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1月23日電 (記者 杜燕)2018年北京地區生產總值達到30320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6.6%,高出6.5%左右的年度預期目標。
去年北京GDP增長6.6%
北京市統計局、國家統計局北京調查總隊今天公布的數據顯示,初步核算,2018年北京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0320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6%。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118.7億元,下降2.3%;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5647.7億元,增長4.2%;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24553.6億元,增長7.3%。
北京全年新經濟實現增加值10057.4億元,按現價計算,增長9.3%,佔全市經濟的比重為33.2%,比上年提高0.4個百分點。其中,高技術產業增加值6976.8億元,增長9.4%;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4893.4億元,增長9.2%(二者有交叉)。
「2018年,北京市經濟運行平穩、穩中提質。」北京市統計局副局長兼新聞發言人龐江倩在發布會上表示,初步核算,2018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6.6%,高於6.5%左右的年度預期目標。全市城鎮登記失業率保持在1.5%以內的較低水平,12月份為1.4%;全年城鎮新增就業42.3萬人,就業形勢穩定;全市居民消費價格溫和上漲,同比上漲2.5%。
從主要領域運行情況看,農業持續轉型升級,工業生產增長穩定,服務業穩中向好,市場消費較快增長,投資結構不斷優化,民生持續改善。
2018年,北京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24553.6億元,增長7.3% 杜燕 攝
推動減量集約發展
龐江倩表示,2018年,北京市在推動減量集約、轉換發展動力、優化首都功能、提升城市品質和增進人民福祉等方面取得積極成效。其中,北京疏控並舉,「減量」優化發展空間。
2018年,北京規模以上法人單位關停搬遷361家,其中製造業、批發零售業和住宿餐飲業企業佔83.4%。同時,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數據顯示,全年新設科技服務業和文體娛樂業企業88716家,合計佔全市新設企業的48.4%。
與此同時,北京提效降耗,「集約」提升效率效益。從生產效率看,2018年1至11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勞動生產率為44.8萬元/人,同比提高5萬元/人。
從能源利用效率看,2018年,規模以上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下降2.5%;能源清潔化程度不斷提高,天然氣和電力佔規模以上工業能源消費的比重超過7成,同比提高3個百分點。
創新驅動效果顯現
龐江倩表示,北京不斷促創新,凝聚發展動能。從創新投入看,2018年1至11月,大中型重點企業研發經費支出523.8億元,同比增長16.2%,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4.8個百分點。
從創新產出看,2018年1至11月,大中型重點企業擁有有效發明專利7.1萬件,增長38.5%,同比提高16.1個百分點。2011年以來,北京創新驅動發展指數連續7年穩步提升,創新驅動效果進一步顯現。
龐江倩還表示,2018年北京交通更加便捷,全年基礎設施投資主要投向交通運輸和公共服務業,其中,交通運輸領域投資佔比51.2%,同比提高6個百分點。空氣品質進一步改善,全年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為51微克/立方米,比上年下降12.1%;二氧化硫(SO2)年均濃度為6微克/立方米,下降25%。
新經濟增加值佔比1/3左右
龐江倩介紹,從產業結構看,北京市新經濟增加值佔GDP比重保持在1/3左右。其中,高技術產業增加值佔全市GDP的23%,比上年提高0.2個百分點;戰略性新興產業佔16.1%,提高0.1個百分點(二者有交叉)。
從需求結構看,消費升級態勢更加明顯,服務性消費佔市場總消費的比重為53.8%,對市場總消費增長的貢獻率達8成以上;符合城市戰略定位的產業投資快速增長,信息服務業和科技服務業固定資產投資分別增長31.2%和7.7%。(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