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茄菸是舶來品。
在人們眼中,雪茄菸與紅酒或者威士忌的搭配,成為一種高雅生活方式的標誌。
近幾年,我國推動雪茄菸發展的戰略步伐越來越快,提出了打造中式雪茄菸的發展方向。
什麼是「中式雪茄」?當前,一個普遍的共識是:文化內涵要彰顯中國元素,產品口味要適合中國消費者偏好,營銷模式要形成中國特色。換言之,就是要多一點中國元素、多一點中國味道、多一點中式渠道。
實現這一目標,既要重道,也要重術。
中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探索發展中式雪茄,從包裝到口感,都要尋找中國人熟悉的味道,做出一些中國人自己的情感和韻味,讓其更符合國人的審美和價值取向。這是發展中式雪茄的「道」之所在。有了這個「道」,中式雪茄就有了魂兒。
中式雪茄的發展之「術」,要從兩個層面看。
一是生產層面。近年來,國產雪茄發展迅速,品質大幅提升,但並不意味著中式雪茄已經成型。當前,要儘快建立一套生產標準,建設一支專業團隊,建成一套適應市場的管理、運行機制。這是中式雪茄持續發展的基礎保障。
二是銷售層面。雪茄菸不同於捲菸,雪茄菸的營銷更不能照搬現成的捲菸發展模式。因此,要探索適應雪茄菸發展的組織機構、業務流程、運行標準和考核機制,建立起一套科學、合理、全面、實用的商業企業雪茄菸營銷模式和方法體系。
當然,發展中式雪茄並不意味著摒棄國際交流合作。如何借鑑、吸收和消化國外成功品牌的發展經驗,實現自我突破和成長,也是中式雪茄亟待探討的發展命題。畢竟,中式雪茄成功與否,最終還要靠市場檢驗。
(姜兆華)
四川中煙:築起雪茄「長城」
本報記者 黃德磊
「長城」雪茄卷制現場。
四川中煙供稿
在四川成都寬窄巷子,有一處別致的院落,臨街為古色古香的「長城」雪茄精品店,後院是被好吃嘴熱捧的火鍋店。一者是四川特產,一者是四川美食,生意相得益彰。
地域特色與雪茄文化相融合,為「長城」雪茄品牌發展構建了新模式。數據顯示,今年1~10月,成都市累計銷售雪茄1935萬支,銷售額達2219.3萬元,分別同比增長74.3%、72%,其中「長城」佔據主流。
成都市菸草專賣局(公司)有關負責人說,「長城」雪茄銷售數據持續向好,除了菸草商業企業的營銷策略,也離不開四川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精心打造中式雪茄品牌的努力。
溯源:百年積澱
四川中煙生產雪茄的歷史最早可追溯到1895年,真正實現產業化則始於1918年四川什邡益川工業社的創立。
益川工業社是當時國內最早、規模最大的雪茄菸生產基地之一。據記載,該社鼎盛時,常年僱有固定員工300餘人,年產雪茄1億支,產品暢銷全國。
新中國成立後,什邡縣政府接管益川工業社,隨後籌備成立了四川溫江專區益川煙廠。歷經10年努力,煙廠成功研製出「長城」牌雪茄,因其品質優良、風格獨特,隨後榮獲大馬士革國際金獎、巴拿馬銀獎。
「源於這段榮耀歷史,『長城』雪茄知名度得到空前提升,在國內雪茄品牌中始終保持領先地位。」四川中煙副總經理吳鋼說。
2006年,「長城」雪茄被評為「中國雪茄最具影響力品牌」;2009年,「長城」雪茄被評為「亞洲最具影響力雪茄品牌」。
