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點1★★ 年齡分期的標準和臨床意義
1.胎兒期 從男女生殖之精相合而受孕,直至分娩斷臍,胎兒出生。
2.新生兒期 從出生後臍帶結紮開始,至生後滿28天。此期應注意保暖。
3.嬰兒期 出生28天後至1周歲為嬰兒期。此期容易發生肺病、脾系疾病及各種傳染病。
4.幼兒期 1周歲後至3周歲為幼兒期。此期易於發生中毒、燙傷等意外事故。
5.學齡前期 3周歲後到滿7周歲為學齡前期,學齡前期兒童容易發生意外傷害,應注意防護。
6.學齡期 7周歲後至青春期來臨(女12歲,男13歲)稱學齡期。此期應注意防止近視和齲齒。
7.青春期 一般女孩自11~12歲到17~18歲,男孩自13~14歲到18~20歲。青春期體格發育出現第二次高峰,容易出現各種身心疾病,應做好此時期的生理衛生教育。
考點2★★★ 常用體格發育生理常數
1.體重正常值及臨床意義 出生時體重約為3kg,出生後前半年平均每月增長約0.7kg,後半年平均每月增長約0.5kg,1周歲以後平均每年增加約2kg。臨床可用以下公式推算小兒體重:
<6個月 體重(kg)=3十0.7×月齡
7~12個月 體重(kg)=7十0.5×(月齡—6)
1歲以上 體重(kg)=8十2×年齡
2.伸長測定方法及正常值 出生時身長約為50cm。生後第一年增長約25cm,其中前3個月約增長12cm。第二年身長增長約10cm。2周歲後至青春期,每年身高增長約7cm。
推算2歲後至12歲兒童的身高:
身高(cm)=70+7 ×年齡
3.囟門閉合時間 前囟應在小兒出生後的12~18個月閉合。後囟在部分小兒出生時就已閉合,未閉合者應在出生後2~4個月內閉合。
4.頭圍和胸圍的正常值 新生兒頭圍約為34cm,1周歲時約為46cm,2周歲時約為48cm。新生兒胸圍約32cm,1歲時約44cm,接近頭圍。
5.乳牙萌出時間及數目正常值 生後4~10個月乳牙開始萌出,乳牙約在2~2.5歲出齊。2歲以內乳牙顆數可用以下公式推算:
乳牙期=月齡-4(或6)
6.呼吸、脈搏、血壓與年齡增長的關係 小兒呼吸、脈搏的正常頻率,隨著年齡增長而逐漸減低;小兒血壓的正常值,隨著年齡增長而逐漸增高。
收縮壓(mmHg)=80+2×年齡
舒張壓(mmHg)=收縮壓×2/3
考點3★ 小兒運動發育規律
小兒運動發育遵循一定的規律,發育順序是由上向下、由粗到細、由不協調到協調。
粗動作發育過程可歸納為「二抬四撐六會坐,七滾八爬周會走」。
考點4★★★ 小兒生理病理特點
1.小兒生理的基本特點 ①臟腑嬌嫩。形氣未充(稚陰稚陽)。②生機蓬勃,發育迅速(純陽)。
2.小兒病理的基本特點 ①發病容易,傳變迅速。②髒氣清靈,易趨康復。
考點5★★ 察指紋的具體方法
指紋的辨證綱要,可以歸納為「浮沉分表裡,紅紫辨寒熱,淡滯定虛實,三關測輕重」。
考點6★★★ 小兒的中藥用量
新生兒用成人量的1/6,乳嬰兒用成人量的1/3,幼兒用成人量的1/2,學齡兒童用成人量的2/3或接近成人用量。
第二單元 兒童保健考點1★★ 新生兒的特殊生理現象
新生兒兩側頰部各有一個脂肪墊隆起,稱為」螳螂子」。新生兒上顎中線和齒齦部位有散在黃白色、碎米大小隆起顆粒,稱為「馬牙」。女嬰生後3~5天乳房隆起如蠶豆到鴿蛋大小。女嬰生後5~7天陰道有少量流血,持續1~3天自止者,是為假月經。此外,還有新生兒生理性黃疸等。這些均屬於新生兒的特殊生理狀態。
考點2★★★ 母乳餵養的優點及斷乳時間
1.生後6個月之內以母乳為主要食品者,稱為母乳餵養。
母乳餵養的優點:
(1)母乳中含有最適合嬰兒生長發育的各種營養素,易於被消化和吸收。
(2)母乳中含有豐富的免疫活性物質,可增強嬰兒抗感染能力。
(3)母乳溫度及泌乳速度適宜,新鮮無細菌汙染,簡便經濟。
(4)母乳餵養有利於增進母子感情。
(5)產後哺乳可促進母體子宮收縮復原,推遲月經復潮,不易懷孕,減少乳母患乳腺癌和卵巢腫瘤的可能性。
2.出生8~12個月時可以完全斷乳。
考點3★★ 添加輔助食品的原則
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細到粗,由一種到多種,在嬰兒健康、消化功能正常時逐步添加。
