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臺灣電商「登陸」 看中大陸龐大網購市場

2020-12-25 中國新聞網

  據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6月底,大陸網民規模達5.91億。另據商務部數據顯示,2012年大陸電商市場整體交易額達8.1萬億元,且連續多年保持20%以上的增速。  

  據「臺灣網絡資訊中心」數據顯示,臺灣地區人口2300萬,其中網民約1654萬,但只有700萬人進行網購。另據臺灣經濟主管部門的數據,2012年臺灣電商年產值近6600億元新臺幣,比去年增長17%。 

  1654萬之於5.91億,6600億元新臺幣之於8.1萬億元人民幣,兩相對比,實在是懸殊巨大。 

  臺灣地區人口基數小,電商市場體量小,因而電商企業上升空間小。近年來,許多臺灣電商業者紛紛「登陸」,想用「臺灣製造」品牌在大陸掘金——他們看中的正是大陸龐大的網購市場。 

  本文對臺灣電商業者進軍大陸市場中「電商和實體的關係」「物流、資金流的障礙」「跨岸電商平臺代表淘寶臺灣館」等進行淺析。

  線上電商線下實體

  2012年有一個著名的「豪賭」事件,在去年年底央視年度經濟人物的頒獎晚會上,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與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打了一個昂貴的賭,馬雲預言:10年以後,電商會佔到中國零售總額的50%,王健林則說:如果這樣的事發生,他就輸給馬雲一個億。 

  對此,「中國家具連鎖業龍頭」——紅星美凱龍董事長車建新在接受《南方人物周刊》採訪時表示:「他們的豪賭混淆了基本概念,沒有區分中高端市場和低端市場。電子商務在低端消費領域當中會更有優勢,中高端的是線下實體商場更有優勢。實體商場的優勢,首先是情景式的營銷,此外還有休閒體驗功能,以及天然的5公裡半徑客流和廣告效應。電子商務也有它的優勢,只要能連上網絡,在辦公室、在家裡都可以買到東西。但是它有一個缺點:對於產品質量沒有情景體驗。」

  如今的媒體和商界對於電商的意義和在未來的地位有一種誇大的認識,車建新認為,電子商務只是一種對商務進行補充和完善的工具,它和實體商業是一種互補共榮的關係,線上線下一體化會是未來的發展方向。 

  眾所周知,做電商的基本上都是小企業,而中高端品牌大多採取線下實體商場經營,在這一點上,臺灣和大陸基本相同。  

  據億邦動力網2013年3月28日《揭秘臺灣電商:C2C割據下的小品牌激戰》一文介紹,臺灣電商業者具有以下三個特點: 

  1.做電商的大多是小品牌。2. 高端的設計師品牌未在網際網路銷售。3.臺灣傳統百貨公司都未觸網。臺灣比較強的幾個百貨公司SOGO、遠東百貨、新光三越都未觸網。臺灣傳統百貨公司對電商一直持保守態度,擔心進入電商後,對其實體通路衝擊太大。 

  在臺灣,企業線下轉線上的較少,對此,淘寶臺灣館創辦人、網勁科技董事長遊士逸2012年3月10日在接受天下網商採訪時說:「臺灣比較少看到百麗、李寧這種認真做電子商務的傳統企業,比較多是把網店作為服務的頻道,營業額不會關注太多。兩岸在賣家構成上有很大不同,臺灣的賣家大多也是之前做企業的。」

  根據目前大陸的市場環境,臺灣有兩類企業適合「登陸」發展電商:在臺灣已有做電商經驗的中小企業、已經在線下市場擁有品牌價值的企業。 

  以上兩類企業,在大陸可以直接從在線做起,也可以選擇在大陸已有的跨岸電商平臺做網店。 

  品牌商進入大陸電商市場,還可考慮線上電商線下實體一體化的經營模式。 

  在電商領域,經常聽到有人說:開網店的成本要低於線下實體店的成本。對此,紅星美凱龍董事長車建新表示,電商並不便宜,表面上看節省了固定資產成本,但虛擬渠道獲取流量的成本很高,包括流量成本、打造品牌的成本以及平臺成本。他以京東商城和紅星美凱龍為例說明:京東商城的註冊資本是23億美元,紅星美凱龍是30億美元,由此可見,電商的成本其實是很高的,電商獲取網絡流量的成本和實體商場的租金成本其實差不多。 

