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科學家利用智齒高效培育多能幹細胞

2020-12-15 科學網
日本科學家利用智齒高效培育多能幹細胞
用牙髓細胞培育出的iPS細胞能發育成腸、軟骨和心肌細胞等

 

拔掉的智齒不要隨便扔掉,它可以作為很好的幹細胞原料庫。日本科學家發現,智齒裡的牙髓細胞能用來培育有多種分化功能的「萬能細胞」——誘導多能幹細胞(iPS細胞),且效率非常高。

 

日本產業技術綜合研究所的一個研究小組9月27日宣布,他們利用3名少年的智齒牙髓細胞成功培育出iPS細胞,效率比用皮膚細胞培育要高出100倍。

 

研究證實,用牙髓細胞培育出的iPS細胞能發育成腸、軟骨和心肌細胞等。這一成果發表在最新一期的美國《生物化學期刊》上。

 

研究曾發現,激活成年細胞裡的4個特定基因,可以使細胞「返老還童」,變成有較強分化潛力的iPS細胞。這種手段可避免從胚胎中提取幹細胞帶來的倫理問題,缺點是轉化效率太低。而且細胞越容易獲取,轉化效率就越低。例如,皮膚細胞轉化成iPS細胞的效率最低,骨髓細胞的效率相對較高,但獲取太困難。

 

日本科學家研究發現,智齒牙髓細胞裡的「間充質基質細胞」與骨髓裡的細胞很相似,用來培育iPS細胞時轉化率為0.1%。而用相同方法處理皮膚細胞時,轉化率只有0.001%。

 

研究還顯示,利用智齒牙髓細胞培育幹細胞時,只需激活3個相關基因,無須激活名為c-Myc的基因。這個基因已知會導致幹細胞癌變,不啟動該基因顯然是一個優點。

 

研究小組成員小田泰昭說,很多人的智齒發育不完全,需要拔掉,因此獲取智齒牙髓細胞相對容易,且對人體傷害小。利用拔掉的智齒可高效培育出安全的iPS細胞,「這可以對設立開展再生醫療時所必需的細胞銀行作出貢獻」。