第三單元 新生兒疾病考點1★★ 胎怯的發病特點
胎怯,是指新生兒體重底下,身材矮小,臟腑形氣均未充實的一種病症,又稱「胎弱」,以低出生體重兒多見。
考點2★ 胎怯的病因病機
胎怯的病因為天稟賦不足,病變臟腑關鍵在腎、脾兩髒。
胎怯的關鍵病機是腎脾兩虛。
考點3★★★ 胎怯的辨證論治
治療以補腎培元為基本原則。
症候分型
治法
代表方劑
腎精薄弱證
益精充髓,補腎溫陽
補腎地黃丸
脾腎涼蓆證
健脾益腎,溫運脾陽
保元湯
考點4★ 硬腫症的發病特點
硬腫症是新生兒時期特有的一種嚴重疾病,是由多種原因引起的局部甚至全身皮膚和皮下脂肪硬化及水腫,常伴有低體溫及多器官功能底下的症候群。在寒冷的冬春季節多見,多發生在生後7~10天的新生兒,以胎怯兒多見。
考點5★★ 硬腫症的病機
本病的病變臟腑在脾、腎、陽氣虛衰、寒凝血澀是本病的主要病機。
考點6★★★ 硬腫症的辨證論治
症候分型
治法
代表方劑
寒凝血澀證
溫經散寒,活血通絡
當歸四逆湯
陽氣虛衰證
益氣溫陽,通經活血
參附湯
考點7★ 胎黃的發病特點
胎黃以嬰兒出生後皮膚、面目出現黃疸為特徵,因與胎稟因素有關,故稱「胎黃」或「胎疸」。相當於西醫學的新生兒黃疸。
考點8★★胎黃的病變臟腑
胎黃的病變臟腑在肝臟、脾胃。
考點9★★★ 胎黃的診斷
1.生理性的黃疸 生理性黃疸大多在生後2~3天出現,4~6天達高峰,足月兒在生後2周消退,早產兒可持續至3~4周。黃疸程度較輕(足月兒血清總膽紅素≤221μmol/L,早產兒≤257μmol/L。)除有輕微食欲不振外,一般無其他臨床症狀。
2.病理性黃疸 出現早,(在生後24小時內即出現黃疸)、發展快(血清總膽紅素每日上升幅度>85.5μmol/L或每小時上升幅度>8.5μmol/L)、程度重(足月兒血清總膽紅素>221μmol/L,早產兒>257μmol/L)、消退遲(黃疸持續時間足月兒>2周,早產兒>4周)或消退後復現,3周後仍不消退。常伴有不欲吮乳、口渴便秘、發熱,或精神萎靡、肢涼納呆、大便溏薄,甚或右脅下痞塊質硬、肚腹膨脹、青筋顯露等。
考點10★★★ 胎黃的辨證論治
症候分型
治法
代表方劑
溼熱鬱蒸證
清熱利溼退黃
茵陳蒿湯
寒溼阻滯證
溫中化溼退黃
茵陳理中湯
氣滯血瘀證
行氣化瘀消積
血府逐瘀湯
胎黃動風證
平肝息風,利溼退黃
羚角鉤藤湯
胎黃虛脫證
大補元氣,溫和固脫
參附湯合生脈散
考點11★★ 胎黃的光照治療
1.最好選擇藍光。
2.儘量裸露,用黑布遮眼,保護眼睛和生殖器。
3.光療時不顯性失水增加,因此光療時液體入量應增加15%~20%。
4.光療時可出現發熱、腹瀉、皮疹、青銅症等,停止光療可痊癒。
第四單元 肺系病症考點1★★ 小兒感冒的特點
感冒是感受外邪引起的一種疾病,以發熱、鼻塞流涕、噴嚏、咳嗽為主要臨床特徵,是兒科最常見的疾病。小兒具有肺臟嬌嫩、脾常不足、肝火易亢的生理特點,患感冒後易出現夾痰、夾滯、夾驚的兼夾證。
考點2★★★ 小兒感冒的辨證論治
症候分型
治法
代表方劑
風寒感冒證
辛溫解表,疏風散寒
荊防敗毒散
風熱感冒證
辛涼解表,疏風清熱
銀翹散
暑邪感冒證
清署解表,化溼和中
新加香薷飲
時邪感冒證
清瘟解表消毒
銀翹散合普濟消毒飲
感冒夾痰證
風寒夾痰者,辛溫解表,宜肺化痰;風熱夾痰者,辛涼解表,清肺化痰
在疏風解表基礎上,風寒夾痰者加二陳湯、三拗湯;風熱夾痰者加桑菊飲、黛蛤散
感冒夾滯證
解表兼以消食導滯
在疏風解表基礎上加用保和丸
感冒夾驚證
解表兼以清熱鎮驚
在疏風解表基礎上加用鎮驚丸
考點3★ 乳蛾的辨證論治
症候分型
治法
代表方劑
風熱搏結證
疏風清熱,利咽消腫
銀翹馬勃散
熱毒熾盛證
清熱解毒,利咽消腫
牛蒡甘桔湯
肺胃陰虛證
養陰潤肺,軟堅利咽
養陰清肺湯
考點4★ 咳嗽的病因病機
主要外因為感受風邪,主要內因為肺脾虛弱。病變部位在肺,常涉及脾、基本病機為肺失宣肅。
考點5★★★ 咳嗽的辨證論治
咳嗽辯證首先辨外感內傷,次辨證寒熱虛實。基本治療原則為宣通肺氣。
症候分型
治法
代表方劑
風寒咳嗽證
疏風散寒,宣肺止咳
杏蘇散、金沸草散
風熱咳嗽證
疏風解熱,宣肺止咳
桑菊飲
風燥咳嗽證
疏風清肺,潤燥止咳
清燥救肺湯、桑杏湯
痰熱咳嗽證
清熱化痰,宣肺止咳
清金化痰湯、清氣化痰湯
痰溼咳嗽證
燥溼化痰,宣肺止咳
二陳湯
氣虛咳嗽證
