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令之下,二手平臺為何還能買到開房記錄、戶籍等個人信息

2020-12-23 澎湃新聞

「提供任何信息查詢服務」「可查任何信息」……者近日調查發現,在閒魚、轉轉等二手交易平臺上,有一些聲稱可以提供個人信息查詢服務的賣家;戶籍、房產、開房記錄等隱私信息,有的幾百元就能買到。

市場監管總局等14部門今年曾聯合發布通知,於10月至12月開展2020網絡市場監管專項行動——網劍行動,重點任務之一是加強二手物品網絡交易平臺監管。一些二手平臺多次發布網絡生態治理專項行動公告,凍結並公示了一些涉及出售隱私信息的會員帳戶。

禁令之下,這類違法違規交易為何依舊活躍?

依然有賣家出售各種個人信息

有的幾百元就能買到

記者調查發現,在一些二手交易平臺多位賣家的帖子中,個人隱私信息被明碼標價公開出售。

一位賣家的服務清單顯示,可以查詢的信息內容包括個人戶籍、名下房產、出行記錄、3到5年內的個人開房和同住開房記錄等20多項,不同信息的查詢等待時間不同,費用從幾百元到上千元不等。

記者了解到,戶籍類身份信息查詢起來相對較快,價格也便宜。有賣家表示,「260元,10分鐘出結果。」他隨後發來一張電腦截圖,聲稱是剛剛幫人查詢的,截圖裡的10個人同名同姓,而標紅者就是被查詢人員。這些身份信息包含了姓名、證件照、民族、戶籍地和身份證號。在名字下面,一行灰色小字顯示上述結果來源於「全國人口基本信息」資源庫。

「查開房記錄一般需要一兩天,2000元可以查5年內的。」賣家提供的截圖中,一套信息包括入住者姓名、手機號、入住時間、房間號、酒店名稱和地址等。

「提供手機號碼可以查淘寶地址、美團地址、快遞地址,找人肯定沒問題。」賣家說。

一般來說,在二手平臺上發布商品信息是先發布後審核,這就給了一些不法賣家可乘之機,比如規避平臺的關鍵詞過濾系統。

記者注意到,為規避平臺關鍵詞監管,一些賣家在平臺以「代查信息」為商品名招徠買家,再通過QQ或微信進一步溝通。還有一些人在其他賣家的評論區留言發布「代查信息」,逃避監管。

違規違法交易為何屢禁不絕?

記者發現,二手平臺上,有的賣家從7月開始便持續發帖,一直未被封號處理,有的則是最近才註冊的帳戶。

業內人士認為,平臺對這類交易沒有盡到「守土有責」的監管義務。

記者查閱相關二手平臺的用戶協議,協議中聲明,用戶協議的籤署不代表平臺對交易雙方的行為合法性、有效性等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擔保。

「雖然部分平臺用戶協議中有所謂的『免責聲明』,平臺方也不直接參與用戶之間的交易,但作為二手交易的重要載體,平臺方對於平臺上的違法行為有著不可推卸的監管責任。」北京孟真律師事務所律師胡佳成認為,平臺方應當嚴守法律底線,主動承擔起遏制平臺違法交易的責任,自覺履行應盡的法定義務。

此外,平臺對發布違規違法商品的賣家處罰力度也不夠,一般只是通過下架商品、封號等措施予以處罰。一些不法分子換一個號便可再次入駐。

雖然平臺要求,用戶在註冊時需要提供真實的身份資料並進行實名認證,但有業內人士告訴記者,一些賣家為了隱匿自己的身份,常常使用由他人實名認證的帳號進行交易。

在調查中記者發現,一些商家還在二手交易平臺上販賣「帶實名認證」的平臺帳號。「單個帳號70元一個,有交易記錄的200元至320元不等,均已實名認證。」

堵住信息洩露源頭,加強審核監管

業內人士表示,要想杜絕二手平臺上的個人信息買賣,應從多方面入手。

首先要堵住信息洩露源頭。記者調查發現,二手平臺上被倒賣的個人信息不少來源於黑客盜取和「內鬼」洩露。

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信安中心測評實驗室副主任何延哲表示,當前,部分平臺的應用程式接口存在安全漏洞,容易被黑客攻擊。不法分子通過一些平臺的信息接口,非法訪問其資料庫,繼而造成信息洩露。