  總而言之,臺灣地區的企業要想涉水大陸電商市場,最重要的還是要選擇一個適合自己的跨岸電商平臺,其次還要更好地發揮曾經做實體的經驗和優勢。  

  在臺灣,還有兩個領域值得特別重視,一個是臺灣的文創產業,另一個是臺灣演藝明星的自創品牌。 

  近幾年,臺灣文化創意產業蓬勃發展,很多年輕人從事文創工作。採取年輕人熟悉的電商模式,將具有獨特性的產品打入大陸市場,也是可以考慮的一個方向。  

  另據DoNews 2012年5月10日《臺灣電商的特色》一文介紹,臺灣地區很多演藝明星都有自創品牌,電商平臺是最適合明星的品牌,因為明星效應可以帶來巨大的流量,這對於初創期的電商助益最大。目前已有一些臺灣影視明星的品牌進駐跨岸電商平臺:蔡康永作為「星星的店」首位明星設計師推出其「黑鳥系列」服裝,「美容教主」牛爾的牛爾網上商城。另外,在淘寶臺灣館,五月天有屬於自己的網店,還有阿信和不二良創造的潮牌服飾「Stay real」。除此之外,小豬羅志祥的設計產品也會通過淘寶臺灣館進行銷售。

  創新商業模式最關鍵

  兩岸電商環境的不同會帶來很多差異,臺灣電商「登陸」不能簡單複製大陸現有的電商模式,也不能簡單地把臺灣的電商模式複製到大陸來,制勝的關鍵在於創新商業模式。 

  目前臺灣地區在與大陸的電商對接中還存在諸多障礙,如物流費用成本高、效率低,支付平臺不通暢等。 

  在大陸做電商,擁有一個好的物流體系十分關鍵。據商界招商網2013年1月6日《臺灣如何做電商》一文介紹,臺灣的電商大多基於便利店小區網絡化的物流配送體系,被稱為「店配」,但大陸完全不存在這一基礎。另外,臺灣電商大多不自建物流倉儲,倉庫管理、檢貨發貨、乃至於逆物流的處理均委託專業的第三方物流業者處理,或是由供貨商自行負責倉儲快遞事宜,電商平臺只處理轉單,這在運營投入及人力成本上相對而言精省許多。大陸電商自建倉儲管理分檢發貨的比例相當高。 

  目前有關部門為使兩岸物流更有效率,正在推動打造兩岸電商物流中轉地:在廈門建立倉儲基地,所有臺灣商品通過廈門的物流平臺向大陸地區輻射,反之亦然。 

  在大陸,在線第三方支付已經成為電商的重要組成之一。所謂的第三方支付平臺,是採用規範的連接器,在網上商家和銀行之間進行無縫連接,進而解決從消費者到金融機構、商家的在線貨幣支付、現金流轉、資金清算等問題。通過第三方支付平臺,可以有效避免交易構成中的退換貨、誠信等方面風險。 

  在臺灣地區,因為法律的限定,第三方支付平臺屬於金融項目,只能由銀行運營,但是銀行更願意用戶使用信用卡,而不是第三方支付平臺。 

  據中新網2012年11月2日《助推電子商務 臺灣當局鬆綁「第三方支付服務》一文稱,相較大陸支付寶的蓬勃發展,臺灣第三方支付的服務並不發達。目前臺灣第三方支付服務的運作模式,還是透過轉帳等方式進行,對商家來說,現金周轉的時間很長,對買家來說,還是得要透過郵局轉帳等方式進行,無法刷卡。 