健脾補肺,益氣化痰
六君子湯
陰虛咳嗽證
滋陰潤燥,養陰清肺
沙參麥冬湯
考點6★★ 肺炎喘嗽的發病特點
肺炎喘嗽是小兒時期常見的一種肺系疾病,臨床以發熱、咳嗽、痰壅、氣喘,肺部聞及中細溼鑼音,X線胸片見炎性陰影為主要表現,重者可見張口抬肩、呼吸困難、面色蒼白、口唇青紫等。
考點7★★★ 肺炎喘嗽的病機
肺病位在,病機為肺氣閉鬱,痰熱是其病理產物。
考點8★★★ 肺炎喘嗽的辨證論治
肺炎喘嗽治療,以開肺化痰、止咳平喘為基本原則。
症候分型
治法
代表方劑
風寒鬱肺證
辛溫宣肺,化痰止咳
華蓋散
風熱鬱肺證
辛涼宣肺,化痰止咳
麻杏石甘湯
痰熱閉肺證
清熱滌痰,開肺定喘
麻杏石甘湯合葶藶大棗瀉肺湯
毒熱閉肺證
清熱解毒,瀉肺開閉
黃連解毒湯合麻杏石甘湯
陰虛肺熱證
養陰清肺,潤肺止咳
沙參麥冬湯
肺脾氣虛證
補肺益氣,健脾化痰
人參五味子湯
心陽虛衰證
溫補心陽,救逆固脫
參附龍牡救逆湯
邪陷厥陰證
清心開竅,平肝息風
羚角鉤藤湯合牛黃清心丸
考點9★ 哮喘的發病特點
哮喘是小兒時期常見的肺系疾病。臨床以反覆發作,發作時喘促氣急、喉間哮鳴、呼吸困難、張口抬肩、搖身擷肚為主要特徵。
考點10★★ 哮喘的病因病機
哮喘由內有痰飲留伏,外受邪氣引動而發。
考點11★★★ 哮喘的辨證論治
症候分型
治法
代表方劑
風寒束肺證
溫肺散寒,滌痰定喘
小青龍湯合三子養親湯
痰熱阻肺證
清肺滌痰,止咳平喘
麻杏石甘湯合蘇葶丸
外寒內熱證
解表清裡,止咳定喘
大青龍湯
肺實腎虛證
瀉肺平喘,補腎納氣
偏於肺實者,用蘇子降氣湯;偏於腎虛者,用都氣丸合射幹麻黃湯
肺脾氣虛證
補肺固表,健脾益氣
玉屏風散合人參五味子湯
脾腎陽虛證
溫補脾腎,固攝納氣
金匱腎氣丸
肺腎陰虛證
養陰清熱,斂肺補腎
麥味地黃丸
考點12★ 反覆呼吸道感染的發病特點
反覆呼吸道感染指呼吸道感染(包括上呼吸道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年發病在一定次數以上者。以感冒、乳蛾、咳嗽、肺炎喘嗽在一段時間內反覆發作、經久不愈為主要臨床特徵。反覆感染患兒為復感兒。
考點13★★★ 反覆呼吸道感染的診斷
按不同年齡每年呼吸道感染的次數診斷。
年齡(歲)
上呼吸道感染
上呼吸道感染
氣管支氣管炎
肺炎
0~2
7
3
2
3~5
6
2
2
6~14
5
2
2
考點14★★★ 反覆呼吸道感染的辨證論治
症候分型
治法
代表方劑
肺脾氣虛證
補肺固表,健脾益氣
玉屏風散合六君子湯
營衛失調證
調和營衛,益氣固表
黃芪桂枝五物湯
脾腎兩虛證
溫補腎陽,健脾益氣
金匱腎氣丸合理中丸
肺脾陰虛證
養陰潤肺,益氣健脾
生脈散合沙參麥冬湯
第五單元 脾系病症
考點1★ 鵝口瘡的發病特點
鵝口瘡是以口腔、舌上滿布白屑為主要臨床特徵的一種口腔疾病。因其狀如鵝口,故稱鵝口瘡。因其色白如雪片,故又名「雪口」。
考點2★★★ 鵝口瘡的辨證論治
症候分型
治法
代表方劑
心脾積熱證
清心瀉脾
清熱瀉脾散
虛火上浮證
滋陰降火
知柏地黃丸
考點3★ 口瘡的發病特點
小兒口瘡,以齒齦、舌體、兩頰、上顎等處出現黃白色潰瘍,疼痛流涎,或伴發熱為特徵 。若滿口糜爛,色紅作痛者,稱為口糜;潰瘍只發生在口唇兩側,稱為燕口瘡。
考點4★★★ 口瘡的辨證論治
症候分型
治法
代表方劑
風熱乘脾證
疏風散火,清熱解毒
銀翹散
心火上炎證
清心涼血,瀉火解毒
瀉心導赤散
虛火上浮證
滋陰降火,引火歸原
六味地黃丸加肉桂
考點5★ 洩瀉的發病特點
洩瀉是以大便次數增多,糞質稀薄如水樣為特徵的一種小兒常見病。本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生,以夏秋季節發病率為高。2歲以下小兒發病率高。
考點6★★★ 洩瀉的辨證論治
洩瀉的治療,以運脾化溼為基本原則。
症候分型
治法
代表方劑
溼熱瀉證
清腸解熱,化溼止瀉
葛根黃苓黃連湯
風寒瀉證
疏風散寒,化溼和中
藿香正氣散
傷食瀉證
運脾和胃,消食化滯
保和丸
脾虛瀉證
健脾益氣,助運止瀉
參苓白朮散
脾腎陽虛瀉證
溫補脾腎,固澀止瀉
附子理中湯合四神丸
氣陰兩傷證
健脾益氣,酸甘斂陰
人參烏梅湯
陰竭陽脫證
挽陰回陽,救逆固脫
生脈散合參附龍牡救逆湯
考點7★★ 厭食的發病特點