調查中,有的賣家稱自己就能直接查詢,有的稱要聯繫在相關部門做事的「上家」具體操作,有些就是行業「內鬼」。

一名賣家在帖子裡公開表示,自己曾在公安系統工作多年,現為律師事務所律師,可以代查任何信息。「我現在兼職查詢信息,著急的話,工作室還有其他人能查。」

此前,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審理過一起派出所原民警受賄提供公民信息的案件。北京市公安局西城分局某派出所原民警聶某夥同輔警郭某等人私自違規使用公安數字證書登錄公安內部信息網查詢系統,查詢不特定人員公民個人信息54618條,非法獲利32萬餘元,最終被判處有期徒刑四年,罰金30萬元。

其次,二手平臺應切實承擔起審核、監管的義務。何延哲建議,監管部門要督促二手平臺加強事前、事中監管,嚴格把關。平臺應進一步加強技術手段進行監控和防範,維護平臺生態健康。

北京雲嘉律師事務所律師趙佔領表示,立法機關應針對二手電商交易市場的現狀和問題,完善頂層設計,為行業發展創造良好環境。執法機關應加強執法和普法宣傳,提高公眾的法律意識與素養。

胡佳成提示,非法獲取、提供他人信息,不僅侵犯公民的隱私權,情節嚴重的,還會構成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刑法規定,將相關工作中獲得的公民個人信息非法提供給他人的,將依照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的規定從重處罰。」

來源:新華社

河北省網信辦開展「軟色情」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點擊此處了解更多詳情…)

新聞推薦

·真假莫辨,"擺拍新聞"何時休?

·

打工人,打工魂,網上辦公要留神!