在吳鋼看來,四川中煙有著超過100年的雪茄技術積澱,又歷經幾十年持續創新,「長城」的跨越式發展正得益於此。
尤其是2003年以來,在國家菸草專賣局「建設中國雪茄第一生產基地」部署下,雪茄項目成為菸草行業特色產業和經濟增長亮點,「長城」雪茄進入快速發展階段。
2007年,雪茄生產業務從什邡捲菸廠脫離,長城雪茄菸廠成立。新廠繼承傳統技藝,融合現代技術,逐步形成了具有四川特色的雪茄菸生產體系,推出一系列風格獨特的雪茄新品,「長城」品牌知名度和市場影響力迅速提升。
定位:中式特色
這些年,隨著中國經濟突飛猛進,對外交流日益頻繁,雪茄消費文化在國內逐漸興起。
但因為種種原因,國產雪茄始終以中低端形象「面世」,以古巴雪茄為代表的國外雪茄品牌佔據了大部分高端市場份額。
近年來,以「國產雪茄要在四川率先破題」為己任,從原川渝中煙到現在的四川中煙,都圍繞國產雪茄發展進行了艱辛探索。
四川中煙認為,堅持中式特色、打造中式雪茄,才能形成國產雪茄的核心競爭力。
在這一思路指引下,四川中煙以「長城」為品牌依託,在產品研發中融入中國味道、堅持中式標準,在品牌宣傳中側重中國元素、樹立中高端形象,成為國內雪茄界打造中式雪茄的先行者。
吳鋼認為,「長城」雪茄的現有成績,更多源於對中式特色的堅持,即四個「得益於」:得益於歷史悠久的傳統工藝,得益於裝備的創新升級和技術改造,得益於對原料的高品質追求,得益於中式雪茄文化與品牌的大力傳播。
為提升雪茄技術,四川中煙早在「十一五」時期就與荷蘭皇家阿吉奧雪茄公司、美國阿塔迪斯公司實現合作。
2010年2月,原川渝中煙與阿吉奧公司籤署合作協議,在雪茄原料、產品研發、技術改造等方面正式合作。當年12月,阿吉奧公司首席配方師威廉·奧維維德被聘請為配方顧問,與長城雪茄菸廠共建產品研發團隊。
2011年4月,長城雪茄菸廠易地技改完成。新廠裝備一流、產能50億支,是全球最大的單體雪茄工廠。加上不斷升溫的國際合作,四川中煙中式雪茄發展邁向更高層級。
長城雪茄菸廠廠長張建偉介紹說,在阿吉奧公司的支持下,長城雪茄菸廠先後研發了「長城」(騎士國際)系列、「長城」(迷你國際)系列機制雪茄,於2011年在中國和歐洲市場上市銷售。
「這是中國雪茄市場首款真正意義的國際合作產品,標誌著中式雪茄技術與國際並軌。」張建偉說,同時,與阿吉奧公司的合作,也為長城雪茄菸廠共享全球優質原料提供了可能。
目前,基於中式雪茄探索,四川中煙已經形成新菸葉快速堆積發酵、低溫醇化發酵、加料發酵、煙支立式水分平衡、遞疊反轉層式卷制等七項核心技術,實現了降低水分、改良色澤、醇和煙味、增加香氣、減少刺激等效果。
在中式雪茄品牌快速發展的當下,雪茄產銷格局正在發生變化,「東方風格」愈發明顯。如何抓住發展中式雪茄的最佳機遇,成為四川中煙思考的重點。
答案聚焦三點:藉助菸葉技術工藝,構建醇和甜潤的雪茄菸品類特色;優化國際合作,在技術和設備上確保領先;依託營銷體制改革,加大工商協同、終端建設、文化傳播力度。
如今,「三項舉措」已顯效果。「長城」高端新品「長城」(132秘制)、「長城」(傳奇1號)一經推出,就受到消費者青睞,市場佔有率在同類雪茄產品中具有明顯優勢。
在高端引領下,四川中煙雪茄業務增長快速。2015年1~11月,四川中煙累計銷售雪茄突破5億支,同比增長25%,長城雪茄菸廠整體稅利達到3.3億元。
