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曾風靡一時的「上學無用論」對一個中國家庭教育影響有多大

2020-12-16 心靈故事驛站

風靡一時的「上學無用論」

關於中國式家庭教育,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上學無用論」。當年因為韓寒的退學導致了這「上學無用論」在我的學生時代風靡一時。當時很多人都是高中沒上完就輟學了,打工的去打工,當兵的當兵,創業的也去創業了。可是我最後發現這些同學沒有一個是真的能混的不錯的,大部分都是在底層工作,領導層的幾乎沒有。而我想用這曾經風靡一時的「上學無用論」來說一說我身邊發生的這「上學無用論」對他們自己的家庭教育的影響。故事:曾風靡一時的「上學無用論」對中國式家庭教育影響到底多大

朋友對於教育孩子的困惑

那時網絡剛剛興起來,很多人都迷戀上了網絡。而我的一個朋友,就是當初迷戀上網路遊戲大軍中的一員,因為迷戀網絡導致曾經的三好學生成績一落千丈,初中沒上完就輟學了。而馬上將要不惑之年的他現在跟我說他後悔了,後悔自己當初迷戀網絡,覺得自己當初那麼信奉的「上學無用論」是多麼的錯誤。

他因為退學退的早,所以結婚生子也比我們要早的多,他的小孩都8歲了。有一次我們相約一起去他家吃飯,這酒過三巡菜過五味我們就在那喝喝茶聊聊天。我朋友的兒子正在那寫作業,他看了看兒子就對我說:「兄弟,哥們後悔了,後悔哥們當初自己信奉「上學無用論」了,以至於現在很多小孩子學的東西都理解不了。還是你好啊,大學生,孩子長大了,你輔導孩子的學習比我這強了不知道多少。」我說:「兄弟,別在這寒酸我了,怎麼了,又感慨起這事來了。」他說:「你不知道,我這兒子吧,上二年級了,可是成績真不咋地,回回倒數。」我說:「你和嫂子都不輔導嗎,小學的問題對你來說應該不難吧。」「按理說是不難,可是現在小學的題都是五花八門的,有些咱也理解不了。我還得幹活掙錢,也沒有太多的時間看管他的學習,你嫂子有時間,可是那學歷還不如我呢,小學都沒畢業。按理說這小兔崽子挺聰明的,就是貪玩了點,也和我那時候一樣特別喜歡網路遊戲。於是我就揍了他幾頓,玩是不玩了,可是成績還是上不去,這可咋整啊,總不能跟我似的當一輩子泥腿子吧。」

聽到這我也算明白了一件事,就是我這哥們兩口子不知道怎麼引導孩子學習,最後在孩子不趁他們的心的時候,直接就是擼起袖子開揍。於是我就對他說:「哥們兒,關於怎麼教導孩子學習上來說,我沒有太多的經驗,我家的那小傢伙才一歲多點,不過要說教導孩子,我多少也見識過,有一點自己關於這方面的心得。」「什麼心得?」我說:「想要孩子怎麼把學上好,不是在於孩子不學我就去打他,因為對於有些孩子來說打他逼他也不一定有結果。想要孩子學習成績上去,你得慢慢的引導他,讓他自己想要學習,家長在旁邊輔導加引導,那何愁孩子的成績上不去。」「理是這麼個理,可是我輔導不了啊」我這朋友對我說。我隨後又對他說:「怎麼輔導不了呢,雖然你因為當初那「上學無用論」影像了自己的一生,因為這「上學無用論」讓你沒有完成學業,所以在教導孩子學習的時候顯得有些力不從心。其實如果我猜的不錯的話你的心裡是不是也想過自己沒有上好學,導致現在這樣的結果,我必須讓我的孩子把學上好,不要在和我一樣了,對吧。」「是這麼想的,這也錯了嘛」我的朋友說。我說:「錯沒錯,你聽我問完,你是不是還覺得別人的孩子學習特別棒,你得孩子怎麼就不行,然後你越想越生氣,最後一氣之下揍了孩子一頓,是也不是?」我哥們跟我急了說:「老子是讓你給我出主意的,不是讓你來拆老子臺的。」

