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可馨育兒
被搶救了三個多月的雙胞胎早產兒,終於可以回家了。本次救治刷新了這個醫院接收的最小嬰兒的記錄。
直到現在,這些醫護人員們還沒有從緊張的情緒中緩過來。
這對雙胞胎的母親小婷已經三十一歲了。久久沒懷孕的她,這次懷上龍鳳胎,讓一家人都特別高興。
但這種喜悅總是伴隨著一些痛苦,年初後,小婷因為肚子疼來到了醫院,經檢查發現已經有了流產的症狀。
此後,便一直留在醫院保胎。大家都想讓母子三人撐到七個月的時候再生產,沒想到,到六個月多一點的時候,孩子們就等不及了。
這對新生兒,大的是姐姐,卻發育得更小;小的是弟弟,卻發育得更壯。他們的大小,就像一個成人的巴掌那麼大。
生下來以後,小婷就看了一眼。
兩個小寶寶全身通紅,甚至身上的血管還能隱約看到。
這樣的情況,讓孩子的救治十分困難。因為,即使是醫院準備的最小機器,對於這兩個孩子來說也有點大。
輔助呼吸,給液,保溫,監測,整個過程必須又快又穩,不然一個不慎孩子就可能失去生命。
所幸,醫生和護士的專業素質都很厲害,面對如此緊急的情況仍然不慌張,力挽狂瀾。
然而,就在這兩個孩子在出生,第一次搶救成功後。他們仍然面對著很多未知的考驗。
對於新生兒來說,最嚴重的兩個問題都被遇上了。出生後沒幾天,姐姐就出現了腦部出血的情況,這是大部分早產孩子喪命的原因。在醫護組的精心照顧下,情況好轉。
另外,由於月份太小,孩子們的身體還沒有發育完全,很快就出現了肺炎的問題。醫生們攻克一次又一次難題,成功保住了孩子的生命。
經過一百多天的救治,兩個孩子的體重有了明顯的增加。在檢查合格以後,這兩個小傢伙終於可以跟著媽媽回家了。
新生兒早產一直是一個重大問題。
甚至這位寶媽,還是兩個孩子。原本,懷上兩個甚至多個孩子就是因為母體內空間有限,孩子無法得到充足的營養,充分成長,而不足月生產。
很多孕婦在此過程中,可能都不會意識到自己的一些行為影響到了孩子,可能引發早產。因此,了解這方面的事情尤為重要。
引發早產的高風險因素:
1、多胎
相比於一個子宮容納一個嬰兒,媽媽們懷的孩子越多,提前生產的風險就會越大。
2、年齡
根據計算,產婦的年紀越大,早產的可能越高。同時,如果產婦還是一個身體沒有完全發育好的「孩子」,提前生產的機率更大。
3、宮內異常
如果母體的子宮發現異常的話,提前生的人更多。
4、羊水超過正常量
羊水量和早產的可能成正比。如果羊水多了的話,胎兒就可能提前出生。
5、營養不夠,勞累
很多寶媽在懷著寶寶時還是會堅持工作,高強度的工作和不能及時補充的營養都是造成嬰兒早早分娩的原因。
如果寶媽自己在家發現了以下幾種情況,務必速速到醫院檢查。
1、腹痛
如果在足月前,經常發生腹痛或者類似於宮縮的感覺,就要去醫院了。
2、頻繁上廁所
如果寶媽開始不停地上廁所,而且小便還會感覺到不舒服。或者發生持續腹瀉,這可能昭示著早產的到來。
3、血色分泌物
如果在短時間內分泌物增多,而且夾雜了血跡,一定要及時檢查,確認是發生炎症還是早產。
察覺這些現象後,除了要去檢查,大家還要注意減少活動,多休息,以期平安。(作者:mar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