基於「長城」在中式雪茄品牌矩陣中的獨特地位,2015年11月16日至17日,國家局局長凌成興在四川菸草調研時強調:支持「長城」雪茄超常發展,把「長城」雪茄打造成中國第一、世界知名的雪茄品牌和雪茄企業。
高端產品蓄勢待發,產業政策支撐有力。未來,「長城」雪茄發展將迎來廣闊空間。
湖北中煙:匠心打造「中國味兒」
張瑩
技術人員正在進行雪茄菸葉組方實驗。
馬曉潔攝
中式雪茄,不僅要「中國造」,更要彰顯中國特色,突出中國味道。
近年來,湖北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以傳承百年的「中雪壹號」配方為基礎,不斷創新核心工藝技術,打造出了具有「中國味兒」的「黃鶴樓」雪茄品牌。
「中國味兒」,源於獨特配方、特色工藝,更源於雪茄團隊的「匠心」。
特色工藝,醇化出「中國味兒」
配方決定雪茄的口感和品級。
「黃鶴樓」雪茄配方有著悠久歷史。1916年,南洋兄弟菸草公司重金聘請了一位當時非常有名的玻利維亞配方師,在其雪茄組方基礎上,結合東方文化和國人的口感要求,調製出了「中雪壹號」雪茄。20世紀40年代,「中雪壹號」風靡全國,並一度成為饋贈外賓的禮品。
2004年,湖北中煙在傳承「中雪壹號」配方的基礎上,針對國內消費者的需求偏好,嘗試在雪茄中引入中式烤菸技術,創製出「香柔順喉」的口感風格,奠定了「黃鶴樓」雪茄的風格基礎。
如果說「中雪壹號」配方奠定了「黃鶴樓」雪茄的風格基礎,那麼獨具特色的工藝,則賦予了「黃鶴樓」雪茄區別於國外產品的「中國味兒」。其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菸葉的醇化工藝。
湖北宜昌三峽,恆溫恆溼的天然溶洞。經頂級技師手工選出的優質雪茄菸葉,要在這裡經過2~4年窖藏。湖北中煙雪茄配方師劉利平介紹說,之所以選擇天然溶洞窖藏,是因為溶洞內特有的微生物可以與茄葉有機成分發生良性醇化作用,去除茄葉青雜氣,提升柔和度與飽滿感。
經過窖藏醇化的茄葉,隨後要經過菸葉技師的再次精挑細選,進入「朗姆微醺」之旅。在這一環節,不同規格產品所使用的茄葉,分別要經過不同香型朗姆酒浸潤、晾曬,反覆數次,茄香中便融入了朗姆酒的酒香。
最後,汲取朗姆酒精華的茄葉,還要經高溫燻蒸,放置於香杉木桶中經過180天自然醇化,使茄香、酒香、杉木香慢慢融合。
菸葉醇化,僅僅是雪茄製作的開端。醇化後的菸葉,經過雪茄技師精心卷製成成品後,還要經低溫乾燥平衡水分、除菌增香,並在恆溫恆溼環境下,靜置於香杉木桶中窖藏養護兩年。
「一支『黃鶴樓』雪茄的誕生,要歷經221道工序、4次窖藏,其間涉及百餘項專利技術和特色工藝。」劉利平介紹說。歲月生香,正是這份醇化積澱,造就了「黃鶴樓」雪茄醇厚豐富的「中國味兒」。
精益求精,讓「中國味兒」更濃更足
配方和工藝造就「中國味兒」,而要保持「中國味兒」、改善「中國味兒」,則離不開雪茄團隊的精益求精、孜孜以求。
傳統上,國產高檔雪茄的製作,多使用巴西等南美國家的優質進口菸葉,但優質進口菸葉市場供應畢竟有限。湖北中煙瞄準古巴雪茄菸葉在海南試種成功的契機,從2010年開始,便與當地菸葉技術團隊開展科研合作,打破了原料供應的瓶頸。
海南菸葉具有菸葉油分充足、色澤鮮明均勻、香氣濃鬱飽滿、餘味舒適乾淨且清甜生津的特性,風格鮮明突出,但在應用上還存在一些不足。