厭食是小兒時期的一種常見病證,臨床以較長時期厭惡進食,食量減少為特徵。
考點8★★ 厭食的病因病機
其病變臟腑主要在脾胃。病機為脾胃不和,納化失職。
考點9★★★ 厭食的辨證論治
厭食的治療,以運脾開胃為基本原則。
症候分型
治法
代表方劑
脾失健運證
調和脾胃,運脾開胃
不換金正氣散
脾胃氣虛證
健脾益氣,佐以助運
異功散、參苓白朮散
脾胃陰虛證
滋脾養胃,佐以助運
養胃增液湯、益胃湯
考點10★ 積滯的發病特點
積滯是指小兒內傷乳食,停聚中焦,積而不化,氣滯不行所形成的一種胃腸疾患。以不思乳食,食而不化,脘腹脹滿,噯氣酸腐,大便溏薄或秘結酸臭為特徵。
考點11★★ 積滯的病因病理
積滯病位在脾、胃,基本病理改變為乳食停聚中脘,積而不化,氣滯不行。
考點12★★★ 積滯與厭食的鑑別
積滯以不思乳食,食而不化,脘腹脹滿,噯氣酸腐,不便溏瀉或便秘,氣味酸臭為特徵。厭食為長期食欲不振,厭惡進食,一般無脘腹脹滿、大便酸臭等症狀。
考點13★★★ 積滯的辨證論治
本病治療以消食化積、理氣行滯為基本原則。
症候分型
治法
代表方劑
乳食內積證
消乳化溼,和中導滯
乳積者,選消乳丸;食積者,選保和丸
脾虛夾積證
健脾助運,消食化滯
健脾丸
考點14★★ 疳症的發病特點
疳症是由餵養不當或多種疾病影響,導致脾胃受損,氣液耗傷而形成的一種慢性疾病。臨床以形體消瘦,面色無華,毛髮乾枯,精神萎靡或煩躁,飲食異常為特徵。
考點15★★★ 疳症的病因病機
疳症的病變部位主要在脾、胃,基本病變改變為脾胃受損,津液消亡。
考點16★★★ 疳症的辨證論治
症候分型
治法
代表方劑
疳氣證
調脾健運
資生健脾丸
疳積證
消積理脾
肥兒丸
幹疳證
補益氣血
八珍湯
眼疳證
養血柔肝,滋陰明目
石斛夜光丸
口疳證
清心瀉火,滋陰生津
瀉心導赤散
疳腫脹證
健脾溫陽,利水消腫
防己黃芪湯合五苓散
考點17★★ 貧血的發病特點
營養性缺鐵性貧血,是由於體內鐵缺失致使血紅蛋白合成減少而引起的一種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
考點18★ 貧血的病因病機
貧血的病變主要在脾、腎、心、肝。血虛不榮是主要病理基礎。
考點19★★ 貧血的診斷
①有明確的缺鐵病史。②皮膚黏膜逐漸蒼白或蒼黃,以口唇、口腔黏膜及甲床最為明顯。③貧血為小細胞低色素性。
考點20★★★ 貧血的辨證論治
症候分型
治法
代表方劑
脾胃虛弱證
健運脾胃,益氣養血
六君子湯
心脾兩虛證
補脾養心,益精生血
歸脾湯
肝腎陰虛證
滋養肝腎,益精生血
左歸丸
腎虛陽虛證
溫補脾腎,益陰養血
右歸丸
考點21★★ 鐵劑治療
一般用硫酸亞鐵口服,同時服維生素C有助吸收。服用至血紅蛋白達正常水平後2個月左右再停藥。
第六單元 心肝病症考點1★★ 夜啼的發病特點
嬰兒白天能安靜入睡,入夜則啼哭不安,時哭時止,或每夜定時啼哭,甚至通宵達旦,稱為夜啼。多見於新生兒及6個月內的小嬰兒。
考點2★ 夜啼的病因
本病主要因脾寒、心熱、驚恐所致。
考點3★★★ 夜啼的辨證論治
症候分型
治法
代表方劑
脾寒氣滯證
溫脾散寒,行氣止痛
烏藥散合勻氣散
心經積熱證
清心導赤,瀉火安神
導赤散
驚恐傷神證
定驚安神,補氣養心
遠志丸
考點4★ 汗證的發病特點
汗證是指小兒在安靜狀態下,正常環境中,全身或局部出汗過多,甚則大汗淋漓的一種病證。多見於5歲以內的小兒。
考點5★★★ 汗證的辨證論治
症候分型
治法
代表方劑
肺衛不固證
益氣固表
玉屏風散合牡蠣散
營衛失調證
調和營衛
黃芪桂枝五物湯
氣陰虧虛證
益氣養陰
生脈散、當歸六黃湯
溼熱迫蒸證
清熱瀉脾
瀉黃散
考點6★★ 病毒性心肌炎的發病特點
病毒性心肌炎是指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心肌局限性或瀰漫性的急性或慢性炎症病變,屬於感染性心肌疾病。以神疲乏力、面色蒼白、心悸、氣短、肢冷、多汗為臨床特徵。本病發病以3~10歲小兒為多。
考點7★★★ 病毒性心肌炎的辨證論治
症候分型
治法
代表方劑
風熱犯心證
清熱解毒,寧心復脈
銀翹散
溼熱侵心證
清熱化溼,寧心復脈
葛根黃芩黃連湯
氣陰虧虛證
益氣養陰,寧心復脈
炙甘草湯合生脈散
心陽虛弱證
溫振心陽,寧心復脈
