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話,差班的班主任還真不是任何人都能做得來的。當差班的班主任,非常考驗一個老師的智慧和耐心,弄不好的話,只會讓差班滑向更差的深淵,還有可能發生事故。
毫不誇張地說,管理差班絕對算得上是一門藝術,充分體現老師的教育智慧;也絕對可以稱之為師德試金石,試出一位老師的教育良知。
我是小學老師,曾經教過一個很差的班,併兼任班主任工作。最後雖然不能說把班級管理得有多麼好,但也確實得到全體老師一致認可,都說已經很不錯了。下面結合個人經驗,說說如何管理一個差班。
我接手這個班級是五年級,整體成績差就不用說了,這是差班標配。該班還被稱為「單親之班」,因為全班31個學生,其中有14個單親家庭,還有一個孤兒。單親家庭主要因於父母離異,也有兩個屬於母親或父親去世。
這些單親家庭的孩子,大多主要和爺爺奶奶生活,父親或母親在外打工,不在家。爺爺奶奶隔代疼愛,況且孩子又從小缺失母愛或父愛,所以這些孩子都被放縱,十分貪玩,以至於厭學。
其他學生雖然家庭沒問題,但又有五六個屬於留守兒童,父母雙雙在外打工,一年只有中秋和春節回家。這幾個孩子也是爺爺奶奶帶著,學習情況也很糟糕。
最讓人頭疼的是,單親家庭裡有一個女生張某,性格怪異、暴躁,好罵人打人,而且摸到什麼使什麼,還偷拿家裡錢好到網吧上網,特別可怕,要命的是他爺爺還死不講理。正因為有這個學生,所以其他老師都不願帶這個班級。我是因為才調來,校長「欺生」就給了我。
接手班級後,有人就善意提醒我一些注意事項,尤其是告訴我哪些學生屬於危險分子。那時我才意識到挑戰來了,而且不可逃避。
我開始重視起來,先從了解學生入手,扒清學生家庭情況,都是哪個村的,有沒有不講課的家長,有無特別與眾不同的學生,於是就掌握了上一節的基本情況。
摸清情況後,尤其是在了解了學生的成績後,我就基本確立了一個比較現實的目標,就是安全第一,學習第二。這樣的班級,平安每一天是我最大的願望,順利送到六年級,就是最大的成功。
像這樣的班級中的許多學生,要成績和要他命差不多,要了他的命,也就要了老師自己的命,所以接手這樣的班級,一定不要像其他班級一樣在學習上有過高期望。唯有放下成績,理性才能回歸。
在知道張某比較危險之後,我就先把心思大量花在了她身上。我把她安排在第一排,在我跟前,不許她亂動。我故意對所有學生一直保持一副冷麵孔,所以學生都有點怕,張某也比較忌憚。
但只要我不在,其他老師上課,由於是「熟人」,張某便肆無忌憚地違反紀律,講話、下位、打人,都隨自己心情。於是我遍把張某帶到辦公室,帶在身邊,她反正在課上不聽,還搗亂,上不上無所謂。
在辦公室裡,我嘗試和張某聊天。她一開始對我也是冷眼相看,後來我以網路遊戲的話題,才慢慢使她進入「圈套」,慢慢被我「洗腦」。我發現她喜歡被誇,就使勁誇。像這種吃軟不吃硬的,最好的辦法就是以柔克剛,如果也來硬的,多數要出事。
後來,她變得稍微聽點話了,我讓她去上數學英語課,她也去了。她不喜歡美術老師,在美術課上會故意搗亂,我就不讓她進班,而是在我跟前畫,隨畫什麼我都說好。
差班的學生雖然在學習上提不起來勁,但是對於一些文體活動,那可是非常積極的,而且很要強,很團結。
學校舉行拔河比賽,班裡學生熱情高漲,大家都想我們班得第一,個個拼盡全力,結果贏了六年級。
學校舉行大合唱比賽,人人要爭第一,都積極學唱,張某唱歌好,我讓她教別人唱,樂顛顛地接受任務,教得很上心,就是控制不住自己老是要打學不好的。
多次在活動中取得好成績之後,我順勢利導,不僅使班級凝聚力增強了,還讓學生重拾信心,不再自卑自暴自棄。這種思想上的轉變,慢慢在學習上見效了。
我在一開始制定管理目標後,又與科任老師商量,讓他們也降低要求,不要布置太多家庭作業,也不要布置太難的,讓絕大部分學生都會做,都能做完。
這一點不用擔心科任老師不配合,道理一講都明白。這些差班學生,難的不會做,多了不想做,布置也是白布置,學生不做或做得亂七八糟還氣人。少布置點簡單的,學生做了再誇誇,皆大歡喜。
在科任老師的配合下,學生不做家作業的情況基本杜絕了,學生在做家庭作業中漸漸找到自信,慢慢能聽話好好學習了。一天一點看不見的改變,會在一學期結束時呈現出明顯變化。一學期下來,老師們都公認兩點:1.學生不亂了;2.不做作業的基本沒有了。
只是成績進步並不明顯,不過到第二學期結束時,成績就有明顯進步了,不及格的減少一半。最後不知校長什麼意思,又讓我繼續玩轉六年級。
對於差班的管理,我方法可以說是「置之死地而後生」,也可以說是「曲線救學」,就是給予最低要求——安全,然後再想法讓學生建立自信,最後再轉移到學習上。
如果一上來就直撲成績而去,學習學習再學習,勢必導致學生更加厭學,從而事與願違。當一個班級整天亂糟糟時,無論老師怎麼努力,都是白費力氣。
當然了,作為老師,面對差班,首先不要產生逆反心理,要有同情心,要能積極面對,主動去適應,先謀生存——與學生和平乃至友好相處,再圖發展——促進學生學習。如果老師有厭惡感,那最後有可能兩敗俱傷。
以上就是我的個人經驗與一點看法,未必恰當,歡迎留言交流與指正,讓我們共同尋找差班治理良策。最後建議老師們看看《放牛班的春天》這部電影,值得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