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指揮員胡旭東:厲兵秣馬1038天,終迎長徵五號B驚世一飛

2020-12-16 中國新聞網

  ◎ 科技日報 金鳳 通訊員 李帆 楊昆 劉遠航 唐塘

  2020年5月5日18時00分,長徵五號B點火升空,將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精確送入預定軌道,中國空間站工程拉開帷幕。

  在海南文昌發射場指揮大廳的正中央,本次首飛任務的「01」指揮員、發射場發射部副部長胡旭東緩緩摘下眼鏡,任由淚水流下臉頰。

  胡旭東上次擔任「01」指揮員是2017年7月2日的長徵五號遙二任務,火箭起飛後因發動機工作異常造成發射失利。1038天的等待,1038天的堅守,胡旭東坦言,「不可能因為某一次失敗,就放棄了航天的夢想,失利沒有讓我氣餒,成功也並非一朝一夕。」

  曾為長徵五號B排除發動機元件隱患

  3年前,同一個指揮大廳,相同的設備,相似的場景,相似的動作,卻是完全迥異的心情。

  2017年7月2日,同是坐在這個座位上,胡旭東眼睜睜看著長徵五號遙二火箭飛行曲線異常,不斷地搖頭嘆息,禁不住潸然而下。

  1038天後,在長徵五號B精確完成船箭分離那一刻,看著大屏幕,他少了幾分預想中成功後的狂歡,只有他自己知道,這1038天的背後是什麼。

  長徵五號遙二失利後,胡旭東沒日沒夜地開展任務復盤、查找各種隱患、分析失利原因……

  長徵五號B是長徵五號的拓展型,存在很大相似性,但也存在很大差別。例如,由於長徵五號B的軌道高度比長徵五號低,所以長徵五號B沒有火箭「芯二級」,不再需要測試芯二級的相關參數。但這也帶來了新挑戰。

  僅就芯一級垂直總裝而言,由於儀器艙安裝在芯一級上方,需要增加一米多長的吊裝環框,造成長徵五號B的芯一級長度比長徵五號長,而芯一級吊裝時,火箭和設備之間高度有限定,火箭和廠房操作平臺之間縫隙狹窄,所以吊裝難度成倍增加。

  胡旭東打了個比方,長徵五號芯一級吊裝好比提著接近滿載的水桶從狹窄的樓梯上樓,不讓停歇、不讓磕碰還不能潑灑,長徵五號B則是把水桶徹底加滿了。

  「硬體、軟體都有變化,用老的方法測試新的火箭,是要出問題的。」胡旭東說,長徵五號B測試最大的難點就是要提前梳理技術狀態變化帶來的測試操作調整。

  火箭發射,失之毫釐謬以千裡,不能帶絲毫隱患上天。此前,在一級發動機測試時,崗位操作手趙峰發現聲音異常,胡旭東堅決要求用未裝箭設備重做實驗,結果表明發動機某元件存在異常,最終做出了在發射場更換該元件的決定,排除了長徵五號B發射任務的一次隱患。

  胡旭東說:「航天產品很貴重,質量要求非常高,一顆螺釘安裝時施加力大小就可能影響任務成敗。」

  長徵五號B首飛成功並非朝夕之功。在近3年時間裡,為了提高地面保障能力,提升設備可靠性和穩定性,發射場進行了大量的基礎建設和技術改造升級。

  發射場應急油機建設就是胡旭東負責的一個項目,「發射場電壓波動,一年中會遇到很多次,輕微波動零點零幾秒鐘,嚴重的會造成大面積停電,比如2014年威馬遜颱風。這在發射任務過程中是絕對不允許的。應急油機投入使用後,可以保障發射場設備安全和工作人員的基本生活保障。發射日當天遭受意外情況斷電後也可以繼續組織發射,保證發射窗口不錯失。」胡旭東說。