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
痰瘀阻絡證
豁痰化淤,寧心通絡
瓜蔞薤白半夏湯合失笑散
考點8★★ 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的發病特點
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又稱輕微腦功能障礙症候群,是一種較常見的兒童時期行為障礙性疾病,以注意力不集中,自我控制差,動作過多,情緒不穩,衝動任性,伴有學習困難,但智力正常或基本正常為主要臨床特徵。本病男孩多於女孩,多見於學齡期兒童。
考點9★★★ 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的辨證論治
以調和陰陽為治療原則。
症候分型
治法
代表方劑
肝腎陰虛證
滋養肝腎,平肝潛陽
杞菊地黃丸
心脾兩虛證
養心安神,健脾益氣
歸脾湯合甘麥大棗湯
痰火內擾證
清熱瀉火,化痰寧心
黃連溫膽湯
考點10★★★ 抽動障礙的發病特點
抽動障礙主要表現為不自主、無目的、反覆、快速的一個部位或多部位肌群運動抽動和發聲抽動,並可伴發其他行為症狀,包括注意力不集中、多動、自傷和強迫障礙等。起病在2~12歲,發病無季節性,男孩發病率較女孩高約3倍。
考點11★ 抽動障礙的病因病機
多由五志過極,內痰內蘊而引發。病位主要在肝,與心、脾、腎密切相關。
考點12★★★ 抽動障礙的辨證論治
抽動障礙的治療,以平肝息風為基本原則。
症候分型
治法
代表方劑
氣鬱化火證
清肝瀉火,息風鎮驚
清肝達鬱湯
脾虛痰聚證
健脾化痰,平肝息風
十味溫膽湯
陰虛風動證
滋陰潛陽,柔肝息風
大定風珠
考點13★★★ 驚風概述
驚風是小兒時期常見的急重病證,臨床以抽搐、昏迷為主要症狀。驚風是一個證候,可發生在許多疾病中。一般以1~5歲的兒童發病率最高。臨床抽搐時的主要表現可歸納為八種,即搐、搦、掣、顫、反、引、竄、視,古人稱之為驚風八候。
考點14★★ 急驚風的發病特點
急驚風痰、熱、驚、風四種證候具備,臨床以高熱、抽風、神昏為主要表現,多由外感時邪、內蘊溼熱和暴受驚恐而引發。
考點15★★★ 急驚風的辨證論治
急驚風的治療以清熱、豁痰、鎮驚、息風為基本法則。
症候分型
治法
代表方劑
風熱動風證
疏風清熱,息風定驚
銀翹散
氣營兩燔證
清氣涼營,息風開竅
清瘟敗毒飲
邪焰心肝證
清心開竅,平肝息風
羚角鉤藤湯
溼熱疫毒證
清熱化溼,解毒息風
黃連解毒湯合白頭翁湯
驚恐驚風證
鎮驚安神,平肝息風
琥珀抱龍丸
考點16★ 慢驚風的發病特點
慢驚風來勢緩慢,抽搐無力,時作時止,反覆難愈,常伴昏迷、癱瘓等。
考點17★ 慢驚風的病因病機
慢驚風病位在肝、脾、腎,性質以虛為主,也可見虛中夾實證。
考點18★★★ 慢驚風的辨證論治
症候分型
治法
代表方劑
脾虛肝亢證
溫中健脾,緩肝理脾
緩肝理脾湯
脾腎陽衰證
溫補脾腎,回陽救逆
固真湯合逐寒蕩驚湯
陰虛風動證
育陰潛陽,滋腎養肝
大定風珠
考點19★★ 癇證的發病特點
癇證是以突然撲倒,昏不識人,口吐涎沫,兩目上視,肢體抽搐,驚掣啼叫,喉中發出異聲,片刻即醒,醒後一如常人為特徵,具有反覆發作特點的一種疾病。本病多發生於4歲以上的兒童。
考點20★ 癇證的病位
病位主要在心、肝、脾、腎。
考點21★★★ 癇證的辨證論治
症候分型
治法
代表方劑
驚癇證
鎮驚安神
鎮驚丸
痰癇證
豁痰開竅
滌痰湯
風癇證
息風止痙
定癇丸
淤血癇證
化瘀通竅
通竅活血湯
脾虛痰盛證
健脾化痰
六君子湯
脾腎兩虛證
補益脾腎
河車八味丸
第七單元考點1★ 水腫的發病特點
小兒水腫是由多種病證引起的體內水液瀦留,泛濫肌膚,引起面目、四肢,甚則前身浮腫及小便短少,嚴重的可伴有胸水、腹水為主要表現的常見病證。
考點2★★ 水腫的病因病機
水腫的基本病機為水液泛濫。主要病因為外感風邪、溼熱、瘡毒。
考點3★★★ 水腫的診斷
1.急性腎小球腎炎 本病發病前1~4周多有呼吸道或皮膚感染、猩紅熱等球菌感染病史,或其他急性感染史。急性起病,主要症狀為浮腫及尿量減少,血尿,高血壓。
2.腎病症候群 單純性腎病診斷標準:①全身水腫。②大量蛋白尿。③低蛋白血症。④高脂血症。其中大量蛋白尿和低蛋白血症為必要條件。
