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薛丁格的貓,這隻貓到底「害死」了多少人?

2020-12-14 授漁與授愚

埃爾溫·薛丁格是奧地利著名的物理學家,1926年薛丁格提出了著名的薛丁格方程,為量子力學奠定了堅實的基礎。1933年埃爾溫·薛丁格因薛丁格方程獲諾貝爾物理學獎。1935年薛丁格提出的有關貓生死疊加的著名思想實驗,也就是薛丁格的貓。他試圖從宏觀尺度闡述微觀尺度的量子疊加原理的問題。這一思想實驗巧妙地把微觀物質在觀測後是粒子還是波的存在形式和宏觀的貓聯繫起來,以此求證觀測介入時量子的存在形式。

因為這隻貓的提出最終使得薛丁格心神不寧,把他整的是死去活來,而且由於「薛丁格的貓」的提出,從此開啟了量子力學研究的熱潮。從而整得更多的人死去活來。中國對於量子力學的研究自然不肯落後,從而整的更多的中國人也狂抓!

如果你對這些科學不感興趣,不想被這隻貓給「整死」,那麼建議你不要看此文。

首先我所說的被薛丁格的貓給害死,並不是指這隻貓真的害死了大量人的性命,這裡的「害死」主要是指精神上的考驗。對現今的人生宇宙產生了嚴重的質疑,產生了無限的遐想……

那麼什麼是量子力學呢,什麼又是薛丁格的貓呢?為什麼要研究量子力學等,針對這些問題我們一一去理清楚他們的來龍去脈。

量子力學是描述微觀物質(原子、亞原子粒子)行為的物理學理論,量子力學是我們理解除萬有引力之外的所有基本力(電磁相互作用、強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的基礎。那麼什麼又是量子,為什麼要去探索這些微觀的作用力呢?

這裡先說一個題外話,我們對這個世界的認識是源於我們的五官,然而我們五官所能感受到的全部都是宏觀的世界。比如我們想要知道人的特性,僅憑五官從宏觀的世界去了解,是很弄清楚人的一些具體特性的,比如人為什麼會吃飯,為什麼會生老病死等。那麼我進入微觀的世界,從組織到分子再到細胞,去弄清楚細胞的特性就能得出人所具有的特性。所以一些生物實驗基本都是研究最小單位細胞,從而去推理出生命的屬性。

對於宇宙的探索也是如此,為什麼是研究量子而不是粒子夸克呢?首先得分清楚量子和電子中子質子可不是一個意思。容易混淆是因為翻譯的緣故,我們把微觀的單位基本都翻譯成*子,而量子是指「量元化的」,量子是一個在物理學中常用到的概念,指一個不可分割的基本個體。量子它有可能是若干個粒子組成。你可以簡單理解成,所謂量子就是研究物質世界和能量世界的中間環節點。

研究量子力學我們可以知道這個世界究竟是怎樣運行的。根據量子力學的探究,微觀粒子總是處於多種狀態的疊加態。在最早人們開展光子和電子的雙縫幹涉實驗時,會發現單個光子或電子總會莫名其妙地同時通過兩條縫,也就是說單個光子或電子在過雙縫時,處於同時經過左縫和右縫的疊加狀態。而當人們試圖觀測到底是怎樣一種疊加狀態時,光子或電子會瞬間退化為單個粒子狀態。總之,讓人無法觀測。

於是薛丁格提出了著名的貓實驗思想,在一個盒子裡有一隻貓,以及少量放射性物質。之後,有50%的概率放射性物質將會衰變並釋放出毒氣殺死這隻貓,同時有50%的概率放射性物質不會衰變而貓將活下來。

根據經典物理學,在盒子裡必將發生這兩個結果之一,而外部觀測者只有打開盒子才能知道裡面的結果。在量子的世界裡,當盒子處於關閉狀態,整個系統則一直保持不確定性的波態,即貓生死疊加。貓到底是死是活必須在盒子打開後,外部觀測者觀測時,物質以粒子形式表現後才能確定。這項實驗旨在論證量子力學對微觀粒子世界超乎常理的認識和理解,可這使微觀不確定原理變成了宏觀不確定原理,客觀規律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貓既活又死違背了邏輯思維。

