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你要面子,難道我不要嗎?」孩子的一句話,讓無數家長沉默

2020-12-23 小雪老師讀書

前幾天,我和朋友一起去看她女兒在學校的朗誦比賽。

當我們剛坐在座位上時,旁邊就傳來一位媽媽暴怒的聲音:「你班上那麼多同學都參加了,怎麼就你不敢參加。」

只見一個10歲左右的小男孩坐在位子上,一聲不吭,小臉憋得通紅。

可是這位媽媽並沒有停下來,還用手指戳著孩子的腦門罵:「作為一個男生連女生都不如,淨給我丟臉!」

同時她還給坐在身邊的其他同學說:「我兒子就是這麼沒用,你們千萬別學他啊」。

看著孩子羞憤、傷心的神情,我真的是為這對母子感到痛心。

這位媽媽也許不知道,這看似只是平常的一頓教訓,但孩子的自尊心卻已經被狠狠地碾碎在地,成為一道難愈的傷疤。

之前在微博上看到過一個視頻:兒子偷錢被父親暴打,母親將其拍下給其他孩子看。

事件的起因是,孩子偷拿家裡7000塊錢,並和朋友一起花光了。

孩子媽媽用手機拍攝,孩子被爸爸困在床上,用竹板連打一百多下。並把孩子挨打的視頻上傳到網上,說是給那些一起花錢的孩子看看。

殊不知這個視頻被瘋狂轉載,弄得人盡皆知。

這種羞辱的方式讓孩子意識到了錯,但以後讓他如何面對親朋好友、老師同學的眼光呢?

這樣的方式,雖然能達到家長教育孩子的目的,但同時也踐踏了他的自尊,讓他破罐子破摔,產生逆反心理,甚至對他以後人生造成更嚴重的傷害。

很多父母,他們從來不在乎孩子的「面子」,甚至會說:「孩子這麼小,那有什麼面子」有錯就該受到批評。

明明愛孩子愛得願意付出自己的生命,可是言談舉止卻化為鋒利的刀劍刺向孩子最薄弱的內心。漸漸的孩子越來越膽小,越來越自卑內向。

宋丹丹曾經帶著兒子巴圖一起參加綜藝節目《嚮往的生活》。

宋丹丹在觀眾的印象一直都是幽默、活潑的諧星形象,但面對兒子巴圖時又恢復大多數母親的本態。

剛到蘑菇屋,巴圖屁股都還沒有坐熱,就受到了老媽赤裸裸的打擊。宋丹丹看到巴圖坐在露臺上,轉身就對蘑菇屋的三位主人說:「給我兒子找點活兒幹,他太胖了。」

第二天早上,大華起來為大家做早飯,得到了大家的表揚和讚賞。

宋丹丹看到了立即轉身吐槽自家兒子:「我生了一個廢物,你看看人家」。嘴上還嚷嚷著要換兒子。

一頓挖苦,讓巴圖面露尷尬,本該其樂融融的節目氛圍,因宋丹丹不停揭巴圖的短而顯得冷場。

一個多小時的節目,有半個小時是她吐槽兒子:

