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令之下,二手平臺上為何還能買到隱私信息

2020-12-23 人民網

原標題:禁令之下,二手平臺上為何還能買到隱私信息

  「提供任何信息查詢服務」「可查任何信息」……「新華視點」記者近日調查發現,在閑魚、轉轉等二手交易平臺上,有一些聲稱可以提供個人信息查詢服務的賣家﹔戶籍、房產、開房記錄等隱私信息,有的幾百元就能買到。  

  市場監管總局等14部門今年曾聯合發布通知,於10月至12月開展2020網絡市場監管專項行動——網劍行動,重點任務之一是加強二手物品網絡交易平臺監管。一些二手平臺多次發布網絡生態治理專項行動公告,凍結並公示了一些涉及出售隱私信息的會員賬戶。

  禁令之下,這類違法違規交易為何依舊活躍?

  依然有賣家出售各種個人信息,有的幾百元就能買到

  記者調查發現,在一些二手交易平臺多位賣家的帖子中,個人隱私信息被明碼標價公開出售。

  一位賣家的服務清單顯示,可以查詢的信息內容包括個人戶籍、名下房產、出行記錄、3到5年內的個人開房和同住開房記錄等20多項,不同信息的查詢等待時間不同,費用從幾百元到上千元不等。

  記者了解到,戶籍類身份信息查詢起來相對較快,價格也便宜。有賣家表示,「260元,10分鐘出結果。」他隨後發來一張電腦截圖,聲稱是剛剛幫人查詢的,截圖裡的10個人同名同姓,而標紅者就是被查詢人員。這些身份信息包含了姓名、証件照、民族、戶籍地和身份証號。在名字下面,一行灰色小字顯示上述結果來源於「全國人口基本信息」資源庫。

  「查開房記錄一般需要一兩天,2000元可以查5年內的。」賣家提供的截圖中,一套信息包括入住者姓名、手機號、入住時間、房間號、酒店名稱和地址等。

  「提供手機號碼可以查淘寶地址、美團地址、快遞地址,找人肯定沒問題。」賣家說。

  一般來說,在二手平臺上發布商品信息是先發布後審核,這就給了一些不法賣家可乘之機,比如規避平臺的關鍵詞過濾系統。

  記者注意到,為規避平臺關鍵詞監管,一些賣家在平臺以「代查信息」為商品名招徠買家,再通過QQ或微信進一步溝通。還有一些人在其他賣家的評論區留言發布「代查信息」,逃避監管。

      違規違法交易為何屢禁不絕?

  記者發現,二手平臺上,有的賣家從7月開始便持續發帖,一直未被封號處理,有的則是最近才注冊的賬戶。

  業內人士認為,平臺對這類交易沒有盡到「守土有責」的監管義務。

  記者查閱相關二手平臺的用戶協議,協議中聲明,用戶協議的簽署不代表平臺對交易雙方的行為合法性、有效性等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擔保。

  「雖然部分平臺用戶協議中有所謂的『免責聲明』,平臺方也不直接參與用戶之間的交易,但作為二手交易的重要載體,平臺方對於平臺上的違法行為有著不可推卸的監管責任。」北京孟真律師事務所律師胡佳成認為,平臺方應當嚴守法律底線,主動承擔起遏制平臺違法交易的責任,自覺履行應盡的法定義務。

  此外,平臺對發布違規違法商品的賣家處罰力度也不夠,一般只是通過下架商品、封號等措施予以處罰。一些不法分子換一個號便可再次入駐。

  雖然平臺要求,用戶在注冊時需要提供真實的身份資料並進行實名認証,但有業內人士告訴記者,一些賣家為了隱匿自己的身份,常常使用由他人實名認証的賬號進行交易。

  在調查中記者發現,一些商家還在二手交易平臺上販賣「帶實名認証」的平臺賬號。「單個賬號70元一個,有交易記錄的200元至320元不等,均已實名認証。」

      堵住信息洩露源頭,加強審核監管

  業內人士表示,要想杜絕二手平臺上的個人信息買賣,應從多方面入手。

  首先要堵住信息洩露源頭。記者調查發現,二手平臺上被倒賣的個人信息不少來源於黑客盜取和「內鬼」洩露。

  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信安中心測評實驗室副主任何延哲表示,當前,部分平臺的應用程序接口存在安全漏洞,容易被黑客攻擊。不法分子通過一些平臺的信息接口,非法訪問其資料庫,繼而造成信息洩露。

