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雪茄客:我太難了!

2020-12-20 雪茄老夥計

做雪茄客難,做中國雪茄客難上加難。是,是看上去每個光鮮又有範兒,左手高希霸右手都彭,左腳邁巴赫右腳瑪莎拉蒂。

但其實,不經歷風雨怎見得彩虹?這是句大俗話,也是句大實話。你可知,每位中國雪茄客都是從無數個萬劫不復之坑——爬出來的王者?如果我是個詩人,我願吟一首長詩以讚美以歌頌,但我不是,撐死也就算半個話嘮。那麼老規矩,咱走著?

做中國雪茄客,

首先一點,中國雪茄客買雪茄難。近些年古巴雪茄價格是一年比一年貴的離譜,但沒有招——拿多了難受,不拿回頭又拿不到。

不單貴,關鍵是還沒有貨啊,想買的買不著,氣人。古巴自不必說,身邊不少老茄客,早就不找高希霸 BHK 了。抽了好幾年雪茄沒見過高希霸長矛、世紀六號,不是新鮮事。

不止古巴雪茄這樣,好的非古雪茄,一個熊樣。非古真正好的雪茄,主要富恩特、大衛杜夫、帕德龍、老徵途、塔圖、我的父親這幾個牌子,無一例外都不便宜,還哪哪哪都木有貨,你有招嗎?比方徵途每款都限量,買還是不買?如果第五年發現味道不行,那第六年還買不買(反正也不一定買得到啊哈哈)?

購買渠道也是讓很多中國雪茄客比較頭疼的問題,正兒八經的真貨渠道不是那麼容易找,從海外人肉背回來吧,不那麼方便。

中國雪茄客買好雪茄難。有時總覺得中國雪茄客多牛叉 ,手裡攥著不少好雪茄,但其實從很大程度上來說,這只不過是一種幻覺。真要論起來,大牛叉雪茄落不到咱手裡。你看每年古巴雪茄節出的極品拍賣保溼盒、牛逼限量款,不都在老外手裡攥著(19年雪茄節出的保溼盒,倒是有一款被中國買家拍下了)?絕大多數入了中東某神豪,歐洲皇室哪門子親戚,或哪個跟雪茄經銷商關係不錯的貴族口袋。

別說這些大牛叉貨,古巴雪茄常規產品線的新品,也基本都在歐洲那邊先發,不在中國發。啥時候到咱這邊?不知道。比如今年出的潘趣短潘趣、多爾賽參議員 2019 年限、蒙特至尊 2019 年限,都是這種情況。

△ 當地時間 11 月 6 號,古巴雪茄瑞士分銷商 INTERTABAK AG 放出消息,瑞士 LCDH 店已經上架了好友特級珍藏雪茄

中國雪茄客買正品雪茄難。現在越來越多的人抽雪茄,想著也託人找點雪茄送朋友吧,但可能給找的就是假的。再比方,有親戚朋友去巴西,給捎回來兩盒雪茄,也有不是正品的可能,畢竟南美也是假雪茄的重災區。錢得照付,這盒雪茄也就只能當個玩意兒擱在那。(還有種可能是買雪茄的人不懂,不知雪茄養的好與壞,旅途中不知如何保護雪茄,等送你手裡雪茄已經死掉了。)

其次一點,中國雪茄客抽雪茄難。主要是沒有抽雪茄的氛圍啊。大龍寬說他之前出門習慣帶上幾根好雪茄,但總能碰到「給我也來一根」之人,給了人又抽不習慣,沒抽幾口就給摁了...所以他現在出門很少帶雪茄。

抽雪茄的地方難找,抽雪茄舒服的地方更難找。沒辦法,不少中國雪茄客只能跑到陽臺、廚房(可能還對著抽油煙機)抽,或者遛狗的空檔來根半皇冠這種小茄勉強解個饞。

然後一點,中國雪茄客真正進入雪茄世界難。雪茄說到底是一種生活方式,中國不像西班牙、法國那些國家有多年的雪茄歷史文化沉澱,難免有些茄客為了隨大流,為了裝逼,為了炫富,為了抽雪茄而抽雪茄。如果早期跟對了人還好說,能短時間內享受到雪茄的美好,否則可能一直在坑裡打轉。

