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盒馬現在線上訂單需求量要遠遠大於平時,我們已經是開足馬力。」
2月4日,新零售平臺盒馬全國經營管理總經理胡秋根在接受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盒馬門店從前場排面整理、補貨到後場打包,每家店都有人員缺口。
據胡秋根介紹,盒馬有超過200家店,原來每家店平均100人以上,在訂單需求量增加50%的情況下,這個用工的需求量還是很大的。
2月3日,盒馬聯合知名餐飲企業北京心正意誠餐飲有限公司旗下品牌雲海餚共同宣布達成人員用工合作,2月2日開始,雲海餚北京、上海、杭州、南京、西安、深圳、廣州、昆明等地,超400人陸續到位。
2月4日,澎湃新聞記者從盒馬獲悉, 接下來將有來自蜀大俠、望湘園等500多名餐企員工到盒馬「上班」。截至4日中午,包括西貝、奈雪、探魚在內的30多家餐飲企業正在與盒馬溝通合作。
據了解,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對餐飲業影響仍在持續,不少餐廳甚至已處在停擺狀態。西貝餐飲董事長賈國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往年春節,西貝的整體營收約在7億-8億元,今年幾乎全部歸零。現在西貝的現金流按照發工資的極限,即使貸上款發工資,估計也撐不過三個月。
對此,雲海餚品牌價值成長中心總監陳娜在接受澎湃新聞記者在內的媒體採訪時表示,西貝作為餐飲行業的領導品牌,提出的一些困難,是整個餐飲的基本現狀,雲海餚除了與盒馬的合作外,也在積極尋求其他的自救方式,比如,加大線上投入、在雲海餚門店周邊三公裡以小區為單位建服務站、聯繫銀行加大貸款授信等。另外,除對盒馬做人力輸出外,雲海餚也在對接其他的線上零售品牌做人力輸出。
雲海餚與盒馬這一合作模式不僅解決餐飲企業的人員待崗問題,也緩解盒馬人力不足的挑戰。值得關注的是,賈國龍在2月3日參加投中網線上沙龍時表示, 將有1000多名西貝上海員工支援盒馬工作,站上他們臨時的工作崗位。
據澎湃新聞記者了解,這些餐飲企業的員工將經面試、培訓、體檢、確認勞務合同後,分別入駐盒馬各地門店,參與打包、分揀、上架、餐飲等工作。為保證服務人員健康安全,所有員工需進行防護措施規範培訓,並佩戴口罩、測量體溫後,允許上崗。盒馬方面人士告訴澎湃新聞記者,盒馬和餐飲企業員工籤訂的是短期勞務合同,疫情結束後,員工可回到原來的餐廳上班。
對於為何這些員工進入盒馬更多的是做分揀、打包的工作,而非緊缺的配送員?胡秋根解釋,配送員是個特殊崗位,他們要對周邊3公裡的環境十分了解,並且配送員的防疫培訓要比門店崗位高一級,培訓時間要更長。
「跟餐飲企業的合作是共渡難關的臨時解決方案,盒馬也是在盤點的過程中,發現服務能力有限,如何找到健康的,且已經歷過專業培訓的員工,我們想到了餐飲業,這些員工訓練有素,能很快上手。對於盒馬為此將增加的支出,還沒有非常精確的評估,這是個內部運作的過程,不方便對外透露。」 胡秋根說。
盒馬與餐飲業的合作是否具有可複製性?其他新零售品牌或生鮮電商是否也會採用該方式?
2月4日,叮咚買菜方面人士告訴澎湃新聞記者:「正在談,還沒有完全落實。叮咚買菜在春節前就預留了75%的一線員工。春節期間再加上疫情,員工需求量比我們預估的要大。我們已經通過內部推薦在滬員工、召回休假員工等方式,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積極補充人員,隨著我們的運力不斷提升,能夠保障絕大多數用戶正常下單。
每日優鮮和永輝超市方面人士則向澎湃新聞記者表示,目前無類似計劃,但每日優鮮會給冒著疫情風險持續奔波的配送員更多的鼓勵,不僅提升配送員的工資作為激勵,同時還上線了打賞機制,鼓勵配送員積極返崗。「從初三開始我們就有員工陸續返崗,數千名配送員堅守一線。為了緩解訂單過多而配送不過來的壓力,配送團隊將到崗時間從早上9點提前到8點,充裕配送時間。全力保證9成訂單實現2小時送達。」每日優鮮方面人士介紹。
永輝超市則回應澎湃新聞記者,永輝旗下業態都存在人員短缺的問題,正在努力解決。比如,永輝生活·到家在增加配送人員保障運力方面,有三個舉措,一是補貼休假配送員,促進其儘快返崗;二是公司內部動員,全員全力協助營運一線工作;三是加大招募兼職人員。另外,永輝生活·到家派單方式更加優化,對於訂單量較密集的小區採取階梯配送波次配送的方式,由幹線車輛將訂單集中送至小區指定位置,鼓勵顧客自提(同時做好防疫工作)或由駐場服務人員進行商品的配送服務,提高服務效率。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