  調查中,有的賣家稱自己就能直接查詢,有的稱要聯系在相關部門做事的「上家」具體操作,有些就是行業「內鬼」。

  一名賣家在帖子裡公開表示,自己曾在公安系統工作多年,現為律師事務所律師,可以代查任何信息。「我現在兼職查詢信息,著急的話,工作室還有其他人能查。」

  此前,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審理過一起派出所原民警受賄提供公民信息的案件。北京市公安局西城分局某派出所原民警聶某夥同輔警郭某等人私自違規使用公安數字証書登錄公安內部信息網查詢系統,查詢不特定人員公民個人信息54618條,非法獲利32萬餘元,最終被判處有期徒刑四年,罰金30萬元。

  其次,業內人士表示,二手平臺應切實承擔起審核、監管的義務。何延哲建議,監管部門要督促二手平臺加強事前、事中監管,嚴格把關。平臺應進一步加強技術手段進行監控和防範,維護平臺生態健康。

  北京雲嘉律師事務所律師趙佔領表示,立法機關應針對二手電商交易市場的現狀和問題,完善頂層設計,為行業發展創造良好環境。執法機關應加強執法和普法宣傳,提高公眾的法律意識與素養。

  胡佳成提示,非法獲取、提供他人信息,不僅侵犯公民的隱私權,情節嚴重的,還會構成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刑法規定,將相關工作中獲得的公民個人信息非法提供給他人的,將依照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的規定從重處罰。」

(責編:趙超、初梓瑞)