雪茄既是外來文化,難免會因文化差異帶來諸多問題。比如讓新手們比較頭疼有個問題是辨識雪茄的名字,同一個外文名有各種不同的音譯、意譯叫法,加上各種簡稱、外號,很容易把人搞得暈頭轉向。

又比如辨識雪茄的型號,沒有系統專業的中文教材,網上零零散散的資料不詳實,不那麼可靠,像羅布圖又分標準羅布圖、小羅布圖、大羅布圖、雙羅布圖,魚雷又有彪麗高、雙尖魚雷、金字塔、大金字塔,它們到底如何嚴格區分?特別不好整明白。再比如辨識雪茄的味道,古巴雪茄三段式品鑑是以西方語言為基礎,像豆蔻這種,我們中國雪茄客基本沒怎麼接觸過,自然在抽的過程中,不好辨識其味道如何。總之,各種難。每位中國雪茄客都是珍稀保護動物,請多多關愛。

不分南北 無論東西養雪茄,

雪茄三分抽,七分養,溫溼度要保持在雙七十...這些話從入坑第一天就開始聽,但就算聽得耳朵長繭,依舊養不好雪茄的人大把抓。

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中國雪茄客面對的滋養雪茄難題,為 XXXXXL 號。我國地域遼闊,東西、南北乾濕差異極大。這就意味著,我們對保存及滋養雪茄的關鍵指標,溼度的理解相當不同。

北方主要問題是偏幹。根據《室內空氣品質標準》,即 GB/T18883-2002,冬季採暖標準為16~24℃,而符合這個溫度的舒適相對溼度是在 30-60%,但顯然,這個溼度你舒服了,雪茄不舒服。雪茄溼度流失,伴隨的是香氣流失,且很難再回來。

南方,最大的問題是偏溼。有過南方生活經驗的人都知道,這邊有一種小家電賣的特別好,那就是抽溼機。要知道,廣州市的年平均相對溼度達 78%,注意是年平均值。一到梅雨季,珠三角的茄客都自帶技能之:分分鐘表演一個把雪茄擰出水來....

△ 這是國家氣象信息中心發布的,全國平均相對溼度表,藍色越深表示相對溼度越大(10%-100% 區間波動)。可以明顯看到長江以南地區,基本常年都是溼度大的致鬱深藍色

除此之外,滋養雪茄七零八碎的各種難題,更是三天三夜都表不完。

比如,總能聽到這一系列靈魂拷問:新到的小獵人和妙麗養多久可以抽啊?這問題基本就相當於,問從 711 買來的紅酒要放多少年差不多一個意思,關鍵很可能問的還是喝羅曼尼康帝的那票人,你就說尷尬不尷尬?

鋁管雪茄,用不用把鋁管拆下來啊?養雪茄是原盒好還是拆出來好啊?老聽人說持灰好,但不是嘴巴燙個泡,就秋褲燒個洞咋回事?老聽人說雪茄長毛了好,為啥我的茄快兩年了都沒發現長毛的?一根毛都沒有?......

於是更多時候,雪茄變成了薛丁格的雪茄,因為永遠充滿著迷茫和難題。一盒裡,一天抽都會有完全不同的味道,可能一根好抽到炸裂,一根幹的根木頭棍似的苦又辣。每天就像坐過山車,老刺激啦!

塑膠袋 樂扣 罐子 酒櫃還是紅酒櫃???我太難了!

哎,這個問題,不知把多少中國雪茄客硬生生逼退了坑。

總看有人用樂扣把雪茄調教的賊漂亮,心想咱也試試吧,但換自己八成是廢了,太溼了怎麼把溼度穩定降下來?只是相對密閉非絕對,如何應對外界味道大軍的侵襲?都是難題。

還有個風險在於,保不齊哪天家裡二哈把你的高希霸 BHK 翻出來啃個稀爛。當它瞪著無辜的小眼神,擰著腦袋仿佛說:你來打我呀!的時候,除了含淚原諒,還能怎麼辦?除了默默換二哈再也咬不動的 3CM。

△ 3CM 曜YAO 使用實拍圖

還有人是塑膠袋大法黨,罐子大法黨,盒+紅酒櫃黨,室內晾曬黨,甭管哪黨,輪到自己都不那麼回事。拿罐子說,用什麼材質的?放在什麼地方?溫溼度如何調節?北方過幹天、南方過溼天,分別如何應對?