考點4★★★ 水腫的辨證論治
症候分型
治法
代表方劑
風水相搏證
疏風解表,利水消腫
麻黃連翹赤小豆湯
溼熱內侵證
清熱解毒,利水消腫
五味消毒飲合五皮飲
肺脾氣虛證
益氣健脾,利水消腫
參苓白朮散合玉屏風散
脾腎陽虛證
溫腎健脾,利水消腫
真武湯
氣陰兩虛證
益氣養陰,利水消腫
六味地黃丸加黃芪
水凌心肺證
溫陽逐水,瀉肺寧心
己椒藶黃丸合參附湯
邪焰心肝證
平肝息風,瀉火利水
龍膽瀉肝湯合羚角鉤藤湯
水毒內閉證
辛開苦降,闢穢解毒
溫膽湯合附子瀉心湯
考點5★ 尿頻的發病特點
尿頻是以小便頻數為特徵的疾病。多發於學齡前兒童,尤以嬰幼兒發病率最高,女孩多於男孩。
考點6★★★ 尿頻的辨證論治
症候分型
治法
代表方劑
溼熱下注證
清熱利溼,通利膀胱
八正散
脾腎氣虛證
溫補脾腎,升提固攝
縮泉丸
陰虛內熱證
滋陰補腎,清熱降火
知柏地黃丸
考點7★ 遺尿的發病特點
遺尿又稱尿床,是指3周歲以上的小兒睡中小便自遺,醒後方覺的一種病證。
考點8★★★ 遺尿的辨證論治
症候分型
治法
代表方劑
肺脾氣虛證
補肺益脾,固澀膀胱
補中益氣湯合縮泉丸
腎氣不足證
溫補腎陽,固澀膀胱
菟絲子散
心腎交失證
清心滋腎,安神固脬
交泰丸合導赤散
肝經溼熱證
清熱利溼,瀉肝止遺
龍膽瀉肝湯
考點9★★ 五遲、五軟的發病特點
五遲、五軟是小兒生長發育障礙的病證。五遲指立遲、行遲、發遲、語遲、齒遲;五軟指頭項軟、口軟、手軟、腳軟、肌肉軟。
考點10★★★ 五遲、五軟的辨證論治
症候分型
治法
代表方劑
肝腎虧損證
補腎填髓,養肝強筋
加味六味地黃丸
心脾兩虛證
健脾養心,補益氣血
調元散
痰瘀阻滯證
滌痰開竅,活血通絡
通竅活血湯合二陳湯
第八單元 傳染病
考點1★★★ 麻疹的發病特點
麻疹是由外感麻毒時邪(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出疹性傳染病。臨床以發熱、咳嗽、鼻塞流涕,淚水汪汪,周身皮膚依序布發麻粒大小的紅色斑丘疹,皮疹消退時皮膚有糠狀脫屑和色素沉著斑等為特徵。本病一年四季都有發生,但好發於冬春季節,且常可引起流行。好發年齡為6個月至5歲。
考點2★★★ 麻疹的辨證論治
治療麻疹首辨順證、逆證。
症候分型
治法
代表方劑
邪犯肺衛證
辛涼透表,清宣肺衛
宣毒發表湯
邪入肺胃鎮
清涼解毒,透疹達邪
清解透表湯
陰津好傷證
養陰益氣,清解餘邪
沙參麥冬湯
邪毒閉肺證
宣肺開閉,清熱解毒
麻杏石甘湯
邪毒攻喉證
清熱解毒,利咽消腫
清咽下痰湯
邪陷心肝證
平肝息風,清營解毒
羚角鉤藤湯
考點3★ 奶麻的發病特點
奶麻,又稱假麻,西醫學稱為幼兒急疹,是由人孢疹病毒6型感染引起的一種劑型出疹性傳染病,臨床以持續高熱3~5天,熱退疹出為特徵。好發年齡為6~18個月,3歲以後少見。一年四季都可發病,多見於冬春兩季。
考點4★ 奶麻的病因病位
奶麻的發病原因為感受幼兒急疹時邪。其主要病變在肺、脾。
考點5★★★ 奶麻的辨證論治
症候分型
治法
代表方劑
邪鬱肌表證
疏風清熱,宣透邪毒
銀翹散
毒透肌膚證
清熱生津,以助康復
銀翹散合養陰清肺湯
考點6★★ 風痧的發病特點
風痧即風疹,是由外感風痧時邪(風疹病毒)引起的一種劑型出疹性傳染病.臨床以輕度發熱,咳嗽,全身皮膚出現細沙樣玫瑰色斑丘疹,耳後、枕部臖核腫大為主要特徵。一年四季均可發生,但好發於冬春季節。多見於1~5歲的小兒。
考點7★★★ 風痧的辨證論治
症候分型
治法
代表方劑
邪犯肺胃證
疏風清熱透疹
銀翹散
邪入氣營證
清氣涼營解毒
透疹涼解湯
考點8★★ 丹痧的發病特點
丹痧是因感受痧毒疫癘之邪所引起的急性時行疾病。臨床以發熱,咽喉腫痛或伴糜爛,全身布發瀰漫性猩紅色皮疹,疹後脫屑脫皮為特徵。本病主要發生於冬春季節。各年齡均可發病,以2~8歲的兒童發病率較高。本病又稱為「疫痧」「疫疹」「爛喉痧」「爛喉丹痧」。
考點9★★★ 麻疹、奶麻、風疹、丹痧的鑑別診斷
病名
麻疹
奶麻
風疹
丹痧
病因
麻疹病毒
人孢疹病毒6型
風疹病毒
乙型溶血性鏈球菌
初期症狀
發熱,咳嗽,流涕,淚水汪汪
突然高熱,一般情況好
發熱,咳嗽,流涕,枕部淋巴結腫大
發熱,咽喉紅腫化膿、疼痛
出疹與發熱的關係
發熱3~4天出疹,出疹時發熱更高