  雖然現在臺灣方面特許了少數企業可以進行電商跨岸代結匯,這些公司在幫助兩岸賣家和買家支付、結算時,手續也十分繁瑣。 

  兩地物流和資金流的成熟運作模式一直還處在探索期,除了物流、資金流,臺灣電商「登陸」還要考慮營銷、客服等問題。

  跨岸電商代表:淘寶臺灣館

  淘寶臺灣館的創辦人、網勁科技董事長遊士逸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表示,淘寶臺灣館創立之初賣得最好的是「一福堂」的太陽餅,可是由於物流的原因,等大陸消費者收到貨時,太陽餅往往都變成了一堆碎渣。 

  淘寶臺灣館是臺灣網勁科技旗下的oBuy全買網與大陸最大C2C(個人買家對個人賣家)的電商交易平臺淘寶網於2006年對接創建。這是兩岸間較早搭建起的電商平臺。在此之前,網勁科技還曾與新浪網合作,上線新浪商城臺灣館。 

  淘寶臺灣館主要的服務內容就是讓臺灣的商戶們能在一個平臺上,把商品賣到大陸來。 

  oBuy全買網匯集了臺灣750多個在雅虎奇摩開店的商家,佔據當時臺灣地區B2C(商家對消費者)電商平臺商家的一半。oBuy全買網的所有商家,更可以採用「支付寶」這一目前大陸最安全的網上支付工具。 

  網勁科技總裁助理毛井井2010年8月6日在接受艾瑞網採訪時說:「我們和淘寶的合作,是基於旗下的oBuy全買網,商家把商品從臺灣傳到我們後臺系統裡,前端在淘寶上顯示,只是會加個「臺」字,並且有oBuy的前綴。物流我們的商鋪和普通淘寶的商鋪一樣,他們用中通、圓通包括順豐,他們會在大陸架設自己的倉庫和物流基地,一般佛山、東莞這些地區多一些。」

  淘寶臺灣館成功協助臺灣一線賣家開拓祖國大陸市場。據統計,至2012年,臺灣地區的淘寶註冊用戶數已突破60萬人,同時,臺灣地區約有2000多個賣家在淘寶網和天貓開網店。 

  目前,該平臺已匯集了數以百計的臺灣特色服飾、鞋類、包袋、日化用品、美食等網店,每個店家都相互獨立運營。 

  淘寶臺灣館是由第三方運營的,也就是由網勁科技在做,在臺北和杭州都有自己的運營團隊。 

  2008年,淘寶網成立專屬的B2C(商家對消費者)購物平臺——淘寶商城,整合數千家品牌商,為商家和消費者之間提供一站式解決方案。2012年,淘寶商城正式更名為「天貓」。 

  據遊士逸2012年3月10日向天下網商的記者介紹,淘寶商城上線後,網勁科技希望能讓品牌進駐淘寶商城。事實上,淘寶臺灣館本身便是集市中的商城平臺,因為這裡的臺灣商家都具有企業資質,是臺灣地區B2C(商家對消費者)電商平臺的商家。但是由於臺灣企業並未在大陸註冊,無法取得ICP認證,加之兩岸稅制不同,網勁科技入駐淘寶商城出現了困難。 

  為此,網勁科技針對淘寶商城提出了一個新的模式,即網勁科技「扮演」一個代運營商的角色:組建專門團隊,為臺灣地區想進入大陸市場的優秀品牌提供線上運營。除此而外,網勁科技還在臺灣籌建買手團隊,自己牽頭組織貨源,在淘寶商城開設臺灣館進行銷售。 

  2011年4月,淘寶商城臺灣館正式營業。網勁科技也從一個淘寶網二級平臺的角色,變身為淘拍檔。 

  網勁科技全稱網勁全買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從為雅虎奇摩提供代運營服務起家,到運營淘寶臺灣館,再到推動兩岸線上互通,網勁科技一直扮演著橋梁的角色。 

  結語

  2013年6月21日,兩岸兩會第九次會談籤署《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該協議為臺商拓展大陸電商市場開啟了大門。協議中,「電商網站」首次出現在開放名單之列,這對臺灣電商業者無疑是一個利好消息。 

  根據協議內容,臺灣電商業者可在福建設立合資企業,提供在線數據處理與交易處理業務。過去臺灣電商業者在大陸設點,持股須低於50%,無法取得主導權,服貿協議開放持股上限可達55%,這一舉措將加速臺資企業在大陸電商的布局。 

