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燦爛的日子》:經典作品的背後,你不知道的還太多

2020-12-20 淘漉音樂

雖然距《陽光燦爛的日子》上映已經過了二十多年,但至今看來還讓人覺得青春尚在、回味無窮,而這部經典作品幕後的故事,也絕對稱得上精彩!

1、來自馬丁·斯科塞斯的鼓勵

在1992年3月的時候,姜文到美國拜訪了著名導演馬丁·斯科塞斯,並且去到他的片場探班、學習。

當時姜文向他講述了《陽光燦爛的日子》這個故事,也表達了自己對當導演的擔憂。

馬丁·斯科塞斯當時就毫不猶豫地鼓勵他「Just Do It」,並且在姜文回國後,將自己導演的電影《計程車司機》的分場大綱和許多片場手記寄給了他,《陽光燦爛的日子》正是在這樣的鼓勵與支持中開拍的。

2、選角歷程

最開始劇組選擇「馬小軍」的標準是「長得像姜文」,但挑來挑去也沒有合適的。直到姜文的母親來了,覺得夏雨挺像姜文中學時的樣子,這才將這個角色定下來。

最初寧靜也並不是米蘭的第一人選。有一次姜文把幾個候選人叫到一起吃飯,可是又沒明確說要選誰,寧靜的暴脾氣當時就急了,心想:這還有完沒完,也不給個痛快話。於是她乾脆拍桌子走人了。

不過後來姜文覺得,在飯廳遠遠看到寧靜時候的感覺特別好,還是她更適合這個角色,這才又把寧靜請了回來,成就了經典的「米蘭」。

3、拍戲的過程並不夠「陽光燦爛」

為了讓演員們儘快進入角色,姜文實行了「全封閉訓練」,演員們必須穿上軍裝、住進部隊營房、切斷與外界的聯繫,每天背誦毛主席語錄、聽紅色歌曲,以找到當年的感覺。

電影開拍的第一場就是馬小軍他們在澡堂的戲,這場戲足足拍了三天三夜,夏雨覺得自己都要在水龍頭下淋得脫皮了。

而且影片中看似陽光燦爛的樣子,其實有2/3的內容是在10度以下的秋冬季節完成拍攝的,特別是馬小軍冒著傾盆大雨去找米蘭表白的時候,其實是零下十幾度的北京冬天。

4、寧靜嫌自己胖

當年拍攝的時候,姜文導演原本是希望寧靜再瘦一點兒的,但寧靜自己意會錯了。

其實她剛去的時候並不胖,後來看了很多畫報,那時候的人都比較豐滿,寧靜自己當時也感覺那樣挺好看的。

寧靜後來回憶說:「我當時腿那麼粗,長衛老師還要用廣角拍攝,他們覺得很好看,但我看的時候每每都被驚嚇到,當時總以為自己是被惡搞了。」

5、最耗片的電影

有一場戲是馬小軍見到米蘭家裡掛著的照片,一下就丟了魂。姜文覺得王朔在原著中將這一段描寫得十分精彩,可到他拍的時候,怎麼也拍不出那個味道。

為此,姜文足足用了4本膠片(約40分鐘),等於是一共拍了23040張照片,才終於從中選出了一張滿意的。

在拍攝過程中,還有很多場合都是姜文的臨時發揮,他是一個特別注重捕捉現場即興靈感的人,正因如此,整部影片拍下來,素材總共有25萬英尺,創下了中國導演耗片比的最高紀錄。

6、遺憾總是難免的

1994年,姜文邀請方化老師飾演「老將軍」的頭天晚上,特意重新看了一遍《平原遊擊隊》,他從小就看方化老師的電影,因此在創作劇本的時候就想好了,一定要請方化老師來出演這個角色。

但在拍攝期間,方化老師的身體已經很不好了,雖然現在看來那句「小孩,在哪裡?」很經典,可老師本人總覺得自己沒能很好地完成拍攝任務,還主動找姜文要求降薪。

然而遺憾的是,1994年11月7日,就在他離開攝製組不久之後因病去世,方化老師並未能看到這部他十分期待的電影上映。

7、有趣的小細節

1994年9月9日,《陽光燦爛的日子》正式在威尼斯首映。

但姜文卻不小心錯放成了義大利文字幕,使得在場包括主席大衛·林奇在內的英語國家評審團們,只能連蒙帶猜地看完片子。

在這點小小的失誤後,夏雨還是獲得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沃爾皮杯最佳男演員獎,但他是在第二天接受《青島晚報》記者採訪時才知道,原來自己「不小心」成了威尼斯最年輕的影帝。

8、超級粉絲昆汀·塔倫蒂諾

美國鬼才導演昆汀看完電影後,毫不掩飾對片子的喜愛,還特地與電影海報合了影,並與姜文成了彼此欣賞的好哥們。

1995年10月,他來到北京特地參觀了陽光燦爛的日子製片公司,還去到姜文主演的《秦頌》片場探班,看來有才華的人總是相互吸引。

9、陽光燦爛的北京一日遊路線

電影中馬小軍家的位置,位於東直門的北新倉胡同;而米蘭家取景地在東城區張自忠路上的段祺瑞執政舊址,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兩人第一次相見的地方,則位於車公莊大街的利瑪竇和外國傳教士墓地。

還有打群架的盧溝橋、見到於北蓓的恭王府花園,看演出的北京展覽館等等,如果你感興趣,絕對可以跟著劇組來趟「北京一日遊」。

現在《陽光燦爛的日子》已經有了4K修復版,比原版在時間上還要長出幾分鐘,突然很想重溫一遍啊!