總之路漫漫其修遠兮,他人的上下而求索,很多時候並不能幫自己少走多少彎路。某天還驚聞,某人囤的雪茄,家裡冰箱都快放不下了。。

含在嘴裡怕化了,捧在手裡怕碎了,後來有人想出了醫用保溫箱的招,拐角又見有人直接扛回了個米缸。。還有在某寶上湊齊各種零配件,自己在家沒日沒夜改裝紅酒櫃、雪茄櫃的,我服了,我真的服了,老天鵝你睜眼看看,看都把人逼成啥樣了?

說到雪茄櫃,我想多嘮叨兩句的是,很多還是停留在炒概念的水平上,實質只是做到了基本的存儲。買了雪茄櫃並不等於高枕無憂,而是有操不完的心,真要弄懂一個雪茄櫃基本半年以上時間跑不了。

一盒雪茄好幾千,好些的上萬,要因為柜子把雪茄砸手裡,想撞牆的心都有了。所以,真決定買雪茄櫃,建議多向身邊真正懂的人請教。之前有跟大家分享過,雪茄櫃基本分電子和壓縮機製冷兩種,主要區別是製冷能力是兩個量級,要想一步到位,就選壓縮機的。而真正拉開柜子與柜子之間差距的、真正的實力較量,體現在溼度的控制水平上。單一的製冷加溼系統,往往很難實現嚴格意義上的恆溼。如何實現?上多系統。

吐槽了這麼多,其實今天我最最最想說的是:雪茄是一場修行。

在剛開始的階段,往往會沒什麼底氣還氣勢洶洶;到第二層階段,一般多會變得緊張好勝,好激昂文字,愛指點江山;到了第三階段,雖然好勝的跡象看上去已經全泯,但是眼睛裡精氣猶存,氣勢未消,容易衝動;直到最後,呆頭呆腦,身懷絕技,秘不示人。這才是到了大智若愚的境界。踏入戰場,才能所向披靡(歡迎對號入座)。

