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3月24日,一艘以當時德國總統的名字命名的「興登堡號」新飛艇,終於完工了。
這條「空中巨鯨」耗資360萬美元,體長245米,高44.8米,總重195.5噸,可載重19噸,巡航速度每小時121公裡。內設有淋浴室、餐廳、豪華客廳。飛艇的貨艙很大,足可以容納汽車和小型飛機。
「興登堡號」問世不久,德國人便啟用它開闢了橫越大西洋的德國——美國航線。在1936年這一年中,10次飛抵美國。
1937年5月3日,「興登堡號」離開德國法蘭克福,開始了本年度第一次越洋飛行。飛艇載有61名機組人員和36名乘客,飛行的目的地是美國的萊克霍斯特。
5月6下午3時12分,飛艇終於在萊克霍斯特北面上空出現了。這時,天空突然烏雲滾滾。艇長馬克斯·普魯斯不禁擔心起來,他立刻通知機場:暫緩著陸。等候在機場的人們眼睜睜地望著飛艇一掠而過,繼續朝南飛去。突然,天空一聲炸雷,下起了大雨,人們東奔西跑找地方躲雨。
下午6時剛過,機場控制塔的負責人查爾斯,用無線電通知普魯斯艇長,天快轉晴了。此刻,「興登堡號」已飛臨費城上空,接到信號後,馬上調頭回飛。
7時整,飛艇飛回機場上空,在空中盤旋。250名地勤人員已各就各位,只等飛艇降落。此時大雨已減弱為毛毛細雨。在查爾斯的導航下,飛艇開始徐徐降落。
飛艇上的乘客紛紛擁到窗口,向下張望,一個個神情愉快。等待已久的地勤人員終於抓住了飛艇上拋下來的降落索。
這時,飛艇尾部突然顫動了一下,似乎飛艇的氣囊漏掉一些氣體。為保持飛艇的平穩,艇長普魯斯命令放掉1000加倉的尾部壓艙水。由於飛艇駛進停泊塔時速度過快,普魯斯又命令倒開尾部的兩臺柴油機發動機。沒想到發動機在排氣時水花飛濺,竟釀成了悲劇。
突然,一聲巨大的爆炸猶如晴天霹靂。在爆炸聲中,「興登堡號」斷為兩截,尾部下墜,腹部和頭部卻衝向半空,在熾熱的空中停留片刻後,又搖搖晃晃地墜落下來。地上、空中都吐著巨大的火舌。
這驚天動地的爆炸,把機場上所有的人都嚇得目瞪口呆。飛艇就像紙糊的一樣,裂成碎片,飄飄灑灑,墜落在他們周圍的都是著了火的篷布片。
艇長普魯斯開始只感到一陣輕微的震動,他還以為是一根降落索斷了。接下來的爆炸聲和人們驚恐的尖叫聲使他頓時明白過來。
「不好了,飛艇出事了!」報務員喊聲未落,飛艇尾部猛地下墜。頃刻間,人、用具以及所有沒有系縛住的東西全部翻滾著,一起倒向尾部。
飛艇爆炸後1分多鐘,尾部便撞落到地面。在現場目睹爆炸慘景的人們,很難想像飛艇中會有人僥倖活下來。實際上,有為數不少的人居然逃過了這場災難。
爆炸剛一發生,20多名很快醒悟過來的機組人員和乘客,立刻從各個艙房裡往外跳,但多數摔死在地上。尾翼裝配工漢斯·弗蘭德,當時他剛把降落索從飛艇腹部扔向地面,一聲爆炸將他震昏。他卻下意識地抓住降落索滑落到地面上,幸運地得救了。
一位名叫麥瑟爾的乘客,一家人都在上,出事的時候她大聲呼叫丈夫,但丈夫不知去向。她意識到只有靠自己去救她的3個兒女了。她把兒女一個個抱到窗前,先奮力舉起10歲的女兒,可女兒太重了,她只好放下。接著她抱起兩個兒子,竭盡全力把他們塞出窗口。
兩個小孩得救了,她也在兩名機組人員的幫助下,脫離了險境。而她的丈夫和女兒卻被爆炸燃起的大火燒死了。
一名雜技演員從艙內爬到艙外,毅然跳了下來。跳下後,他首先想到儘快離開此地,因為不時有飛艇的殘骸飛落地面,在他的周圍著火燃燒。他艱難地爬行著,終於逃離險境。
艇長普魯斯是最後一批跳離飛艇的。當時,飛艇頭部向地面墜落的速度已經加快,他從飛艇腹部的窗口跳下,衣服和頭髮都在燃燒,就像是一隻從天而降的火鳥。他著地後,不顧自己的傷痛,多次來回幫助營救乘客和機組同事。他由於燒傷嚴重,最終倒下了。
飛艇殘骸轟然落地後,上面的倖存者都爭先恐後地往外衝,他們或跑或爬,或由他人背著攙著。許多人被嚴重燒傷,渾身一片焦黑。
爆炸發生後僅幾分鐘,大批消防人員和醫務人員就火速趕來搶救。
「興登堡號」爆炸事故中,死亡36人。還有三分之二的人員生還,相對來說是比較幸運的。這主要是因為失事時飛艇離地面不很高,而艇艙並沒有直接硬撞到地面。這大概與龐大的艇架和氣囊很自然地起到降落傘和緩衝器的作用不無關係。
不久,美國和德國都專門組織人員進行調查。美國方面認為,飛艇爆炸,很可能是當時暴風雨所產生的球形閃電所引起的。德國方面則認為,飛艇尾部的抗剪力鋼絲將尾部氣囊劃破,致使氫氣外漏;而飛艇是在雷雲區盤旋幾小時後才著陸,艇體帶有靜電,而被雨淋溼的降落索與地面接觸後產生電火花,使外漏的氫氣點燃爆炸。
不管出於什麼原因,「興登堡號」終於在烈火中化成了灰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