  近兩年,除了已為兩岸網友熟知的淘寶臺灣館、PG美人網、臺灣桔熊、東京著衣這些跨岸電商,一些新的臺灣電商平臺已「登陸」或正準備「登陸」,請看幾則來自媒體的報導: 

  2011年2月23日,中國電信與中華電信籤署合作意向書,計劃共同成立電商平臺,合作跨足網購市場,創兩岸電信業先例。 

  2011年8月16日,臺灣電商網站PChome網絡家庭表態將申請ICP經營許可,謀求「登陸」發展,在大陸成立採購及轉運倉儲。 

  2012年5月10日,臺灣藍新科技與大陸B2C(商家對消費者)電商網站京東商城在臺北籤署合約,雙方約定將在京東商城開設「臺灣館」。  

  2013年3月14 日,臺灣東森集團旗下森森百貨宣布,成為長期深耕海峽兩岸電商市場的網勁科技最大股東,雙方共同攜手為海峽兩岸電商搭橋。 

  2013年5月28日,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親筆題賀詞,祝賀1號店臺灣館正式成立。 

  2013年6月28日,鴻海集團董事長郭臺銘表示,鴻海的電商平臺定名為「富連網」,已在大陸註冊。 

  2013年7月17日,臺灣東森國際旗下森森購物宣布,東森已正式在大陸B2C(商家對消費者)電商平臺天貓國際網站上開設「東森嚴選」海外旗艦店。 

  2013年7月18日,專門售賣臺灣特色產品的網購平臺「臺灣正品網」在位於福州臺江區的海峽電商產業基地正式上線。 

  海峽的那一邊,是開拓大陸市場的美好願景;海峽的這一邊,是對「臺灣製造」的種種期待。相信在不久的將來,跨岸電商業者一定會在祖國大陸這片廣袤的土地上大有一番作為。(中國臺灣網記者 王怡然)

  參考資料: 

