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北京GDP同比增長6.6% 新經濟增加值佔比約三分之一

2020-12-24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1月23日電 (記者 杜燕)2018年北京地區生產總值達到30320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6.6%,高出6.5%左右的年度預期目標。

  去年北京GDP增長6.6%

  北京市統計局、國家統計局北京調查總隊今天公布的數據顯示,初步核算,2018年北京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0320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6%。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118.7億元,下降2.3%;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5647.7億元,增長4.2%;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24553.6億元,增長7.3%。

  北京全年新經濟實現增加值10057.4億元,按現價計算,增長9.3%,佔全市經濟的比重為33.2%,比上年提高0.4個百分點。其中,高技術產業增加值6976.8億元,增長9.4%;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4893.4億元,增長9.2%(二者有交叉)。

  「2018年,北京市經濟運行平穩、穩中提質。」北京市統計局副局長兼新聞發言人龐江倩在發布會上表示,初步核算,2018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6.6%,高於6.5%左右的年度預期目標。全市城鎮登記失業率保持在1.5%以內的較低水平,12月份為1.4%;全年城鎮新增就業42.3萬人,就業形勢穩定;全市居民消費價格溫和上漲,同比上漲2.5%。

  從主要領域運行情況看,農業持續轉型升級,工業生產增長穩定,服務業穩中向好,市場消費較快增長,投資結構不斷優化,民生持續改善。

2018年,北京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24553.6億元,增長7.3% 杜燕 攝

  推動減量集約發展

  龐江倩表示,2018年,北京市在推動減量集約、轉換發展動力、優化首都功能、提升城市品質和增進人民福祉等方面取得積極成效。其中,北京疏控並舉,「減量」優化發展空間。

  2018年,北京規模以上法人單位關停搬遷361家,其中製造業、批發零售業和住宿餐飲業企業佔83.4%。同時,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數據顯示,全年新設科技服務業和文體娛樂業企業88716家,合計佔全市新設企業的48.4%。

  與此同時,北京提效降耗,「集約」提升效率效益。從生產效率看,2018年1至11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勞動生產率為44.8萬元/人,同比提高5萬元/人。

  從能源利用效率看,2018年,規模以上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下降2.5%;能源清潔化程度不斷提高,天然氣和電力佔規模以上工業能源消費的比重超過7成,同比提高3個百分點。

  創新驅動效果顯現

  龐江倩表示,北京不斷促創新,凝聚發展動能。從創新投入看,2018年1至11月,大中型重點企業研發經費支出523.8億元,同比增長16.2%,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4.8個百分點。

  從創新產出看,2018年1至11月,大中型重點企業擁有有效發明專利7.1萬件,增長38.5%,同比提高16.1個百分點。2011年以來,北京創新驅動發展指數連續7年穩步提升,創新驅動效果進一步顯現。

  龐江倩還表示,2018年北京交通更加便捷,全年基礎設施投資主要投向交通運輸和公共服務業,其中,交通運輸領域投資佔比51.2%,同比提高6個百分點。空氣品質進一步改善,全年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為51微克/立方米,比上年下降12.1%;二氧化硫(SO2)年均濃度為6微克/立方米,下降25%。

  新經濟增加值佔比1/3左右

  龐江倩介紹,從產業結構看,北京市新經濟增加值佔GDP比重保持在1/3左右。其中,高技術產業增加值佔全市GDP的23%,比上年提高0.2個百分點;戰略性新興產業佔16.1%,提高0.1個百分點(二者有交叉)。

  從需求結構看,消費升級態勢更加明顯,服務性消費佔市場總消費的比重為53.8%,對市場總消費增長的貢獻率達8成以上;符合城市戰略定位的產業投資快速增長,信息服務業和科技服務業固定資產投資分別增長31.2%和7.7%。(完)