薛丁格的貓是諸多量子困惑中有代表性的一個。一隻貓被封在一個密室裡,密室裡有食物有毒藥。毒藥瓶上有一個錘子,錘子由一個電子開關控制,電子開關由放射性原子控制。如果原子核衰變,則放出阿爾法粒子,觸動電子開關,錘子落下,砸碎毒藥瓶,釋放出裡面的氰化物氣體,貓必死無疑。

原子核的衰變是隨機事件,物理學家所能精確知道的只是半衰期——衰變一半所需要的時間。對於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物理學家卻無法知道,它在什麼時候衰變,當然,物理學家知道它衰變的機率也就是貓死亡的機率。如果我們不揭開密室的蓋子,可以認定,貓要麼死要麼活。這是它的兩種本徵態。

如果我們用薛丁格方程來描述薛丁格貓,則只能說,它處於一種活與不活的疊加態。我們只有在揭開蓋子的一瞬間,才能確切地知道貓是死是活。此時,貓構成的波函數由疊加態立即收縮到某一個本徵態。量子理論認為:如果沒有揭開蓋子,進行觀察,我們永遠也不知道貓是死是活,它將永遠處於半死不活的疊加態,可這使微觀不確定原理變成了宏觀不確定原理,客觀規律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貓既活又死違背了邏輯思維。

此後哥本哈根詮釋以及多世界詮釋都相互爭論著,哥本哈根詮釋捍衛了「意識」的崇高地位,強調了意識對於實驗結果的決定性。這個詮釋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成了「正統的,標準的」詮釋。

多世界詮釋則很好地解釋了薛丁格的貓態,「原子衰變了,貓死了;原子沒有衰變,貓還活著」這兩個世界將完全相互獨立地演變下去,就像兩個平行的世界一樣。平行世界理論如果真的存在,那麼我們都是生活在平行世界當中,既在另一個世界有另外一個你,兩個世界中的你以某種方式關聯著。即便是這個世界中你去世了,你的親友為你哀悼,可另外一個世界的你卻仍然活著……

還有什麼量子糾纏,在波函數描述多電子體系時,還會出現一個神奇的現象——量子糾纏,也就是說在一個多電子體系中,對一個電子的狀態的改變能夠牽扯到這個體系其他電子的狀態的改變,不管這個兩個電子的距離相隔多遠。這種作用關係被愛因斯坦稱作「幽靈般的超距作用」。

愛因斯坦說的:上帝不玩骰子,但是量子力學讓我們不得不相信,上帝似乎是玩骰子的。所以量子力學也有著反常識、難理解的特點,畢竟這是一門反常識的學科,量子力學奠基人之一波爾說「誰看到量子理論還沒發瘋,那他肯定是沒有看懂。」

所以嘛,要怪就怪薛丁格的貓,這隻貓害的許多物理學界的大佬寢食難安,怎麼也思索不透這個世界究竟是一種怎麼樣分方式運行著。

儘管科學家並沒有研究透量子力學,但是量子力學卻可以在很多領域裡得到應用。比如中科院就在量子通訊方面取得重大突破。量子通信是量子密鑰加傳統通信的簡稱,量子通信並不是通過量子糾纏來傳遞信息,而是傳遞密鑰。量子的不可克隆性和不確定性保證了量子密匙分配的高安全性。

還有什麼量子計算機,如果取得成功那麼將是科學界重大的革命!