相關焦點

  • 我國成功利用人尿液誘導多能幹細胞獲再生牙齒
    記者中國科學院獲悉,該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研究員裴端卿領導的研究組,成功利用志願者尿液衍生的誘導多能幹細胞獲得再生牙齒,這是科學家首次利用人誘導多能幹細胞獲得成型的再生器官。據介紹,此前科學家已經可以從尿液中獲得穩定的誘導多能幹細胞,並將其進一步分化成神經元、心肌細胞等不同的細胞類型,但尚不能利用誘導多能幹細胞獲得再生器官。裴端卿領導的研究組通過人鼠組織嵌合的培養體系證實了人尿液多能幹細胞可被用於構建再生牙齒。
  • 一針幹細胞能治心臟病?兩個中國人試了試
    因此,該項臨床研究更像是一次對幹細胞技術安全性的考察。誘導「重生」一般來講,幹細胞療法是將體外培育的健康幹細胞通過注射等方式植入患者體內,從而達到修復、替換受損細胞及組織的目的。理想很豐滿,但二十多年過去了,幹細胞療法的進展並不順利。
  • 英研究人員成功利用肝病患者皮膚細胞培育出肝臟細胞
    英國劍橋大學8月25日發布公報說,該校研究人員成功利用肝病患者的皮膚細胞培育出肝臟細胞,這樣得到的肝臟細胞與病人肝臟中的細胞高度相似,將有助於對特定肝病患者進行研究並開展治療。 公報說,研究人員從7名有遺傳性肝臟疾病的患者身上提取了皮膚細胞,先將其改變為誘導多功能幹細胞,然後培育成肝臟細胞。誘導多功能幹細胞技術是2007年日美科學家的一項重大研究成果,它可以對皮膚細胞進行改造,使其具有與幹細胞相似的功能。
  • 科學網—科學家將從幹細胞中提煉卵子 女性或告別絕經期
    (資料圖片) 據英媒報導,科學家最早將在今年內讓從幹細胞中提煉出的卵子完成受精,從而改變人類繁衍規則,女性將來也有可能告別不孕和絕經期,讓生育不再受年齡限制。 目前,英國愛丁堡大學繁殖學科學家將向生育監督機構提出申請,期望儘早得到進行該項試驗的批准。
  • 科學家首次培育出馬鼠嵌合胚胎
    (新華社發/索爾克生物研究所供圖)新華社北京12月3日電(記者彭茜)以美國德克薩斯大學達拉斯西南醫學中心及深圳華大生命科學研究院為主的科研團隊,首次在多個物種中培育出一種新型幹細胞系,並在此基礎上生成世界首例馬鼠嵌合胚胎。研究論文已於2日在線發表在美國《細胞-幹細胞》雜誌上。
  • Nature:胚胎幹細胞人工培育出視網膜的雛形結構
    新一期Nature刊文說,日本研究人員利用實驗鼠的胚胎幹細胞人工培育出了視網膜的雛形結構,這是迄今人工培育出的最為複雜的生理組織。日本理化研究所發育生物學中心等機構的研究人員報告說,在一種特殊的培養介質中,來自實驗鼠的胚胎幹細胞逐漸自動形成了名為視杯的結構。
  • 科學家首次培育出能夠分化為原始生殖細胞的中間態多能幹細胞
    科學家首次培育出能夠分化為原始生殖細胞的中間態多能幹細胞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3 14:02:42 美國德克薩斯大學西南醫學中心Jun Wu研究小組培育出能夠分化為原始生殖細胞的中間態多能幹細胞。
  • 日本批准人-動物混合胚胎實驗:利用動物培育人類器官可行嗎?
    據《自然》雜誌報導,日本政府開全球之先河,批准了國內一項人-動物胚胎實驗。日本科學家進行的這種實驗不是一些影視作品中所表現的依靠交配進行的「人獸雜交」,而是將人的iPS細胞注入不會生長某些器官的動物的胚胎內,以實驗看這種細胞能否在這種動物體內長出相應的器官,從而為探索人體器官移植方面的研究提供重要的數據。
  • 科學家將從幹細胞中提煉卵子 女性或告別絕經期(組圖)
    資料圖片  據英媒報導,科學家最早將在今年內讓從幹細胞中提煉出的卵子完成受精,從而改變人類繁衍規則,女性將來也有可能告別不孕和絕經期,讓生育不再受年齡限制。  目前,英國愛丁堡大學繁殖學科學家將向生育監督機構提出申請,期望儘早得到進行該項試驗的批准。
  • 每日郵報:科學家成功把人類幹細胞植入豬體內
    參考消息網6月8日報導 據英國《每日郵報》網站6月6日報導,科學家已成功將人類幹細胞移植到基因改造豬的體內,沒有出現排斥現象。由於這些細胞得以茁壯成長,人們有望通過移植幹細胞來治療使人衰弱的疾病。這項突破性技術還有助於為免疫力嚴重不足的患者找到治療方法。
