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民眾捐發票成為一種習慣

2020-12-18 中國新聞網

  小小的一張發票,是納稅的象徵,為了鼓勵民眾消費時踴躍拿發票,兩岸財稅部門都會做發票刮獎活動,而在臺灣,發票是可以拿出來捐贈給慈善團體的,並成為一種習慣。3月25日,臺財稅部門公布了今年1月、2月發票中獎的號碼,最高獎高達200萬元新臺幣(約44萬元人民幣)。

  臺灣發票眼花繚亂

  臺灣的發票,對大陸人來講,有些眼花繚亂。到家樂福、大潤發、7-11這些超市,給的是收銀機直接打出來的發票,寬才4.4釐米,約19釐米長,上面記有發票的開立期限,有發票流水號,有商店的統一編號、地址及電話,還會有一小塊廣告。背面則詳細記載兌獎辦法、開獎日期、獎項金額、兌獎注意事項、領獎收據等,即使是一塊錢的商品,這些商家照樣會給你發票。

  這樣的發票你還不會感覺奇怪,最怪的是計程車的發票,臺灣的計程車沒有安裝車費印表機,給的是收據,上面寫著車行、車號、號碼,背面則是車行的廣告,沒有任何印章,但臺灣的財務也是照報銷不誤。而酒店的發票也是很絕,雖然有三聯或兩聯的,但不像大陸那樣有做防偽或是用特殊的紙來製作,而是用統一的格式,直接用A4紙在印表機打出來給客人。記者剛拿到時,還面面相覷,感覺不可思議,怎麼會這麼隨便呢?經過多次打聽和實踐後,發現臺灣的發票真的就是這樣。

  2000年後,電子商務逐漸盛行,部分電子商務網站除了買家有標明要求給統一編號的發票外,不再寄發紙質的發票給個人買家,而改以寄發記載有統一發票號碼與交易資料明細的電子郵件替代。直到開獎時,開立發票的網站所屬的電子商務公司會將開獎號碼輸入資料庫比對,並列印有中獎的統一發票寄給買家,供買家兌獎。這樣可大幅節省商家列印與郵寄發票的成本。據統計,光是臺灣前三大電子商務公司就可因此節省近千萬張發票的印製費用。

  獎金最高200萬元

  和福州、廈門不同的是,臺灣的統一發票不是現場刮獎,而是安排在每單數(1,3,5,7,9,11)月份的25日,使用搖獎機開出得獎的流水編號,並於各大電子、平面、網絡傳媒公布。3月25日開今年1月和2月的發票,以此類推。

  臺灣發票獎項依中號碼位數的機率大小,共分七個等級,獎金設置從200元到200萬元不等,特獎是200萬元,有3個;頭獎也是3個,每個20萬元。二等獎是只要與頭獎號碼末7位數字相同者,就可以獎4萬元;三等獎則是與頭獎號碼末6位數字相同者,獎1萬元;四等獎是與頭獎號碼末5位數字相同者,獎4000元;五等獎是與頭獎號碼末4位數字相同者,獎1000元;最小獎是與頭獎號碼末3位數字相同者,獎200元。在這6級獎項中,每張中獎發票只能按最高獎別限領一個獎金,不能重複拿。

  由於中獎率一般為千分之三左右,獎金又高,所以每到單月的25日,臺灣有的家庭會全家出動,找發票,大家湊在一起對號碼。

  捐發票成為一種習慣

  在臺灣的候機廳、便利店、咖啡吧等公眾場所,經常會看到透明的壓克力箱子,上面一般都會寫著「救救老殘窮、順手捐發票」,有的酒店大堂還會擺上四五個不同慈善基金會的箱子。這些基金會把收集來的發票拿去兌獎。所以,捐發票,也就是獻了一份愛心。

  臺灣絕大部分商家都非常樂意無償地讓慈善單位擺設發票捐獻箱,像7-11超市的箱子常常不到2個月就塞滿了。甚至在街邊的一些轉角處,也會設有這些箱子,所以在臺北一些街頭,經常會看到有人在一個透明箱子前停下來,東摸西找,然後把發票扔進去。按臺灣媒體的說法,捐發票已經成了臺灣人最引以為傲的社會公益行為之一。

  臺灣有一個做兩岸交流的網站,叫「到臺灣找我玩,同志!」該網站現在力推「到臺灣玩,不帶走一張發票」活動,倡導大陸遊客到臺灣時,不要把發票帶回家。因為臺灣的發票是兩個月開獎一次,所以大部分遊客的發票是沒用的,不如直接捐出來。該網站的站長說,熱情邀請大陸朋友到臺灣玩,隨手捐出發票,不僅能體驗臺灣的公益化,還能為臺灣同胞獻出愛心,一舉多得。

