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動態|深化科技教育 豐富創新素質內涵——我市科技教育取得良好成效

2021-02-19 無錫教育


  日前,省錫中高三(9)班謝超同學的科技創新成果《基於航位推算法定位與深度優先遍歷的未知環境遍歷系統》榮獲「江蘇省人民政府青少年科技創新培源獎」,是全省高中唯一獲此殊榮者,並由省長親自授予其獎牌。

▲謝超同學(左二)獲「江蘇省人民政府青少年科技創新培源獎」

  近年來,我市教育部門以開展各類科技教育特色活動為抓手,緊密團結廣大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以學校為基礎、以場館為依託、以活動為載體,在致力於培養青少年的科技創新能力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

  科技教育的深入推廣離不開課程的實施,課程的開設和規範,可以有效地保證中小學生科學素質的整體提升。2014年,我市教育行政部門認真貫徹落實省教育廳、省科技廳、省科協聯合發布的《關於進一步加強中小學科學教育工作的意見》,指導各地各校按照課程計劃開齊上足各類科學課程,其中小學3-6年級開設科學課程,中學開設生物、物理、化學、地理、研究性學習和綜合實踐課程。同時,廣泛開展各類科學興趣小組活動,開放電腦房、實驗室、圖書閱覽室、綜合實踐活動室等,通過車模、海模、航模、機器人、七巧板、電子技師等各類科技興趣小組和社團活動,開展校內科技活動,激發學生科技活動興趣。此外,注重科學課程的綜合性與連貫性,通過綜合實踐課和科學課程學習,引導學生了解環境保護、能源節約、健康上網以及各類科學現象及原理應用、各類科技製作和發明創造,培養學生的創新和實踐能力。截止目前為止,全市已創建省青少年科學工作室11個。

  如今,「學校有特色,教師有專長,學生有特長」已成為中小學追求的理想辦學目標。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協會高度重視科技教育特色學校建設,並積極引導學校初步形成了課堂教育課外教育相結合,職教師與兼職教師相結合,以校內教育為主,科普場館和社區教育為補充的科普教育工作推進機制。注重整合校外科學教育資源,不斷強化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網絡體系建設,建立校外科技活動與學校科學課程相銜接的長效機制,廣大中小學校充分利用科技館、博物館、圖書館、動(植)物園、高新技術企業等科普教育功能,持續開展「科技館科普進校園」活動,推動了科技教育的深入開展。2014年,我市新增35個市科普教育基地,11個省科普教育基地,有30個教育單位被評為省、市科技特色學校。

▲學校組織學生走進科技館,近距離感受科技的奧妙

  科技教師是推動科技教育迅猛發展的堅實保障。我市中小學的科技教師大多是科普志願者,他們聯結了全市400多所學校50多萬中小學生。重大科普活動期間,全市廣大學校深入發動,科學教育特色學校領銜構成了無錫科普志願服務的最佳陣容,引領全市廣大未成年人走進科學。很多學校、社區紛紛開展校園科技節、社區科技節,組織科學競技,開展科普宣傳,在錫城營造了濃厚的科普氛圍。去年,我市教育行政部門制定了《無錫科技創業者進學校行動科普計劃》,全市眾多中小學校主動聯繫要求結對,邀請這些精英科普志願者入校講課。另外,我市部分具有相關專業技術知識、較高社會威望、熱愛科普事業的科技創業者組建成立「無錫科技創業者科普行動聯盟」,採用預約制、結對制等形式,開展科普講座、科技培訓及科技諮詢、科普演示和建言獻策等。另外,在科普日期間,我市首批12位無錫科技創業者科普行動聯盟成員,紛紛走上講臺開展科普宣講。

