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灣大學生在大陸體驗網購:一隻6.5元的發卡竟然還包郵!
作者:謝靚妍(中新經緯實習生、臺灣成功大學學生)資料圖 中新經緯攝移動網際網路技術在中國的蒸蒸日上,帶動了電子商務的蓬勃發展,兩岸民眾所悉知的「淘寶網」「天貓」「京東」等,都成為了許多民眾網購的首選平臺,
-
淺談臺灣電商「登陸」 看中大陸龐大網購市場
據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6月底,大陸網民規模達5.91億。另據商務部數據顯示,2012年大陸電商市場整體交易額達8.1萬億元,且連續多年保持20%以上的增速。 據「臺灣網絡資訊中心」數據顯示,臺灣地區人口2300萬,其中網民約1654萬,但只有700萬人進行網購。
-
臺灣:電子商務落後大陸10年 「電商元年」何時到來?
本報記者 吳儲岐攝近日,臺灣玉山銀行推出一項新服務:臺灣消費者在淘寶網購買商品,只要單筆金額在2萬元新臺幣以內,只需付1%的手續費,就可以在全臺8000家便利店繳費。消息一出,臺灣電商界譁然,認為此舉將嚴重擠壓臺灣電商的生存空間。大陸民眾則看得一頭霧水:網購不是動動手指就能支付嗎?為何還要到便利店付款?
-
烏魚子、現摘的臺灣柳丁 臺味生鮮成網購新寵
逐漸習慣了網購的大陸民眾,選擇年貨的眼光也隨著電商平臺的拓展水漲船高。今年過年你還送金門高粱、臺灣鳳梨酥嗎?那可真out了,今年流行的是臺味生鮮。比如《舌尖上的中國》倍加推崇的人間美味烏魚子,又比如從樹上現摘直送比超市裡更新鮮的臺灣柳丁。
-
臺灣:「電商元年」何時到來?(兩岸聚焦)
本報記者 吳儲岐攝 近日,臺灣玉山銀行推出一項新服務:臺灣消費者在淘寶網購買商品,只要單筆金額在2萬元新臺幣以內,只需付1%的手續費,就可以在全臺8000家便利店繳費。消息一出,臺灣電商界譁然,認為此舉將嚴重擠壓臺灣電商的生存空間。大陸民眾則看得一頭霧水:網購不是動動手指就能支付嗎?為何還要到便利店付款?
-
大陸「雙十一」網購旋風勁吹臺灣
經營天貓店「86小鋪」的臺灣美合國際實業公司總經理王閔麒11日在臺北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如此介紹今年「雙十一」戰果。席捲大陸的「雙十一」購物狂歡,已讓越來越多的臺灣中小企業看到商機。在全臺開設九家門店、剛於去年進駐天貓國際的美妝店「86小鋪」,今年有備而來,提早發出價值800萬人民幣的折扣優惠券。
-
「淘寶臺灣」落地臺灣 要樂購不要「汙垢」
"淘寶臺灣"的"臺味"不僅僅體現在無釐頭的推廣層面,支付手段、物流手段也很靈活。大陸的行動支付、物流系統已全面鋪開,發展相對成熟。但是臺灣在這方面並沒有跟上我們的腳步,為了讓臺灣同胞也能體驗一把「剁手」的快感,淘寶「量體裁衣」,打起了在地超商的主意。
-
大陸「新零售」進軍臺灣
特力集團管理營運長何採容表示,臺灣年輕族群逐漸培養出在網絡上比價、尋找高性價比商品的購物習慣,跨境網購更是蔚為風潮。對他們而言,相比於在淘寶、天貓線上購物,在實體店內消費可以省去購買的繁雜流程,又有臺灣合作方提供的售後服務,一站式服務非常方便。 筆者在現場看到,目前「Taobao x hoi!
