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爸爸跑出租救白血病兒子 水滴籌、水滴公益聯合籌集18萬

2020-12-23 站長之家

2019 年 9 月份,患有糖尿病的周伍(化名)徹底陷入絕境,他的兒子元元(化名)被確診為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化療後移植成為唯一的治療辦法,費用高達 70 萬。這個難以企及的費用,一度讓他產生抱著兒子一了百了的極端想法。

幸好,水滴籌、水滴公益平臺的上萬愛心網友對他進行了捐助,重新燃起了他救子的希望。愛心款項的總金額還在不斷上漲,截至 6 月 10 日中午已經超過 18 萬。 

周伍原本有一個簡單但溫馨幸福的家庭。但這些年來,隨著家庭成員一個個陸續得病,原本溫馨幸福的家庭被逐漸拖垮,變得支離破碎。

2017 年,周伍被查出患有酮中毒和二型糖尿病,需要常年服用藥物維持生命。

而後,周伍年邁的母親因為腦梗病危,醫院治療一個月花光了家中僅有的 4 萬元積蓄。

雪上加霜的是,母親腦梗還未康復,又被查出患有胰腺癌。積蓄花光,周伍只能到處借錢給母親治病,但半年後母親還是被病魔無情帶走,周伍自己也欠下 20 多萬的外債。

為了儘快還清親朋友好友的借款,祖祖輩輩都是農民、身無長物的周伍,準備做點生意。他東拼西湊借了幾萬元,開了一家日用品店,但是生意沒有像他想得那樣紅火,反而特別慘澹,才一年,店就倒閉了。

店面倒閉後,周伍的妻子也和他離了婚,留下年僅 3 歲的兒子跟隨他一起生活。從此以後,周伍又當爹又當媽,每天送完兒子去幼兒園後趕往工地做工,放學後由兒子的爺爺把兒子接回家。

妻子離開以後,兒子常常不解地問周伍:「媽媽去哪裡了?晚上媽媽都不抱元元睡覺了,是不是元元做錯事情,讓媽媽不開心了?」

看著兒子這麼沮喪,周伍只好用善意的謊言安撫他:「媽媽去上班了,等媽媽不忙了就會回家看元元。"

周伍不曾想到,命運給他的磨難還遠未結束。

2019 年 9 月份,兒子開始變得沉悶,常常說腿沒有力氣走不動路,身上也出現了大面積的紅點。周伍趕緊帶著兒子去了當地的縣醫院就診,經過兩次血常規檢查,醫生告訴周伍,孩子可能患上了白血病,建議去大醫院檢查。

聽到這個結果,周伍嚇得雙腿發抖,抱起兒子就乘車趕往哈爾濱某醫院。經過骨穿、血常規等一系列檢查,兒子被確診為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兒子的體內白細胞高達 400 多萬,血小板太低不宜走動,否則容易腦出血,化療後移植是唯一的治療辦法,費用需要 70 萬。

兒子得了這麼重的病,讓周伍心痛不已,但 70 萬這一天文數字更讓他不堪重負。母親看病欠下的債還沒還清,上哪兒再湊 70 萬?

那一刻,周伍真想抱著兒子一了百了。但是很快,他恢復了身為父親的理性和勇敢,「明知前路是深淵,也得往下跳」。

周伍挨個聯繫通訊錄裡的人,總共借到了 7 萬元,為兒子辦理了住院,開始了化療。

兒子非常懂事,每次抽血的時候,都會主動伸出胳膊,另一隻小手蓋住眼睛,顫抖地對護士說:「阿姨,你下針吧,元元不怕,我是男子漢。」

然而,兒子越懂事,周伍越心酸。每次看到這一幕,他總會藉口離開一會,跑到樓梯口偷偷擦淚。

為了保障兒子的治療不間斷,周伍用借來的錢租了一輛車,每天早上做完飯餵好兒子,他就會帶個饅頭夾點鹹菜出去接單,臨近中午再返回醫院做飯餵飯,下午繼續出去接單。有時候接單忙碌,他會請求病友幫忙,多帶點飯帶給兒子。夜裡,趁著兒子睡著後,周伍又開始了跑車。