▲專家進校作科技講座

  為全力推動我市重點人群未成年人科學素養,有效培養和激勵青少年科技創新的興趣,2014年,市青科協協助市科協、市教育局等市全民科學素質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牽頭啟動了 《無錫市青少年創新發明獎的管理辦法》並經市政府第31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市政府增設 「無錫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市長獎」,邀請駐錫院士和院所、企業科技精英進入專家評審團。青科協會與市教育局、市科協緊密合作,市少年宮、市電教館、市教育研究中心等成員單位把提升青少年科學素養作為本部門、本單位的重要任務,制定出具有部門特色的工作計劃和實施方案,通過自上而下的工作體系,動員全系統力量投入到《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的實施中,並充分依託社會資源,打造以科普教授專家講師團、銀髮科普明星、科普志願者為主體的科普宣傳隊伍,結合中小學科學課程在社區、學校,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科普活動。組織科技創新大賽、電子技師認定、機器人比賽等方面的青少年科技輔導員培訓,提高其開展科學教育、組織策劃科普活動的能力。

  為了讓中小學生接受科普教育,積極參加科技活動,市青科協會會同市教育局、市科協共同研製全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意見和年度活動計劃,利用「科普宣傳日」、「科普宣傳周」活動的契機,開展「科技在身邊」科普嘉年華、百名科學使者進校園進社區、中小學生科技創新創造大賽成果展、科技模型表演、青少年機器人表演,科普劇表演一系列豐富多彩的科普活動,培養學生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熱忱,激發學生對科技的興趣和理想追求,促進學生科學素質的不斷提高。同時,將應急科普和創新體驗相結合,開展民防科技創新體驗活動,青少年通過全息屏幕災害影像、防化救援幻影成像、開放式家電輻射體驗、模擬龍捲風、觸電體驗、逃生繩結、心肺復甦、地鐵逃生、地震體驗、煙霧走廊逃生體驗等生動活潑的形式寓教於樂地掌握各種科學知識。

▲通過科普宣傳周來推廣科普知識

  與此同時,我市教育部門組織開展了豐富多彩的青少年科技活動,以活動為載體,充分調動了全市各中、小學校師生參與青少年科技活動的熱情,並推動各項競賽活動活動取得了良好成績。2014年,我市先後舉辦了第二屆無錫市中小學生科技創新創造大賽、無錫市「太湖格致杯」青少年機器人競賽暨物聯網傳感創意設計大賽、無錫市第三十屆「江溪多友杯」中小學生科技模型競賽、無錫市青少年「創新在我身邊」科普夏令營、無錫市小學生科學素養大賽、省市中小學生金鑰匙科技競賽、第二十屆全國青少年信息學奧林匹克聯賽無錫賽區、江蘇省青少年科技競賽(無錫分賽區)暨第六屆江蘇省青少年普及機器人大賽、第十四屆江蘇省青少年電子技師認定比賽、無錫市第31屆模型比賽、無錫市中小學科技輔導員培訓班及省青少年科技輔導員和裁判員培訓班等各類競賽培訓活動,全市近十萬名中小學生參加。2014年,我市選送的青少年科技創新作品有72個項目在省賽中獲獎。惠山區教育局、崇安區科協分別獲得省級基層賽事優秀組織獎,江陰市華士實驗中學趙愛民校長榮獲省十佳科技創新學校校長獎。選送的機器人項目中有47隊在省青少年機器人競賽中獲獎、12所學校獲得省機器人競賽學校團體獎、2名機器人項目科技輔導員評為省機器人競賽優秀裁判員。在金鑰匙科技競賽中,我市有72名學生獲得省特等獎、206名學生獲得省一等獎、410名學生獲得省二等獎;29所學校被評為先進學校、89名科技輔導員評為省優秀科技輔導員。在29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中有7個項目獲獎。其中,星光創新思維獎1項、二等獎3項、三等獎3項。

▲「物聯網創新設計」資格賽比賽現場

  隨著課程的不斷深入,科技教師隊伍不斷的專業化和健全化,相信我市的科技創新之花會更加絢麗多彩,開遍校園!