這麼一看,雪茄之路像極了人生不是?不過就是提醒自己反覆做一個動作:清零。一步一步走,一步一步扔。走出來的是路,扔掉的是負重。

縱有千般萬般難,此生做中國雪茄客,終究是榮幸之至。

相關焦點

  • 雪茄一開盒就被雪茄客們扔掉了,其實整盒雪茄裡的這個東西很重要
    整盒的雪茄其實很簡單,外面一個包裝盒,裡面裝有25支雪茄,方形的盒子還會有一根黃色的絲帶捆綁,再有就是一層包裹雪茄的油紙和一張薄薄的說明書了。這裡面其實有一個東西很重要,但是只要雪茄一開盒,這個東西就被很多茄友扔掉了。
  • 作為大眾入門雪茄,這煙獲得了國內外雪茄客和同行的認可
    國產雪茄菸王冠大家一定很熟悉,中式雪茄菸中的典範,以手卷雪茄為主打,以機制雪茄開闢平價市場,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為舶來品雪茄注入了中華文化底蘊,以東方智慧開拓雪茄市場,獲得了國內外雪茄客和同行的認可。王冠雪茄創牌於1978年,屬於新生代年輕雪茄品牌,雪茄界的後起之秀,旗下的雪茄多以全葉卷為主,而且該品牌還率先出口,成為了引領國內雪茄走出國門的先峰。王冠迷你雪茄是一款平價的雪茄,主要針對國內工薪階層而創,在全國各地廣泛銷售,深得廣大消費者的喜愛和推崇,是一款經典的大眾入門茄。
  • 對於新手雪茄客的選擇,比亞達獵人必須要知道!
    對於新手雪茄客的選擇,比亞達獵人必須要知道! 說到雪茄的入門這似乎永遠是一個要磕磕碰碰的問題。
  • 亞洲雪茄客喜歡的十大雪茄單品 你都抽過那些款?
    雪茄種類繁多,初學者會感覺無從入手。一款雪茄尺寸如何?有什麼特色口味?鑑賞有何注意點?以及與什麼飲品更匹配?雪茄社列出亞洲雪茄客喜歡的十大雪茄單品,供大家參考。
  • 論雪茄「癮」——你是哪一種類型的雪茄客?
    雪茄鑑賞家這一類人每周至少是固定消耗手工雪茄5支以上,但抽的多不代表狂抽猛吸,每一支抽吸至少是45分鐘,根據雪茄的長短不同當然時間有所增減。關於雪茄的儲備,至少是一個四層的柜子,少部分資深玩家也有自帶雪茄房,收藏的雪茄中,並不一定要天價雪茄,相反,每日抽吸的「口糧茄」從手工到機制都有存糧。雪茄「癮君子」每天都要至少兩到三支雪茄,每次覺得不過肺就不過癮,吃飯沒有抽茄來的重要。
  • 品鑑雪茄考察基地 雪茄大咖在儋州尋求合作發展商機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12月13日消息(記者 鍾圓圓)12月13日上午,2020第八屆海南(儋州)雪茄文化旅遊節活動之一的雪茄品鑑評分大賽開賽。來自海南東方市的鄭勇珍等6名雪茄客脫穎而出,獲得前6名。
  • 中國雪茄零售受疫情影響銷售銳減 美國雪茄消費依然紅火
    北京的一些雪茄吧紛紛表示銷售額比往年同期銳減,但是也有雪茄吧表示影響不大,這一點和美國的情況相同,美國雪茄消費市場依然紅火。 「很多人都告訴我,他們今年生意差。
  • 購買雪茄為什麼要去正規的雪茄店
    這種長期被欺騙味蕾的感受,我想一定不好受。留著心裡的陰影恐怕短時間內是不會消散的。對於初學者來說,挑選雪茄,建議去專業的雪茄店購買吧。每個學家店鋪都有著自己的風格,主要靠裝修的色調搭配。舒適的沙發必不可少,店內會有一些雪茄相關的畫,放一些雪茄的音樂或者視頻,讓你沉浸在雪茄的氣氛中。在搭配自己喜歡的飲品,我想感覺會更好。
  • 中式雪茄「道」與「術」
    原來,世界知名雪茄吸味濃鬱,受到國外雪茄客廣泛認可,但在中國,雪茄客們對「大勁頭」並不「感冒」,而是喜歡「柔、甜、潤、綿」的口感,追求雪茄菸氣的醇香、口感的醇和、餘味的醇淨。  如何選擇原料,突出國人喜歡的口味?
  • 四川什邡舉辦「中國雪茄之鄉」全球推介之旅活動
    屆時,來自國內外近600名嘉賓將齊聚「中國雪茄之鄉」,一同感受穿越歐洲、非洲、美洲、大洋洲、亞洲五個平行維度的雪茄文化,體驗「中國雪茄文化名城」精緻舒適的生活格調,零距離觸摸「中國雪茄之鄉」脈搏。發布會現場 攝影 戚原作為全國唯一的雪茄之鄉,什邡已成功舉辦了五屆「中國雪茄之鄉」全球推介之旅活動。
  • 關於抽雪茄裝的看法