「我生了一個廢物,啥都不會幹」兒子你怎麼吃這麼多?就你不該吃。巴圖想在節目中受到表揚,主動提出搭雞窩,她哈哈大笑:「要是能搭好,我還真不是他媽」。

節目中,大華問巴圖:「你媽對你很兇嗎?一直在說我的孩子怎麼不懂事兒........」

巴圖說:「小時候挺怕的。」

小時候害怕,長大後卻無力反抗,更無法逃脫,他終究長成了媽媽嘴裡「不爭氣的兒子」。

整個節目,巴圖一臉挫敗,好像自己的存在就是一個錯誤,旁人也是尷尬不已。

很多父母如果認為在公共場合指責批評孩子,會讓他們更好的意識到錯誤,並且能保證改正,那就大錯特錯了。

不顧及孩子的面子和尊嚴的批評,只會適得其反。

有網友曾說:她有個勤儉持家的好媽媽,但卻給她留下了心理陰影,讓她一直感覺到自卑。

從小到大她媽媽總拿她開玩笑,告訴親戚很多她感覺丟臉的事,還有犯的錯誤。

她曾向她媽媽反映:「媽媽你都要面子,難道我不要嗎?為什麼不呵護我的自尊,顧及我的面子,反而要去大肆宣揚我的錯誤,以至於造成我在親戚中名聲那麼差。」

不料她媽媽卻說:「我生你養你,還生出仇來了嗎?再說小孩子有什麼面子。」

她說小時候她特別開朗活潑,人見人愛,但現在她卻不善交際,斤斤計較,還很自私。

當眾羞辱,令孩子顏面無存,只會讓他從內心裡覺得自己是個很糟糕的人。

在很多父母眼裡:孩子就是孩子,可以隨便教育,反正他也不記事

其實,孩子再小,也要面子。

曾有一項研究表明,從5歲開始, 孩子們就開始考慮別人如何看待他們, 並且儘可能建立和維護自己的形象與聲譽。

之前看綜藝節目《媽媽是超人》,被賈靜雯圈粉了,因此我還去看了她寫的書。

在她的書中有提到小小年紀的咘咘,喜歡接受讚美,不想被人看到自己犯錯。如果因為自己不小心受傷或者做了錯事,好面子的咘咘,絕對不哭也不鬧,她會用水汪汪的大眼睛,環顧四周,確認有沒有人發現她的糗態。

因此,為了顧全她的面子,家裡人也會刻意裝作沒看見,讓咘咘覺得摔倒也沒什麼大不了,站起來就好,把她面子顧得好好的。

孩子的「面子」,其實是他長大後賴以自信的尊嚴。為人父母不能為了維護自己所謂的面子或權威,就罔顧孩子的自尊和感受。

我記得在沙沙小時候,有次月考成績出來了,老師讓每位孩子的父母都到學校開家長會。

當大家都看到自己孩子的成績時,有的高興有的憂傷,其中有一位同學和媽媽在教室裡爭執了起來,媽媽責怪孩子學習不努力,考試成績差,孩子一直哭著衝出了教室,媽媽趕忙追了出去。圍觀的家長們,也在搖頭嘆氣。

說實話,我當時看到沙沙的成績後,是在強撐著微笑,心裡卻是無比暴躁。但看到教室裡有這麼多家長和同學在,我沒有說一句責備沙沙的話。

在回去的路上,沙沙突然對我說:「媽媽,謝謝你,沒有在同學和老師面前批評我。我保證以後好好學習。」

聽到沙沙的話後我真的震驚了,就因為我沒有在外人面前批評她,她竟會心存感激。

是啊,每個人天生都會在乎自己的名譽與尊嚴,我們如此,孩子亦是如此。

哲學家約翰·洛克有句名言:

父母越不宣揚子女的過錯,則子女對自己的名譽就越看重,因而也會更小心維護別人對自己的好評。若是你當眾宣布他們的過失,使其無地自容,他們便會失望,而制裁他們的工具也就沒有了。