我對於教育孩子的回答

我一看這有點生氣了我才停下了問話笑著對他說道:「莫急莫氣,我不問明白了,怎麼跟你說呢。」我隨後又說道:「愛玩是孩子們的天行,你自己經歷過孩童時期應該明白。但是不能讓孩子只知道玩,而不了解學習的重要性。雖然你自己被那「上學無用論」影像了一生,可是不能讓這個理論再去影像孩子吧。」「對啊,我就是怕影響孩子才想著讓他好好學習,怕他無出頭之日」我朋友說道。我說:「你有沒有想過,你這樣管教孩子是你還被那「上學無用論」影響著。」我繼續對他說:「你想想,你曾經吃過這個虧,不想讓這種事情在發生在孩子身上,可是因為你沒有在接受高等的教育,可能你對孩子的教育方法是錯的呢。有些孩子在學習上不是打出來的,而是慢慢的引導出來的,你不會教知識,但是你可以去教他怎麼與人交流啊,這人際交往你應該差不了,你可以慢慢的引導他讓他學會去問老師啊。這樣把學習問題解決了,還能鍛鍊孩子的交際能力,何樂而不為呢。就算孩子學習成績提升的不是太快,只要不是落下很多那不就是一種成功了嗎。」

我的朋友聽到這就說道:「這樣也行,可是孩子特別喜歡玩電腦遊戲,我不在家的時候管不住啊。」聽到這我就笑了笑說:「哥們兒,別說孩子喜歡玩遊戲,我也喜歡玩。可是這孩子玩遊戲要有個度,不能只沉迷於遊戲。你可以適當的引導他去接受網絡知識,在現代社會這種網絡特別發達的情況下,如果這孩子天生就適合吃網絡這頓飯呢。他如果在課餘時間把遊戲玩好了,會不會成為一個遊戲領域的教練或者職業玩家呢。如果他喜歡研究網絡方面的技術知識呢,誰又能知道這孩子是不是會成為像阿里巴巴的那個叫「刺」一樣的人呢。所以你需要正確的引導孩子前期的學習,他往後的路就叫他自己往後走吧,只有正確的引導才能不叫孩子被你曾經受到的「上學無用論」所影響。」

韓寒對於退學的回答

過了一會我繼續說道:「咱們那個年代因為韓寒退學而產生的「上學無用論」也跟風退學的人有幾個混的真好的,除了那兩個還是家裡有工廠接班的哥們,人家是家裡有礦,可是沒礦的呢?當時只要不想上學的,逃學逃課的都說韓寒不也沒讀完高中嗎。當時那些拿韓寒做榜樣的人又有誰成為了韓寒?當時韓寒退學引起多大的風波,可是在那場軒然大波的若干年以後韓寒自己也說過

「退學是一件很失敗的事情,說明我在一項挑戰裡不能勝任,只能退出,這不值得學習,值得學習的永遠是學習兩個字本身。「學習」兩字,不分地點環境,是一件終老要做的事情。我聽到有人美滋滋得意洋洋說,韓寒,我學你退學了。我不理解,我做的不好的地方有什麼好學呢?為什麼不去學我做得好的地方呢?」

可是又有幾人明白這段話呢?其實像你這當父親的就和當時的韓寒一樣,韓寒被學生立為榜樣,你也是你兒子心目中的英雄。所以你一定要樹立一個好的榜樣,不要讓那小子在你身上學到那「上學無用論」的一點東西,否則到時你就後悔莫及了。」「你這不去弄個糊弄人的心靈雞湯簡直屈才了。」「邊呆著去。」

談「上學無用論」對於家庭教育的影響

隨後我們就閒聊,我說道:「我覺得當「上學無用論」影響了一個人,那麼這個理論或多或少的會影響他一生,最後造成的結果就是多多少少都會影響到自己的下一代。要是影響的少一點還好,孩子還能靠學習改變自己的命運。要是影響的特別多乃至於近乎同化,孩子也早早地輟學,那麼影響的就是下下一代了。」