相關焦點

  • 陽光燦爛的日子,我們寫詩
    三三七期同題詩1二月2大寒3陽光燦爛的日子,我們寫詩擬題人重出江湖&
  • 中登集團群英譜——安慰:陽光燦爛的日子!
    陽光燦爛的日子1993年,姜文的首部電影導演作品拍攝完成,《陽光燦爛的日子》。影片在述說屬於他和王朔們的青春故事。不像後來青春片那麼矯情,好像青春瀰漫著迷惘、痛苦、慌亂。青春故事也可以史詩一樣敘說,如克魯亞克的小說《在路上》。
  • 《放蕩青春》是荷蘭版《陽光燦爛的日子》,另一種大象席地而坐
    該片頗有一些荷蘭版《陽光燦爛的日子》的味道,而片中透出的荷蘭青年的生存態度,又是另一種《大象席地而坐》。《放蕩青春》是目前比較公認的一個電影翻譯名。這部荷蘭電影的荷蘭語直接翻譯則是「我們」。當然「我們」這個名字不能迅速呈現該片的內容態度,反倒是《放蕩青春》簡單明了,讓影迷知道它演的就是青年人的「放蕩不羈」。
  • 陽光燦爛的日子——向日葵主題作品展
    開幕酒會:2016年12月6日下午15時   展覽時間:2016年12月6日—12月20日   展覽地點:湘潭美術館   (雨湖區解放南路122號 · 老冰廠藝術區)   心向太陽   陽光燦爛的日子
  • 2018年電影觀後感·第19部《陽光燦爛的日子》
    我還記得有股燒荒草的味道特別好聞,可是大夏天哪來的荒草呢?但無論怎樣,記憶中那年夏天發生的事,總是伴隨著那麼一股燒荒草的味。」《陽光燦爛的日子》,改編自王朔的小說《動物兇猛》,傳達著「成長」的主題,從青春浪漫到認識到真正現實的轉變就是一種 「成長」。
  • 《陽光燦爛的日子》:放肆的青春就此綻放燦爛光芒,網友:亮瞎了
    今天我來和大家一起回憶一下這部小說改編的經典電影《陽光燦爛的日子》。該片由著名導演姜文執導。20世紀70年代初的北京,忙著「鬧革命」大人無空理會小孩,加上學校停課無事可做,以軍隊大院男孩為突出代表的少年人便自找樂子,靠起鬨、打架、鬧事、拍婆子等方式揮霍過量的荷爾蒙。
  • MIX TOP5新歌榜丨郝雲:陽光一般燦爛的日子
    NO.4 Alin--抱歉 我不抱歉人生的旅程每一頁都似雲翻湧、如浪拍蕩翻過這頁,才能往前抱著傷,不抱歉不抱怨管他們,讓我們,做我們NONO.1郝雲--陽光一般燦爛的日子陽光要多明媚才能稱做「燦爛「?聽過這首歌,讓我們想起了郝雲那句經典的歌詞:「每天站在高樓上,看著地上的小螞蟻」。這首《陽光一般燦爛的日子》好像是《活著》的「外傳」——站在了最高的高樓上,用放大鏡窺視著地上一隻只真實的「小螞蟻」,總有一隻能讓你對號入座。
  • 你們陽光燦爛的日子,就是我們的噩夢
    對此,被告表示不服,已經提起上訴,而對王女士來說,被告席的蔣某既陌生又熟悉——他們並不是同一屆,此前根本不認識,但她同時也清楚,坐在對面的被告,就是一直在網上發帖的人之一。訴訟告一段落後,王女士在知乎的帳號用很長的篇幅回答了一個問題:「你經歷過最成功的報仇故事」。
  • 《陽光燦爛的日子》一首關於青春的詩
    ——淺析《陽光燦爛的日子》視聽特色「所有的結局都已寫好,所有的淚水也都已啟程,卻忽然忘了是怎樣樣的一個開始,在那個古老的不再回來的夏日,無論我如何地去追索,年輕的你只如雲影掠過,而你微笑的面容極淺極淺,逐漸隱沒在日落後的群嵐,遂翻開那發黃的扉頁
  • 還記得《陽光燦爛的日子》裡的米蘭嗎?寧靜大尺度出鏡太驚豔!
    1995年,姜文的一部電影《陽光燦爛的日子》將我們的記憶永遠封存在那個夏天,現在回憶起來,60、70、80甚至一些90後男人躁動,女人懷春。當年,或者說一直到現在,聊聊情懷,我覺得只有《陽光燦爛的日子》值得一聊。
  • 從《陽光燦爛的日子》了解他的人生態度,不愧是京味民謠,夠味兒