相關焦點

  • 禁令之下 二手平臺上為何還能買到個人信息?
    原標題:禁令之下 二手平臺上為何還能買到個人信息?「提供任何信息查詢服務」「可查任何信息」……「新華視點」記者近日調查發現,在閒魚、轉轉等二手交易平臺上,有一些聲稱可以提供個人信息查詢服務的賣家;戶籍、房產、開房記錄等隱私信息,有的幾百元就能買到。
  • 禁令之下,二手平臺上為何還能買到戶籍等個人信息?
    「提供任何信息查詢服務」「可查任何信息」……「新華視點」記者近日調查發現,在閒魚、轉轉等二手交易平臺上,有一些聲稱可以提供個人信息查詢服務的賣家;戶籍、房產、開房記錄等隱私信息,有的幾百元就能買到。一些二手平臺多次發布網絡生態治理專項行動公告,凍結並公示了一些涉及出售隱私信息的會員帳戶。禁令之下,這類違法違規交易為何依舊活躍?依然有賣家出售各種個人信息,有的幾百元就能買到記者調查發現,在一些二手交易平臺多位賣家的帖子中,個人隱私信息被明碼標價公開出售。
  • 禁令之下,二手平臺上為何還能買到開房記錄、戶籍等個人信息
    新華社北京12月21日消息,「提供任何信息查詢服務」「可查任何信息」……「新華視點」記者近日調查發現,在閒魚、轉轉等二手交易平臺上,有一些聲稱可以提供個人信息查詢服務的賣家;戶籍、房產、開房記錄等隱私信息,有的幾百元就能買到。
  • 禁令之下 二手平臺上為何還能買到個人信息
    「提供任何信息查詢服務」「可查任何信息」……「新華視點」記者近日調查發現,在閒魚、轉轉等二手交易平臺上,有一些聲稱可以提供個人信息查詢服務的賣家;戶籍、房產、開房記錄等隱私信息,有的幾百元就能買到。市場監管總局等14部門今年曾聯合發布通知,於10月至12月開展2020網絡市場監管專項行動——網劍行動,重點任務之一是加強二手物品網絡交易平臺監管。一些二手平臺多次發布網絡生態治理專項行動公告,凍結並公示了一些涉及出售隱私信息的會員帳戶。禁令之下,這類違法違規交易為何依舊活躍?
  • 禁令之下,二手平臺為何還能買到開房記錄、戶籍等個人信息
    「提供任何信息查詢服務」「可查任何信息」……者近日調查發現,在閒魚、轉轉等二手交易平臺上,有一些聲稱可以提供個人信息查詢服務的賣家;戶籍、房產、開房記錄等隱私信息,有的幾百元就能買到。
  • (新華視點)禁令之下,二手平臺上為何還能買到開房記錄、戶籍等個人...
    新華社北京12月21日電題:禁令之下,二手平臺上為何還能買到開房記錄、戶籍等個人信息?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宋佳、顏之宏「提供任何信息查詢服務」「可查任何信息」……「新華視點」記者近日調查發現,在閒魚、轉轉等二手交易平臺上,有一些聲稱可以提供個人信息查詢服務的賣家;戶籍、房產、開房記錄等隱私信息,有的幾百元就能買到。
  • 二手平臺上為何還能買到個人信息?
    「提供任何信息查詢服務」「可查任何信息」……「新華視點」記者近日調查發現,在閒魚、轉轉等二手交易平臺上,有一些聲稱可以提供個人信息查詢服務的賣家;戶籍、房產、開房記錄等隱私信息,有的幾百元就能買到。
  • 禁令之下,為何二手平臺個人隱私信息出售依舊活躍?
    「提供任何信息查詢服務」「可查任何信息」……「新華視點」記者近日調查發現,在閒魚、轉轉等二手交易平臺上,有一些聲稱可以提供個人信息查詢服務的賣家;戶籍、房產、開房記錄等隱私信息,有的幾百元就能買到。
  • 禁令下,二手平臺上為何還能 買到開房記錄、戶籍等個人信息?
    「提供任何信息查詢服務」「可查任何信息」……記者近日調查發現,在閒魚、轉轉等二手交易平臺上,有一些聲稱可以提供個人信息查詢服務的賣家;戶籍、房產、開房記錄等隱私信息,有的幾百元就能買到。禁令之下,這類違法違規交易為何依舊活躍?   市場監管總局等14部門今年曾聯合發布通知,於10月至12月開展2020網絡市場監管專項行動——網劍行動,重點任務之一是加強二手物品網絡交易平臺監管。一些二手平臺多次發布網絡生態治理專項行動公告,凍結並公示了一些涉及出售隱私信息的會員帳戶。
  • 二手平臺倒賣個人信息 幾百元成交
    服務」「可查任何信息」……「新華視點」記者近日調查發現,在閒魚、轉轉等二手交易平臺上,有一些聲稱可以提供個人信息查詢服務的賣家;戶籍、房產、開房記錄等隱私信息,有的幾百元就能買到。一些二手平臺多次發布網絡生態治理專項行動公告,凍結並公示了一些涉及出售隱私信息的會員帳戶。
  • 開房記錄、戶籍信息為何仍能買?