相關焦點

  • 明星大偵探薛丁格的貓是什麼意思 薛丁格的貓出處哪裡
    「薛丁格的貓」是由奧地利物理學家薛丁格於1935年提出的有關貓生死疊加的著名思想實驗,是把微觀領域的量子行為擴展到宏觀世界的推演。當時的實驗過程是:在一個盒子裡有一隻貓,以及少量放射性物質。之後,有50%的概率放射性物質將會衰變並釋放出毒氣殺死這隻貓,同時有50%的概率放射性物質不會衰變而貓將活下來。
  • 《戰魂銘人》薛丁格的貓的作用介紹 薛丁格的貓作用是什麼
    導 讀   戰魂銘人薛丁格的貓有什麼用呢?其實薛丁格的貓打斷作用對於玩家們的作用也是不錯的哦。
  • 薛丁格的貓是什麼意思比喻什麼 薛丁格的貓通俗解釋
    薛丁格的貓這句話真的是比較火的,但是還是有很多的人不太清楚這到底是個啥意思,來看看薛丁格的貓比喻什麼?  薛丁格的貓比喻什麼:  薛丁格的貓,比喻一件事如果你不去做,它就可能有兩個結果,而一旦你去做了,最後結果就只能有一個,你的參與也直接幹預了結果。
  • 什麼是薛丁格的貓?
    薛丁格的貓是我們大多數人可能都聽說過的東西,但是我們當中有多少人真正知道它是什麼意思呢?今天我們就來討論一下,薛丁格的貓是在說是什麼?不過,他最著名的還是是「薛丁格的貓」,這是他為了反對哥本哈根學派關于波函數的觀點而用一隻貓做的思想實驗,但後來,被廣泛應用於形象描述宏觀和微觀物理體系的不同之處。
  • 簡單科普,薛丁格的貓到底是什麼意思?
    信有很多朋友在看頭條或者一些關於量子力學的文章中都能看到「薛丁格的貓」這個詞語, 那麼這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薛丁格是誰?
  • 我就是薛丁格的貓
    問題來了,放射性物質什麼時候衰變完全是不確定的,那麼箱子外面的物理學家用波函數來描述貓的狀態時就不好辦了,根據態疊加原理,這時只能說貓有多大的可能性是處在活態多大的可能性處在死態,也就是說貓是處在死態與活態的疊加態上。或者說這隻貓百分之多少是活的,剩下的百分之多少是死的。貓的這種狀態和現實生活的實際是格格不入的!
  • 薛丁格的貓是什麼貓?這是我看到的最通俗的解釋
    我們的組織結構是強政府,人們已經習慣了政府的權威帶著我們思考,現在國家層面發射了量子衛星,很多人開始重視量子力學有關問題。薛丁格的貓到底是描述了微觀和宏觀的差異,還是主觀和客觀的矛盾?其實,量子力學不是概率論。概率論是對事件發生的可能加以評估,但事件最終可能只有一個。
  • 「薛丁格的貓」,近百年來使人深思熟慮,到底有什麼深奧內涵
    什麼是「薛丁格的貓「薛丁格的貓」是由奧地利理論理論物理學家薛丁格在這一實驗成功的顛覆了很多人對於哲學的認知,可直到現在也還是有很多人對這個實驗存在著質疑。這裡必須要認識到量子行為的一個現象驗是這樣的:我們在一個盒子裡放入一隻貓,以及和一些的少量放射性的物質。之後,便會有50%的概率放射性物質將會衰變並釋放出毒氣殺死這隻貓,同時有50%的概率放射性物質不會衰變而貓將活下來。「薛丁格的貓」理論
  • 薛丁格的什麼貓?
    導語:有那麼一隻貓,它屬於薛丁格,屬於愛因斯坦,屬於物理學史,屬於每一個對量子理論懷有好奇幻想的人。有那麼一隻貓,它屬於薛丁格,屬於愛因斯坦,屬於物理學史,屬於每一個對量子理論懷有好奇幻想的人。本文將從這隻貓的由來出發,以這隻貓帶來的種種困惑收尾,與讀者到量子領域一遊。薛丁格的貓,原本是薛丁格和愛因斯坦兩位量子力學的先驅者,為反對(當前主流的)量子力學哥本哈根詮釋而聯手鑄就的一把思想武器。為了介紹這把武器,要先從量子力學的建立,尤其是物質波說起。
  • 戰魂銘人薛丁格的貓是什麼 新道具薛丁格的貓介紹
    戰魂銘人更新了新版本之後就更新了很多的新的內容,新的關卡地圖,新的角色,還有新的道具。很多玩家們對於這些新的道具都很陌生,很對的玩家們還不知道這些新道具是什麼,那麼新道具薛丁格的貓是什麼?新道具薛丁格的貓怎麼樣?