·

因涉色情低俗內容 B站被約談10餘次

·

色情直播App:病毒式營銷 2856位女主播涉黃

原標題:《禁令之下,二手平臺為何還能買到開房記錄、戶籍等個人信息》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禁令之下,二手平臺上為何還能買到開房記錄、戶籍等個人信息
    新華社北京12月21日消息,「提供任何信息查詢服務」「可查任何信息」……「新華視點」記者近日調查發現,在閒魚、轉轉等二手交易平臺上,有一些聲稱可以提供個人信息查詢服務的賣家;戶籍、房產、開房記錄等隱私信息,有的幾百元就能買到。
  • (新華視點)禁令之下,二手平臺上為何還能買到開房記錄、戶籍等個人...
    新華社北京12月21日電題:禁令之下,二手平臺上為何還能買到開房記錄、戶籍等個人信息?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宋佳、顏之宏「提供任何信息查詢服務」「可查任何信息」……「新華視點」記者近日調查發現,在閒魚、轉轉等二手交易平臺上,有一些聲稱可以提供個人信息查詢服務的賣家;戶籍、房產、開房記錄等隱私信息,有的幾百元就能買到。
  • 禁令下,二手平臺上為何還能 買到開房記錄、戶籍等個人信息?
    「提供任何信息查詢服務」「可查任何信息」……記者近日調查發現,在閒魚、轉轉等二手交易平臺上,有一些聲稱可以提供個人信息查詢服務的賣家;戶籍、房產、開房記錄等隱私信息,有的幾百元就能買到。禁令之下,這類違法違規交易為何依舊活躍?   市場監管總局等14部門今年曾聯合發布通知,於10月至12月開展2020網絡市場監管專項行動——網劍行動,重點任務之一是加強二手物品網絡交易平臺監管。一些二手平臺多次發布網絡生態治理專項行動公告,凍結並公示了一些涉及出售隱私信息的會員帳戶。
  • 禁令之下,二手平臺上為何還能買到戶籍等個人信息?
    「提供任何信息查詢服務」「可查任何信息」……「新華視點」記者近日調查發現,在閒魚、轉轉等二手交易平臺上,有一些聲稱可以提供個人信息查詢服務的賣家;戶籍、房產、開房記錄等隱私信息,有的幾百元就能買到。一些二手平臺多次發布網絡生態治理專項行動公告,凍結並公示了一些涉及出售隱私信息的會員帳戶。禁令之下,這類違法違規交易為何依舊活躍?依然有賣家出售各種個人信息,有的幾百元就能買到記者調查發現,在一些二手交易平臺多位賣家的帖子中,個人隱私信息被明碼標價公開出售。
  • 禁令之下 二手平臺上為何還能買到個人信息?
    原標題:禁令之下 二手平臺上為何還能買到個人信息?「提供任何信息查詢服務」「可查任何信息」……「新華視點」記者近日調查發現,在閒魚、轉轉等二手交易平臺上,有一些聲稱可以提供個人信息查詢服務的賣家;戶籍、房產、開房記錄等隱私信息,有的幾百元就能買到。
  • 禁令之下 二手平臺上為何還能買到個人信息
    「提供任何信息查詢服務」「可查任何信息」……「新華視點」記者近日調查發現,在閒魚、轉轉等二手交易平臺上,有一些聲稱可以提供個人信息查詢服務的賣家;戶籍、房產、開房記錄等隱私信息,有的幾百元就能買到。市場監管總局等14部門今年曾聯合發布通知,於10月至12月開展2020網絡市場監管專項行動——網劍行動,重點任務之一是加強二手物品網絡交易平臺監管。一些二手平臺多次發布網絡生態治理專項行動公告,凍結並公示了一些涉及出售隱私信息的會員帳戶。禁令之下,這類違法違規交易為何依舊活躍?
  • 二手平臺上為何還能買到個人信息?
    「提供任何信息查詢服務」「可查任何信息」……「新華視點」記者近日調查發現,在閒魚、轉轉等二手交易平臺上,有一些聲稱可以提供個人信息查詢服務的賣家;戶籍、房產、開房記錄等隱私信息,有的幾百元就能買到。
  • 禁令之下,為何二手平臺個人隱私信息出售依舊活躍?
    「提供任何信息查詢服務」「可查任何信息」……「新華視點」記者近日調查發現,在閒魚、轉轉等二手交易平臺上,有一些聲稱可以提供個人信息查詢服務的賣家;戶籍、房產、開房記錄等隱私信息,有的幾百元就能買到。
  • 開房記錄、戶籍信息為何仍能買?
    轉轉等二手交易平臺上,有一些聲稱可以提供個人信息查詢服務的賣家;戶籍、房產、開房記錄等隱私信息幾百元就能買到。  市場監管總局等14部門今年曾聯合發布通知,於10月至12月開展2020網絡市場監管專項行動——網劍行動,重點任務之一是加強二手物品網絡交易平臺監管。禁令之下,這類違法違規交易為何依舊活躍?  據新華社電  記者調查發現,在一些二手交易平臺多位賣家的帖子中,個人隱私信息被明碼標價公開出售。
  • 二手平臺倒賣個人信息 幾百元成交
