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薛丁格的貓?

2020-12-11 劉老師聊科學

薛丁格的貓是我們大多數人可能都聽說過的東西,但是我們當中有多少人真正知道它是什麼意思呢?

今天我們就來討論一下,薛丁格的貓是在說是什麼?

歐文·薛丁格是20世紀初的物理學家,對量子理論方面有很大的貢獻,並在1933年被授予諾貝爾物理學獎。相信物理系的朋友對他不會陌生,薛丁格方程會貫穿整個量子力學課程學習。

不過,他最著名的還是是「薛丁格的貓」,這是他為了反對哥本哈根學派關于波函數的觀點而用一隻貓做的思想實驗,但後來,被廣泛應用於形象描述宏觀和微觀物理體系的不同之處。

埃爾溫·薛丁格(Erwin Schrdinger)

這一切是怎麼開始的呢?

量子力學自20世紀初誕生以來,對於原子及亞原子層次的物理現象方面的解釋取得了極大的成功。量子力學理論預言與實驗結果之間高度符合,讓大家從對量子力學原理半信半疑到承認它的正確。

大家都知道雙縫幹涉實驗,無論是光還是電子,穿過一個有並列雙縫的障礙物,在後面的屏幕上留下的是多條明暗相間的幹涉條紋,而不是兩條與雙縫對應的亮條。之後,科學家改成用單個光子或單個電子重複這個實驗,在屏幕上留下的仍然是幹涉條紋,它們並沒有像預期的那樣只走一條路。

電子雙縫幹涉

這證明了光和電子的波的特性,並且量子力學很好的用波函數表明了幹涉條紋的明暗代表了概率。但之後,以愛因斯坦為代表的物理先驅和以玻爾為代表的哥本哈根學派對於這個波函數的概率開始了曠日持久的爭論。

假設一個自旋為0的介子衰變成電子對時,由於角動量守恆,所以分離出的兩個電子一定自旋相反,總自旋還是為0。那麼如果讓它們各自沿反方向飛行,然後測量電子的自旋。如果觀測者測得其中一個電子的自旋向上,他立即就知道了另一個電子自旋向下。

哥本哈根學派認為,在測量之前電子的自旋是不確定的.是測量使得電子的態矢量發生坍塌,同時產生出另一個方向電子的自旋。這也是我們現在大部分物理教科書上的觀點。

但愛因斯坦和薛丁格定域的物理實在性觀點,認為哥本哈根學派違反了狹義相對論,他們認為電子在產生的那一刻就有了確定的自旋方向,只是量子力學無法告知而已.換言之,量子力學是不完備的。

薛丁格就用貓來做了一個形象的思想實驗。設想製作這樣一個黑箱子,把一隻貓咪放在裡面。這個黑箱子中有一個存放放射性物質的毒氣裝置,該物質可能發生原子衰變、也可能不發生原子衰變,這兩種過程的概率相等.倘若發生原子衰變,這個原子會觸發這個裝置,放出毒氣,貓咪就會死亡,若沒有衰變,貓咪則一切安好。

那麼,如果我們不打開箱子,這隻貓咪是死是活呢?

薛丁格的貓

按照哥本哈根學派觀點,若可以把貓作為量子力學的研究對象,則在其被囚禁在黑箱子內以後,其狀態應可以被波函數描寫,換句話說,直到盒子被打開,貓的狀態是完全未知的,因此,貓被認為處於同時活著和死了的量子疊加態。

只有在外部觀測者打開箱子的那一時刻,貓被迫選擇了一種狀態,或者活著、或者死了.如果你發現貓死了,那麼哥本哈根學派量子力學對此悲劇的理解就是:你的觀測殺死了貓.