  • 讓薛丁格的貓跳舞起來 ——破解薛丁格的貓的思想實驗難題
    若原子在這個半衰期的時間內發生了衰變,那放出的電子將觸發電子開關,釋放毒氣瓶中的毒氣,讓貓死去;若原子沒有發生衰變,則貓存活。根據哥本哈根解釋,微觀粒子在沒有被觀測時處於「疊加態」,即微觀粒子的狀態符合其波函數描述的概率,有各種可能性,但不能具體確定到底處於什麼狀態,只有觀測之後其狀態才被確定。
  • 薛丁格的貓究竟是什麼?為什麼讓人如此抓狂?
    在量子力學中,有一個非常有意思的思想實驗,即著名的薛丁格的貓的實驗,那麼這個實驗究竟是什麼呢?讓我們來一探究竟吧!(喜劇《生活大爆炸》中關於薛丁格的貓的有趣一幕)假設有這樣一個系統,A點是電子發射器,可以發射電子。
  • 薛丁格的貓,前世、今生、後世
    而薛丁格的貓正是這個史話中的重要縮影。貓的前世故事的開頭要從「光」說起。光是每個人見得最多的事物,但它到底是什麼?看得見好像又看不見,摸得著好像又摸不著。有關光的爭論在物理界是持續時間最長、程度最激烈的一場論戰。
  • 薛丁格的貓
    從表面上看,這是一個圍棋死活題。實際上它有一個巧妙的隱喻。原題設計者把它叫薛丁格的貓。下面這一段是從百度上摘下來的介紹(註:本來不想加這段,但公眾號規定文章必須夠300字才可以發,所以摘一段貓的介紹。已經知道這個概念的可以跳過這段,沒有新內容。沒有聽說過這個概念的人,如果讀了這段,而且搞懂了,或許這是你今天上網的最大收穫)。
  • 動漫裡出場率居高不下的「貓」,薛丁格的貓到底是什麼?
    今年的十月新番可謂是近幾年來最好的陣容,沒有之一,這一點可以從觀眾們的評價中得出結論,在B站上就有不少的番劇的評分達到了9.8之高,自不用說刀劍三、魔禁三和jojo,連《關於我轉生為史萊姆這檔事》也是取得了9.8分的成績,還有就是《青春豬頭少年不會夢到兔女郎學姐》這部番。
  • 物理學「神獸」薛丁格的貓,到底代表了什麼?答案比你想像的複雜
    今天我們來討論一個讓很多人感到疑惑的問題,「薛丁格的貓」到底代表了什麼?為什麼這個思想實驗經常被人提及,它對我們的科學發展有什麼幫助嗎?其實重要的並不是貓咪,而是貓咪所處的狀態「生死之間」,如果不打開盒子,我們就無法判斷貓咪的生死,這個時候這只可憐的貓就是生和死兩種狀態共存。
  • 再揭量子真相:薛丁格的貓,到底在說什麼?
    說這句話的人,大都是讀過《量子力學》這本教材的。但是你想過嗎,教材也是人編的,編寫的過程中,很容易出現翻譯或者轉述錯誤,再加上寫教材的人個人理解偏差,最終出現謬誤的可能性非常大。這就好比傳話遊戲,經過多人轉述,第一個人說的話已經面目全非:
  • 薛丁格的貓到底是什麼梗?為何一會死一會活,一會既死又活?
    也就是說量子力學的定律決定了貓的生死,薛丁格把微觀世界抽象的概念過渡成了現實問題。於是粒子到底是不是隨機出現的微觀態尺度和貓的生死這種宏觀態尺度聯繫了起來。波爾說電子即在那,也在那,所以薛丁格說:「如果波爾說的是對的,那麼貓既是死的也是活的,如果你打開箱子想看看它到底是死是活,不好意思,結果是隨機的,變成了要麼死,要麼活。」
  • 歷史上最著名的貓《薛丁格的貓》,這裡講的很清楚
    用通俗的語言講,量子力學只關心概率,而概率又是通過觀測得到的,所以量子力學中就出現了物質在沒有觀測之前都是不確定性的。(這點很重要)這下把奧利地著名物理學家薛丁格給惹惱了,因為按照傳統物理學,只要知道物質的運動參數,所有的事情都是確定,為什麼到微觀就變成不確定性呢?於是提出了著名的思想實驗,薛丁格的貓。
  • 如何理解「薛丁格的貓」?觀察者決定了「量子」的狀態演變
    如何理解「薛丁格的貓」?觀察者決定了「量子」的狀態演變要說在物理學當中,最神奇的一種「生物」,莫過於「薛丁格的貓」了。這隻貓到底是死是活,許多年來一直困擾著非常多的科學家,而且除了科學家,也讓許多的的科學愛好者同樣滿頭霧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