-
「貓狗大戰」到臺島 臺灣電商趕搭大陸「順風車」
「落後大陸10年」的臺灣電子商務業正在趕搭來自對岸的順風車。大陸電商巨頭京東商城近日在臺北招商,將一批臺灣品牌納入其「全球購」業務。臺灣電商起步比對岸還早,卻步履遲緩再三蹉跎。如何彌補這失落的10年?大陸居民也可以通過「海淘」來購買臺灣產品,一般是淘寶商家從臺灣實體店代購,然後郵寄到大陸,理論上可以買到各種臺灣商品,但跟「全球購」、「臺灣直購」相比,相對缺乏品質保障,在通關、發貨、稅費方面也沒有優勢。臺灣人有多愛大陸電商臺灣年年從兩岸貿易賺取巨量順差,但在網購領域卻一直是逆差。
-
臺灣食品企業積極布局大陸網購市場
不少臺灣食品企業代表表示,快速發展的大陸網購市場令人羨慕,希望更多的優質臺灣食品能在大陸電商平臺展銷。 臺中豐丹嚴選本鋪的陳蓓梅告訴記者,今年5月以來,大陸觀光團大幅減少,公司在日月潭等多處景點的銷售業績下滑近四成。在此情形下,通過大陸電商平臺展銷公司主打的糖果和漢餅等產品顯得更加迫切。
-
「雙11」從大陸風靡到臺灣 臺灣海關開始備戰
最近,臺灣民眾已從地鐵站、公交車上的各購物平臺廣告裡感受到濃濃的「雙11」氛圍。一年一度的「雙11」,已從大陸風靡到臺灣,成為全臺消費者最愛的購物節。 在臺灣世新大學財務金融學系副教授郭乃鋒看來,眾多電商平臺參與「雙11」購物節,由此產生規模效應,使得商品越來越豐富,折扣力度越來越大。
-
臺灣行動支付發展遠落後於大陸,島內民眾:都怪蔡英文拖後腿
如今,行動支付與高鐵、共享單車、網購,已經被稱為中國「新四大發明」。然而在中國臺灣地區,行動支付卻發展緩慢,這也讓島內民眾不禁對大陸行動支付的快速發展羨慕不已。不久前,臺北市長柯文哲稱悠遊卡公司申請發行數字悠遊卡被「金管會」卡2年,意外掀起悠遊卡公司與「金管會」論戰。從這場論戰中,我們多少可以看出島內行動支付發展的現狀。
-
臺灣電商「雙11」開「紅盤」 亟需差異化發展
臺灣電商「雙11」開「紅盤」 亟需差異化發展 2017-11-11中新社記者 楊程晨 攝 中新社臺北11月11日電 (記者 劉舒凌 楊程晨)今年「雙十一」帶動臺灣多家知名電商平臺、零售實體開出「紅盤」。Yahoo奇摩等電商透露,今年購物節首日(10日)業績較去年同期增長40%。
-
臺商臺胞都加入 "雙11"購物節臺灣民眾"不缺席"
在這些令人驚訝的數字背後,也有臺胞活躍的身影,「雙11」既改變了臺商們的銷售模式,也改變了臺胞們的購物方式,很多臺胞都開始加入「雙11」的搶購大潮中。記者了解到,許多臺商紛紛抓住了「雙11」的商機,也讓自己的產品趁機熱賣。不僅如此,臺灣的電商也積極參與「雙11」,推出了抽獎、優惠等活動。
-
臺灣旅遊業者和民眾期盼更多大陸遊客
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臺灣民眾赴大陸為270萬人次,大陸民眾赴臺約131萬人次。臺灣觀光業者估計,大陸遊客上半年在臺消費約17.7億美元,比2015年同期減少約15億美元。(完)(來源:中國新聞網)大陸「高鐵套餐」受歡迎 漸成臺遊客大陸行熱門選擇 臺媒:大陸「高鐵套餐」受歡迎 漸成臺遊客大陸行熱門選擇 參考消息網7月25日報導臺媒稱,大陸發展快速的高鐵,不但改變了大陸民眾生活,也改變了臺灣民眾到大陸旅遊的腳步。
-
臺灣銀行可在大陸設立村鎮銀行
大陸對臺開放共80條,臺灣對大陸開放共64條,雙方市場開放涉及商業、通訊、建築、旅遊、娛樂文化和體育、運輸、金融等行業。 大陸銀行業作開放承諾 根據服務貿易協議,大陸將積極支持符合資格的臺灣保險業者經營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業務。
-
淘寶精選店臺北開業 大陸「新零售」進軍臺灣
特力集團管理營運長何採容表示,臺灣年輕族群逐漸培養出在網絡上比價、尋找高性價比商品的購物習慣,跨境網購更是蔚為風潮。對他們而言,相比於在淘寶、天貓線上購物,在實體店內消費可以省去購買的繁雜流程,又有臺灣合作方提供的售後服務,一站式服務非常方便。記者在現場看到,目前「Taobao x hoi!淘寶精選店」商品以家具為主。
-
疫情永久改變亞洲民眾飲食習慣
亞太日報記者 Alice編譯 阿拉丁據全球著名市場監測和數據分析公司尼爾森的最新調查顯示,在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之後,亞洲人可能會改變他們的飲食習慣,而且這種改變可能是永久性的。
-
東森進軍大陸電商市場 盼廈門成兩岸電商中轉站
「預計今年6月份,東森與網勁科技合作的電商平臺,將正式進軍大陸市場,大陸民眾將可以直接網購臺灣商品。」昨日,東森國際股份有限公司廖尚文嚮導報記者透露。 借臺交會平臺,廖尚文偕同臺北商業會一行人,在廈門展開密集拜訪。
-
專家:臺灣業者渴望深度參與大陸電商市場
新華社臺北2月26日電(記者楊慧 章利新)在臺北市進出口商業同業公會26日舉行的「2019跨境電商個案調查成果雙專刊」發布會上,專家學者圍繞企業發展跨境電商的機遇與挑戰等議題展開交流。多位與會專家認為,兩岸電商領域合作前景巨大,市場廣闊,臺灣業者渴望深度參與大陸電商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