並不是有外人在,才是教育的好時機。

大庭廣眾下的批評,並不能讓孩子反思自我,反而是剝去了他對家人的信賴,和對未來的信心。

所以我們要學會,給孩子臺階下,無意中的錯誤和困惱,應該鼓勵孩子去解決。大庭廣眾之下的教育能免則免,不能免的時候請找一個小角落,悄悄進行。

還有在孩子已經醒悟到自己錯誤的時候,不要緊追不放,不要反覆提起,不要在孩子的朋友面前「抖落」孩子的糗事。

愛孩子,就要尊重孩子,照顧他們的感受和面子,不踐踏他們的自尊,這也是為人父母對孩子深沉的愛。

相關焦點

  • 「睡衣媽媽」火了,不顧娃的尊嚴拒絕悔改,網友:孩子不要面子嗎
    「睡衣媽媽」火了,不顧娃的尊嚴拒絕悔改,網友:孩子不要面子嗎接娃放學是家長日常需要做的事情。大多數家長都是在上下班的時候接孩子一起回家。所以一般從家長的衣著就能看出是什麼職業相關了。不過不管家長是做什麼,最起碼衣著一定都會是整潔的。
  • 是你面子重要還是媽媽面子重要?有多少孩子,要面對父母如此教育
    「既然你老把我和別人家的孩子比,那我也要把你和別人家的家長比一下,別的家長都是關起門來教育自己的孩子,你呢?」原來,這位媽媽強勢又愛發脾氣,而且脾氣一上來,根本不管周圍有沒有其他人。女兒很無奈:「關鍵是你罵爽了,你還要倒打一耙,給我來一句,說你怎麼在這吵?你丟不丟人。」
  • 不要讓你的面子,毀掉孩子一生
    迎合他人,孩子形成討好型人格為了營造好孩子、好家長的形象,孩子只想著演成那個優秀的模版,迎合他人,卻沒有做自己的機會。以前讀過一本小說,一個名叫「小燕子」的人物讓我印象深刻。之所以叫「小燕子」,是因為她小時候經常被媽媽送去各種舞蹈班、歌唱班學習表演,在親戚朋友同學老師面前做才藝展示,娃娃臉又表情靈動,表演常常獲得滿堂彩,大家給她起了這個綽號。
  • 幼兒園門口發生的真實一幕,讓無數家長沉默了
    幼兒園門口一對母女發生的真實一幕,崩潰的媽媽和委屈的女兒,讓無數人沉默了。都說好媽媽勝過好老師,母親的「母」到底包含什麼樣的生命意義呢?你爸爸真是個懶鬼,我都被氣死了,早知道不生你出來……」小女孩沉默不語,被媽媽扶著上了自行車。
  • 當外人批評你的孩子,你會怎麼做?孩子:媽媽,謝謝你給我面子
    可是,在孩子心中就會非常不理解,自己明明做了一件好事,而自己的爸爸媽媽在家裡面也確實稱讚過自己,那在外人面前又什麼要否定自己呢?聽到媽媽這句話,原本想要諷刺的阿姨瞬間沒了聲音,而彤彤也因此更加有自信,和媽媽的感情也更好了。當外人批評你的孩子,你會怎麼做?
  • 當外人批評你的孩子,你會怎麼做?孩子:媽媽,謝謝你給我面子
    家長們覺得,自己家的孩子優秀是優秀,但是當別人誇獎的時候一定不要承認,承認就是在別人面前炫耀自己的孩子,也怕孩子驕傲自滿,只能採取「打擊教育」。可是,在孩子心中就會非常不理解,自己明明做了一件好事,而自己的爸爸媽媽在家裡面也確實稱讚過自己,那在外人面前又什麼要否定自己呢?
  • 為什麼小時候很乖的孩子,長大後卻叛逆?無數家長看完都沉默了!
    為什麼小時候很乖的孩子,長大後卻叛逆?無數家長看完都沉默了!在一個孩子成長中,大多數家長問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孩子聽話嗎?」好像只要孩子聽話,就萬事大吉了。除開我們當下的應試教育不說,在孩子成長中會遇到的問題很多,而生活就是一個不斷出現問題又去解決問題的過程。很多人關心是孩子成績好不好,聽不聽話,但卻很少有人去問孩子真的開心嗎?童年應該是每個人最無憂無慮的階段。
  • 「媽媽,謝謝你給我面子」,自信的孩子,都是這樣養出來的
    這是一個媽媽對女兒的質問。《少年說》中,高一女孩走上勇氣臺,請求媽媽能夠「關起門來教育」她,不要在外人面前一點就炸。因為沒有完成背誦課文,有幾個孩子被留校,我兒子也名列其中。當看到其他小朋友們一個個興高採烈地放學回家,被留校孩子的家長心中難免窩火。兒子的一個同學和媽媽在教室裡爭執了起來,媽媽責怪孩子耽誤了時間,孩子憤怒地衝出教室,媽媽趕忙追了出去。圍觀的家長們,也在搖頭嘆氣。老實說,看著兒子磕磕巴巴地背書,我是兀自強撐著微笑,心裡卻無比暴躁。
  • 自信的孩子,都是這樣養出來的,「媽媽,謝謝你給我面子」
    :【在外面是媽媽的面子重要,還是孩子的面子重要?】在這裡我們可以看出來,在她媽媽的眼中,孩子不需要面子也不需要尊重,而自己的威信和「家長地位」不容許挑戰。直到看完節目的最後,我們會發現,即使女孩和媽媽和好,但是這中間的隔閡卻不會消散,而母女的關係可能也會越走越遠。
  • 「請問,你是孩子的奶奶嗎?」同桌家長一句話,年輕媽媽無地自容