就這樣不分晝夜的忙碌,生意好的時候,一天能掙兩百多塊錢。

為了省錢給兒子看病,周伍把自己每天需要注射的胰島素改成 25 元一盒的二甲雙胍,每晚在醫院的走廊里舖個被單睡覺。但是疫情期間,接單生意慘澹。周伍只能借錢買菜做飯給兒子吃,就連 25 元一盒的二甲雙胍也捨不得買了。2020 年 4 月 3 日,周伍從前一天傍晚開始接單到第二天凌晨三點,但是連租車的 140 元都沒能掙夠。凌晨三點的哈爾濱顯得格外悽涼,他放下最後一絲尊嚴,撥通了遠在老家年邁父親的電話:「爸,你來醫院幫我照顧一下孩子吧!我每天要做飯送飯,還要照顧孩子,晚上等孩子睡著了才能出來跑車,我不在醫院又怕孩子出現問題,身邊沒人照顧著。」

眼看著兒子的進倉移植日期越來越近,周伍卻因為進倉需要的 30 萬押金,每天愁得無法入睡,血壓也隨之升高。

輾轉反側之下,周伍突然想起了網絡籌款。想到曾經看到別人在朋友圈轉發水滴籌的連結,他鼓起勇氣聯繫了一個籌款顧問,並在籌款顧問的幫助下,快速發起了水滴籌。

然而,因為朋友圈裡的親朋好友以前都已經被他借過了好幾遍,能看到親朋好友轉出去籌款連結的人,也都不太富裕,籌了幾天只籌到了 1 萬元左右,離 30 萬的進倉押金距離仍然很大。

為此,焦灼的周伍再次聯繫了水滴籌的籌款顧問,看看籌款顧問能否有其他的辦法幫他增加籌款金額。

籌款顧問詳細了解了周伍的情況,認為他符合條件加入「雙核助力」計劃,之後幫助周伍協調了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發起慈善募捐,該募捐在民政部指定網際網路公開募捐信息平臺——水滴公益上了線。

這樣以來,在周伍社交圈之外的陌生人也能看到他的情況並施以援手。在水滴公益上的慈善募捐上線以來,能看到周伍不幸情況的愛心人士數量大大增加,募捐金額不斷上漲。看到一步步接近 30 萬進倉押金的募捐金額,周伍感到自己沒有那麼焦灼了。

據悉,水滴籌推出的「雙核助力」計劃,是憑藉獨有的「籌+公益」雙平臺優勢,聯合有合作關係的數十家公益基金會,幫助大病患者通過水滴籌和水滴公益平臺接力籌款的計劃。

在四年多的運行實踐中,水滴籌注意到,越需要被幫助的弱勢、困難群體,朋友圈人脈資源越有限,越沒辦法通過自身力量實現自救,籌款額度較難獲得突破。「雙核助力」計劃,就是特意針對這部分容易被忽略的弱勢群體推出的,能有效幫助到最困難的那一部分大病群體。

 