我又說道:「我覺得現在最流行於當下的事情。那就是當初很大一部分說過「上學無用論」的人們當父母了,可能是自己悔不當初學沒上完,想讓孩子學習學好了考個好大學好文憑,就不管三七二十一去上輔導班,硬逼著孩子去學習。這些家長們在這時候就沒想過自己當初被逼的時候心裡是什麼想法嗎。再說學習,該怎麼學習,如何去學習,該怎麼做才能讓孩子們的學習成績上去家長們又想過嗎。光是一個勁的傻學,家長不輔導也不引導,只管交上錢把孩子扔給老師去教。一個老師要帶很多學生,不可能每個學生都顧得上來,這時候就需要家長來兼顧輔導孩子學習了。可是這些家長因為當初的「上學無用論」而早早地輟學了,很多知識都沒有接觸過,根本就不知道如何去講解這些問題。最後就導致孩子學習成績下降干著急只能怪老師沒教好。」

隨後我跟他說:「我記得看過一個關於這個理論的調查,就是「在高薪職業等工資特別高的崗位上,大學畢業生的就業成功率是高中畢業生就業成成功率的三倍」,這是一個多麼可怕的倍率,更何況是初中都沒有畢業的人呢。很大一部分人只能賣著自己的一身力氣去換取那微薄的收入,所以說「上學無用論」本質上就是錯誤的一個說法。而現在的很多家庭教育卻還是在這樣進行,而且還愈演愈烈。」

「這「上學無用論」最後會引發的結果就是和上面說的一樣,引發一個惡性循環,這不得不讓人感到恐懼。學無止境,活到老,學到老。多少世界名人每天都在學習來增加自己的知識儲備,怕自己的知識不夠用。而有人卻還在堅持「上學無用論」這種錯誤的理論是多麼的可笑,這種錯誤的理論不光影響著他們自己,還會影響著身邊的人,堅持這種錯誤的中國式家庭教育該是多麼的悲哀」我最後說了一句。

我的朋友說:「哥們兒,咱就說吧,你不去整個心靈雞湯屈才了,你還不信。」我說:「邊待著去,這種教育方式真的影響很大,你別這樣教育哈。」我朋友隨後來了一句:「滾,我又不傻。」

故事到這裡呢,關於我自己親身經歷的故事也就結束了。其實每個人對於教育方式的理解都是不一樣的,關鍵在於對孩子的未來有好處才是對的教育方式,但是家長們也不要以一句「我這是為了你好」來綁架孩子。

