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意無界限,你能否想像在鱗次櫛比的寫字樓上種瓜果、糧食、蔬菜會是什麼樣的風景?最近,國外流行的創意農業竟然是「在城市裡隨心所欲地建農場」。
成長盒子,英國倫敦
在一個20英尺的裝運容器裡,成長盒子(GrowUp Box)在貯水池裡養殖羅非魚,並在垂直柱狀物上種植綠色蔬菜,用廢棄物施肥。
通過徹底改造的裝運容器——成長盒子,凱特·霍夫曼和湯姆·韋伯斯特正在賦予「盒飯」這個詞全新的含義。
在這個20英尺的裝運容器裡,羅非魚被養殖在特別定製的貯水池裡,以確保魚兒們有足夠大的空間去生長,在貯水池上面,綠色蔬菜被種植在垂直柱狀物上。羅非魚貯水池裡的水會在循環過程中流經柱狀物,此時水中的廢棄物便成為400餘株作物的養料。魚兒和綠色蔬菜會向區域餐廳出售。
霍夫曼說,該項目的母公司,成長城市農場(GrowUp Urban Farms),與有意向建設自己盒子的人們進行諮詢,即將在倫敦開始建造第一家具有商業規模的養耕共生型農場。
燈塔食物森林,美國西雅圖
這個被稱為「燈塔食物森林(Beacon Food Forest)」的西雅圖項目正把一些公共土地變為美食森林,居民們可以吃到水果、南瓜和堅果。
自對公眾開放以來,西雅圖的燈塔食物森林正在把一塊公共土地變成一個美食森林公園。
居民們被歡迎到森林(一片7英畝的土地)裡放牧,該片土地毗鄰城市公園,主要有水果和堅果樹、一個南瓜園和幾十株漿果灌木。聯合創始人格倫·赫利希(Glenn Herlihy)說,我們的目標是模仿一種自然生態系統,創建一個無需過多維護,並能提供更高收成的空間。
保聖那集團,日本東京
保聖那集團(Pasona Group)是一家人才派遣公司,在其位於東京的集團總部,西紅柿在天花板上垂吊著,香草芬芳四溢地在會議室生長,而大堂則以一片稻田作為中心裝飾品。
這些作物旨在幫助員工放鬆、鼓勵關於農業的創新思維,以及創造社區意識,就像農民照看農作物一樣。員工們可在公司的自助餐廳品嘗到經過處理和烹飪的種植在辦公室裡的食物。
農夫的庭院,美國北卡羅來納州
農夫的庭院(Farmery),預定於今年秋天在一個尚未公開的秘密地點開業,庭院將是一個8000平方英尺的市場,會自主種植蘑菇、蔬菜和水果。
農夫的庭院的創始人班傑明·格林計劃更有效地提高農場向商店轉變的效率,直至最終全部替代。
農夫的庭院將是一個8000平方英尺的市場,市場底層是購物區,上層會自主種植蘑菇、蔬菜和水果。任何非市場直接種植的作物,將在本地採購。
一個較小的獲得眾籌網(Kickstarter)資助的原型農場,格林稱之為「改進後的農產品(000061,股吧)小店」,目前正在北卡羅來納州達勒姆(Durham)運營,第一個完整規模的店即將在今年秋天開業,格林說。但是,該店的具體位置至今仍被嚴格保密。
綠色天空,新加坡林厝港地區
綠色天空(Sky Greens)在又高又窄的A字形結構上種植生菜、菠菜以及各種亞洲綠色蔬菜,該結構會慢慢地轉動植物,以確保他們得到足夠的陽光。
新加坡是世界上人口最密集的國家之一,幾乎沒有可用於農業的土地。因此,身為發明家和企業家的傑克·吳創建了綠色天空系統,用儘量少的空間種植更多的食材。把它看成是一座植物的摩天大樓。
綠色天空在又高又窄的A字形結構上進行種植,設備最多可容納32層綠色蔬菜,包括生菜、菠菜以及各種亞洲綠色蔬菜。該結構會慢慢地轉動植物,就像在摩天輪上一樣,以確保他們得到足夠的陽光。 綠色天空於2012年10月展開其商業運營,每天向新加坡市場遞送其收穫的蔬菜。
布魯克林農場,美國紐約布魯克林
布魯克林農場在一對寫字樓的頂上擁有一塊2.5英畝的種植空間。「我們尋求在不增加農業佔用空間的前提下提高糧食產量。」女發言人阿納斯塔西婭·普拉基亞斯(Anastasia Plakias)說。
農場每年種植的食材超過5萬磅,向農貿市場、社區支持農業認購和批發客戶提供。除了推動紐約市當地食物的供應,農場每年還吸收100多萬加侖的雨水,減少了全市系統的必然負荷。
本版撰文、整理 新報記者 唐瑤
(責任編輯:羅浩 HN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