  【1】《兩家臺灣電商的上岸路徑》,天下網商,2012年03月10日。 

  【2】《揭秘臺灣電商:C2C割據下的小品牌激戰》,億邦動力網,2013年3月28日。 

  【3】《網勁科技毛井井:兩岸電商發展的現狀及市場障礙》,艾瑞網,2010年8月6日。 

  【4】《臺灣電商的特色》,DoNews, 2012年5月10日。 

  【5】《全買網總裁:臺灣電子商務發展很好》,新浪科技,2008年9月26日。 

  【6】《臺灣如何做電商》,商界招商網,2013年1月6日。 

  【7】《助推電子商務 臺灣當局鬆綁「第三方支付服務」》, 中國新聞網,2012年11月2日。 

  【8】《車建新 家國情懷背後的讀書人》,《南方人物周刊》,2013年6月17日。

相關焦點

  • 臺灣食品企業積極布局大陸網購市場
    不少臺灣食品企業代表表示,快速發展的大陸網購市場令人羨慕,希望更多的優質臺灣食品能在大陸電商平臺展銷。  臺中豐丹嚴選本鋪的陳蓓梅告訴記者,今年5月以來,大陸觀光團大幅減少,公司在日月潭等多處景點的銷售業績下滑近四成。在此情形下,通過大陸電商平臺展銷公司主打的糖果和漢餅等產品顯得更加迫切。
  • 東森進軍大陸電商市場 盼廈門成兩岸電商中轉站
    「預計今年6月份,東森與網勁科技合作的電商平臺,將正式進軍大陸市場,大陸民眾將可以直接網購臺灣商品。」昨日,東森國際股份有限公司廖尚文嚮導報記者透露。  借臺交會平臺,廖尚文偕同臺北商業會一行人,在廈門展開密集拜訪。
  • 臺灣網購體驗差 大陸電商改變臺灣民眾消費習慣
    大陸電商京東在臺灣招商。  現如今,大到裝修材料,小至油鹽醬醋,從最普通的日常必需品,到有創意的特別小物,大陸人早已習慣了網購。電子商務的蓬勃發展、迅速滲透、不斷完善,已經讓處於這個行業最末端的你我確實地感受到了網購的豐富、便捷、優價等全方位的好處。而海峽另一端的臺灣,電子商務的規模和滲透力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究其原因,除了支付方式的技術支持不足之外,臺灣獨有的文化、民眾的消費習慣也是其中的重要因素。
  • 「貓狗大戰」到臺島 臺灣電商趕搭大陸「順風車」
    大陸居民也可以通過「海淘」來購買臺灣產品,一般是淘寶商家從臺灣實體店代購,然後郵寄到大陸,理論上可以買到各種臺灣商品,但跟「全球購」、「臺灣直購」相比,相對缺乏品質保障,在通關、發貨、稅費方面也沒有優勢。臺灣人有多愛大陸電商臺灣年年從兩岸貿易賺取巨量順差,但在網購領域卻一直是逆差。
  • 不覺曉:大陸電商市場發展漸趨成熟 臺商大陸「淘寶」正當時
    根據統計2011年大陸電子商務交易總額達到5.88萬億元,其中中小企業電子商務交易額達到3.21萬億元。而至2012年大陸電子商務市場交易額突破8萬億元,同比增長31.7%,其中跨境電子商務成為新的發展熱點。隨著大陸電商市場潛力被激發,電商市場發展漸趨多元化與規範化,因此原有的一些業務管理方式及相關監管法規不得不進行調整。
  • 臺灣:電子商務落後大陸10年 「電商元年」何時到來?
    為什麼嘉義人愛大陸網購?因為除了普通百姓愛上淘寶網購外,1/4的臺灣電商和不少實體小店鋪,都直接從淘寶進貨,嘉義就有不少這樣的店家。臺北五分埔市場、各地夜市的小商小販,出售的那些價格便宜的衣物雜貨,不少都是從淘寶上購得的。
  • 臺灣:「電商元年」何時到來?(兩岸聚焦)
    淘寶2012年公布的全年帳單顯示,臺灣嘉義市的人均支出竟然位列全國第一,比杭州還高。2013年和2014年,嘉義雖然沒能再奪冠,也排進了前五。  為什麼嘉義人愛大陸網購?因為除了普通百姓愛上淘寶網購外,1/4的臺灣電商和不少實體小店鋪,都直接從淘寶進貨,嘉義就有不少這樣的店家。臺北五分埔市場、各地夜市的小商小販,出售的那些價格便宜的衣物雜貨,不少都是從淘寶上購得的。
  • 淘寶大學放眼電商永續經營 擬明年與臺灣合作
    圖為大陸「網購節」交易額達破紀錄的350億人民幣 資料圖片  據中央社報導︰淘寶開大學,7年來已幫助逾800萬人創業。淘寶大學資深經理徐斌受訪時表示,電子商務產業要永續發展,教育是重要一環,也希望明年在臺灣找到合作夥伴。
  • 中國臺灣電商市場一覽:與日本跨境電商貿易頻繁,超過70%網購者使用...
    中國臺灣雖然是個小島,但是電商卻十分成熟,網購消費者比例達62%,居世界前列。相較而言,英國的網購消費者比例為77%,美國是66%。目前電商銷售額佔了臺灣總零售額的11%。
  • 臺灣影片《海角七號》中小米酒登陸大陸市場
