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省錫中高三(9)班謝超同學的科技創新成果《基於航位推算法定位與深度優先遍歷的未知環境遍歷系統》榮獲「江蘇省人民政府青少年科技創新培源獎」,是全省高中唯一獲此殊榮者,並由省長親自授予其獎牌。
▲謝超同學(左二)獲「江蘇省人民政府青少年科技創新培源獎」
近年來,我市教育部門以開展各類科技教育特色活動為抓手,緊密團結廣大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以學校為基礎、以場館為依託、以活動為載體,在致力於培養青少年的科技創新能力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
科技教育的深入推廣離不開課程的實施,課程的開設和規範,可以有效地保證中小學生科學素質的整體提升。2014年,我市教育行政部門認真貫徹落實省教育廳、省科技廳、省科協聯合發布的《關於進一步加強中小學科學教育工作的意見》,指導各地各校按照課程計劃開齊上足各類科學課程,其中小學3-6年級開設科學課程,中學開設生物、物理、化學、地理、研究性學習和綜合實踐課程。同時,廣泛開展各類科學興趣小組活動,開放電腦房、實驗室、圖書閱覽室、綜合實踐活動室等,通過車模、海模、航模、機器人、七巧板、電子技師等各類科技興趣小組和社團活動,開展校內科技活動,激發學生科技活動興趣。此外,注重科學課程的綜合性與連貫性,通過綜合實踐課和科學課程學習,引導學生了解環境保護、能源節約、健康上網以及各類科學現象及原理應用、各類科技製作和發明創造,培養學生的創新和實踐能力。截止目前為止,全市已創建省青少年科學工作室11個。
如今,「學校有特色,教師有專長,學生有特長」已成為中小學追求的理想辦學目標。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協會高度重視科技教育特色學校建設,並積極引導學校初步形成了課堂教育課外教育相結合,職教師與兼職教師相結合,以校內教育為主,科普場館和社區教育為補充的科普教育工作推進機制。注重整合校外科學教育資源,不斷強化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網絡體系建設,建立校外科技活動與學校科學課程相銜接的長效機制,廣大中小學校充分利用科技館、博物館、圖書館、動(植)物園、高新技術企業等科普教育功能,持續開展「科技館科普進校園」活動,推動了科技教育的深入開展。2014年,我市新增35個市科普教育基地,11個省科普教育基地,有30個教育單位被評為省、市科技特色學校。
▲學校組織學生走進科技館,近距離感受科技的奧妙
科技教師是推動科技教育迅猛發展的堅實保障。我市中小學的科技教師大多是科普志願者,他們聯結了全市400多所學校50多萬中小學生。重大科普活動期間,全市廣大學校深入發動,科學教育特色學校領銜構成了無錫科普志願服務的最佳陣容,引領全市廣大未成年人走進科學。很多學校、社區紛紛開展校園科技節、社區科技節,組織科學競技,開展科普宣傳,在錫城營造了濃厚的科普氛圍。去年,我市教育行政部門制定了《無錫科技創業者進學校行動科普計劃》,全市眾多中小學校主動聯繫要求結對,邀請這些精英科普志願者入校講課。另外,我市部分具有相關專業技術知識、較高社會威望、熱愛科普事業的科技創業者組建成立「無錫科技創業者科普行動聯盟」,採用預約制、結對制等形式,開展科普講座、科技培訓及科技諮詢、科普演示和建言獻策等。另外,在科普日期間,我市首批12位無錫科技創業者科普行動聯盟成員,紛紛走上講臺開展科普宣講。
▲專家進校作科技講座
為全力推動我市重點人群未成年人科學素養,有效培養和激勵青少年科技創新的興趣,2014年,市青科協協助市科協、市教育局等市全民科學素質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牽頭啟動了 《無錫市青少年創新發明獎的管理辦法》並經市政府第31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市政府增設 「無錫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市長獎」,邀請駐錫院士和院所、企業科技精英進入專家評審團。青科協會與市教育局、市科協緊密合作,市少年宮、市電教館、市教育研究中心等成員單位把提升青少年科學素養作為本部門、本單位的重要任務,制定出具有部門特色的工作計劃和實施方案,通過自上而下的工作體系,動員全系統力量投入到《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的實施中,並充分依託社會資源,打造以科普教授專家講師團、銀髮科普明星、科普志願者為主體的科普宣傳隊伍,結合中小學科學課程在社區、學校,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科普活動。組織科技創新大賽、電子技師認定、機器人比賽等方面的青少年科技輔導員培訓,提高其開展科學教育、組織策劃科普活動的能力。
為了讓中小學生接受科普教育,積極參加科技活動,市青科協會會同市教育局、市科協共同研製全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意見和年度活動計劃,利用「科普宣傳日」、「科普宣傳周」活動的契機,開展「科技在身邊」科普嘉年華、百名科學使者進校園進社區、中小學生科技創新創造大賽成果展、科技模型表演、青少年機器人表演,科普劇表演一系列豐富多彩的科普活動,培養學生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熱忱,激發學生對科技的興趣和理想追求,促進學生科學素質的不斷提高。同時,將應急科普和創新體驗相結合,開展民防科技創新體驗活動,青少年通過全息屏幕災害影像、防化救援幻影成像、開放式家電輻射體驗、模擬龍捲風、觸電體驗、逃生繩結、心肺復甦、地鐵逃生、地震體驗、煙霧走廊逃生體驗等生動活潑的形式寓教於樂地掌握各種科學知識。
▲通過科普宣傳周來推廣科普知識
與此同時,我市教育部門組織開展了豐富多彩的青少年科技活動,以活動為載體,充分調動了全市各中、小學校師生參與青少年科技活動的熱情,並推動各項競賽活動活動取得了良好成績。2014年,我市先後舉辦了第二屆無錫市中小學生科技創新創造大賽、無錫市「太湖格致杯」青少年機器人競賽暨物聯網傳感創意設計大賽、無錫市第三十屆「江溪多友杯」中小學生科技模型競賽、無錫市青少年「創新在我身邊」科普夏令營、無錫市小學生科學素養大賽、省市中小學生金鑰匙科技競賽、第二十屆全國青少年信息學奧林匹克聯賽無錫賽區、江蘇省青少年科技競賽(無錫分賽區)暨第六屆江蘇省青少年普及機器人大賽、第十四屆江蘇省青少年電子技師認定比賽、無錫市第31屆模型比賽、無錫市中小學科技輔導員培訓班及省青少年科技輔導員和裁判員培訓班等各類競賽培訓活動,全市近十萬名中小學生參加。2014年,我市選送的青少年科技創新作品有72個項目在省賽中獲獎。惠山區教育局、崇安區科協分別獲得省級基層賽事優秀組織獎,江陰市華士實驗中學趙愛民校長榮獲省十佳科技創新學校校長獎。選送的機器人項目中有47隊在省青少年機器人競賽中獲獎、12所學校獲得省機器人競賽學校團體獎、2名機器人項目科技輔導員評為省機器人競賽優秀裁判員。在金鑰匙科技競賽中,我市有72名學生獲得省特等獎、206名學生獲得省一等獎、410名學生獲得省二等獎;29所學校被評為先進學校、89名科技輔導員評為省優秀科技輔導員。在29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中有7個項目獲獎。其中,星光創新思維獎1項、二等獎3項、三等獎3項。
▲「物聯網創新設計」資格賽比賽現場
隨著課程的不斷深入,科技教師隊伍不斷的專業化和健全化,相信我市的科技創新之花會更加絢麗多彩,開遍校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