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單詞重讀令很多人頭大,一個interesting不是interesting不知難倒多少英雄漢。
重音的對象是誰呢?是音節。需要說明,我們這裡說的音節劃分發音。還有一種劃分單詞拼寫的音節,不在我們討論範圍之內。
音節的核心是元音,最常見的形式是輔音+元音,或輔音+元音+輔音,也可以是單個元音。此外,輔音裡/l/、/m/、/n/叫成音節輔音,輔音+成音節輔音也構成音節。單詞attention/’tenn/包含//、/ten/、/n/三個音節,分別代表上面三種情況。
中文裡的音節是什麼呢?我們都知道,漢字讀音一般是聲母+韻母形式,也就是輔音+元音。所以一個漢字對應一個音節。所有字自己就是重讀,我們對字內的重音沒有體會。
漢語裡的四種聲調是另外一個識別重音的bug。我們初學語言時傾向於把新概念和已有知識對應。單詞或句子的語調能和聲調勉強對應。如讀單詞時先用類似二聲的升調讀一遍,再用類似四聲的降調讀一遍。又如肯定句末尾聲調下降,類似漢字四聲;一般疑問句末尾聲調上揚,類似漢字二聲。但具體到句中某個單詞,聲調像一聲、二聲、三聲還是四聲,就是像霧像雨又像風了。重音和語調類型相同,又在漢語裡沒有對應概念,所以暈上加暈。
這樣說來,就不能通過已有知識引出「重音」概念嗎?話不能這麼說。漢語句子和所有語言一樣,也會因為強調、情緒、語氣流露出語調和重讀。我們強調一個詞的時候就在重讀它。
是時候祭出明學了。請模仿黃曉明的手勢和語氣,說「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
曉明哥特別強調了人稱代詞「你」和「我」。人稱代詞在語流中一般比較輕,強調 「我」的人自我意識強,自我感覺良好。我這麼說不是為了嘲笑曉明哥,因為他的這一點在網上被公開處刑很久了。我指出這點是為了是幫助你抓住這句重音背後的精神,以便神形兼備地模仿出重讀。
下一步,再排除語調這一幹擾因素。我們暫時充當一下曉明哥擁躉,說:「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曉明哥覺得,我要他覺得。」記住這種感覺,說「音吹斯汀」,比較「音吹斯汀」,再改變成英語發音,大功告成。
練習時間:打開網絡詞典,按照自己理解的重音讀一遍,緊接著聽標準發音,比較兩者。
convenient astronaut attendance predominant economics questionnai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