    給孩子開家長會,同學媽媽一句話,年輕媽媽無地自容桃桃出生在一個傳統的農村家庭,從小家裡就教育她,女人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相夫教子,做好家裡的事。工作兩年後,桃桃結了婚,很快就有了兒子小俊,為了更好地照顧兒子和丈夫,桃桃毅然辭了職,做起了家庭主婦。
  • 過分的要求孩子正確嗎?望家長重視
    可是被現如今的家長去拿來攀比,比如誰誰家孩子多聽話讓他幹啥他就幹啥,這裡家長有一個心理是錯誤的,就是 攀比心 拿別人的孩子比較自己的孩子,這一觀點表示不贊同,如果說孩子有一天跟家長說,媽媽為什麼別人家的孩子都有新衣服新書包,為什麼我沒有,試想一下家長們:你們該如何回答 是不是說你不是有書包嗎?不也有衣服穿嗎? 好那麼請問現在孩子內心的攀比在內心已經開始逐漸形成了.
  • 「媽媽,你不能對我也友善些嗎?」一句話引出孩子共鳴:養育之殤
    什麼孩子最近很不聽話,孩子特別淘氣,說什麼都不聽,一點都不像你家孩子,又懂事又挺話之類的,除了貶低自家的兒子,還順帶誇了我家孩子,可能在嫂子心裡,這樣也算是一種客氣,而事實上很明顯,嫂子的話語和行為,顧慮了我們的「面子」,唯獨把自家兒子所謂的面子撕得粉碎。
  • 孩子做錯事不可怕,可怕的是你的第一句話!(家長一定要知道)
    公開責備並不是教育,而是一種當眾剝奪孩子自尊的行為。永遠不要小瞧一句話的力量,尤其是第一句!小學的時候,我和鄰居家的小女孩一起由各自的媽媽陪著去水上樂園玩。趁著大人不注意,我們兩個不會遊泳的小女孩,竟然同時從水池岸邊滑落栽進水裡,害得最後救生員叔叔把我們救上岸時,忍不住一直嗆水咳嗽。
  • 媽媽,求求你給我留點面子行嗎?
    面對母親的不滿,女兒回:「我是不是永遠都沒法讓你滿意?」「你覺得自己做得很好嗎?」女兒一聽,翻身就跳下陽臺,最後沒救回來。有一種教育叫——人前訓子全天下的父母都要求孩子必須給自己長面子。可奇怪的是,在父母眼裡,孩子卻不需要有面子。小孩能有什麼面子?要什麼面子?
  • 外人面前,孩子更需要面子
    還有一次,我送孩子上學路上,聽見有個媽媽一直在罵孩子,那媽媽說:「我一天起早貪黑那麼辛苦是為了誰啊?不就是希望你有出息嗎?你倒好啊,不好好學習,這次考試成績既然考得那麼差,你對得起父母嗎?」那個媽媽邊走邊罵,那個孩子就一直低著頭生怕外人看見,一句話都不敢回。
  • 當孩子說「媽媽,我不要洗碗,這很低賤」,家長的教育方式該醒了
    最近,知乎上有個媽媽詢問:  十四歲的孩子說出「我不要洗碗,因為這是很低賤的事情」這種話,我要如何回應?  有個讀者曾經跟樂媽傾訴:  女兒在作文《我想像媽媽一樣……》裡寫:我不要像媽媽,我要像爸爸,因為我爸爸的工作好,坐辦公室
  • 「媽媽,謝謝你給我面子」自信的孩子,都是這樣養出來的
    薩姐出品01「就你長大了有什麼用,我跟你講,畫畫能當飯吃嗎?」最近看了一個節目《你會怎麼做》,裡面有一位母親在大庭廣眾之下,訓斥孩子愛畫畫的行為。原因是孩子在上課時不好好學習,喜歡畫畫,又被老師說了。然後,媽媽和老師通完電話後,立即就在餐廳裡教訓起女兒。「上課不好好學習,你說你丟不丟人啊,我跟你說你丟不丟人,媽媽都覺得丟臉。」
  • 爸爸家長會上成「焦點」,出場就備受矚目,孩子:我不要面子的啊
    雖然現在師生之間的聯繫大多通過家長群,但是大部分學校依然會存在的家長會,有的學校是一學期一次,有的是一學年一次。畢竟通過面對面的溝通和交流,能夠讓家長更好的了解孩子在學校裡的表現,所以幾乎所有家長對家長會都非常重視,因為孩子的學習一直都是他們最關注的事情。
  • 為了「面子」,砸鍋賣鐵也要讓孩子上大學的家長們
    張三家的孩子考了600多分,在羅山新都大酒店擺筵席慶賀;李四家的孩子考了400多分,在羅山金色陽光大酒店擺筵席慶賀。朋友的女兒聽說考了200多分,上的不知啥大學,也在新都大酒店擺筵席慶賀。對於有些家長來說,考上幾類大學無所謂,總而言之一句話,只要有大學錄取,就必須上,升學宴也是必須要辦。因為這既可以讓街坊四鄰知道自己家出了個大學生,又可以順便收點禮錢,何樂而不為?
  • 作為家長,你還在死要面子居高臨下的和孩子溝通嗎?
    有這麼一個故事,在一個聖誕節的晚上,一位年輕的媽媽,帶著五歲的女兒去參加聖誕晚會。熱鬧的場面,豐盛的美食,還有聖誕老人的禮物...媽媽興高採烈地和朋友們打著招呼,不斷地領女兒到晚會的各個地方,她以為女兒也會很開心。但女兒幾乎哭了起來,母親開始還是很有耐心地哄著,但多次之後,女兒坐到地上,鞋子也甩掉了。母親氣憤地一把把女兒從地上拖起來,訓斥之後,蹲下來給孩子穿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