薛丁格認為打開黑箱前貓處在既死又活、非死非活的狀態這個結論是謬論。

量子理論是用來描述電子和質子等亞原子粒子行為的,它的核心是波函數的概念。波函數描述了這些粒子可能具有的所有狀態,包括能量、動量和位置等屬性。

但現在已經證明,量子態崩潰並不僅僅是由有意識的觀察者驅動的,事實上,量子粒子的每一次相互作用都會使它的狀態崩潰,這也是現在量子計算機面臨的一個問題。

「薛丁格的貓」不是一個真正的實驗,甚至不是任何科學理論的一部分。薛丁格用貓構建了他的假想實驗,以證明對量子理論的簡單誤解會導致與現實世界不相符的荒謬結果。它只是一個發明出來的比喻性質的說明工具。但不幸的是,當代許多人繼續傳播這樣的誤解——量子狀態(以及現實本身)是由有意識的觀察者決定的,用量子理論對現實、意識、甚至玄學的本質進行非實質性、非科學的討論,還很受歡迎,真是讓人哭笑不得。

如果喜歡這篇文章,請關注劉老師,每天帶來硬核科普。

相關焦點

  • 薛丁格的貓是什麼意思比喻什麼 薛丁格的貓通俗解釋
    薛丁格的貓這句話真的是比較火的,但是還是有很多的人不太清楚這到底是個啥意思,來看看薛丁格的貓比喻什麼?  薛丁格的貓比喻什麼:  薛丁格的貓,比喻一件事如果你不去做,它就可能有兩個結果,而一旦你去做了,最後結果就只能有一個,你的參與也直接幹預了結果。
  • 《戰魂銘人》薛丁格的貓的作用介紹 薛丁格的貓作用是什麼
    導 讀   戰魂銘人薛丁格的貓有什麼用呢?其實薛丁格的貓打斷作用對於玩家們的作用也是不錯的哦。
  • 薛丁格的什麼貓?
    導語:有那麼一隻貓,它屬於薛丁格,屬於愛因斯坦,屬於物理學史,屬於每一個對量子理論懷有好奇幻想的人。有那麼一隻貓,它屬於薛丁格,屬於愛因斯坦,屬於物理學史,屬於每一個對量子理論懷有好奇幻想的人。本文將從這隻貓的由來出發,以這隻貓帶來的種種困惑收尾,與讀者到量子領域一遊。薛丁格的貓,原本是薛丁格和愛因斯坦兩位量子力學的先驅者,為反對(當前主流的)量子力學哥本哈根詮釋而聯手鑄就的一把思想武器。為了介紹這把武器,要先從量子力學的建立,尤其是物質波說起。
  • 明星大偵探薛丁格的貓是什麼意思 薛丁格的貓出處哪裡
    《明星大偵探》第三季最後一期節目中,撒老師提出薛丁格的貓的想法和白白提出的楚門世界的想法真的腦洞大開,看完之後頭皮發麻,接下來小編會帶大家深入了解一下薛丁格的貓這個理論。  「薛丁格的貓」是由奧地利物理學家薛丁格於1935年提出的有關貓生死疊加的著名思想實驗,是把微觀領域的量子行為擴展到宏觀世界的推演。當時的實驗過程是:在一個盒子裡有一隻貓,以及少量放射性物質。之後,有50%的概率放射性物質將會衰變並釋放出毒氣殺死這隻貓,同時有50%的概率放射性物質不會衰變而貓將活下來。
  • 戰魂銘人薛丁格的貓是什麼 新道具薛丁格的貓介紹
    很多玩家們對於這些新的道具都很陌生,很對的玩家們還不知道這些新道具是什麼,那麼新道具薛丁格的貓是什麼?新道具薛丁格的貓怎麼樣?下面就來看看新道具薛丁格的貓介紹吧。 新道具薛丁格的貓可能還會有很多的玩家們都不知道這個新道具的存在,所以對於玩家們來說這是一個非常陌生的道具,在其實在遊戲中薛丁格的貓這個道具是很特殊的一個道具,這個道具還真的就是一隻貓,說他是一個比較特殊的道具,當然也不是因為他是一隻貓的樣子而特殊
  • 簡單科普,薛丁格的貓到底是什麼意思?