  戰疫首飛並駕齊驅

  每項測試精確至10分鐘

  提及長徵五號B首飛任務,胡旭東提到最多的一個字是「難」。難在疫情影響,難在並行任務。

  長徵五號B首飛任務啟動時,發射場還有長徵七號改運載火箭首飛任務。因為和疫情爆發期重疊,超過三分之一的工作人員不能投入到長徵五號B任務中,其中還包括數名分系統指揮員。人手的緊缺讓這位一向笑容滿面的大管家鎖緊了眉頭。

  胡旭東表示,最首要的是防疫,如果發射場發生疑似病例,所有的測試工作都可能按下暫停鍵。相比發射場工作人員,春節後從全國各地趕來的試驗隊員是疫情防控難點。

  胡旭東和戰疫情防控小組一起,細緻掌握外來試驗隊員20天的行蹤軌跡、接觸人員和健康狀況,督促落實隔離制度,每天檢查測試人員口罩佩戴、體溫監測登記和測試廠房消毒殺菌情況。

  同時,大家連續多次召開討論會,胡旭東選拔出一批新的指揮員填補空缺。他還組織各系統分解流程,進一步細化各項測試時間,每項測試精確至10分鐘。

  「航天發射有一條鐵律:進度服從質量,進度服從安全。寧肯一天多加班幾個小時,也絕不能因為人數少,讓不會的或者非本崗位的去操作,而影響質量。」雖然人員捉襟見肘,但是胡旭東從未降低測試標準。

  進入長徵五號B任務準備期,胡旭東便卯在現場,從設備恢復和任務準備並行,供氣設備檢測檢修,到加注管路吹除置換、發射平臺維護改造,他都會仔細緊盯,如果哪項工作落下了,他總是感到「不放心,覺都睡不好」。

  在長徵五號B任務的關鍵時刻,中國航天接連傳來失利的消息。為了確保長徵五號B發射100%成功,他組織各系統把多媒體記錄、測試數據記錄翻出來再進行比對,排查問題、分析漏洞、查找隱患。

  胡旭東說:「雖然全世界新型號火箭首飛任務成功概率僅為51%,但是只要火箭進入發射場,我們必須努力確保100%的成功!」

  為了長五發射,8年前從西昌遠赴海南

  2003年從東南大學畢業後,胡旭東追尋心中的航天夢,毅然來到條件艱苦的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憑著豐富的長徵三號甲系列火箭原理知識、出色的組織指揮能力和排故能力,很快成長為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最年輕的「01」指揮員。曾參與發射任務40餘次,擔任過北鬥二號、風雲二號、長徵五號運載火箭首飛任務「01」指揮員。

  事業蒸蒸日上,胡旭東等來的卻是兩難的抉擇。是留在西昌爭取更好的發展,還是遠赴海島追求大火箭的夢想。新的發射場意味著新的機遇,同時也充滿變數。他沒有猶豫,於2012年毅然登上南下的列車。

  白天,他跟蹤設備安裝,幾十米高的臍帶塔他一天要徒步上下好幾次,燃料管道邊的土地上都留下了他的腳印。晚上,他學習圖紙,每天都因蚊蟲叮咬被撓得通紅。

  長徵五號很快迎來首飛,萬眾期待它一飛沖天,但迎來的卻是發射日一波三折。火箭先後出現助推液氧排氣管洩漏、一級發動機溫度居高不下、連接器脫落異常、控制系統信號傳輸異常等故障,任何一個故障都可能讓火箭發射終止。他憑藉豐富的火箭知識和熟練的應急操作,成功帶領團隊排除故障,完成發射任務。

  相較3年前,40歲的胡旭東明顯多了很多白髮。5月5日,看著大屏幕上「祝賀長徵五號B首次飛行任務圓滿成功」的畫面,胡旭東笑著告訴記者:「今晚給自己放假,回去至少睡7個小時。」說完後他就起身走向發射塔架,去查看發射後的撤收現場。