相關焦點

  • 水滴籌·水滴公益在湖南郴州啟動大病救助計劃
    三湘都市報7月14日訊(記者 李琪 通訊員 謝睿 實習生 孟凡佳)近日,由水滴籌·水滴公益、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聯合發起的「郴州市大病救助計劃」正式啟動,計劃為當地貧困血液病患兒籌集50萬元救助金。符合條件的患者最高可獲得5萬元補貼。
  • 水滴籌、水滴公益攜手助退伍老兵挽救愛人
    肖阿姨的兒子百般無奈之下,通過水滴籌、水滴公益發起求助,在兩個平臺的共同努力下,成功籌集到10萬元治療費用。肖阿姨住在重慶市武隆區火爐鎮,她的丈夫張清退伍前是成都軍區的工程兵,把自己的青春都奉獻給了祖國的建設。但是在老伴生病後,這位堅毅果敢的老兵,第一次感到生活的互助與無奈。
  • 水滴籌、水滴公益共籌18萬為3歲女童延續生命
    水滴籌、水滴公益共籌18萬為3歲女童延續生命 來源:榕城網時間:2020-12-21 16:11:09 喜的是他那快3歲的小女兒終於移植配型成功,憂的是高達20萬元的的巨額移植費用,但為了給小女兒治病,家裡本就不多的存款早就花完了,身邊的親朋好友也都借遍了,實在不知道上哪兒再去湊這20萬?在王喜亮一籌莫展之際,水滴籌、水滴公益兩個平臺的愛心接力,讓他終於看到了希望。至今為止,兩個平臺總計收到的愛心款項已經超過18萬,離20萬元移植費用的籌款目標已經十分接近。
  • 開封120指揮中心與水滴籌籤署戰略合作,共助開封公益事業發展
    2020年12月7日上午,開封市120急救指揮中心聯合省慈善總會與水滴籌·水滴公益籤訂公益合作協議,攜手為開封市的貧困、大病患者提供優質的醫療服務與公益善款籌集支持,助力開封地區醫療公益事業發展。依照該項目計劃,「水滴公益」2年內籌資100萬,用於支付開封地區合作醫院內貧困住院患者的醫療費用(每名困難患者不超過1萬元),大病救助專項基金主要救助四類病種患者:惡性腫瘤(肺癌、肝癌)、白血病、嚴重創傷、兒童先天性心臟病。
  • 水滴籌助力健康中國 「水滴匯聚 溫情齊魯」公益行動在濟南啟動
    (原標題:水滴籌助力健康中國 「水滴匯聚 溫情齊魯」公益行動在濟南啟動)
  • 水滴籌幫助單親媽媽救助6歲白血病男孩
    41歲的逸竹從血液科主任那裡聽到一個想要告訴全世界的好消息,兒子小智(化名)骨髓裡的壞細胞數降為零。這個消息逸竹期待了4年,從2014年小智確診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開始,她散盡家財、負債纍纍、全國奔波、付出全部只為能留住兒子。如今,來自醫生的好消息和水滴籌上各位愛心人士的幫助,終於讓她看到了希望。
  • 水滴籌集結網友力量共助9歲男童對抗白血病
    經醫院檢查,曉聰被確診為急性髓系白血病。曉聰爸爸在聽到「白血病」三個字後,大腦一片空白,他不明白為什麼一向健康的兒子怎麼會患上這麼重的病。冷靜下來的曉聰父親又開始為治療費發愁,數十萬元的費用對於他無異於天文數字。賣房、借錢,依然無法湊足治療費用。曉聰爸爸含淚在水滴籌上發起了求助,希望能得到愛心人士的幫助。
  • 汝州小夥患重病 「水滴籌」3小時籌善款過萬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李春通訊員郭營戰文圖 7月24日上午11時,由記者實地採訪並在騰訊旗下公益平臺「水滴籌」發起的救助溫泉鎮官中村28歲小夥陳亞鵬的愛心活動,一經發帖,即被秒刷屏,短短3個小時內即籌到善款過萬,網友紛紛跟帖支持愛心捐款,並祝願小夥子早日康復
  • 水滴籌的2019:挑戰不斷 向陽而生
    與水滴籌共同組成水滴公司社會責任模塊的水滴公益,聯合全國各地超過60家公募機構,上線4000多個公益項目,籌得善款超過3.3億元,躍居2019年網際網路公益平臺TOP3,緊跟騰訊阿里集團旗下公益平臺。這一年,水滴籌將「擴大向善網絡」作為關鍵詞,聯合眾多合作夥伴,推出「小善計劃」,啟動「心願清單」,將「1人1天做1件好事」的理念內化於心、外化於行。
  • 妻子懷孕25歲丈夫卻患白血病,水滴籌協助小家庭渡過難關
    何先生白血病確診時,他的妻子剛懷孕三個月,那種對新生命的期待、激動心情還沒平靜下來,就被這場可怕的疾病給澆滅了。雖然工作辛苦、日子拮据,但是看著愛他的妻子、可愛的兒子以及肚子裡還未出生的孩子,何先生覺得日子很有奔頭。
  • 「愁」水滴丨你朋友圈轉發的「水滴籌」背後也有一門生意