  海峽導報駐臺記者 陳柱勝

相關焦點

  • 在臺灣,購物要發票可能中大獎捐發票等於獻愛心
    不管在大陸還是在臺灣,消費者手中的發票都有機會獲得一定數額的獎金,臺灣發票的獎金金額高達1000萬新臺幣。   在臺灣,還可以把發票捐給慈善愛心團體,這是一種表達愛心的形式。  發票樣式繁多,但沒一張是重複的   在臺灣的這些天裡,牡丹晚報特派記者手中的發票日漸增多,與大陸不同的是,這些發票雖然樣式繁多,但沒有一張是重複的。
  • 臺灣統一發票兌獎日 島內民眾忙兌獎(圖)
    定期統一開獎民眾享受兌獎過程   大陸的很多消費發票,採用即拿即開的模式,而臺灣這種定期統一開獎的模式,則給民眾增添了諸多驚喜。   臺北市民施老先生已退休在家,逢單月的25日(統一發票兌獎日),都是他最忙碌的日子。他會將自己平日消費所積累下來的發票,一一整理出來,然後對著開獎號碼一個個仔細看過去。
  • 響應低碳風潮 臺灣電子發票昨日上路
    發票電子化 每年省錢1200億  今年5月31日,臺「財政部長」李述德宣布,今年臺灣當局將開始全面推動發票電子化,希望在2013年以電子發票全面取代目前的紙質發票。而自昨天起,臺灣普通民眾日常購物領取電子發票成為現實。
  • 今天台灣統一發票開獎啦!兌獎看這裡!
    今天是臺灣統一發票開獎的日子,這是一篇在臺灣的小夥伴不能不看的文章。
  • 臺媒:臺政府號召民眾捐口罩 統計12萬人響應有人捐出0個釀笑話
    中國小康網4月29日訊 老馬 臺灣政府流行疫情指揮中心27日起推出「護臺灣、助世界」運動,民眾可用「健保快易通APP」捐出預購後卻沒有領取的口罩,截至昨日有12萬人響應,共捐出100多萬片口罩,捐贈名單出爐後,眼尖網友發現,有人竟然只捐零片!
  • 臺灣流行病學會涉嫌詐領「煙捐」款 若屬實將被解約
    中新網2月21日電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灣「健康署」委託臺灣流行病學會管理的「戒菸治療管理中心」,傳出涉嫌以假發票、人頭帳戶詐領「煙捐」款項。臺「健康署」2月20日表示,經調查確實有上述疑慮,已交由檢調調查,若屬實將解約。
  • 螞蟻金服公益平臺捐贈超2億人次 「隨手捐」已成為一種習慣
    螞蟻金服公益平臺捐贈超2億人次 「隨手捐」已成為一種習慣 2017-08-28 來源 :公益時報  作者 : 皮磊 來自螞蟻金服公益平臺的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8月28日上午,已經有超過2億人次在該平臺完成捐贈。其中90後捐贈人次最多,80後捐贈金額最高。
  • 統一發票兌獎
    大陸的小夥伴們,每次到臺灣便利店、商店、百貨公司及各種商場買東西時,在結帳買單時,除了找錢完外店員一定會再給你一張統一發票,對此許多大陸小夥伴們都以為是沒有用的小票單據
  • 臺灣一民眾只花3元影印中百萬發票大獎
    華夏經緯網3月26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全家便利商店25日宣布,本期(2020年1-2月)統一發票中獎得主出爐,其中金額花費最少的是只花3元(新臺幣,下同)影印,就幸運中100萬元。相當受幸運之神眷顧!
  • 捐發票物資 嘉義20所小學幫助弱勢貧困兒童
    東南網3月26日訊 據臺灣媒體報導,「兒童幫助兒童-孩好有你!」兒童節將近,嘉義市20所小學首次認養、捐贈發票物資,幫助臺灣外弱勢貧困兒童,展現愛與分享精神,慶祝屬於孩子節慶。  今年兒童節活動主題「兒童幫助兒童-孩好有你」,與以往偏重玩樂設計不同,關懷弱勢貧困兒童方法,各校師生創意發想,5所學校3482名兒童,選擇按月集資認養29名世界展望會等臺灣外貧童;14所學校1萬4637人,捐發票、零用錢、二手衣物玩具,辦跳蚤市場義賣,捐贈創世基金會、家扶中心、世界和平會、修緣育幼院等機構,幫貧困兒童圓夢;嘉大附小單獨辦理。
  • 12萬臺灣人捐口罩!名單裡竟有"捐0片"網友傻眼