  • PNAS:科學家鑑一過渡幹細胞——骨形成蛋白幹細胞
    2015年4月20日 訊 /生物谷BIOON/ --先兆子癇是一種影響5%-8%的美國孕婦的疾病,該疾病引發的併發症通常會導致女性懷孕早期緊急剖腹產,這樣才能挽救嬰兒和母親的生命,而科學家們認為先兆子癇是由一系列因素所引發的
  • 神雁幹細胞丨看一看細胞研究競賽
    1998年11月6日,一個驚人的發現傳遍世界,威斯康星大學的James Thomson和同事利用人類胚胎製作了幹細胞。「多能」的胚胎幹細胞與眾不同,如果加以正確誘導,它們就可能分化成任一種人體組織。成體幹細胞不能產生全部類型的組織,因為它們並不「多能」。例如,骨髓幹細胞可以再生免疫系統,但不能再生胰腺或腦組織。當時,多能細胞的唯一來源是人類胚胎。胚胎先由試管嬰兒診所培育,然後捐贈給研究機構,但胚胎幹細胞研究在倫理上面臨極大挑戰。
  • 四川智造諾貝爾獲獎細胞 新生命幹細胞公司iPSCs研究又添新專利
    近期,由四川新生命幹細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生命幹細胞公司」)研發團隊所開發的「一種人單個核細胞重編程為誘導多能幹細胞的方法」申請國家發明專利並獲得受理,這是繼掌握經典誘導多能幹細胞(iPSCs)重編程技術後,新生命幹細胞公司在此研究領域取得的又一重要成果。
  • 探秘人造精子卵子:當皮膚細胞能變成生殖細胞
    培育「生殖細胞」的進展一直在加快。在日本,科學家們通過用尾部細胞培育的卵子培育出老鼠。中國科學家後來聲稱,他們已經確定了製造老鼠精子所需的準確的分子信號序列。到目前為止,促使幹細胞發展為具有健全功能的卵子或精子的確切生物化學公式仍然沒有被破解。尚未有成功將人體皮膚細胞轉化為生殖細胞的成功先例。但許多科學家認為,這只是時間問題,也許只要一兩年的時間他們就能找到正確的方式。
  • 英國科學家利用人類細胞構建完整的胸腺
    科技日報記者 馮衛東據《自然·通訊》雜誌發表的一項概念驗證研究,英國弗朗西斯·克裡克研究所和倫敦大學學院的科學家利用人類幹細胞和生物工程支架,重建了人類免疫系統中的重要器官——胸腺,該項研究朝著構建可用於移植的人工胸腺邁出了重要一步
  • 剖析幹細胞美容技術 存在致癌風險
    是因為皮膚下面有皮下脂肪,這些脂肪會持續分泌一些促年輕化的細胞因子,刺激皮膚改善。這就是為什麼胖的人會顯得年輕,而做脂肪移植後能改善皮膚質量。然而,幹細胞的老化減弱了人體細胞增殖分化能力,新生的細胞補充不足,衰老細胞不能及時被替代,全身各系統功能下降,讓人一天天老去。
  • 日本團隊:僅激活8個基因,小鼠幹細胞直接轉為可受精細胞
    卵母細胞儲存在體內,在經歷多個階段發育成卵子後,即意味著已經做好受精的準備,這通常被認為創造新生命的第一步。毫無疑問,卵母細胞是非常獨特的,它們有能力產生出創造一個個體所需的200多種高度分化的細胞。科學家們提到,卵母細胞和它們的細胞質均是不同尋常的。
  • 我科學家首次實現用小鼠幹細胞體外製造出功能精子
    原標題:我科學家首次實現用小鼠幹細胞體外製造出功能精子     這項研究由南京醫科大學沙家豪教授和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周琪院士、趙小陽教授(現單位為南方醫科大學)等人合作完成,研究論文當天發表在新一期美國《細胞-幹細胞》雜誌上。
  • 北科生物與日本 Biomaster 攜手推進幹細胞項目
    此外,Biomaster 的科學家們已在世界著名的國際期刊上發表十餘篇幹細胞技術相關文章。 Biomaster 總裁 Shoko Murase 博士針對此項投資合作表示:「這項投資增強了我們的合作關係,使得我們能發揮各自優勢,實現資源優化配置,我們是日本唯一一家依法獲得授權提供細胞療法的機構。
  • 日本首次批准動物胚胎中可培育人體器官
    科技日報記者張夢然據英國《自然》雜誌網站近日消息,一個利用動物培育人類器官的研究項目,首次獲得了日本政府支持。該研究引起廣泛爭論,因為其最終可能導致人類可供移植器官出現新來源,但異種移植目前仍需要克服來自道德倫理和技術上的巨大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