發熱3~4天出疹,熱退疹出
發熱0.5~1天出疹
發熱數小時至1天出疹,出疹時熱高
特殊體徵
麻疹黏膜斑
無
無
環口蒼白圈,草莓舌,帕氏線
周圍血象
白細胞總數下降,淋巴細胞升高
白細胞總數下降,淋巴細胞升高
白細胞總數下降,淋巴細胞升高
白細胞總數升高,中性粒細胞升高
考點10★★★ 丹痧的辨證論治
丹痧以清熱解毒,清利咽喉為基本治療原則。
症候分型
治法
代表方劑
邪侵肺衛證
辛涼宣透,清熱利咽
解肌透痧湯
毒熾氣營證
清氣涼營,瀉火解毒
涼營清氣湯
疹後陰傷證
養陰生津,清熱潤喉
沙參麥冬湯
考點11★★★ 水痘的發病特點
水痘是由水痘時邪(水痘—帶狀孢疹病毒)引起的一種傳染性強的出疹性疾病。以發熱、皮膚黏膜分批出現搔癢性皮疹,丘疹、皰疹、結痂同時存在為主要特徵。本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生,以冬春二季發病率高。任何年齡皆可發病,但以6~9歲兒童為多見。本病一般預後良好,一次感染水痘大多可獲終生免疫。
考點12★★★ 水痘的診斷
皮疹分批出現,此起彼落,在同一時期,丘疹、皰疹、幹痂往往同時並見。
考點13★★★ 水痘的辨證論治
水痘以清熱解毒利溼為治療原則。
症候分型
治法
代表方劑
邪傷肺衛證
疏風清熱,利溼解毒
銀翹散
邪熾氣營證
清氣涼營,解毒化溼
清胃解毒湯
考點14★★ 手足口病的發病特點
手足口病是由感受手足口病時邪(柯薩奇病毒A組)引起的發疹性傳染病,臨床以手足肌膚、口咽部發生皰疹為特徵。本病以夏秋季節為多見。常見於5歲以下小兒。
考點15★★★ 手足口病的診斷
1.病前1~2周有手足口病患兒接觸史。
2.主要表現為口腔及手足部發生皰疹。
3.血常規可見白細胞計數正常,淋巴細胞和單核細胞比值相對增高。
考點16★★★ 手足口病的辨證論治
手足口病以清熱祛溼解毒為治療原則。
症候分型
治法
代表方劑
邪犯肺脾證
宣肺解表,清熱化溼
甘露消毒丹
溼熱蒸盛證
清熱涼營,解毒祛溼
清瘟敗毒飲
考點17★★ 痄腮的發病特點
痄腮是由溫毒時邪(腮腺炎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傳染病,西醫稱之為流行性腮腺炎。以發熱、耳下腮部漫腫為主要臨床特徵。冬春兩季易於流行。好發於3歲以上兒童,2歲以下嬰幼兒少見。
考點18★ 痄腮的病機
痄腮的主要病機為褻瀆壅阻少陽經脈,與氣血相博,凝滯於耳下腮部。
考點。
考點19★★ 痄腮的診斷與鑑別診斷
1.診斷 初病時可有發熱。腮腺腫大,以耳垂為中心,向前、後、下擴大。白細胞總數可正常,淋巴細胞可相對增加,
2.鑑別診斷 與化膿性腮腺炎相鑑別。 化膿性腮腺炎中醫名發頤。表現為兩頰腫脹疼痛,表皮泛紅,腮腺化膿,按摩腮部可見口腔內腮腺管口有膿液溢出。多為一側腮部腫痛,無傳染性,常繼於熱病之後。
考點20★★★ 痄腮的辨證論治
症候分型
治法
代表方劑
邪犯少陽證
疏風清熱,散結消腫
柴胡葛根湯、銀翹散
熱毒壅盛證
清熱解毒,軟堅散結
普濟消毒飲
邪焰心肝證
清熱解毒,息風開竅
清瘟敗毒飲、涼營清氣湯
毒竄睪腹證
清肝瀉火,活血止痛
龍膽瀉肝湯
考點21★★ 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的發病特點
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簡稱傳單)是由傳單時邪(EB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臨床表現多樣,以發熱、咽峽炎、淋巴結腫大、肝脾腫大、外周血中淋巴細胞增多並出現異型淋巴細胞增多為特徵。
考點22★★ 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的辨證論治
症候分型
治法
代表方劑
邪犯肺胃證
疏風清熱,宣肺利咽
銀翹散
氣營兩燔證
清氣涼營,解毒化瘀
普濟消毒飲
痰熱流注證
清熱化痰,通絡散瘀
清肝化痰丸
溼熱蘊滯證
清熱解毒,行氣化溼
甘露消毒丹
正虛邪戀證
益氣生津,兼清餘熱
氣虛邪戀,用竹葉石膏湯;陰虛邪戀,用青蒿鱉甲湯、沙參麥冬湯
考點23★★ 頓咳的發病特點