    服務」「可查任何信息」……「新華視點」記者近日調查發現,在閒魚、轉轉等二手交易平臺上,有一些聲稱可以提供個人信息查詢服務的賣家;戶籍、房產、開房記錄等隱私信息,有的幾百元就能買到。   禁令之下,這類違法違規交易為何依舊活躍?   賣家出售各種個人信息   費用從幾百元到上千元不等   記者調查發現,在一些二手交易平臺多位賣家的帖子中,個人隱私信息被明碼標價公開出售。
  • 戶籍能查!開房記錄也能查!整治嚴打不斷,為何還能買賣個人信息?
    「戶籍能查,想查開房記錄的話可以查5年內的,一般需要一兩天就夠。」「提供任何信息查詢服務」「可查任何信息」……在閒魚、轉轉等一些二手交易平臺上,有一些聲稱可以提供個人信息查詢服務的賣家。3到5年內的戶籍、房產、開房記錄等隱私信息都可以查詢,有的幾百元就能買到。
  • 禁令之下,二手平臺上為何還能買到隱私信息
    原標題:禁令之下,二手平臺上為何還能買到隱私信息   「提供任何信息查詢服務」「可查任何信息」……「新華視點」記者近日調查發現,在閑魚、轉轉等二手交易平臺上,有一些聲稱可以提供個人信息查詢服務的賣家﹔戶籍、房產、開房記錄等隱私信息,有的幾百元就能買到。
  • 個人隱私信息花費幾百塊錢就能「查」到
    新華社北京12月21日電 「提供任何信息查詢服務」「可查任何信息」……記者近日調查發現,在閒魚、轉轉等二手交易平臺上,有一些聲稱可以提供個人信息查詢服務的賣家;戶籍、房產、開房記錄等隱私信息,有的幾百元就能買到。
  • 記者體驗網售個人信息:開房記錄精確到秒
    近日,南都記者在網上只花費700元就買到了同事的上述信息,更可怕的是,竟然有第三方軟體為這樣的服務提供擔保,整個交易已躍升到了「平臺化」的地步。查詢開房記錄:當日出結果 還可查到同住人信息隨後,南都記者經同事授權,提供了其姓名和身份證號碼。上述工作人員稱查詢戶籍所在省的開房記錄,價格是200元,查詢全國範圍內的開房記錄,價格則是300元,並可在當晚12點前出結果,不過要先微信轉帳。
  • 記者親身體驗網售個人信息:開房記錄精確到秒
    近日,南都記者在網上只花費700元就買到了同事的上述信息,更可怕的是,竟然有第三方軟體為這樣的服務提供擔保,整個交易已躍升到了「平臺化」的地步。查詢開房記錄:當日出結果還可查到同住人信息隨後,南都記者經同事授權,提供了其姓名和身份證號碼。上述工作人員稱查詢戶籍所在省的開房記錄,價格是200元,查詢全國範圍內的開房記錄,價格則是300元,並可在當晚12點前出結果,不過要先微信轉帳。
  • 開房記錄查詢器軟體及網址售賣洩露個人信息 記者體驗揭秘
    近日,南都記者在網上只花費700元就買到了同事的上述信息,更可怕的是,竟然有第三方軟體為這樣的服務提供擔保,整個交易已躍升到了「平臺化」的地步。  查詢個人信息只需一個姓名  一、查詢條件  只需提供一項準確的個人信息,如姓名、手機號碼或身份證號。
  • 二手交易平臺亂象調查:個人信息6毛一條,付費可查開房記錄
    閒魚上有用戶6毛一條出售個人信息,有用戶聲稱可代查開房記錄,收費3800元一次。 下沉市場不斷崛起,二手經濟逐年走紅。數據顯示,我國連續三年新增超11萬家閒置相關企業,今年同比增長52%。中國網際網路經濟研究院的數據顯示,到2020年二手交易市場規模預計達到1萬億元規模。
  • ...商家6毛賣個人信息,提供身份證號即查開房記錄!二手交易平臺有...
    儘管平臺大多對商品發布禁區有所規定,但「擦邊球」交易仍然屢禁不止。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發現,閒魚上有用戶6毛一條出售個人信息,有用戶聲稱可代查開房記錄,「呼死你」等非法催收與防催收服務發布共存,甚至有涉黃內容從線上資源交易延伸到線下服務。  違法違規信息交易,側面反映了平臺的監管及審核不力。
  • 你的個人隱私誰都能拿到 花300元就買到你的開房記錄 600元...
    只需提供一個電話號碼,你所有的隱私信息,包括開房記錄、名下資產、乘坐航班,甚至網吧上網記錄等信息,只要有人付錢,就可以輕易被查到。這是否讓你不寒而慄? 還有,四大銀行存款記錄,手機實時定位,手機通話記錄,販賣個人隱私信息者也都能查到,而且聲稱7天×24小時不間斷服務。
  • 媒體調查:700元能買11項個人行蹤 開房記錄精確到秒
    查詢開房記錄 當日出結果還可查到同住人信息 隨後,南都記者經同事授權,提供了其姓名和身份證號碼。上述工作人員稱查詢戶籍所在省的開房記錄,價格是200元,查詢全國範圍內的開房記錄, 價格則是300元,並可在當晚12點前出結果,不過要先微信轉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