受頒獎)
287件作品獲得汨羅江文學獎
停舟細問靈均處,更有清流是汨羅。首屆汨羅江文學獎全球徵文是中國汨羅江國際詩歌周最重要的一環,它以世界歷史文化名江——汨羅江命名,是面向全球漢語寫作的文學獎項,徵文包括現代詩、古體詩詞曲賦、白話散文三大體裁。
自去年8月正式啟動以來,徵文活動得到了海內外作家、詩人、文學愛好者的熱情響應,收到各類應徵稿件156250篇。經嚴格初評、終評,最終確定獲獎作品287件,分離騷獎、九歌獎、九章獎、求索獎、佳作獎等。其中,評出現代詩離騷獎、白話散文離騷獎各1名。
(現代詩離騷獎、白話散文離騷獎獲得者上臺領獎。)
本屆獲獎作者既有來自全國各地的新老作家,也有來自印度、美國等地的詩人學者,部分作家現場接受頒獎並發表獲獎感言。憑藉《為屈子守靈》一文,秭歸作家周凌雲獲得散文類離騷獎一等獎,他說這是他第4次來到汨羅,與往年相比,今年的詩歌周活動影響力更大,首屆汨羅江文學獎的規格很高,而獲獎更加激發了自己的創作激情,這對促進秭歸與汨羅相關文化交流、傳播優秀傳統文化具有積極意義。
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書記處書記吉狄馬加任首屆汨羅江文學獎終評委員會顧問,他表示,汨羅是我國重要的詩歌源頭,詩歌已經成為汨羅人民的一種生活方式。他希望汨羅的詩歌周能一屆一屆辦下去,讓詩歌周不僅成為詩人的盛會,也能成為群眾的節日,讓汨羅成為世界了解湖南、了解中國的窗口。
本次活動由中國作家協會、湖南省委宣傳部指導,中華詩詞學會、湖南省文聯、湖南省作協、嶽陽市人民政府主辦,嶽陽市委宣傳部、中共汨羅市委市政府、「中國•汨羅江國際詩歌藝術周」組委會承辦,為期4天,還包括水彩畫展、非遺文化展演、端午民俗體驗、詩教觀摩、中外詩歌高峰論壇、詩歌篝火晚會等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