    水滴籌這個網上籌款平臺一直挺火特別是在朋友圈本應該是完全公益性質的獻愛心可是現在這獻愛心作為網上的一個籌款平臺水滴籌,本來是為需要幫助的人籌集善款,但是有媒體通過暗訪發現,這個平臺竟然在全國超過40個城市的各大醫院逐個病房進行推銷,引導病人發起籌款。醫院掃樓月入過萬?這些推銷人是籌款顧問,他們自稱志願者,高薪還有提成。
  • 質疑水滴籌「公益變生意」被要求撤稿,水滴公司,不受慈善法監管
    自媒體質疑水滴籌「變公益為生意」:沉澱百億資金池 利用慈善「賣保險」流傳於社交網絡中的圖片顯示,該溝通撤稿函由北京水滴互保科技有限公司名義發出,蓋有公章,撤稿函投訴一篇名為《水滴籌,把「公益」做成「生意」,年收入超180億》的稿件,涉及帳號為微信公眾號。
  • 十字路口的水滴籌:香餑餑成燙手山芋
    但今天被質問消費社會善意的水滴籌,其實就是建立在社會善意的基礎上。眾籌200億,愛心成就的水滴籌在百度搜索「水滴籌」,首頁罕見的沒有亂七八糟的廣告,「大病籌款平臺,已為患者籌集到200億的救命錢」的宣傳語格外醒目。
  • 水滴籌、水滴公益為4歲重度燒傷寶寶接力籌款15萬
    恢復清醒的媽媽,趕緊通知小宇峰的爸爸。二人將小宇峰送到縣醫院,醫生簡單處置後,說情況嚴重,須馬上轉院到北京兒童醫院燒傷科進行救治。於是夫妻二人帶著受傷的小宇峰連夜向北京趕去。 因為小宇峰的燙傷嚴重,導致入院20多天來,小宇峰只做了一次植皮手術,後續還需做三到四次的植皮手術才可以徹底治好。
  • 水滴籌推出「3+1」大病救助模式,更高效救助困難大病患者
    比如,近期一名僅2歲的萌娃笑笑突患白血病,經過4個療程的治療,已經由中危降到了低危。看著孩子一天一天的好起來,單身媽媽林芝心中充滿了喜悅和希望,但這點喜悅很快被高額治療費帳單衝淡。如今笑笑僅醫藥費就花了13.5萬,全是林芝找親朋好友所借,笑笑的姨媽把全部身家的6萬塊錢全都交給了她。
  • 水滴籌推出"3+1"大病救助模式,更高效救助困難大病患者
    水滴籌即是大眾認可和選擇的大病求助網際網路服務平臺,也是國內網際網路個人大病籌款0服務費的開創者。成立四年多來,致力於通過移動網際網路技術將民間"互助互濟"的線下行為搬到社交網絡上,並通過親友分享、行動支付等方式幫助陷入困境的大病患者及家庭更便捷地發布、傳播求助信息,讓贈與人也可以更方便地進行幫扶。
  • 病魔突襲全家,水滴籌助力一家燃起新生之火
    李英傑是內蒙古通遼市的幼兒教師,她的丈夫徐先生是吉林省臨江市的一名退伍軍人,兩人也和大多數普通人一樣從相知、相戀最後步入婚姻的殿堂開始美滿的家庭生活,很快,一個小寶寶進入了他們的生活,在濃濃的親情呵護中,一個幼小的生命由第一聲響亮的啼哭,第一次獨自行走,第一句爸爸媽媽長成妙齡的少女,生命之花在親情的澆灌下出落得如此嬌豔,大女兒懂事之後看同學們都有弟弟妹妹的陪伴,也跟父母流露出想要一個弟弟的想法
  • 水滴籌公益盛典高端對話:什麼是推動公益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力量?
    1月11日下午,在北京郎園舉辦的水滴籌公益盛典上,來自公益界、創業者、創投圈、體育界和娛樂界的嘉賓,進行主題為「推動公益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力量」的高端對話。跨界合作將成公益新常態截至2018年12月底,水滴籌累計籌款金額突破120億,水滴公益聯手公募基金會累計籌集善款超過5500萬元。在公益創新方面,水滴公司一直吸引著《斯坦福社會創新評論》的關注。
  • 女童白血病復發,水滴籌聚愛心款助力治療
    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2018年的數據顯示:我國15歲以下兒童白血病發病率約為4~5/10萬,18周歲以下每年新發患者約1.5萬人,而且主要集中在2-7歲的年齡段。白血病是兒童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約佔所有兒童惡性腫瘤的30%。
  • 自媒體質疑水滴籌是生意,水滴公司要求撤稿,稱不受慈善法監管
    經常能夠在網絡上看到一些身患重病的貧困家庭通過使用水滴籌來籌集錢,用於對疾病的救治,很多人遇見這種情況就會主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捐一筆錢讓患病的人儘快籌集到醫藥費。但是最近出現了一件和水滴籌相關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