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紫姑神去也,今朝青鳥使來賒。未容言語還分散,少得團圓足怨嗟。二八月輪蟾破影,十三弦柱雁行斜。平明鍾後更何事,笑倚牆邊梅樹花。」唐朝李商隱《昨日》
詩文漫讀:昨天的紫姑神,已經走了,到現在還沒有任何音訊。
還沒有說上話就已經分開了,這麼少的團員足以讓人嗟嘆。
16的月亮,讓月亮的影子不在那麼圓,箏上的13根弦柱,都代表著離別。
早上起來,心境寥落,在牆邊的梅樹花邊笑倚著。
初衣解詩:昨天是什麼日子呢?是正月15。
這首詩的名字雖然叫《昨日》,但這依舊是一首無題詩,李商隱的無題詩,向來是以寫別離之聲為主要內容的詩體,裡面充滿了愛情的相思離別。
如果說紫姑,是代指,李商隱心中的一個女子,這首詩很容易解讀下來。
那個女孩子正月15,如同仙女一樣,來到了他所住的地方,但僅僅做了短暫的停留。答應過寫信的,只是別離的時間太短,還來不及送信,報平安。
回憶起昨天,未容言語還分散,少得團圓足怨嗟。這一聯非常深情。這個女孩子和她相見,一定是在人堆裡,沒有說話的機會,就算是這樣的見面也算是一種團圓,但這樣的團圓豈不讓人傷感。
正月15半夜之後,月亮也就不再團圓,意味著分別。也就是說,和這個女孩子的相會,不過是在正月十五短暫的時間。
早上起來,詩人去女孩子站立過的地方,靠著梅花,笑了起來。
那麼這個笑做如何的解讀呢?一方面有甜蜜,因為見過她了,一方面有心酸,因為她離開了,一方面有寥落,自己又是漫長的一個人。所以這個笑是很堪玩味的,帶著傷感,落拓,苦笑。
這個詩裡的女孩子是誰呢?讓作者以團圓這樣的詞,這不是追慕,這是兩情相悅的愛人,至少做的心裡是把她當做愛人和家人的。
紫姑是中國古代民間的一種神仙,可以說,民間是很崇拜紫姑的,她可不是什麼青娥素女,而是非常接地氣的。在唐朝,每年正月十五,都要在家裡備上釵環,簪花,放在廁所和門角,叫迎紫姑。但是每個朝代每個地方,迎紫姑的方式又不一樣。
有的向紫姑佔卜桑蠶農事,有點地方向紫姑請教讀書寫詩。總之正月十五,紫姑就是與民同樂的仙女娘娘,那天什麼事都可以問一下她。
所以說這個女孩子,和李商隱是非常熟悉的,不是那種虛無縹緲的嫦娥天仙,至少是定過情的,才會讓他如此的惆悵。
有人說,是因為令狐綯,對李商隱猜忌打壓,這首詩是李商隱借紫姑來感慨,沒有辦法和令狐陶解釋清楚。這也說得過去。但如果是這種意思,那這個笑就更堪玩味,那簡直是苦笑。
「郎君官貴施行馬,東閣無因許再窺。」令狐綯對李商隱的封殺,起源於何時何事已經不可解,但是他們曾經是有過非常好的兄弟情義的時期。
對於多感的詩人來講,沒有辦法解釋的事情,不容分辨的現狀,造成兩個人相見短暫,卻又無話可說,只剩下情感的惆悵。這種壓抑和無奈,也許只有正月15之後的清冷的梅花和雪才能稍做舒緩吧。
所以初衣說這首詩的笑非常堪玩味。無論是從情詩解讀,還是寓託。
這首詩裡最深情和傷心的句子是,「未容言語還分散,少得團圓足怨嗟」,人生的未足惆悵,不是枉然,可以解釋的,是一種傷心。
讓我們重讀這首小詩:「昨日紫姑神去也,今朝青鳥使來賒。未容言語還分散,少得團圓足怨嗟。二八月輪蟾影破,十三弦柱雁行斜。平明鍾後更何事,笑倚牆邊梅樹花。」
初衣勝雪為你解讀李商隱詩中的愛和美。首發百家號平臺。歡迎留言置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