對此,湖北中煙雪茄團隊聯合產地開展攻關,通過多種田間管理手段、生物酶轉化、水洗去除部分游離態氯離子等技術,在菸葉品質提升上取得了階段性成果。海南菸葉在「黃鶴樓」雪茄中得到部分應用,「黃鶴樓」雪茄的中式特徵愈加突顯。
「木桶貯存發酵工藝」是突出「黃鶴樓」雪茄風格特色的關鍵工藝。試驗中,木桶選材、溫溼度控制等問題讓雪茄團隊頗費了一番周折。經過雪茄研發團隊和骨幹卷制技師一年多的反覆試驗,木桶貯存發酵場體、木桶材質選擇和製作安裝、溫溼度控制等問題都先後得到了解決。
作為雪茄品質和吸食感官的重要指標,吸阻控制是雪茄研製過程中必須解決的關鍵問題。在純手工卷制雪茄吸阻檢測方面,行業尚無標準的檢測工具和檢測方法。為解決這一難題,湖北中煙雪茄團隊通過「請進來」、「走出去」等方式,加強與行業同仁交流,自主研發了一種雪茄夾具,開發了「捲筒卷制」等方法,吸阻問題得到有效解決。2013年,「黃鶴樓」雪茄在第一屆海南雪茄節上獲得組委會頒發的「最佳卷制獎」;今年,湖北中煙雪茄菸卷制技師在行業首次手工雪茄菸卷制技師崗位等級(四級)試鑑定中獲得第一名。
「黃鶴樓」手工雪茄的品質,近年來得到了中外雪茄客的充分認可。2015年,高端雪茄品牌「黃鶴樓」(公爵)銷量突破3萬支,位居國產高檔雪茄榜首,成為國產雪茄高端形象品牌。此外,湖北中煙積極開拓國際市場,2015年雪茄出口銷量2500萬支,達成出口意向8000萬支。
「面對古巴、多米尼加等國家眾多一線國際品牌的競爭,中式雪茄的發展任重道遠。」湖北中煙雪茄菸廠廠長王劍說,「十三五期間,『黃鶴樓』雪茄還將從優質雪茄菸葉國產化、特色工藝升級改造、全面提升卷制技藝以及不斷豐富產品品規等多個方面著手,不斷提高內在品質,進一步凸顯產品的『中國味兒』。」
安徽中煙:內外兼修「中國風」
本報記者 邢如飛
工人們正在對用於茄衣製作的雪茄菸葉進行處理。
安徽中煙供稿
12月18日,記者來到安徽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蚌埠捲菸廠蒙城雪茄菸生產部。在生產車間,一片片菸葉經過卷制茄芯、煙支定型、卷制茄衣、上茄帽等工序後,變成了一支支外表美觀的雪茄。在蒙城,一支品質優良的雪茄要經過200多道工序、長達數月甚至成年的平衡與醇化,才能與消費者「見面」。
近年來,安徽中煙加快推進雪茄菸品牌塑造,在把控原料品質、提升生產質量的同時,為「王冠」雪茄品牌注入了更多中國元素。富有活力、滿是「中國範兒」的「王冠」得到了越來越多的認可。「十二五」期間,「王冠」雪茄規模穩健增長,結構快速提升。2013年,安徽中煙成為行業第二家銷量和收入均超億的雪茄企業。2014年,「王冠」雪茄成為行業手卷雪茄大品牌之一。
修內:多一點中國味道
「雪茄在中國發展,原料問題很難突破。」安徽中煙技術中心副主任徐迎波接受採訪時,首先提出制約中式雪茄發展的瓶頸。
目前,世界公認的優質雪茄出產自古巴等南美洲國家,他們使用自己生產的菸葉卷制雪茄。但受制於當地菸葉出口禁令,古巴雪茄原料到不了中國捲菸工業企業手中。
「客觀條件不可能改變,但經過走訪調查和技術攻關後,我們發現,壞事也能變好事。」
原來,世界知名雪茄吸味濃鬱,受到國外雪茄客廣泛認可,但在中國,雪茄客們對「大勁頭」並不「感冒」,而是喜歡「柔、甜、潤、綿」的口感,追求雪茄菸氣的醇香、口感的醇和、餘味的醇淨。
如何選擇原料,突出國人喜歡的口味?