相關焦點

  • 溫玉英:上學無用論害了誰?
    別人談論起孩子的時候,就找藉口:孩子不喜歡上學,或者沒時間送去學校,不然就是家裡生意需要人手。  其實孩子就像一張白紙,正是無知無畏的年齡,沒有約束,沒有是非觀念。有一個孩子輟學,就有一幫玩伴跟著輟學。孩子們的認知觀念就是哥們義氣,他們從不想自己以後的人生規劃。這些的背後,暴露了家長一些可怕的思想,其中最明顯的就是讀書無用論。
  • 上學無用論。賈伯斯輟學的背後,你還要不要跟風?
    中國人口基數大,隨之而來的就學壓力更大。以至於專科生乃至冷門專業的本科生都對上大學究竟有沒有用持懷疑態度。於是乎,上學無用論應時而生。上學無用論每一次高校錄取新生總要做一個迎新會,而在所有大學的迎新會上,被學生問到最多的就是:」老師,我們這個專業學了以後有用嗎?
  • 讀書無用論的反思
    隨著義務教育的普及,現在人人都能認識字了,甚至英語也能簡單看懂一些了,又開始討論讀書無用論來了。為什麼呢?大家的目的只有一個,掙錢。在掙錢這條路上,每個人的標準不一樣,不上學,出來打工是掙錢,上了學,出來還是打工掙錢。不上學的減少了投入,理應比有後期投入的大學生掙錢少,或者工作環境差一些。這些就是人們比較的標準。也正是這些標準,讓讀書無用論再一次成為一個熱門話題,甚至影響著很多還在上學的青少年,在學校裡面學習不順利,或者其它原因,就想著早早出去打工。
  • 「上學無用論」對嗎?農村大學生銳減,老農:不上學一輩子沒出息
    中國自古以來都有著 「萬般皆下等,唯有讀書高」的烙印。寒窗苦讀就為金榜題名,雖說不能光宗耀祖,但也足以改變人生命運。但如今讀書已變為不是成功的唯一出路,承載著千軍萬馬的獨木橋正悄然在「腐朽」,這到底應該是喜還是悲呢?
  • 一個刁鑽的問題:實用主義哲學到底是有用還是無用?
    大部分沒有了解過哲學的人會認為有哲學無用論的偏見並不奇怪,但是很多從事哲學研究多年的專家教授們也有不少人持哲學無用論的觀點,說哲學是無用之用。那麼一個看似自相矛盾的刁鑽問題就出現了,哲學中的實用主義哲學到底有用還是無用?假如不從實用主義哲學的內涵來看,單從字面看「實用主義哲學到底有用還是無用?」
  • 王思聰「出國論」VS「英語無用論」:窮二代的無知,比富二代的傲慢...
    但事實上,中國的有錢人並沒有我們想像中的那麼多。   2016年底,中國居民持有護照的只有1.29億本,不到人口的10%,而根據彭博社的數據,中國居民因私持有護照的只有5%。   說白了,在國內沒出過國的那是絕大多數。
  • 新「讀書無用論」真在撕裂著鄉土中國,網友:讀書真的有用
    導讀:經濟的高速發展下,有時候會導致一部分人盲目追求經濟效應,做任何事情都要求短時間收穫經濟報酬,任何事情都要求看到收益,包括讀書和學習也都是為了以後過上好生活如若沒有發到目的,就盲目地認為「讀書無用」。高爾基說:「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周恩來說:「為中國的崛起而讀書。」
  • 家庭教育,對孩子成長的影響有多大?你知道嗎
    家庭教育始終伴隨著我們的一生。好的家庭教育,對我們成長十分重要。良好的家庭氛圍,平等尊重的理念,開放進取的心態的家庭觀念值得借鑑。>當孩子還特別小的時候,他的習慣深受父母的影響,雖然孩子不會說話,但是會在腦海裡形成一定的記憶,久而久之,在父母的潛移默化下,孩子的行為習慣和父母的頗為相似。
  • 英語無用論
    這種混論壇的「作家」,扔出一個「英語無用論」的period貼實在是太正常不過的事情了,但這次居然被王思聰看到,還轉發並罵了他一句「傻D」。估計首富家是沒混過天涯、鐵血這種地方的,不知道這種作家的厲害。不過這倒引起了原本兩會期間就很熱門的一個話題:「中小學學英語無用論」。今天我們就來閒扯一下。
  • 說「讀書無用論」的人,你們良心不會痛嗎?
    甚至還有一些人強烈要求把英語踢出義務教育和必修課,這部分人,我只能說其心可誅,上學的時候不再學習這些技能,等工作後再去花錢深造,再去背負學習,工作雙重壓力嗎?那麼今天我就來說下,為什麼要學英語?首先,我們要清楚,我們在學習的是一門語言,是未來工作和生活中常用到的一個技能。只是通過考試的形式,讓大家去掌握它,你可以覺得這門技能對你終身無用,但是請不要到處宣揚「無用論」。
  • 「讀書無用論」漫談
