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看到一則視頻,一定要讓家有寶寶的媽媽們知曉。視頻中媽媽無意中發現孩子的鼻腔有些問題,趁孩子熟睡時,用耙耳朵的勺子一探究竟,結果竟然挖出一顆黃豆。
寶媽推測應該是孩子上午跟奶奶去菜市場玩耍時,從某個地方撿到黃豆,感到好玩就塞到鼻孔裡,結果一回頭就忘了這件事。
無獨有偶,一名幼兒玩決明子時,決明子掉入耳朵裡,家長均未發現,當孩子感到不舒服時,無法用言語表達,到醫院一查看,醫生說:這都要發芽了。想想都後怕。
鼻腔內掉入異物是兒童最常見的異物性疾病,雖然不會像氣管異物、食管異物等一擊致命,但在手術過程中也容易產生較嚴重的手術併發症,所以家長們依然要高度重視。
如何判別孩子鼻腔內落入異物呢?
一、聞味道。如果抱著孩子都感覺孩子鼻子裡散發出臭味,而且經過清洗依然持久不退,那麼家長就該高度懷疑孩子鼻腔裡有異物。
二、看顏色。如果孩子鼻腔有異物,百分之八十以上都會出血。當家長發現孩子頻繁流鼻血時,就該送進醫院治療觀察。
三、聽聲音。孩子的鼻腔裡有異物,呼吸肯定不順暢,這也就是為什麼文頭的寶媽能夠及時發現孩子鼻腔異物的原因。家長一定要隨時觀察孩子的異樣。
鼻腔異物的嚴重程度與異物的性質有關。比如,紙巾、毛線等柔軟物一般不會下墜,傷害較小。這也是很多家長忽略的東西。
一次,我三歲的女兒把紙巾揉成一小團的,好玩似地塞到自己的鼻腔裡,我及時制止,以為沒事了,結果到了下午,女兒一聲咳嗽,從嘴裡吐出一小團紙巾。也就是說,在我發現之前,孩子已經塞了一些紙巾到鼻腔裡。
還有一些比如黃豆、金屬異物等,就容易下墜落入氣管,如果是紐扣電池或者小孩愛玩的磁鐵積木,即便之後從孩子身體裡取出,這些都帶有化學腐蝕性,百分之九十以上會導致併發症,後果不堪設想。
現在鼻腔取物的手術已經很發達,但年幼的孩子面對這些機器勢必感到恐懼和不配合,加大手術順利進行的難度。所以,我們不要等到進醫院那一步再後悔,而應該把預防工作做在前面。
預防宣傳,讓孩子的監督人知道異物的危險性,嚴禁孩子玩小玩物,仔細觀察孩子的細微變化,一旦發現不對勁,及時送診就醫。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