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因為一篇文章被66萬粉絲的大V全文搬運,於是和朋友討論起原創作者,到底應該怎樣生存,尤其是一些粉絲量不高的原創者,幾乎維權無門,只能自發地結成聯盟,一起控訴抄襲者或者搬運工。
但說真的,各個平臺的維權成本太高了,根本沒有辦法一篇一篇文章去盯,只能一邊含淚看著自己的文章被人搬運,一邊再寫下新的文章,希望文章被平臺推薦,被粉絲關注,迅速成文大V,有一定的話語權。
原以為我已經很慘了,誰知道朋友更慘,辛辛苦苦寫的書評被1355人搬運或者抄襲,其中不乏某平臺知名主持人,以及在書評界小有名氣的作家。維權的路不僅長,更因為一些人早於她先發布,甚至會被平臺判定為非侵權內容。
曾經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想要成功,任何職業或者行業,最後拼的都是人品。
或許,在圖文創作領域,還需要那麼一點兒運氣。要保證自己註冊的平臺足夠多,還要發布的比搬運或者抄襲快,最重要的是早早標記了原創。
最近幾年很流行「打造個人品牌」這個詞,但個人品牌的打造,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不是隨便幾堂課、花點錢就能搖身一變成為某個領域的專家,打造出獨一無二的品牌。
對於圖文原創領域來說,可以不誇張地說,這個領域需要多更多的書,有更多的自己的獨到的見解或者看法。
在吸引粉絲關注層面,則應該儘可能地放下自己,更多地站在讀者的角度思考,去、為讀者解決問題,成為讀者的朋友,即使讀者暫時沒有選擇關注作者,或者因為某些原因(比如和讀者意見向左)決定不點喜歡,不再關注,圖文原創作者都該最大程度上了解讀者的需求,了解讀者的實際情況,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協助讀者處理問題,而不是製造問題。
圖文原創作者巴不得自己讀者越來越多,更巴不得自己的名聲越來越好,自己越來越自律,越來越優秀,可是搬運者和抄襲者的出現,讓寫作者與讀者之間的路徑更長,因為他們無從去分辨文章到底由誰原創,而這些原創文章如果侵權又會不會得到處罰。
信息化時代,我們每一個人都比前人瀏覽或者接觸的東西更多,如果一篇文章標題取得不好,內容不夠詳實,是很難得到平臺和讀者的認可的,可是,漫長而遙遠的維權路徑,已經讓圖文原創作者心力交瘁,積累粉絲更是無比艱難。
無論任何行業,做到最後撐著自己的,絕對是自己的人品,一個人如果人品都不好,即便他能舌燦蓮花,狡黠如鬼,未來的路也勢必會越走越窄。
敬畏你所從事的職業,真正地去為你的讀者寫出叫好又賣座的內容,而不是為了吸引更多讀者,就拿別人的內容充當自己的內容,用無數別人的經驗當作自己的經驗。
讀者是涓涓的流水,而原創作者的內容產出能力和人品就是這些水能夠不斷的源頭。
未來每個人都可能成為一個品牌,如果品牌從根上就是不善的,那麼何談你想建立的大廈能夠立得住呢?
一個行業的興衰,可能跟平臺、跟行業本身息息相關,但更跟每一個從業人員的素質直接掛鈎的,你越優秀你的讀者就會越滿意,你的讀者越滿意你就能走得更長久,而你所在的行業也會越來越為世人所尊重。
每個從業者都該有起碼的職業道德,這個行業才能長久。
寫作是一條孤獨且漫長的路,但願所有人都能靜下心來,產出自己的觀點和內容,眼望星空,腳踏實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