廟堂高士有閒情雅集,市井百姓有酒肆小歡,花式集會宴飲,「樂聚」核心不變,畢竟「難得人間相聚喜」。本周五晚21:15,深圳衛視《詩意中國》第二季第六期,「詩意鐵三角」趙普、酈波、龐瑋,詩意少年林超澤,武漢大學講師陳銘及歌手阿蘭將攜手高校方陣與現場觀眾,一同開啟這場相聚的歡樂時光。
詩意主理人趙普(左),詩意出題官龐瑋(中)、酈波(右)
詩意嘉賓陳銘(左)、阿蘭(中),詩意少年林超澤(右)
有才更有藝 高校學子親制手工香囊贈送全員嘉賓
說起雅集,大家首先想到的一定會有飲酒賦詩、品茶論道這樣的場景,相對而言「薰香」這一雅趣就不太容易被提到。其實我國的制香調香文化也是非常悠久,本期節目酈波老師就為大家科普了《禮記》中關於配香囊的記載。為什麼會說到香囊佩戴呢?這不僅因為香是雅集「雅」的體現,更是因為現場就實打實地出現了這一「雅物」。
本期節目中,北京師範大學方陣的董虹同學為現場六位嘉賓帶來了自己手工製作的香囊。這六個香囊是她在自己對香文化的研究基礎上,根據嘉賓的職業特性、年齡氣質選用特定香料,並一針一線「量身定做」。「鵝梨帳中香」、「月宮仙香」、「東閣藏春香」......光聽這名字就已經讓人驚豔遐想,迫不及待想揭開屬於自己的那份「盲盒」,難怪連詩意出題官酈波老師也要在還沒輪到自己時調侃一句「等到花兒都謝了」。
高校學子雅贈香囊
回想往期節目,高校學子的才藝表現一直可圈可點,有現場清唱詩詞的,也有攜手嘉賓演繹詩意名篇進行現場音樂伴奏的;再到本期節目的香囊製作,可以看到高校學子對其背後的傳統文化的熱愛與自發的踐行。這種傳統文化在年輕一代群體中的普及傳播,何嘗不是文化層面上的一種「相聚喜」呢。
「寶藏嘉賓」歌舞新編創意滿滿 雅集樂趣也要可甜可鹹
有了閒情雅趣,聚會的歡樂酣暢自然也不能少。緊扣用現代表演風格闡述「雅集雅意」的核心,詩意少年林超澤和詩意嘉賓阿蘭分別為大家呈上獨具匠心的古風歌舞新編演繹。在詩意初賞的開場環節,詩意少年林超澤就以一曲剛柔相濟的紙扇舞蹈贏得滿場喝彩,浪漫古風混合現代舞蹈的活力,既有「雅」意又更有親近力。隨後的環節裡,歌手阿蘭配合一種傳統樂器——二胡演奏進行歌曲《千古》的演唱,為現代歌曲注入了數分古樂之雅。這樣一種古典和現代藝術的融合,正是應和了集會的雅,又增添了相聚的趣。
詩意少年林超澤表演紙扇舞蹈
詩意嘉賓阿蘭演唱二胡伴奏版《千古》
既然「難得人間相聚喜」,那這令人倍加珍惜的歡樂相聚時光,驚喜肯定不止這麼多。首次亮相的雙重關鍵字飛花令到底往來多少輪?趙普「客串」宋太祖「杯酒釋兵權」事件總策劃?為什麼說古人聚會也是「城會玩」?風雅集會&熱鬧小聚兩手抓,精彩一道來!本周五晚21:15,敬請關注深圳衛視《詩意中國》第二季第六期,生活有詩,詩意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