一方面,拿不到古巴進口原料,安徽中煙就將視角轉向了巴西、多米尼加等允許出口菸葉的國家,選擇與頂級原料品質相近的菸葉;另一方面,他們依託國內優質晾曬煙產區,建設自己的原料基地,從種植環節開始,指導菸農生產,並優中選優,拿到了最能突出「中國味道」的好原料。
突出「中國味道」,原料是基礎,配方設計是關鍵。
在安徽中煙雪茄研究所,研究員趙瑞向記者介紹說:「雪茄的製作過程就像是包餃子。要讓『包出的餃子』美味可口,餡和皮同樣重要。」
「皮美」——國產雪茄的茄衣多使用進口優質原料,安徽中煙研發出一套特殊的發酵技術,解決了白肋煙刺激性強的不良特性,凸顯其獨特的口味優勢,將國產優質白肋煙用於茄衣製作。
「肉厚」——在茄芯、茄套製作上,安徽中煙強調與大自然「親密接觸」。以茄芯為例,他們在菸葉上塗抹糯米汁,經過二次發酵後,將香氣不佳、勁頭過大的白毛煙轉化為香氣豐富、勁頭適中的糊毛煙,配製出風格突出的配方。為了讓菸葉香氣更加自然,安徽中煙與專業單位合作,開展菸葉與天然植物、富香產品的香氣融合研究,將香草、可可、紅酒、果汁等加入到菸葉二次發酵過程中,使菸葉的香氣更加豐富。
此外,安徽中煙注重產品養護,將生產出的雪茄存放在一定溫度、溼度條件下繼續發酵,並設置了養護標準,確保在養護的半年中,茄衣、茄皮、茄芯實現水分平衡,更好地彰顯品質優勢。
就這樣,「中國味道」被完美融進每一支「王冠」雪茄中。
養外:加一些中國元素
雪茄菸與傳統捲菸受眾略有不同。雪茄客更關注和享受過程,將這個過程當作一種儀式。
正因如此,雪茄客對品質感的追求強於傳統捲菸消費者。內在的「中國味道」凸顯後,安徽中煙又在外在的「中國元素」上下起了功夫。
在安徽中煙營銷中心二樓的雪茄吧裡,記者看到,古色古香的布置、牆上掛著的「道德經」竹簡、角落裡設置的茶吧無不凸現出「中國元素」。「我們會定期組織雪茄客來這裡舉行品鑑活動。」安徽中煙營銷中心副總經理喬宇笑著說,「讓大家更了解我們的產品,了解雪茄的製作、歷史。」
順著指引,記者見到了幾款富含「中國元素」的「王冠」產品。
「王冠」(智者)採用竹盒、竹筒包裝。竹,生而有節,是君子的象徵;散發清新芬芳氣體,可以豐富雪茄香氣。同時,外包裝上印製《道德經》,將東方文化與源自西方的雪茄完美結合,以東方智慧詮釋中式雪茄。
「王冠」(國粹)靈感源自中華戲劇精粹——京劇。他們在茄筒上印製了京劇臉譜,為雪茄客們提供了中式雪茄、中國「國粹」文化的雙重體驗。
「王冠」(梅蘭竹菊)力求傳播梅蘭竹菊「四君子」的「傲、幽、堅、淡」精神。包裝上,他們以白色為主體顏色,宣紙裝裱,配以梅蘭竹菊經典名畫。
從中國傳統文化的融合與創新,到中式口味的提煉與體驗,安徽中煙立足於打造中式雪茄的標誌性文化品牌,為舶來品注入了煥然一新的中國氣息。「不少消費者都喜歡我們包裝上的『中國元素』,甚至開始收藏產品的雪茄茄筒。」喬宇說。
安徽中煙不僅僅滿足於產品上中國元素的浸潤,在服務上,他們嘗試有中國特色的雪茄文化推廣模式。他們面對高端產品受眾,提出了「雪茄定製」的新概念。今年,在國家局、中國捲菸銷售公司的部署下,安徽中煙與北京、合肥、廣州、深圳四家商業企業開展了雪茄菸「定製」項目。
