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趙珊
核心提示
林琦今年26歲,近日,她來到醫院乳腺科就診。原來,林琦的乳頭是先天性內陷,因為對身體健康並無影響,也一直沒太當回事,但還沒有孩子的她聽別人說,乳頭內陷會嚴重影響哺乳,並且還可能對身體造成嚴重的傷害,所以,求助醫生。那麼,乳頭內陷到底是什麼樣的疾病?它是如何形成的?是不是一定要動手術治療它?
乳頭內陷有輕有重
「乳頭內陷有輕有重,所以,不必驚慌,但也不要大意。」鄭州大學第三附屬醫院乳腺科主任醫師馮愛強說。
乳頭內陷,即女性乳頭不突出於乳暈的表面,甚至凹陷沉沒於皮面,局部如同火山口狀的現象。乳頭內陷大多是先天性因素造成的,但也有少部分是後天因素。其中乳腺管短縮和組織纖維化攣縮是引起重度乳頭內陷的主要原因。
乳頭內陷根據深淺不一可分成三種:一為部分乳頭內陷,乳頭頸部存在,能輕易被擠出,擠出後乳頭大小與常人相似;一部分乳頭完全凹陷於乳暈之中,但可用手擠出乳頭,乳頭較正常小,多半無乳頭頸部;一部分為乳頭完全埋在乳暈下方,無法使內陷乳頭擠出。
馮愛強說,乳頭內陷不光是外觀欠佳,更重要的是會對身體健康帶來影響。乳頭內陷的女性,分娩後,由於乳頭不突出,會造成嬰兒吮奶困難,甚至不能吮奶,不僅嬰兒要挨餓,母親也因乳汁不能排空而易患急性乳腺炎。
同時,由於乳頭內陷,乳頭內的導管扭曲、不暢致脫落的上皮在導管內積蓄,會引起導管擴張症。一些灰塵、衣物的毛屑及導管分泌的油脂等物,可能在乳頭內積蓄,這些物質的長期慢性刺激容易造成乳腺炎症,而乳腺炎症又導致乳頭內陷更加嚴重。
並非都要動手術
「不是說所有的乳頭內陷都要動手術,但一定要注意,最好在妊娠之前解決這個問題。」河南省人民醫院乳腺外科副主任醫師李文濤說。
根據乳頭內陷程度的不一,內陷的乳頭,如稍加擠壓或牽拉就可出來的,為輕度乳頭內陷,也可稱為可復性乳頭內陷。這類乳頭內陷的矯正,可通過非手術的保守治療,治療時機最好選擇在婚前進行比較好。
少女時期是乳房發育的重要時期,也是糾正乳頭內陷的重要時期。經常輕輕地牽拉乳頭,可以使雙乳突出,周圍皮膚支撐力增大,起到「定型」作用。每日兩次,每次十下,時間長了,乳頭自然逐漸向外凸起。如果拉不出,可先將乳房近乳頭處的皮膚向外推一推。
李文濤說,有乳頭內陷的女性,一定要到正規醫院乳腺科接受治療,醫生會根據具體情況建議是否需要做手術。矯正乳頭內陷的術式多樣,可根據內陷程度,選擇不會遺留明顯手術疤痕,且復發可能性較小,又能保住哺乳功能的方法。
當然,如果女性在妊娠後才想起治療乳頭內陷,也不是沒有辦法,但一定要到正規醫院諮詢醫生後再做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