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1-4日,由中華口腔醫學會主辦的「第22 次全國口腔醫學學術會議暨中國國際口腔設備器材博覽會(CDS)」在上海國家會展中心舉行。
上海交通大學口腔醫學院積極組織參與本次年會的學術交流。特別是在「院士論壇」和「交叉學科論壇—主委對話牙周健康」兩大主題活動中,我院邱蔚六院士、張志願院士、蔣欣泉教授受邀參加,並發表了各自的見解。
2020年9月1日,2020中華口腔醫學會學術年會「首屆院士論壇」成功舉辦。本次論壇邀請中國工程院邱蔚六院士、張志願院士,中國科學院王松靈院士,領銜口腔醫學界權威專家,對「新冠疫情常態化防控」進行了深入的研討。邱蔚六院士在報告中提到:病毒感染是一個正常的突發事件,也是一個局部生態不平衡的表現,在一定時期內是必然要發生的。新冠並不是不可預防的,也不是不可以預測的,當出現了一些新的選擇和新的情況時,我們需要做的是尋找新的對策。張志願院士做 「重視臨床研究」主旨報告,他強調:臨床研究是臨床診療的重要組成部分。從事臨床研究工作的醫生是創造先進技術、主宰醫學的發展,只有成為醫學領域的領軍者,才能更科學有效地為患者服務。優秀的臨床研究始於平時的積累和設計,同時優秀的臨床研究成果離不開團隊成員的共同努力。
2020年是中華口腔醫學會「健康口腔,牙周護航」主題年的收官之年,多學科主委跨學科對話牙周健康,是學術年會為收官年設立的特別重要活動之一。作為口腔修復副主委,上海交通大學口腔醫學院執行院長蔣欣泉教授受邀參加。他在發言中提出:口腔修復學本身就是一門與多學科密切交叉的臨床學科,與牙周病學更是有著緊密的聯繫。不管是在修復治療前的檢查與評估,治療設計,治療中的操作,還是治療後的維護和併發症的處理,都需要醫師具備充分的牙周病學知識,很多時候還需要牙周醫師進行必要的牙周治療,這樣才能為患者帶來健康、穩定的治療效果。張志願院士也主動加入討論,提出應該對論壇中已經提出的諸多臨床問題開展多中心臨床研究,以獲得更多的循證證據支持共識和指南。
上海交通大學口腔醫學院一直以來十分注重學術溝通和交流,發出自己的聲音。期望與國內同道一起努力,為中國口腔醫學事業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來源:上海第九人民醫院】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