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北大地,風光雄壯。
中國特色魅力城市榆林市,能源礦產資源富,被譽為中國的科威特;這裡歷史悠久風光俊美,素有小北京、塞上明珠之稱,有「南塔北臺中古城,六樓騎街天下名」的美譽。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延安市是天下第一陵黃帝陵所在,她是民族聖地、中國革命聖地,有著中國革命博物館城的美譽,這裡連接甘肅與山西被譽為「三秦鎖鑰,五路襟喉」。在延安與榆林兩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間,有一條頗具歷史文化底蘊的河流從古至今款款走來,奔向母親河黃河的懷抱,對兩岸有著深遠的影響,因此也有兩個縣以她為名。
清澗河是黃河中遊的支流之一,又名辱水、溽水、秀延水、秀延河、吐延川、青澗河。她源於子長市李家岔周家嶮,以秀延河為源頭;另說源於安塞區坪橋,以中山川河為源頭,全長169.9公裡,流經子長市、清澗縣、延川縣,全長169.9公裡,流域面積4078平方公裡。
清澗縣以上名為秀延河,以下名清澗河,另說明清之後稱為清澗河;至延川縣蘇雅河村(清水關附近)流入黃河,據《山海經》曰,辱水出鳥山,東流注入河,俗謂之秀延水;有永坪川河、拓家川河、馬家灣溝河、關莊川河等支流,最大支流是永坪川河;有清澗渠、清秀渠、党家川渠、白家川渠、石臺寺渠、王家崖渠等引水工程,從清澗縣折家坪鎮到河口處有陝西清澗河溼地。
清澗縣地處陝西省榆林市東南部無定河與黃河的交匯處,分別與子長市、延川縣、綏德縣、子洲縣以及山西省石樓縣、柳林縣接壤。她是著名的革命老區,是享譽全國的紅棗之鄉,為世界紅棗原產中心之一,植棗歷史3000年以上。她是全國六處砂巖石基地之一,因民謠「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清澗的石板瓦窯堡的炭」而名揚四海她是茅盾文學獎獲得者路遙先生故裡。
她別名寬州,北宋康定元年 (1040) 於此設清澗城,以有清澗河得名;金大定二十二年(1182)設青澗縣,明洪武四年(1371)改現名;以清澗川(秀延水、辱水、青澗河)名縣;據《寰宇通志》:宋置清澗城,取清澗川為名。下轄1各街道、9個鎮:秀延街道,寬州鎮、石嘴驛鎮、折家坪鎮、玉家河鎮、高傑村鎮、李家塔鎮、店則溝鎮、解家溝鎮、下廿里舖鎮,其中王宿裡民俗文化村是陝西省鄉村旅遊示範村。 總秘境1881平方千米,人口21.72萬。
她是中國道情之鄉,地方特色民間藝術有清澗道情、傘頭秧歌、民歌、民間剪紙等形式,清澗道情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她是最具投資潛力文化旅遊縣,境內有氣象萬千的黃河風光、特色鮮明的棗鄉風情;1936年毛主席曾在清澗戰鬥生活了27個晝夜,創作了雄視千古的《沁園春·雪》。
有清澗起義指揮部會議室舊址、黃河紅軍東徵渡口紀念地;有雙廟河舊居、袁家溝舊居、徐家溝舊居、高家鹼舊居、棗林則溝舊居等毛澤東舊居。有李家崖鬼方都城遺址、劉家川仰韶文化遺址等遺址;有大佛寺、白草寺等古建築;有魁星樓、黃河太極灣、路遙紀念館、無定河、筆架山、河口風光、高家窪北國風光景區、王宿裡民俗文化村等景點;清澗十景包括東峰晴空、文昌春陽、石臺壁立、濟橋霜天、鍾岡皓月、佛巖涼夏、筆架遠眺、草場冬雪、官山奇聳、無定洪濤。
延川縣地處陝西省北部延安市東北部,四周與延長縣,延安市,子長市、清澗縣以及山西省永和縣、石樓縣相鄰,2018年11月,延川縣入選2018全國幸福百縣榜,隋朝由文安縣改現名,據《元和郡縣誌》:取吐延川(哥基川,今秀延河)為名。下轄1個街道、7個鎮:大禹街道,永坪鎮、延水關鎮、文安驛鎮、楊家圪臺鎮、賈家坪鎮、關莊鎮、乾坤灣鎮,其中太相寺村、甄家灣村、馬家灣村、上田家川村、劉家山村、碾畔村、梁家河村、趙家河村被國家住建部列入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關莊鎮甄家灣村被評為2018年陝西省美麗宜居示範村;總1985平方千米,戶籍人口18.86萬。
這裡是文化部命名的全國現代民間藝術之鄉,陝北唯一的文狀元李郃與清代女詩人李娓娓的家鄉,近代以路遙為代表的延川作家群享譽中國文壇;有延川說書、剪紙、延川民歌、秧歌、道情、轉九曲等民間藝術形式;延川民歌是陝北民歌的重要組成部分,有風情小調、信天遊、秧歌曲、夯歌、船工號子、酒麴、輓歌、兒歌、催眠曲等。
山河風光無限,生態環境怡人,延川縣旅遊資源豐富,乾坤灣、賈桂墓、赫連勃勃墓、延川黃河峽谷漂流、黃河蛇曲國家地質公園、魯迅藝術文學院舊址、女媧峰、河圖島、神圪塔山龍山文化遺址、武烈帝嘉平陵、會峰寨、李娓娓故裡、路遙故裡等景點;其中延川黃河峽谷漂流被評為中國最佳漂流勝地,以乾坤灣為代表的秦晉峽谷被《中國地理》雜誌評選為中國最美十大峽谷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