相關焦點

  • 市科協「強化科技教育 提高青少年創新實踐能力」活動成效顯著
    來源:開封網全媒體記者葉森報導 記者昨日從市科協獲悉,今年以來,市科協廣泛開展「強化科技教育,提高青少年創新實踐能力」活動,取得了良好效果。精心謀劃組織,營造科技氛圍。我市切實加強青少年科技創新教育,以提升青少年科技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為重點,量化年度工作任務,提升青少年科學素養。
  • 上海財經大學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取得良好效果
    上海財經大學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取得良好效果 2008-12-16   上海財經大學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始終堅持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為平臺,致力於把握機遇開拓進取
  • 河北科技大學召開一流本科教育大會!
    報告從專業建設、課程建設、教育教學改革、創新創業教育、國際化辦學、畢業生培養質量、師資隊伍建設等7個方面全面回顧了「十三五」期間學校本科教育教學工作取得的新進展、新突破、新成效。報告在深入剖析目前存在的具體問題基礎上,提出了一流本科教育建設總體思路和六項重要舉措,確立了30項具體任務。一是堅持立德樹人,大力加強思政教育。
  • 我市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2019年全市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為90.09%。我市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統籌推進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工作: 高度重視,部署普及高中階段教育攻堅工作。突出重點,不斷擴大普通高中教育優質資源。根據《百色市普及高中階段教育攻堅實施方案》,2017-2020年,我市將新建、遷建12所普通高中學校。
  • 素質教育的內涵
    考試要點主要為素質教育概念,素質教育內涵的條目以及具體內涵的含義。內容介紹(一)素質教育的概念(是針對應試教育的弊端提出的)素質教育是依據人的發展和社會發展的需要,以全面提高全體學生的基本素質為根本目的,以尊重學生主體性和主動精神,注重開發人的智慧潛能,形成人的健全個性為根本特徵的教育。
  • 濱州:聚焦教學創新與高效課堂建設 推動教育內涵品質提升
    那麼,近年來,我市在全面深化基礎教育綜合改革中是如何做的、成效如何,值得關注。2020年規劃實施了中小學「學科育人工程」為優化頂層設計,接續謀劃教學改革「新藍圖」,我市提出了「有效教學」理念,推出「教學創新」主題,升級「教學創新」行動,構建「學科育人」機制。
  • 小發明折射青少年科技創新「大智慧」
    近年來,市科協緊扣我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實際,不斷創新工作思路和方法,積極搭建特色鮮明的科技教育平臺,培植深厚的科技教育沃土,有效提高了學生科技素質,錘鍊了青少年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為創新型人才的培養奠定了良好基礎。
  • 深化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強調:「深化教育改革,把增強學生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實踐能力作為重點任務貫徹到國民教育全過程」,這是我們黨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戰略全局高度做出的重大部署,集中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對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視和殷切期望,為「十三五」時期教育改革發展指明了方向。
  • 建立機器人素質教育基地 推動科技發展
    video為將先進的機器人素質教育理念、器材、人才培養體系帶給全市大、中、小學生,積極推進機器人教育普及、機器人體育、賽事,國際青少年機器人交流活動等相關工作的落實與穩步發展。2017年由工農區政府招商引資的「全國學校體育聯盟機器人工作委員會駐鶴崗聯絡辦」入駐我市。
  • 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探討增值評價理論實踐創新——第三方教育...
    中國教育在線重慶站訊 2020年12月5日至6日,第三方教育評價暨教育文化品牌創新論壇在重慶圓滿舉行。  本次會議圍繞「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探討增值評價理論實踐創新」,「內涵提質、品牌發展」兩個內涵深刻緊密相連的主題進行了深入交流探討。
  • 我市線上展示活動亮出民辦學校素質教育底氣