    信有很多朋友在看頭條或者一些關於量子力學的文章中都能看到「薛丁格的貓」這個詞語, 那麼這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薛丁格是誰?
  • 什麼是薛丁格的貓,這隻貓到底「害死」了多少人?
    埃爾溫·薛丁格是奧地利著名的物理學家,1926年薛丁格提出了著名的薛丁格方程,為量子力學奠定了堅實的基礎。1933年埃爾溫·薛丁格因薛丁格方程獲諾貝爾物理學獎。1935年薛丁格提出的有關貓生死疊加的著名思想實驗,也就是薛丁格的貓。他試圖從宏觀尺度闡述微觀尺度的量子疊加原理的問題。
  • 薛丁格的貓,指的是什麼,大多數的理解都是錯誤的
    今天,是薛丁格133歲誕辰。薛丁格的貓是的指的什麼再次進入視野。很多人對薛丁格的貓的理解可以概括成一句話:「貓在箱子裡在「死的」或者「活著」兩種狀態之一的概率各是50%,只有打開箱子才會知道是死」或者「活」。但是你如果讀了《生命是什麼》之後,你就會發現這種理解是多麼的膚淺和不準確。
  • 薛丁格的貓
    原題設計者把它叫薛丁格的貓。下面這一段是從百度上摘下來的介紹(註:本來不想加這段,但公眾號規定文章必須夠300字才可以發,所以摘一段貓的介紹。已經知道這個概念的可以跳過這段,沒有新內容。沒有聽說過這個概念的人,如果讀了這段,而且搞懂了,或許這是你今天上網的最大收穫)。
  • 我就是薛丁格的貓
    薛丁格薛丁格方程是根據一些零星的事實和猜想建立起來的,用它可以非常好地描述微觀世界物質的運動。可這個方程的根本物理意義是什麼,薛丁格沒有給出來。問題來了,放射性物質什麼時候衰變完全是不確定的,那麼箱子外面的物理學家用波函數來描述貓的狀態時就不好辦了,根據態疊加原理,這時只能說貓有多大的可能性是處在活態多大的可能性處在死態,也就是說貓是處在死態與活態的疊加態上。或者說這隻貓百分之多少是活的,剩下的百分之多少是死的。貓的這種狀態和現實生活的實際是格格不入的!
  • 讓薛丁格的貓跳舞起來 ——破解薛丁格的貓的思想實驗難題
    薛丁格的貓,大名鼎鼎,由來已久,爭論不休。但近來發現這個著名的反諷量子力學的思想實驗其實存在偷換概念的的錯誤,具體說明如下:一、對薛丁格的貓這一思想實驗的簡單解釋首先要說明一下這個實驗的產生原因。而「原子的衰變」的疊加態是什麼?有真實的物理現象和解釋嗎?「衰變的疊加態」就是「又衰變又不衰變」,這和「電子波又通過A又通過B」完全不能等同,且「通過A又通過B」這是一個波的運動過程,其結果是形成真實的幹涉條紋,「衰變又不衰變」這是一個什麼過程?它的結果是引起什麼現象?
  • 薛丁格的貓是什麼貓?這是我看到的最通俗的解釋
    薛丁格的貓是奧地利著名物理學家薛丁格提出的一個理想實驗。試圖闡述宏觀尺度是否遵從微觀尺度的量子疊加原理的問題,巧妙地把微觀放射源和宏觀的貓聯繫起來,以此證明量子力學在宏觀狀態下的不完備性。隨著物理學的發展,薛丁格的貓還牽引出了平行宇宙等物理問題和哲學爭議。
  • 薛丁格的貓究竟是什麼?為什麼讓人如此抓狂?
    在量子力學中,有一個非常有意思的思想實驗,即著名的薛丁格的貓的實驗,那麼這個實驗究竟是什麼呢?讓我們來一探究竟吧!(喜劇《生活大爆炸》中關於薛丁格的貓的有趣一幕)假設有這樣一個系統,A點是電子發射器,可以發射電子。