    華夏經緯網4月29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27日起推出「護臺灣、助世界」運動,民眾可用「健保快易通APP」捐出預購後卻沒有領取的口罩,截至昨日有12萬人響應,共捐出100多萬片口罩,捐贈名單出爐後,眼尖網友發現,有人竟然只捐零片!
  • 錯,封殺的是臺灣民眾對大陸的好感
    臺灣媒體詢問到愛奇藝臺灣站,愛奇藝臺灣站則是低調的表示:「目前用戶觀影不受影響,未來也會盡力維護、保障會員及用戶權益。」還有網友認為,臺灣若「封殺」愛奇藝真的讓很多人傷心,因為「愛奇藝很好用」,大部分臺灣民眾追劇也都習慣用愛奇藝、騰訊TV。       面對用戶對停用的擔憂,愛奇藝臺灣站在社交平臺留言表示:「目前愛奇藝臺灣站一切營運正常,請大家安心追劇。愛奇藝臺灣站也會把VIP會員權益列為第一優先事項,請粉絲們放心。」
  • 臺灣網購體驗差 大陸電商改變臺灣民眾消費習慣
    大陸電商京東在臺灣招商。  現如今,大到裝修材料,小至油鹽醬醋,從最普通的日常必需品,到有創意的特別小物,大陸人早已習慣了網購。而海峽另一端的臺灣,電子商務的規模和滲透力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究其原因,除了支付方式的技術支持不足之外,臺灣獨有的文化、民眾的消費習慣也是其中的重要因素。
  • 馬英九化身幼兒園老師做公益 推廣電子發票愛心碼
    華夏經緯網10月14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地區前領導人馬英九14日化身「幼兒園老師」,到靜心幼兒園為創世社會福利基金會推廣電子發票愛心碼;馬英九詢問是否知道他任內推動的「四省」計劃,有小朋友妙答「四神湯」。
  • 臺灣悠遊卡妙用多多:捐香油錢 逛夜市買蚵仔煎
    臺灣夜市是陸客必去之地。   小額消費夯   連勝文在擔任悠遊卡公司董事長時推動了悠遊卡「小額消費」,讓這張卡片從單純的交通票證,成為深入大臺北地區民眾生活的電子錢包。如今悠遊卡的小額消費通路首次擴大到夜市商圈,19日起在寧夏夜市、晴光商圈共有40家店搶先採用。
  • 夜讀|林清玄:讓開心成為一種習慣
    今天和大家分享當代著名作家林清玄的一篇文章《讓開心成為一種習慣》。讓開心成為一種習慣已看慣了太陽的東升西落,月亮的陰晴圓缺;習慣了春夏秋冬的冷暖,世間萬物的改變;卻很難看淡人間的悲歡離合、情仇恩怨,更難將傷心難過看得風清雲淡。經過了很多年的改變以後,將開心當成了一種習慣,於是我發現我的開心感染了很多人,人們問我為什麼的時候,我只說:開心是一種習慣!
  • 排隊「等」口罩會成為臺灣新風景嗎?
    當他們想方設法,挖空心思的讓口罩披上「政治外衣」擔負起「政治使命」的時刻,可否看到了臺灣民眾排期長隊「等」口罩的新風景呢?     在沒有解決島內「一片難求」的境況下,民進黨當局讓臺灣民眾「勒緊褲腰帶」省吃儉用,不惜用「幹蒸口罩」讓臺灣民眾保持高貴的情操,一副置民眾死活和生命的嘴臉,儼然就是一邊限購一邊援助「鬧劇」的始作俑者。
  • 臺灣13位幸運兒中發票千萬大獎 電子發票近7成
    華夏經緯網4月2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地區2014年1-2月統一發票已經開獎,千萬(新臺幣,下同)大獎共開出13張,其中紙本電子發票即佔九張,比重已接近七成。    據報導,臺「財政部」昨日公布2014年1-2月期統一發票中獎分布情況,共有9位特別獎、4位特獎與22個頭獎得主,均屬索取電子發票的消費者
  • 臺灣社調:教育問題成為民眾不願生育主因之一
    臺灣社調:教育問題成為民眾不願生育主因之一 2006年08月27日 08:15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好康分享│2016年9-10月份統一發票兌獎啦!
    兩岸青年的小夥伴們,每次到臺灣便利店、商店、百貨公司及各種商場買東西時,在結帳買單時,除了找錢完外店員一定會再給你一張統一發票,對此許多大陸小夥伴們都以為是沒有用的小票單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