頓咳是小兒時期感受百日咳時邪(白日咳桿菌)引起的肺系傳染病,臨床以陣發性痙攣性咳嗽和咳後伴有較長的雞鳴樣吸氣性吼聲為特徵。本病以一年四季都可發生,但主要發生於冬春季節。5歲以下嬰幼兒最易發病。
考點24★ 頓咳的病因病機
本病主要病因病機為外感時行邪毒侵入肺系,夾痰膠結氣道,導致肺失肅降。病變臟腑以肺為主。
考點25★★★ 頓咳的辨證論治
症候分型
治法
代表方劑
邪犯肺衛證
疏風祛邪,宣肺止咳
三拗湯
痰火阻肺證
清熱瀉肺,滌痰鎮咳
桑白皮湯合葶藶大棗瀉肺湯
氣陰耗傷證
養陰潤肺,健脾益氣
肺陰虧虛證用沙參麥冬湯,肺脾氣虛證用人參五味子湯
第九單元 蟲證
考點1★ 蛔蟲病的發病特點
蛔蟲病是感染蛔蟲卵引起的小兒常見腸道寄生蟲病,以臍周疼痛,時作時止,飲食異常,大便下蟲,或糞便鏡檢有蛔蟲卵為主要特徵。成蟲寄生小腸,劫奪水谷精微,妨礙正常的消化吸收,嚴重者影響兒童生長發育。
考點2★★ 蛔蟲病的辨證論治
症候分型
治法
代表方劑
腸蟲症
驅蛔殺蟲,調理脾胃
使君子散
蛔厥證
安蛔定痛,繼則驅蟲
烏梅丸
蟲瘕證
行氣通腑,散蛔驅蟲
驅蛔承氣湯
考點3★ 蟯蟲病的發病特點
蟯蟲病是由蟯蟲寄生人體所致的小兒常見腸道寄生蟲病,以夜間肛門及會陰附近奇癢並見到蟯蟲為特徵。蟯蟲患兒是唯一的傳染源。
第十單元 其他疾病
考點1★★★ 夏季熱的發病特點
夏季熱是嬰幼兒在夏天發生的特有的季節性疾病。臨床以長期發熱、口渴、多飲、多尿、少汗或汗閉為特徵。本病多見於6個月至3歲的嬰幼兒,有嚴格的發病季節,多集中在6、7、8三個月。
考點2★★ 夏季熱的辨證論治
症候分型
治法
代表方劑
暑傷肺胃證
清暑益氣,養陰生津
王氏清暑益氣湯
上盛下虛證
溫補腎陽,清心護陰
溫下清上湯
考點3★ 紫癜的發病特點
紫癜是小兒常見的出血性疾病之一,以血液溢於皮膚、黏膜之下,出現瘀點瘀斑,壓之不退色為其臨床特徵。
考點4★★★ 紫癜的診斷與鑑別診斷
1.過敏性紫癜 紫癜多見於下肢伸側及臀部、關節周圍,為高出皮膚的鮮紅色至深紅色丘疹、紅斑或蕁麻疹,大小不一,多呈對稱性,分批出現,血小板計數正常。
2.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瘀點多為針尖樣大小,一般不高出皮面,多不對稱。血小板計數顯著減少。
考點5★★★ 紫癜的辨證論治
症候分型
治法
代表方劑
風熱傷絡證
疏風散邪,清熱涼血
連翹敗毒散
血熱妄行證
清熱解毒,涼血止血
犀角地黃湯
氣不攝血證
健脾養心,益氣攝血
歸脾湯
陰虛火旺證
滋陰降火,涼血止血
大補陰丸、知柏地黃丸
考點6★★ 皮膚黏膜淋巴結症候群的發病特點
皮膚黏膜淋巴結症候群又稱川崎病,是一種以全身血管炎性病變為主要病理特點的急性發熱、出疹性疾病。以急性發熱、多形紅斑、球結膜充血、草莓舌和頸淋巴結腫大、手足硬腫為主要臨床表現。本病好發於嬰幼兒,男女比例為(1.3~1.5):1。
考點7★★ 皮膚黏膜淋巴結症候群的辨證論治
症候分型
治法
代表方劑
衛氣同病證
辛涼透表,清熱解毒
銀翹散
氣營兩燔證
清氣涼營,解毒化瘀
清瘟敗毒飲
氣陰兩傷證
益氣養陰,清解餘熱
沙參麥冬湯
考點8★★ 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的發病特點
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簡稱佝僂病,是由於兒童體內維生素D不足,致使鈣磷代謝失常的一種慢性營養性疾病,以正在生長的骨骺端軟骨板不能正常鈣化,造成骨骺病變為其特徵。本病主要見於2歲以內的嬰幼兒。
考點9★ 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的病機
本病病機主要是脾腎虛虧,常累及心、肺、肝。
考點10★★★ 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的辨證論治
症候分型
治法
代表方劑
肺脾氣虛證
健脾補肺
人參五味子湯
脾虛肝旺證
健脾助運,平肝息風
益脾鎮驚散
腎精虧損證
補腎填精,佐以健脾
補腎地黃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