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謝靚妍(中新經緯實習生、臺灣成功大學學生)
資料圖 中新經緯攝
移動網際網路技術在中國的蒸蒸日上,帶動了電子商務的蓬勃發展,兩岸民眾所悉知的「淘寶網」「天貓」「京東」等,都成為了許多民眾網購的首選平臺,其便利、一條龍的服務也締造了如阿里巴巴等巨頭企業,而大陸幅員遼闊還擁有如此便捷的快遞服務,更是讓我大開眼界。
我從小生長在臺灣,目前就讀成功大學經濟學系,在2019年的夏天來到北京實習,對於北京城裡的一草一木都感到新鮮。我於是提筆寫下這些體驗與自己的觀察,和大家分享這份難得的體驗。
隨著網際網路的進步,網購已成為新時代普及的購物模式。目前臺灣最通行的網購平臺為蝦皮購物,和淘寶網極為相似,商家只管將商品上架,毋需多慮網頁的排版、支付程序等等;而相對於大陸主流的平臺式經營,臺灣則有一些店家會利用Instagram、Facebook進行社群營銷,自行制定買賣規則,不僅多了和消費者的互動,也能省下大筆平臺費用。
除此之外,臺灣還有SHOPLINE、91APP這類展店式平臺,能提供商家一組專屬的網域名,讓其成為一個獨立的網站,商家可依其商店屬性自行設計網頁風格,這是近幾年崛起的一種電商模式。
而比起大陸的多元化經營,臺灣則採取以主力商品作為品牌形象的經營模式,例如:買書,會想到博客來;電器,會去PChome;買遊戲點數,則會去樂天。這感覺有點像是小姐姐們買美妝用品會想到小紅書等,認為在這些網上買價格較實惠,品質較有保障。
這次來到大陸,平時就喜愛網購的我,不免俗地在淘寶網體驗了一把網購。這次我買了三款髮夾,各是從浙江金華、杭州及北京當地發貨。一共約40元人民幣,結帳時竟然有個15元的新人紅包,且不限消費金額都可全額折抵。這在臺灣是比較少見的,臺灣一般都只能折抵消費額的20%,即便所擁有的優惠券金額遠大於消費金額。
淘寶全站都必須用支付寶付帳,在臺灣多數人的做法是「貨到付款」,通常會選擇寄到家裡附近的24小時便利超商,向店員取貨,並一同將貨款交給店員,完成訂單。另外,以信用卡支付、ATM轉帳也是通行的做法,只是這兩個方式通常會被收取額外手續費,較不划算。
除此之外,讓我比較意外的是,從浙江金華寄出一隻6.5元的髮夾竟然還包郵!在臺灣通常要滿足一定的金額才可享有免運費,不免要湊滿五六百元新臺幣(約110-130元人民幣);而臺灣的運費大多為63元新臺幣(約14元人民幣),遠遠高於淘寶上1-10元人民幣不等的郵費。這讓我不禁疑惑,從浙江金華到北京有1400多公裡,一隻6.5元的髮夾還包郵,賣家還賺錢嗎?
我猜測,這應該是大陸規模經濟之下的優勢吧,通過大量生產,壓低生產成本,薄利多銷,以此和快遞商談價錢,降低郵寄成本。如此便宜的價格帶來了更大的銷量,成千上萬筆的訂單再乘以每單的微薄利潤,算下來也是筆可觀的收入。
由於這次我們住的飯店並未提供代客收件的服務,朋友們告訴我,能夠選擇賓館附近的豐巢智能櫃作為取貨點,當快遞小哥將我的包裹放入智能櫃時,我便收到了一則簡訊,裡頭有提貨碼,我再帶著這組密碼去取貨便是。
然而,有一次,我卻接到了快遞小哥的一通語音電話,要我立刻到賓館門口領包裹,我便匆匆過去。我問快遞小哥,怎麼不投智能櫃呢?他答我:「沒錢了!」。原來是每投遞一次包裹到智能櫃,快遞人員便要付一筆0.2元到0.5元不等的費用。在一單只有1.5-3元收入的情形下佔比平均約15%。
在臺灣,智能櫃有,但並不普及,第一代的「快取寶」甚至已經倒閉。臺灣超商密集,人口較少,小區裡的警衛也提供收取包裹的服務,我想這便是智能櫃在臺灣發展不起來的原因。但當住所是沒有警衛室的舊公寓、賣家不提供超商取貨,或是購買海外商品時,我想創設一個智能櫃,不僅能解決以上這些不便,還能減少物流人員因為無人收件而需再次投遞的麻煩和成本。
當獨自走在北京的街道,除了路上的喧囂,與一旁高樓大廈的聳立,最吸引我的其實是大街上一輛輛的「快遞三輪車」,這是我在臺灣從未見過的。臺灣的送貨載具通常是大型貨車,柴油車居多,而大陸這款快遞三輪車為電動模式,較為環保,車體小,機動性也較高。當然,如此也易衍生許多道路安全問題,因此,據說深圳在兩年內將全面限制此類三輪車,將改以電動四輪車代替。現在這快遞三輪車,小小的一臺,看起來並不起眼,但卻承載著整座城市的終端物流,對這高端的網際網路產業發展功不可沒。
兩岸電商的形態大不同,大陸網際網路的高度應用為其增添了風採,也節省了許多時間和人力;中國臺灣的流程雖繁複些,但也符合在地的環境與需求。在如今兩岸經貿如此頻繁交流的狀況下必能相互學習,共同為消費者打造更好的購物體驗。(中新經緯APP)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以其它方式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