相關焦點

  • 長徵五號重生記
    兩年前,長徵五號第二次發射遭遇失利,這則消息像陰霾一樣籠罩在國人心頭,並一度引發質疑。如今,這枚中國最大火箭歷時900多天「浴火重生」,再次出徵。12月27日,伴隨著一陣震天撼嶽的轟鳴聲,長徵五號在文昌航天發射場開啟了它的第三次飛行之旅,一團耀眼的火焰簇擁著大火箭「華麗轉身」,飛出天際。
  • 長徵五號、長徵七號01指揮員:堅守寂靜無聲的椰林
    本報記者 王維硯閱讀提示伴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發射我國第一顆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取得圓滿成功,執行這次發射任務的01指揮員王光義受到了廣泛關注。8月24日,記者電話採訪了正在休假中的王光義和他的女兒。01指揮員是如何煉成的?
  • 老師和同事眼中的「嫦五」01指揮員:抬頭望天、低頭追夢
    胡旭東現任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測試站副站長、「嫦娥五號」01指揮員。(資料圖)東南大學供圖11月24日凌晨,伴隨著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測試站副站長、「嫦五」01指揮員胡旭東響亮的倒計時聲,搭載著嫦娥五號探測器的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騰空而起。胡旭東說:「航天人的夢想很近,抬頭就能看到;航天人的夢想也很遠,需要長久跋涉才能達到。」
  • 長徵五號首次發射全過程:倒計時10秒中斷3次
    這一天,在文昌發射場、距發射塔架3公裡處,我親歷了長徵五號運載火箭首次發射的全過程。曾經看過多少次發射,連我自己都記不清了,唯有這一次,最是撼人心魄——這是長徵五號運載火箭的首次發射。據統計,各國運載火箭首飛成功的概率是50%。這次發射會屬於概率的哪一半呢?01指揮員胡旭東的位置在大廳的中心。他下著口令,十幾個系統指揮員跟著重複口令,自信而又渾厚的聲音在大廳裡迴蕩。
  • 「胖五」一肚子的故事:歸零過程迎三次「遭遇戰」
    眼下長徵五號的「鳳凰涅槃」之旅,就是一個最好的例證。兩年前,長徵五號在第二次發射時遭遇失利,這則消息像陰霾一樣籠罩國人心頭,並一度引發質疑。如今,這枚中國最大火箭歷時900多天「浴火重生」,再次出徵。12月27日,伴隨著一陣震天撼嶽的轟鳴聲,長徵五號在文昌航天發射場開啟了它的第三次飛行之旅,一團耀眼的火焰簇擁著大火箭「華麗涅槃」,飛向天際。
  • 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可靠性試車成功 上半年發射空間站
    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可靠性試車成功 上半年發射空間站2021-01-09 09:53出處/作者:快科技整合編輯:佚名責任編輯:lishiye1        近日,央視新聞報導稱,長徵五號 B 運載火箭大推力氫氧發動機順利完成了型號可靠性試車,進一步驗證大推力氫氧發動機的能力,為長徵五號
  • 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大推力氫氧發動機順利完成試車
    打開APP 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大推力氫氧發動機順利完成試車 憲瑞 發表於 2021-01-08 16:34:32 1月8日,央視新聞報導稱
  • 辛苦了,嫦娥五號,歡迎回家!
    圖說:11月24日,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 來源/東方IC1克與2千克第一個故事,很勵志。故事的開頭發生在半個多世紀前,主角並不是我們。當看到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技術顧問、中國科學院院士葉培建非常激動,他為嫦娥「五妹」的表現打了100分。葉培建今年75歲了,但年齡並不妨礙他在嫦娥「五妹」月球之行的20多天裡日夜陪伴、密切關注。葉培建說,我國無人探月起步較晚,設計嫦娥五號的時候,就考慮要將水平提得高一些,也要為今後的載人登月奠定基礎、摸索技術。
  • 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首飛成功,為什麼對中國來說具有裡程碑的意義