    轉轉等二手交易平臺上,有一些聲稱可以提供個人信息查詢服務的賣家;戶籍、房產、開房記錄等隱私信息幾百元就能買到。  市場監管總局等14部門今年曾聯合發布通知,於10月至12月開展2020網絡市場監管專項行動——網劍行動,重點任務之一是加強二手物品網絡交易平臺監管。禁令之下,這類違法違規交易為何依舊活躍?  據新華社電  記者調查發現,在一些二手交易平臺多位賣家的帖子中,個人隱私信息被明碼標價公開出售。
  • 個人隱私信息花費幾百塊錢就能「查」到
    新華社北京12月21日電 「提供任何信息查詢服務」「可查任何信息」……記者近日調查發現,在閒魚、轉轉等二手交易平臺上,有一些聲稱可以提供個人信息查詢服務的賣家;戶籍、房產、開房記錄等隱私信息,有的幾百元就能買到。
  • 個人信息被出售,二手交易平臺亟待完善
    閒魚平臺作為一個用戶群體非常龐大的二手交易平臺,受到很多用戶的喜愛,在閒魚平臺上出售二手物品相對說是比較方便的,但是,閒魚市場也存在一些不好的情況。 在二手平臺購買違法信息的買家一樣需要承擔責任。 個人信息被低價出售 線上二手交易平臺,例如閒魚、轉轉等,都對一些違規行為有著明確的抵制和禁令,但是許多賣家總是在平臺底線的邊緣不斷試探,讓平臺規則防不勝防。
  • 網售禁令之下,電子菸為何難下架
    站在巨大利益的對立面,除了禁令,恐怕還要想點別的辦法才能實現政策目標。面對網售電子菸亂象,11月1日,國家菸草專賣局、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聯合發文,要求電子菸企業不得網售電子菸,敦促電商平臺及時關閉電子菸店鋪,並將電子菸產品及時下架。
  • 電子菸「網售禁令」滿月,網上仍在大量出貨,二手平臺明禁實縱
    11月初,兩部委下發的「網售禁令」,讓電商平臺的電子菸售賣近乎冰封,但總有人試圖在冰面上尋找可鑽出的裂縫。「鳳梨罐頭」、「網購口糧」、「小野一下」……在這些看起來「撲朔迷離」的「暗號」掩飾下,大量電子菸商家轉戰閒置物品交易的二手電商平臺,繼續售賣甚至批發著各種電子菸器具及煙油。
  • 整治嚴打不斷,為何還能買賣個人信息?
    「提供任何信息查詢服務」「可查任何信息」……在閒魚、轉轉等一些二手交易平臺上,有一些聲稱可以提供個人信息查詢服務的賣家。3到5年內的戶籍、房產、開房記錄等隱私信息都可以查詢,有的幾百元就能買到。甚至有的賣家在帖子裡公開表示,自己曾在公安系統工作多年,現為律師事務所律師,可以代查任何信息。「我現在兼職查詢信息,著急的話,工作室還有其他人能查。」
  • 哪些二手物品值得買?教你在二手平臺上淘到好貨
    都是在各大消費購物場所歷經百戰的人,為什麼總有人能花更少的錢買到稱心如意的好物?已經用不上的電腦外設,為什麼二手轉賣總能迅速賣出?未拆封的口紅,為什麼用二手價格可以買到?為什麼二手iPhoneX的保值率最高?隔壁室友看過的書為什麼還能被原價回收?不管承不承認,二手交易已經在悄然改變你我的生活。
  • 二手平臺買到假貨?3種維權方法供參考
    當前電子商務發展迅速,二手物品交易平臺頗受歡迎。二手交易平臺的本質就是提供和專賣二手商品,既可以把閒置物品變現,也能以低價高配買到自己喜歡的東西。但是在這些二手平臺交易的商品有保障嗎?當然會存在買到假貨、盜版或者貨圖不符的風險。因為管控力度不同,每個購物平臺都可能存在假貨或盜版的東西。一些騙子利用二手平臺「空手套白狼」騙取金錢財物、販賣假貨、以假換真等。
  • 二手平臺交易如何避「坑」?江蘇省消保委給出這些建議
    現代快報訊(實習生 吳儀 記者 江楠 文 / 攝)在哪裡能買到奢侈品的"復刻版"?答案:二手平臺。1 月 14 日,江蘇省消保委發布《二手交易平臺消費調查報告》。報告顯示,近年來,二手平臺銷售的商品魚龍混雜,違禁品、違禁信息頻頻出現,假貨冒充二手物品現象仍存在,部分平臺甚至涉嫌默許售假。
  • 新民快評|隱私買賣,堵住洩露源頭是關鍵
    「提供任何信息查詢服務」「可查任何信息」……據新華社報導,在閒魚、轉轉等二手交易平臺上,有一些聲稱可以提供個人信息查詢服務的賣家;戶籍、房產、開房記錄等隱私信息,有的幾百元就能買到。圖片來源:東方IC買賣閒置物品的二手交易平臺上,居然可以買到敏感的個人隱私信息,這一狀況讓人無法等閒視之。加強二手物品網絡交易平臺監管,是網絡市場治理的重點之一,但買賣隱私的違法違規交易屢禁不絕,警示平臺須花更大力氣審核把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