  • 動漫裡出場率居高不下的「貓」,薛丁格的貓到底是什麼?
    在前幾集,《青春》就提到過一個著名的實驗性名詞「薛丁格的貓」,動漫裡學姐就被認為與「薛丁格的貓」的一樣。處在一個「存在」與「不存在」的狀態之中。相信大多數的觀眾對「薛丁格的貓」這一名詞並不會感到陌生,在小說、動漫、以及影視劇中都能夠看到在這一名詞。有時候只是單純的提出這一個名詞,有時候則是作出引申。
  • 薛丁格的貓——既死又活的貓
    主要是這些概念實在太違背我們已經既定的定律或者定理,比如最著名的要數薛丁格的貓,一隻既死又活的貓,一隻貓它既是死的也是活的兩種狀態疊加在一起,當我們打開盒子時,波函數坍塌那麼貓的死活就瞬間確定。在我們宏觀世界怎麼可能接受一隻既死又活的貓呢,根本無法理解。薛丁格的貓是諸多量子困惑中有代表性的一個。一隻貓被封在一個密室裡,密室裡有食物有毒藥。
  • 薛丁格的貓,前世、今生、後世
    你聽說過薛丁格的貓麼?不要被其簡單的字面意思所誤解。首先,薛丁格不姓薛,也不是中國人,他的全名是:埃爾溫·薛丁格,著名的奧地利理論物理學家。然後,他也並不養貓。最後,薛丁格的貓並不是一部寵物文學或電影。那薛丁格的貓說的是啥?
  • 「薛丁格的貓」究竟是在說什麼東西?
    「薛丁格的貓」一個充滿神秘色彩的科學名詞?雖然只有簡單的五個字,卻蘊含著極其深刻的科學猜想。可它,究竟是在說什麼東西?首先,我們應該了解的是,它是一個思想實驗的代稱,由奧地利著名物理學家薛丁格提出的。事實上,」薛丁格的貓「這個名詞大概可以補充為——薛丁格做的關於密閉容器內的貓是死是活的實驗,其實驗內容大概就是將一隻貓放在一個密閉容器裡,且容器中裝有少量鐳和氰的化合物(氰化物是一種有毒的致命物質)。在某一時刻,鐳有可能會發生衰變,其結果就是觸發機關,打碎裝有氰化物的瓶子,氰化物在密閉容器內散發,殺死裡面的貓。同時,在這一時刻鐳也有可能不發生衰變,氰化物仍裝在瓶內,容器內的貓依然活著。
  • 物理學「神獸」薛丁格的貓,到底代表了什麼?答案比你想像的複雜
    今天我們來討論一個讓很多人感到疑惑的問題,「薛丁格的貓」到底代表了什麼?為什麼這個思想實驗經常被人提及,它對我們的科學發展有什麼幫助嗎?其實重要的並不是貓咪,而是貓咪所處的狀態「生死之間」,如果不打開盒子,我們就無法判斷貓咪的生死,這個時候這只可憐的貓就是生和死兩種狀態共存。
  • 操控量子:拯救薛丁格的貓
    薛丁格的貓,可能是世界上最出名的貓咪了,它一直遊走於生死邊緣,似生非生,似死非死,而最近,耶魯大學的一個研究小組宣稱,他們找到了拯救這隻貓咪的辦法。那首先讓我們快速回顧一下薛丁格的貓:物理學家埃爾溫·薛丁格做了一個思維實驗——著名的「盒子裡的貓」(cat-in-a-box),把一隻貓,同放射性衰變源、蓋革計數器和密封的毒瓶一起,放在一個封閉的盒子裡。如果蓋革計數器檢測到單個原子的放射性衰變,它就會粉碎毒瓶,殺死貓。
  • 知道薛丁格的貓,那你知道薛丁格的123589個女人嗎
    薛丁格,和他的貓埃爾溫·薛丁格(1887年8月12日~1961年1月4日)是奧地利物理學家,量子力學奠基人之一,發展了分子生物學,建立了波動力學。薛丁格的貓是他提出的一個著名思想實驗,是指將一隻貓關在裝有少量鐳和氰化物的密閉容器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