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有一部電影小眾的電影,卻意外收穫了不俗的票房,口碑一路飆升,這就是《無名之輩》。這部電影上映之前幾乎沒有什麼宣傳,後期的票房全部靠口碑撐起來的。電影的好口碑不僅包括精良的製作以及扣人心弦的故事情節,甚至在電影的插曲方面,導演都一直很用心。電影《無名之輩》中的這首插曲——《瞎子》,雖然唱哭了很多人,卻被人遺忘了。
《瞎子》作為《無名之輩》的插曲,電影的故事情節,在這裡就不多說了,當一個人正在經歷絕望的時候,一個流浪的吉他彈唱藝人在街邊彈唱這首曲子,音樂跟故事情節非常應景。據說在電影院裡面這首音樂響起的時候,聽懂的人在哭,看懂的人在笑。
《瞎子》這首曲子出自於貴州本地獨立音樂人堯十三,此改編自柳永《雨霖鈴》,曲子本身用本地方貴州方言演唱,結合電影的語調,這首歌曲作為電影的插曲再合適不過了,仿佛就是堯十三專門為這首歌曲量身打造的。
以下是《瞎子》的歌詞賞析。
「秋天的蟬在叫,我在亭子邊,剛剛下過雨,我難在們我喝不倒酒」秋天的知了在樹上叫著,我在亭子邊這裡剛剛下過雨,可是我們卻沒有酒喝,這是從貴州話直接翻譯過來的意思。
「我紮實嘞捨不得,鬥是們船家喊快點走,我拉起你嘞手,看你眼淚淌出來」。我實在是捨不得,但是船夫叫我快點走,就要離開了,我拉著你的手,看見你的眼淚流了出來。堯十三的歌詞實在太有畫面感了,把兩個人離別前的情景,用歌聲委婉的唱了出來。
「我曰拉墳講不出話來,我難在們我講不出話來,我要說走嘍,之千裡的煙霧波浪嘞,啊黑巴巴嘞天好大哦。」這個時候我講不出話來,我難受的講不出話來,我說我要走了。水面上的煙霧與波浪,天已經慢慢黑了下來,用歌聲把離別前的情景唱了出來。
「拉們講是那家嘞,離別是最難在嘞,更其表講,現在是秋天嘞,我一哈酒醒來,我在哪點。」船家門跟我聊天,離別是最難的,更不要講現在是秋天,我喝過酒後醒來,我在哪裡我都不知道。這段充分表現了創作者離別的心境,借酒消愁愁更愁,這樣的離別情景怎麼能讓人開心的起來呢?
「楊柳嘞岸邊風吹一個小月亮嘞,我一提要克好多年,漂亮的小姑娘些嘞,都不在我邊邊嘍嘞,鬥算之日子些再唱安逸,我也找不到人來講嘍。」楊柳岸邊有一輪明月我一走要走好多年,那些漂亮的小姑娘都不在我身邊的,等我日子安逸了再回來給他們唱歌,但是我也怕到時候找不到人跟我一起了。
如果你會說貴州方言或者說聽懂貴州話,那麼你理解這首歌的歌詞時會輕而易懂。如果你對貴州方言不了解,這樣的歌詞看起來確實有點奇怪,整首曲子其實說的就是一個人為了某種信念或者信仰,需要遠走他鄉,去外面的世界闖蕩,但是總有一些思念牽絆著自己。這就是為什麼?聽懂了的人會忍俊不禁,看懂了的人,只會哈哈大笑。
堯十三被稱之為音樂鬼才,他的音樂天賦在這首歌上同樣表現得淋漓盡致,娓娓道來的歌詞,就像在訴說著一個難以離別的故事,再加上特有的方言唱腔,拉近了人們的距離。這首歌在2019年獲得了獲得第25屆華鼎獎中國電影最佳歌曲。
這首歌曲不是那種像朗朗上口的口水歌或者是網絡的流行歌,也許剛開始聽的時候,你甚至聽不懂他在唱什麼,也不覺得有多好聽,但是聽多幾遍才會發現歌曲的奇特之處,就像一個慢熱的人,心急吃不了熱豆腐,這首歌曲也是如此,需要細細品味細細聽,才能感覺到它的獨特之處。
喜歡音樂、鋼琴、吉他等樂器的朋友可以點讚+關注,好的文章往往能拋磚引玉,期待引發的點評比原文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