    「五育並舉」凸顯育人為本350件作品內容涉及愛國主義教育、誠信教育、孝德教育、體育、美育、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國防教育、文明禮儀教育、網絡文明道德教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科技教育、環境教育、生命教育、健康教育、毒品預防教育、安全教育、勞動實踐、創新發明等。其中,德育題材作品佔四分之一。
  • 衡陽:跟上新時代 加強青少年科技創新教育
    7月29日,衡陽市青少年科技輔導員協會第六次會員代表大會在市科協召開。紅網時刻衡陽7月29日訊(記者 譚倩)7月29日,衡陽市青少年科技輔導員協會第六次會員代表大會在市科協召開,來自全市的百餘名會員代表參加會議。會上,審議通過第五屆理事會工作報告和財務工作報告,通過了協會的章程(修改稿)、會費標準和選舉辦法,選舉產生了新一屆理事會理事、正副理事長、正副秘書長、監事長。
  • 我市民辦學校素質教育精彩紛呈
    這項活動是由亳州市教育局主辦、亳州市民辦教育發展促進會承辦,目的是從一個角度摸清全市民辦學校素質教育的普及程度和質量,引導民辦學校加大素質教育力度。一次展示活動,亮出了亳州市民辦學校素質教育的底氣:德智體美勞五育並舉,形式豐富多彩,地方特色鮮明,創新特點突出,質量喜人,凸顯出一批特色學校。
  • 【科技東林】科技創新,引領科技教育新動力
    近些年來,科技教育逐漸嶄露頭角,從最初的模型比賽,逐步提升,電子技師類項目、物聯網設計大賽、專利發明、「金鑰匙」科技競賽、省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各類科技活動精彩紛呈。在輔導員老師的指導下,經過前期準備,歷經公開展示、創新項目路演、封閉問辯等環節,最終章詩盈同學的作品獲得第30屆江蘇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二等獎,另外兩件作品錢葉選同學的《自行車鏈條上油器》、劉昕宇、包峻羽、胡皓凱三位同學合作的《智能澆灌器4.0》獲得省三等獎。
  • 深化學校教育改革創新
    作者:教育部原副部長、全國政協教科文衛體委員會原副主任、教育部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主任 李衛紅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正確領導下,我國教育事業全面發展,成就輝煌,基礎教育也同樣取得了顯著成績。
  • 成都:科技助力素質教育
    近年來,教育部先後出臺管理規定,對素質教育提出了更嚴標準和更高要求。比如《關於加強和改進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意見》規定,綜合素質的評價內容主要是反映學生全面發展情況和個性特長,注重考察學生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指導綱要》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作為中小學生的必修課,在學時要求方面也有相應規定。如何在高標準完成素質教育的要求?記者來到成都市通錦中學採訪。
  • 荷葉傘教育科技集團
    荷葉傘教育科技集團,成立於2004年,總部位於石家莊,是一家國內專業從事兒童素質類產品研發、生產、運營、教學、服務為一體的新興產業化教育機構,致力於打造中國具有卓越影響力的科技教育服務平臺。集團自成立以來,十六年間作為語文教育市場領域的行業標杆,歷經沉澱,以專業精進的教研團隊、創新更迭的研發精神在語文市場中取得了領先地位。
  • 科技教育結碩果 科學抗疫顯擔當
    本報訊 全媒體記者葉森報導 記者昨日從市科協獲悉,今年以來,市科協廣泛開展「強化科技教育,提高青少年創新實踐能力」活動,取得了良好效果。我市切實加強青少年科技創新教育,以提升青少年科技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為重點,量化年度工作任務,提升青少年科學素養。積極落實未成年人素質教育目標要求,吸納更多具有專業特長的科技教育專家入庫,人員達到55名。
  • 勇做高中教育創新人才培養排頭兵——上海市七寶中學創新教育實錄
    學校在人文德育實踐、課程體系開發與構建、課堂教學改革與創新、感恩文化建設、人文管理、學生創新素養培育、集團化辦學等方面,都取得了顯著的辦學成效,初步形成了「以德育為核心,人文與科技相結合,身心智協調發展」的育人模式。這一育人模式成為七寶中學「全面發展,人文見長」辦學特色的核心。創建研究型高中 培養創新型人才「如果中學的學習,只限於高考科目的學習,就比較糟糕。」
  • 堅持深化教育改革創新
    要堅持將創新作為推進教育事業發展的第一動力,堅持問題導向與系統思維,深入推進教育改革創新,不斷取得教育事業發展的新勝利。[關鍵詞]馬克思主義;教育改革;教育創新;問題導向;系統思維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堅持深化教育改革創新,以創新精神引領教育事業發展的動力變革,以改革破除制約教育事業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一批標誌性、引領性的改革創新舉措取得明顯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