    雪茄自然抽雪茄裝也是學習雪茄的一條路徑我們中國正進入雪茄文化建立、雪茄普及的初期,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嘗試雪茄,雪茄也會成為很多人日常生活的一個組成部分。隨著雪茄人群的勃發,能看到各種各樣對待雪茄的方式,有人把雪茄看得太重,有人抽雪茄呈現一種刻意感,有人抽雪茄就是為了裝出一種風範,有人抽雪茄是讓自己與眾不同……這種行為上的差異會讓不同的雪茄客產生不同的看法。有些老雪茄客會抨擊有些新雪茄客很裝、很假,抽雪茄的時候呈現出一種假裝的自然,抽雪茄的時候好像鄭重其事的樣子,其實是一種無知的裝。
  • 雪茄新客最想要知道的一件事是:抽雪茄到底需要多少花費?
    如果有這個問題的,我想大概是有一部分原因是雪茄的文化還沒有普及到,對於大部分人來說雪茄還是一種很陌生的東西。雪茄一直被定位是奢侈品,這點是沒有問題,但是雪茄上的奢侈是時間,是心境,在抽雪茄的1個小時的時間裡悠閒。在雪茄上的花費到底是多少?
  • 抽雪茄的佛洛依德
    弗洛伊德和雪茄抽雪茄的佛洛依德前幾天一篇文章提到了因為佛洛依德,雪茄的意義變得不同。有雪茄客好奇佛洛依德自己抽雪茄嗎?弗洛伊德是一個極為重度的雪茄客。(弗洛伊德博物館內的雪茄和雪茄剪)如果有機會到維也納佛洛依德博物館去參觀,能夠看到在佛洛依德辦公室書櫃旁邊有他遺留的兩支雪茄,雪茄沒有標籤,看不出是什麼品牌。有資料記載,1880年,在弗洛伊德24歲時,他就開始抽雪茄。這很大程度上是受了父親雅各布·弗洛伊德的影響。雅各布是個老雪茄客,直到81歲還在抽雪茄,與此同時,他也是一位兢兢業業勤勤懇懇的猶太人。
  • 長城故事會 ▏指間春秋⑦:廖天亮:長城雪茄 世界雪茄又一極
    (廖天亮在雪茄活動上發言)一用時間品味它的魅力作為一名資深「茄客」,廖天亮聊起雪茄並不是誇誇其談,更像一個謙遜的行者。「還有一次,參加持灰比賽,沒有經驗,也不知道快速抽雪茄,會導致血糖下降,等到測長短的時候,我已經完全眩暈了,過了好一會才緩過勁來。」在廖天亮眼裡看來,雪茄最大的魅力和迷人之處在於,你必須關心養護,用心呵護。「你越不用心、越著急,越是品味不到它的魅力。要花時間,讓心慢下來,品味當下。除了品嘗菸草的香味之外,還能夠觸摸到雪茄的質感。」
  • 我在中國種雪茄——一個尼加拉瓜人的美好生活
    他叫馬科斯·羅德裡格斯——一位來自尼加拉瓜的雪茄種植專家,在離家萬裡之遙的中國海南,續寫著與雪茄的情緣。來自中國海島的邀請馬科斯出身「雪茄世家」,他的父親與叔伯們都深諳此道,幼時的他也經常去附近的雪茄地裡「耳濡目染」。
  • 小瓷罐裡的大雪茄
    蒙特塞爾維亞城市紀念瓷罐,27支裝,瓷罐添加了塞爾維亞風格的裝飾,限量發行2000罐優民馬格姆46陳年限量版青花瓷罐,瓷罐添加了中國青花瓷元素並配有歐式花紋裝飾,內含19支雪茄,限量發行1100罐庫阿巴千禧年紀念版瓷罐,2000年是一個非常有特殊意義的年份,又稱為千禧年
  • 買雪茄前道聽途說,其實那支雪茄不適合你
    雪茄的口感每一支都是不一樣的,不同品牌相同型號的味道不同,同一品牌不同型號的味道不同,更有意思的是你中午吃完飯和晚上吃完飯後,抽的都是同一個品牌同一個型號的雪茄,口感也可能不同。所以說,要怎麼評價一支雪茄呢?只要你抽過這支,對於這支的評價你就是專家!
  • 為什麼現在抽雪茄的人不去香港買雪茄了
    雪茄客們都知道香港的雪茄便宜,所以很多人甚至是專門到香港去買雪茄,還能順道玩一玩逛一逛。為什麼香港的雪茄便宜呢?那就要從一個大家經常能聽到的幾個字母說起「PCC」說到「PCC」很多新手都聽說過,在茄客們相互聊天的時候也時常會把這幾個字母掛在嘴邊。
  • 抽著雪茄去裝,也是一種了解雪茄的一種途徑
    咱們國家已經進入了雪茄文化的建立和普及的初期,已經有很多的人開始接觸雪茄,雪茄也成為了很多人的日產生活的一部分了。隨著人群的發展,可以看到各種對待雪茄的方式,有人把雪茄看得特別重,有的人去抽雪茄會有一種刻意感,還有的人就是為了裝出一種範,這樣的行為差異讓不同的雪茄客產生不同看法。
  • 英文哥說雪茄之非古巴雪茄
    (目前政策上還是不允許經營雪茄,此篇僅限朋友圈子內部交流)言歸正傳,非古雪茄的概念很大。現在除了古巴,多米尼加和尼加拉瓜基本上領銜兩大非古基地之名。除此之外,美國、歐洲和中國也有自己的雪茄品牌,並且有些品牌還頗有知名度。英文哥今天要說的主要就是非古中的大部分,即多米尼加、尼加拉瓜和美國雪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