    臺灣影片《海角七號》中小米酒登陸大陸市場 2009年01月11日 13:59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雨果網:2016年臺灣電商數據一覽 網購消費者比例達62% | 網際網路...
    記者從外媒近日的報導中了解到,中國臺灣雖然是個小島,但是電商卻十分成熟,網購消費者比例達62%,居世界前列。相較而言,英國的網購消費者比例為77%,美國是66%。
  • 大陸「雙十一」網購旋風勁吹臺灣
    經營天貓店「86小鋪」的臺灣美合國際實業公司總經理王閔麒11日在臺北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如此介紹今年「雙十一」戰果。席捲大陸的「雙十一」購物狂歡,已讓越來越多的臺灣中小企業看到商機。在全臺開設九家門店、剛於去年進駐天貓國際的美妝店「86小鋪」,今年有備而來,提早發出價值800萬人民幣的折扣優惠券。
  • 臺灣網購品牌群耀淘寶 在大陸廣受追捧
    四十有餘的老何是土生土長的臺灣人,從事網絡開店約有十年之久,經過多年摸爬滾打,在臺灣網購業小有名氣,所積累的網絡品牌更是名聲在外,耳熟能詳。自2007年跟隨網勁科技進入大陸市場、在淘寶開店後,老何保持著每兩三個月來大陸一次的習慣,而從今年開始,他發現自己來大陸的頻率越來越多,每次呆的時間也更長,甚至有時顧不上回臺灣。
  • 臺灣電商平臺排名_臺灣電商市場-跨境電商雨果網
    中國臺灣是亞洲主要電商貿易中心之一。其電子商務方面的進步,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強大的數字基礎設施,以及當地政府為推動電子商務所採取的措施。中國臺灣強大的移動電商中國臺灣的人口雖然只有大約2300萬,但這對全球電商市場的影響是巨大的。該地區還擁有非常高的網際網路普及率和智慧型手機使用率,這兩者都有助於推動其電商市場進入21世紀。
  • 四種產品,六大服務,圓通國際助您開拓臺灣市場
    談到跨境電商,大部分電商賣家會聚焦成熟的歐美電商市場,或是近期增長迅速的中東以及東南亞市場,但跨境交易連續7年保持高速增長的中國臺灣,同樣是賣家朋友不可忽視的一個市場。 受智慧型手機的廣泛普及、網際網路的高度滲透以及社交媒體流行的影響,臺灣民眾普遍網購熱情高,跨境網購的意願也非常高,超過四成消費者有跨境網購消費經驗。 便利店物流發達,交付方式靈活 末端配送異常極易影響消費者的體驗,但臺灣發達的便利店配送網絡很大程度有效的解決了這個問題。
  • 專家:臺灣業者渴望深度參與大陸電商市場
    新華社臺北2月26日電(記者楊慧 章利新)在臺北市進出口商業同業公會26日舉行的「2019跨境電商個案調查成果雙專刊」發布會上,專家學者圍繞企業發展跨境電商的機遇與挑戰等議題展開交流。多位與會專家認為,兩岸電商領域合作前景巨大,市場廣闊,臺灣業者渴望深度參與大陸電商市場。
  • 中國臺灣Shopee電商市場一覽:超過70%網購者使用手機購物
    據2019年數據,70%的臺灣消費者都通過智慧型手機或平板電腦進行網購,且消費頻率或金額都比較高,因此臺灣電商市場也為眾人所關注。而臺灣站作為Shopee中一個重要站點,那麼備受大陸跨境電商賣家關注的中國寶島臺灣電商市場如何?哪些類目表現更為突出?
  • 臺灣專家業者冀電商平臺助農產品更好「登陸」
    原標題:臺灣專家業者冀電商平臺助農產品更好「登陸」  新華網臺北12月12日電(記者吳濟海、李寒芳)近年來兩岸農產品貿易增長迅速。在電子商務大發展背景下,臺灣專家、業者希望通過兩岸電子商務平臺助力臺灣農特產品更好進入大陸市場。
  • 臺灣臺中太陽餅行業「登陸」廈門問路大陸市場
    已有五十多年歷史的臺灣臺中太陽堂食品有限公司首次登陸廈門設立第一家旗艦專賣店,這是臺灣太陽餅行業進入大陸市場的第一家公司。八月三日,太陽堂(廈門)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魏耀文(左)與臺灣制餅師傅對外展示產品。
  • 「臺灣味道」加速深耕大陸餐飲市場
    10月30日,在南京國際會展中心舉行的第93屆中國糖酒商品交易會上,臺灣貿易中心精選8家島內優質連鎖業者組成「臺灣連鎖品牌館」以聯合形象主題館的形式亮相南京,有意通過授權代理模式進駐大陸,新一波的「臺灣味道」又將來襲。  據悉,臺灣擁有超過3000個連鎖餐飲品牌,不過臺灣餐飲市場相對較小,且大都已呈飽和狀態,拓展大陸市場成為其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