    音樂敲黑板:郝雲《陽光一般燦爛的日子》當我們唱起歌,我們真的很快樂;當我們跳跳跳起舞,我們真的什麼都不在乎。京味民謠又搖滾的郝雲,讓唱作人的舞臺注入了新鮮的元素,雖然不是評委口中的高端難以理解的作品,但直白的力量也能深入人心,在緊張的氛圍中流動著愜意舒服的空氣,這個圈粉無數的中年大叔,舞臺表現平穩輕鬆,不急不躁,切切實實的讓大家感覺到了那種簡單的快樂。
  • 史景遷:追尋現代中國與陽光燦爛的日子
    陽光燦爛的日子暗暗猜想,對歷史有點興趣的愛書人,家裡總有一本兩本史景遷的著作。理想國陸續出了史景遷研究中國歷史系列,最新的一本是《追尋現代中國:1600-1949》。一網友說:諾丁漢大學在中國的分校有一門課用此書當教材很多年了。
  • 姜文的北京大院與他的處女作《陽光燦爛的日子》
    姜文,這個在影視圈子裡像神一樣的男人,觀眾給他的評價只有兩種,懂得人說他好的不得了,不懂得人說他的東西什麼都不是。這樣的兩極分化,就像是陳坤所說的那樣:「姜文的故事永遠不滿足於告訴你一些司空見慣的、日常的事。國內很多觀眾的觀影習慣其實是靠電視劇培養起來的,還是期待你給他講個故事。
  • 姜文看著寧靜相片,編《陽光燦爛的日子》,王朔:劇本竟然這樣寫
    那時候的姜文才28歲,僅僅是一位初出茅廬的演員而已,還不曾拍攝過任何影片。1991年底,兩位同是在部隊大院長大的哥們兒見面聊天,哥們兩人見面胡侃海聊,相互吹牛p。王朔臨走把手中剛出版的書,隨手扔給姜文,哥們兒剛出的書,這樣得了,你拿去看吧。
  • 《陽光燦爛的日子》:少年的英雄主義和愛情幻想,吹響了青春之歌
    《陽光燦爛的日子》講述少年馬小軍青春期虛無縹緲的英雄主義和對大姐姐米蘭愛情的幻想,又將其融入紅色年代,真實與虛假融合,展現出深刻的象徵和諷刺意味。《陽光燦爛的日子》在1995年一舉拿下《時代周刊》全球十大佳片第一名。
  • 《生逢燦爛的日子》熱播 京味兒電視劇為何走紅
    ■ 《生逢燦爛的日子》海報    其實細數《情滿四合院》《平凡歲月》《正陽門下》《風車》等優秀的京味兒作品,不難發現它們的共通之處:關注著普通人的喜怒哀樂,著眼於日常生活的酸甜苦辣,充滿著過日子的家長裡短,卻也不缺乏大時代的和諧共鳴。通過描述普通觀眾最熟悉的日常,在看似瑣碎的生活裡提純出生活的韻味與詩意。這也讓作品成功打破地域、文化的界限,引發更多觀眾的期待與共鳴。
  • 郝雲陽光一般燦爛的日子歌詞解析
    陽光一般燦爛的日子匆匆趕路又有點捨不得每天有人發財 每天有人無奈每天有人離開 又再回來有人賣了新房 有人披上嫁妝有人丟了愛情 隻身他鄉春天有花兒開 夏天有蟲兒來秋霧散不開當我們跳跳跳起舞好像真的什麼都不在乎當我們唱唱唱起歌我們看起來很快樂當我們跳跳跳起舞好像真的什麼都不在乎人人都低著頭 說話也不溫柔
  • 另類王朔的《動物兇猛》,讓我想起了陽光燦爛的日子
    ——《動物兇猛》說起來《動物兇猛》可能大多數人並不了解,而提起來《陽光燦爛的日子》卻是大眾所熟悉的,無熱血,不少年。青春的鮮血與精神、叛逆與迷茫是青春期的獨特烙印。身體在驚人地成長,頭腦卻是在毫無準備地趕上生理成熟期,這樣產生的很多難以消化的欲望,他們急於選擇自己的道路。
  • 寧海文化名家名匠 |雪野:比窗外的陽光還燦爛溫暖
    寧海文化名家名匠 |雪野:比窗外的陽光還燦爛溫暖 2019-11-30 16: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央歌劇院推出室內微歌劇《陽光燦爛》
    疫情過去,陽光燦爛,是全人類樸實而又熱切的共同心願。這個抗「疫」的春天,每個人都在參與著、經歷著、見證著歷史,每個人都在這場看不見敵人的生死較量中做著力所能及的貢獻……以藝抗「疫」責無旁貸中央歌劇院是代表中國歌劇藝術最高水準的國家藝術院團,疫情期間,在落實黨和國家各項防控舉措的同時,更深感文藝工作者的使命和責任在肩,推出了致敬戰疫英雄的《長江之歌》特別版,用經典作品鼓舞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