所謂雪茄定製,是指安徽中煙針對消費者對中高端雪茄吸味、口感、尺寸、包裝形象等方面的差異化、個性化需求,為他們提供特色服務。換句話說,就是消費者「列菜單」,安徽中煙「來上菜」。
王政不僅是資深雪茄客,還是大陸唯一獲得古巴菸草雪茄專家證書的古巴雪茄專家。半年不到,他已經定製了四批次「王冠」(梅蘭竹菊)和「王冠」(古建三絕)雪茄。
在接受電話採訪時,王政介紹說,他經營了一家雪茄菸俱樂部,按照會員們的口味習慣,他列出了「菜單」。安徽中煙在接到訂單後,調整配方,按照顧客的需求,調製出符合要求的具有中國元素風格的口味,並在雪茄茄標和包裝盒上印製了俱樂部的名稱。
「對於中高端客戶,我們的定製起到了很好的品牌、品質宣傳作用,也讓更多的人了解到『王冠』雪茄。」喬宇解釋說,「定製項目的試點成功充分說明只要找準了客戶需求,完善產品和服務,具有『中國味道』和『中國元素』的中式雪茄完全能夠獲得高端雪茄零售客戶和雪茄客的接受和認可。」
山東中煙:探路「中式渠道」
本報記者 楊衛中
雪茄客們在零售店的雪茄吧裡分享雪茄文化。
山東中煙供稿
「雪茄菸在消費群體、消費習慣、保存條件、配套設施等方面與捲菸有著較大的差別。」談起雪茄菸品牌推廣工作,山東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雪茄菸製造中心副主任王建華指出,「現有的國產雪茄品牌推廣多參照捲菸模式,難以適應雪茄菸自身產品形象和消費特點。」
不可否認,就知名度和美譽度而言,國產雪茄與古巴、墨西哥等國家知名雪茄品牌相比,仍然存在一定差距。
但,這並不意味著國產雪茄的品質不如別人。綜觀國內雪茄菸生產企業,各地生產能力與技術水平可同國外比肩,甚至在一些方面還略勝一籌。只是,受品牌知名度和國內雪茄文化等因素影響,中式雪茄離消費者需求還有一定的距離。
國產雪茄與消費者之間,需要一座橋梁。
作為國內四家主要雪茄菸生產企業之一,山東中煙近年來著力建立適合雪茄產品特色的品牌推廣模式,架設起了一座雪茄產品和消費者之間互通的橋梁。
「雪茄菸品牌推廣要符合其自身品質特性,以社會圈層和重點零售客戶為對象,工商協同推進,建立成體系、立體化、高效率的品牌推廣模式。」王建華如是說。
如何建立適合雪茄產品特色的品牌推廣模式?探索,從山東中煙所在地濟南起步。
山東中煙與山東省濟南市菸草專賣局(公司)共同成立了國產雪茄菸特色品牌推廣項目領導小組,制定了《國產雪茄菸特色品牌推廣實施方案》,系統推進雪茄品牌推廣工作。
雪茄是一種文化的載體,其品牌的推廣,更多的是雪茄文化的傳遞,這也是雪茄之所以為雪茄的根本。
而文化的傳遞,離不開有效的傳播途徑,更離不開好的平臺和載體。
現如今新媒體的快速發展,給雪茄文化的傳播提供了一條便捷通道。藉助微信等新媒體,山東中煙建起了文化傳播平臺,組建雪茄客交流群,實現了雪茄文化傳播、雪茄品牌展示及雪茄客情感交流的集合統一。