    上世紀七十年代中小學幾元錢的學費演變到如今「入園難、上園貴,貴過大學學費」的程度,一個幼兒每年上萬元的學費已不再是新聞了。特別是1999年國家高校擴招後帶來的「就業難」這一事關個人前途和家庭幸福的重大百姓生活問題,直接導致了廣大農村新的「讀書無用論」捲土重來。於是乎,一大批最講實際的農民在就業難的嚴峻形勢下,違心地讓子女過早地走上了打工賺錢的發家致富之路。
  • 讀書無用論的鼓吹者,會不會送他們的子女去上學?
    我們從小就被父母灌輸知識改變命運的思想,學業成為了我們的頭等大事,而一個本科學歷甚至需要16年的時間投入,每個家庭為子女教育投進的資源和精力難以計數。每年的應屆畢業生都面臨著迫切的現實問題,考慮到畢業後找工作的困難程度以及工資水平,我們不得不問自己幾個問題,我們為什麼要上學?讀書無用論切合實際嗎?回顧十幾年的學業歷程,似乎沒學到什麼特別有用的東西,就連學什麼,都由學校與老師安排的明明白白,我們甚至不知道這些知識對我們的工作有什麼幫助。
  • 從一個讓老師啞口無言的問題開始說起:對讀書無用論的批駁
    從一個讓老師啞口無言的問題開始說起對讀書無用論的批駁有一次老師上課給我們講了這樣一個故事:前一段時間,她去一個學校訪談,其中一個老師說他近一段時間一直被一個問題所困擾,他的班上有個女生非常調皮,老師就想勸她好好學習,那個女生卻反問這個老師:老師你一個月掙多少錢?
  • 一個好父親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看看楊絳的家庭教育,就知道了!
    「先生」;2016年,當她去世時,有港媒如此評價:「中國最後一個用先生稱呼的女性走了。」一個好父親,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楊蔭杭學貫中西,是美國賓大的法學碩士;他涉獵頗廣,不僅對中國古詩詞頗有研究,還翻譯了多部外國法律;他創立了上海律師公會,還一度成為了江蘇省最高司法廳廳長。
  • 為什麼有人會覺得「讀書無用論」?
    曾有段時間,父親一直提起:「你讀了這麼多書,又賺不到錢,讀書有什麼用?」隨著教育成本的不斷上升,有相當多的家長特別是農村家庭中產生了讀書無用的感覺!一到過年,某些親戚、長輩、前輩帶著高高在上的姿態指指點點:這孩子上學上傻了,啥人情世故都不懂,就會死讀書、讀死書、讀書死,大學有個毛用?看看隔壁(同村)誰誰沒讀多少書,又開公司又接工程賺了很多錢!
  • 論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一個孩子走向成功的助力棒
    家庭教育對一個人的影響有多大?虎父無犬子,有其父必有其子,從中可見古人認為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極大,甚至可以令子女變成同父輩一樣的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無不透露出家庭教育對後代的影響很大。所以一個好的家庭教育是一個孩子走向成功的助力棒。
  • 讀書有用論和讀書無用論一樣有害
    前一段時間讀書無用論甚囂塵上,然後隨之而來是各種非常有意思的駁斥讀書無用論的觀點。個人認為這些隨處可見的反駁讀書無用論的觀點本身並不能真正克服讀書無用論,甚至是讀書無用論的幫兇。簡單來說,兩種觀點實際上是一種。其實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我簡單來說。
  • 我們經歷過幾次「讀書無用論」?
    國民嶽父韓寒曾發了一篇長文稱「如果我今天退學,八成就是在打遊戲和玩手機」,又把朋友圈給炸了。韓寒曾經是許多退學逐夢少年的榜樣,「讀書有什麼用?」,「不上大學也能成才」,「應試教育就是限制人的發展」是他們的口號。
  • 有一種讀書無用論,叫做「倖存者偏差」
    這種讀書無用論,在農村裡常常被說得有鼻子有眼的誰家的孩子,花了家裡大量的金錢去讀了一個本科大學,畢業後連一份好的工作都找不到,現在回農村裡面種地。像這種讀書無用論,就是典型的陷入了「倖存者偏差」的思維當中了。
  • 農村盛行「讀書無用論」,城裡人卻拼命供孩子讀書,是什麼原因?
    1、「小富即安」思想其實在農村,「讀書無用論」是很盛行的。很多農村的家長,沒有讓孩子讀書改變命運的意識,只要娶得起媳婦、蓋得起房子就好了,小富即安。很多孩子,還沒念完小學、初中的輟學了,外出打工,然後在親朋好友的介紹下結婚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