相關焦點

  • 北京gdp2019總量多少?2019北京人均gdp同比增長6.1%
    1月20日,北京市統計局公布2019年北京經濟運行情況。初步核算,2019年,北京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5371.3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1%。  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113.7億元,下降2.5%;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5715.1億元,增長4.5%;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29542.5億元,增長6.4%。
  • 2018年北京GDP達30320億元 同比增長6.6%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月30日訊 據北京統計局消息,2018年北京市經濟運行平穩、穩中提質。初步核算,北京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0320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6%。
  • 2018年中國經濟運行情況分析:GDP同比增長6.6%(附圖表)
    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64734億元,比上年增長3.5%;第二產業增加值366001億元,增長5.8%;第三產業增加值469575億元,增長7.6%。二、工業生產平穩增長,新產業增長較快全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實際增長6.2%,增速緩中趨穩。分經濟類型看,國有控股企業增加值增長6.2%,集體企業下降1.2%,股份制企業增長6.6%,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增長4.8%。
  • 2019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超過GDP的三分之一
    全球創新指數排名連續4年上升  據介紹,截至去年年底,全國IPv6活躍用戶數達到了2.7億,約佔網民數的三分之一,已分配的IPv6地址用戶數達到了13.92億。5G商用全面提速,截至去年年底,全國已經開通5G基站13萬個,5G用戶也快速增長。
  • 2018年天津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6% 產業結構持續優化
    央廣網天津2月1日消息(記者賈立梁)記者從天津市統計局獲悉,2018年,天津市積極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結構調整,促進轉型升級,企業質量效益穩步提升,工業運行穩中有進。全年,全部工業增加值較上年同期增長2.6%,增速較上年加快0.3個百分點。
  • 【湖南省統計局】前三季度湖南GDP同比增長2.6%
    關鍵經濟指標持續回升 總體呈現恢復增長前三季度湖南GDP同比增長2.6%  根據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前三季度湖南地區生產總值(GDP)29780.59億元,同比增長2.6%。10月20日,省統計局通報了前三季度湖南經濟形勢,我省經濟逐月向好,總體呈現恢復增長。  細看成績單,「2.6%」這一數據背後,是一系列關鍵經濟指標持續回升:前三季度,我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規模以上服務業營業收入(1至8月)、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速在上半年由負轉正的基礎上進一步改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731元,同比增長6.1%,比上半年回升0.9個百分點。
  • 2018年中國GDP總量突破90萬億 同比增長6.6%
    央廣網北京2月28日消息 國家統計局28日發布《201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公報顯示,初步核算,全年國內生產總值900309億元,比上年增長6.6%;年末全國大陸總人口139538萬人,比上年末增加530萬人;年末國家外匯儲備30727億美元,比上年末減少672億美元。
  • 北京一季度GDP增長8.6% 低於全國1.1個百分點
    新華網北京4月20日電 (記者殷麗娟)今年第一季度,北京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3509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同期增長8.6%,低於全國GDP增速(9.7%)1.1個百分點。  這是北京市統計局、國家統計局北京調查總隊20日聯合對外發布的消息。
  • 我國經濟總量首次突破90萬億元 2018年GDP增長6.6%
    全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實際增長6.2%,增速緩中趨穩。全年全國服務業生產指數比上年增長7.7%,保持較快增長。與此同時,「三去一降一補」重點任務紮實推進,經濟結構繼續優化,最終消費支出對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率為76.2%。
  • 中國經濟三季度成績單公布!GDP同比增長4.9%
    中新經緯客戶端10月19日電 19日,國家統計局公布中國經濟三季度成績單。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722786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0.7%。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下降6.8%,二季度增長3.2%,三季度增長4.9%。