「我們在微信公眾號中設置了查詢模塊,方便雪茄客們查看雪茄零售終端位置。」王建華介紹說,「下一步我們將探索和電子地圖相結合,為雪茄客提供更加便捷的查詢以及導航功能,方便他們到實體店中切身感受雪茄魅力。」
零售終端,無疑是承載雪茄文化的有效平臺和載體。
距濟南核心商圈泉城路不遠,有一家規模較大的零售商店——軍星商貿中心。這裡是雪茄客們常常光顧的地方,因為這裡有一間裝修別致的雪茄吧,可以供大家暢談交流,品味雪茄。
類似的地方,在濟南還有多個。
山東中煙和濟南市局(公司)在共同選擇零售客戶建設雪茄吧的同時,著力推進專店專櫃建設,打造了一批雪茄菸旗艦店、雪茄菸展示示範店等特色終端,通過建設雪茄品鑑專區、設置雪茄專櫃、展示雪茄專用工具等方式,營造雪茄文化氛圍。
為「上門客」營造良好氛圍之外,山東中煙還結合高端雪茄消費特點,主動走上門,與高端車隊、企業家俱樂部、高爾夫會所等社會圈層合作舉辦品鑑會,傳播雪茄文化,推介雪茄品牌。
任何事情,都離不開人的支撐,推廣雪茄品牌文化也是如此。
鄧文臣是山東中煙雪茄菸製造中心銷售處一名工作人員,他不僅是銷售「大拿」,同時也是雪茄文化專家:既了解雪茄品吸、品鑑等專業知識,又能展示雪茄卷制功夫,還能走上臺宣講雪茄歷史文化。
「我們的雪茄團隊既是文化『播種機』,又是品牌『宣傳隊』。」 王建華說。
結合雪茄菸消費階層實際情況,山東中煙提出了建設「一專多長」複合型人才隊伍的工作思路,要求管理、銷售、宣講、技術等專業人員在練好專業本領的基礎上,全面掌握雪茄銷售、卷制、品吸、宣講等相關知識,做到一崗多能,為品牌推廣工作穩步推進提供了基礎支撐。
「這是商業公司客戶經理、電訪中心工作人員進行培訓的現場,這是重點零售客戶雪茄菸知識培訓現場,這是消費者雪茄菸知識講座現場……」打開一張張資料照片,山東中煙雪茄菸製造中心綜合管理員兼宣講師周世潔介紹說。
零售終端是面向消費者的窗口,也是雪茄品牌成長的「沃土」,山東中煙更是注重提升這方「沃土」耕耘者的素質。他們針對客戶經理、零售客戶積極組織開展培訓工作,向他們傳授雪茄菸的歷史文化、品牌內涵、產品品鑑及營銷技巧等知識,切實發揮零售終端在品牌推廣中應有的作用。不僅在濟南,他們還先後在全國其他15個省的35個重點市場舉辦培訓班,對1萬多人進行了培訓。
與此同時,他們將注意力集中到消費者身上,著力加強消費者資料庫建設,並根據消費者情況進行分類服務管理,不斷發揮消費者在品牌宣傳以及產品質量監督方面的作用,最大程度貼近市場、貼近消費者的需求。
經過不斷努力,山東中煙初步搭建起了一條連接產品和消費者的橋梁,雪茄品牌文化的傳播、消費者信息的反饋有了順暢的通道,雪茄品牌的成長也實現了加速前進。今年一到三季度,濟南市場實現國產雪茄銷售309.14萬支,同比增長142.5%,其中魯產雪茄銷售54.23萬支,同比增長472.05%。更可喜的是,山東中煙「泰山」(巔峰)系列雪茄也在前不久舉辦的中國雪茄節上被評為「中國最受青睞的雪茄」,「泰山」品牌被評為「明日之星」,「泰山」成為中外雪茄客們非常看好的雪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