    今天,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搭載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發射成功,在2個月內經歷了兩次航天失利之後,中國航天再次創造了新的奇蹟,而此次發射在中國航天史都具有裡程碑的意義,為什麼會這樣說呢。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對於中國後續的發射任務具有重要的意義,這是在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基礎上改進研製的新型火箭,主要用於空間站艙段等近地軌道大型太空飛行器發射任務,為了適應空間站任務要求新研製了大型整流罩,並對全箭進行了適應性改造。火箭全長約53.7米,整流罩長20.5米、直徑5.2米,捆綁4個直徑3.35米助推器。
  • 石豪:長徵五號B發射成功,我國深空探測有了一顆定心丸
    因為,這遠遠不止一型新火箭發射成功那麼簡單。圖片來源:人民畫報熟悉又陌生的新火箭從型譜上來看,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是去年年底復飛成功的長徵五號運載火箭的亞型。圖片來源: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不過,長徵五號B並不是像積木一樣,把長五的芯二級拿掉那麼簡單。在許多看不見的地方,長徵五號B都下了大功夫。比如,長徵五號B採用了更多的新技術新設計,對箭體進行了減重。
  • 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首飛成功 拉開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三步」序幕
    長徵五號B火箭與長徵五號火箭有哪些不同?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又有哪些新「本領」?  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  伴隨著零號指揮員的倒數,海南文昌發射場的夜晚被熠熠火光照亮,「身披」鮮豔五星紅旗與醒目載人航天工程標識的「我」直插雲霄,向太空進發,這是我的家族「長徵系列運載火箭」的第331次飛行,也是我的首次飛行任務。
  • 不止長徵五號,新一代長徵運載火箭家族個個不凡
    2015年9月20日7時01分,長徵六號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一箭20星」首飛成功,不僅標誌著中國長徵系列運載火箭家族再添新成員,而且創造了中國航天一箭多星發射的新紀錄。這也是中國新一代運載火箭的首次發射。 2020年11月6日,長徵六號運載火箭成功將NewSat9-18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
  • 長徵五號B首飛成功,標誌著……
    長徵五號B首飛成功,標誌著……每日一語疫情數據國內疫情數據全球疫情數據部委聲音國家衛健委:全國連續兩天無新增本土確診和疑似病例5日,國家衛生健康委新聞發言人、宣傳司副司長米鋒表示,5月4日,全國連續兩天無新增本土確診和疑似病例,新增治癒出院病例87例,佔上一日現有確診病例的近五分之一。
  • 長徵五號B火箭首飛圓滿成功!這對中國航天有什麼意義?
    剛剛傳來好消息,我國的長徵五號B(長徵五號乙)遙一運載火箭首飛取得圓滿成功,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一同飛上太空!那麼,長五B的成功發射對我國航天意味著什麼?這枚火箭與此前的長徵五號火箭有什麼區別?我國的新一代載人飛船又是怎樣的呢?
  • 昔日問天今遣使,阿誰迎駐火星車——賀「天問一號」 發射成功
    朱光國(湖北)長徵烈焰耀蒼穹,天問一號飛太空。探秘火星驚宇宙,中華雄起建奇功。禹麗娟(湖南)身輕一嘯乘風上,倏忽煙雲恰散開。火星倘若神仙在,豈不朝班列隊迎?杜繼凱(山東)長徵五號升遙四,首次火星聞道來。華表鄉音約日月,風流人物共瑤臺。
  • ...長八首飛供氣系統指揮,是個95後溫州小夥,他說:當指揮員的感覺...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陳曦 通訊員遊連勇 周心悅 12月22日12時37分,我國新一代運載火箭長徵八號在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點火起飛。隨著首飛任務取得成功,供氣系統指揮員黃騰達狠狠地興奮了一把,「當指揮員的感覺真爽。」這是這位來自浙江溫州的95後小夥,第一次擔任指揮員。黃騰達(右)在檢查供氣管路 劉可新 攝就在數月前,剛接到指揮員任命的他,心情卻有些複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