  • 2019年中國GDP同比增長6.1% 總量逼近100萬億元
    初步核算,全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990865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1%,符合6%-6.5%的預期目標。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長6.4%,二季度增長6.2%,三季度增長6.0%,四季度增長6.0%。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70467億元,比上年增長3.1%;第二產業增加值386165億元,增長5.7%;第三產業增加值534233億元,增長6.9%。
  • 二季度GDP同比增長百分之三點二——我國經濟恢復性增長態勢明顯
    國家統計局16日發布的數據顯示,經初步核算,今年上半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456614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下降1.6%。其中,二季度GDP同比增長3.2%,同比實現由負轉正。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一季度我國GDP同比下降6.8%。
  • 溫州童鞋去年賣了115億 約佔全國市場五分之一
    溫州童鞋行業在「經濟寒冬」裡實現了逆勢增長。近日,溫州市童鞋商會會長楊事晨說,去年溫州童鞋銷售額預計超115億元,同比增長15%左右,在全國的市場份額約佔五分之一。  楊事晨說,雖然經濟環境對企業有影響,但這兩年隨著消費觀念和流行趨勢的改變,以時尚著稱的溫州童鞋脫穎而出,發展迅猛。
  • 中國數字經濟規模達31萬億元 約佔GDP三分之一
    我國數字經濟規模已達三十一萬億元,約佔GDP的三分之一  數字中國,邁向美好未來  本報記者 李心萍  400個數字經濟重大項目,3000億元總投資,其中200個項目已開工建設,一批項目已建成運營。  這是首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一年來的碩果。
  • ...我國「三新」經濟增加值相當於GDP比重16.1%,高於同期GDP現價增速
    每經記者:李可愚 每經編輯:陳星7月28日上午,國家統計局發布消息稱,根據《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統計分類(2018)》和《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增加值核算方法》,經初步核算,2018年全國「三新」( 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經濟增加值為
  • 佔中國GDP三分之一的數字經濟是什麼
    來源:一財網兩天前,第六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在烏鎮順利閉幕,在為期三天的大會裡,小巴只記住了一個數據:34.8%。這是2018年中國數字經濟規模佔GDP總量的比例。什麼是數字經濟?當然,數字經濟也可以拆成兩部分,一頭是大家熟悉的網際網路,另一頭,學名叫產業數位化或數字產業化,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網際網路+。因此,34.8%這個佔比就意味著,中國經濟去年三分之一的產出,是依靠網際網路行業和網際網路+行業驅動的。和許多發達國家相比,這個數字並不算高。
  • 德勤:服務業增加值佔世界GDP比重達68.9% 在數位化經濟時代仍舉足...
    服務業在產出、增加值和就業方面佔主導地位過去20年,隨著服務業對GDP的平均貢獻和增加值的提高,服務業增長與整體經濟增長之間的關係變得更加緊密。2015年,服務業增加值佔高收入國家GDP的74%,高於1997年的69%。美國服務業增加值對GDP的貢獻高於其他高收入國家。
  • 國家統計局:三季度GDP同比增長4.9%
    一、農業生產形勢較好,秋糧有望再獲豐收  前三季度,農業(種植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8%,增速與上半年持平;其中,三季度增長3.9%。全國夏糧早稻產量合計17010萬噸,比上年增加224萬噸。秋糧播種面積穩中有增,主要秋糧作物總體長勢較好,秋糧生產有望再獲豐收。糧食種植結構持續優化,優質稻穀與大豆播種面積進一步擴大。
  • 2019年北京GDP超3.5萬億,常住人口2153.6萬人
    2019年,本市GDP(地區生產總值)增速為6.1%;2019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153.6萬人,同比減少0.6萬人。昨天,市統計局、國家統計局北京調查總隊發布2019年北京經濟運行數據。全市GDP超3.5萬億初步核算,2019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5371.3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1%。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113.7億元,下降2.5%;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5715.1億元,增長4.5%;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29542.5億元,增長6.4%。
  • 北京經濟增速回落 新興高科技產業將是新增長點
    經濟增速前三季度6.7%  北京前三季度經濟增速較去年同期回落0.6個百分點  新京報訊 (記者沙璐)前三季度,北京市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6.7%,比上半年回落0.3個百分點,比去年同期減少0.6個百分點,工業增加值受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影響,增速回落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