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的進步、醫學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廣大群眾對圍產醫學的認識和對醫療服務的需求日益增長,保障母嬰安全是婦產科工作者的永恆追求。健康中國2030規劃將孕產婦死亡率、嬰兒死亡率和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作為健康中國建設的指標,對婦幼工作者提出了更高、更遠的要求。
12月18日,臨沂市醫學會第二屆圍產醫學專業委員會第六次會議暨產科胎兒醫學與早產防治新進展培訓班在臨沂市婦幼保健院濱河院區舉辦。山東省婦幼保健院院長、山東省立醫院產科主任王謝桐教授,臨沂市衛健委二級調研員王愛昌,市衛健委婦幼健康科科長孫承華,市婦幼保健院副院長黃玉強以及全市各醫療機構產科相關人員200餘人參加。會議由市婦幼保健院孕產保健部主任高麗麗主持。
開幕式上,黃玉強副院長介紹了臨沂市婦幼保健院概況,特別是業務發展、產科亞專業建設、專家工作室等內容,希望大家珍惜學習交流機會,深入研討,進一步提升全市圍產綜合服務能力。王愛昌調研員肯定了全市母嬰安全工作和出生缺陷綜合防治取得的成效,並指出,縣區間還存在發展不平衡,加強圍產期管理,提高急危重症新生兒和孕產婦救治能力仍任重而道遠,希望大家認真聽講,深刻領會、掌握先進的圍產技術和經驗,為降低全市母嬰死亡率、提高人口素質做出更大的貢獻。
培訓課上,王謝桐教授結合自己豐富的臨床經驗,以《產前篩查與NIPT》為題,針對出生缺陷相關知識進行了全面剖析,讓大家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
臨沂市人民醫院主任醫師張新華結合案例,詳細講解了產後出血時各種子宮壓迫縫合技術的止血方法,為避免子宮切除提供了有效依據。
臨沂市婦幼保健院胎兒醫學部主任胡矩鋒圍繞胎兒醫學相關問題諮詢展開講解,針對相關問題為大家答疑解惑。
臨沂市婦幼保健院超聲診斷科主任醫師塗長玉圍繞胎兒大腦中動脈和臍動脈血流超聲監測在胎兒宮內缺氧早期識別的應用作了精彩分享。
山東省立醫院產科主任左常婷通過遠程視頻闡述了產科重症的早期識別與救治策略。
第二軍醫大學附屬長海醫院婦產科教授、醫學博士古航通過遠程視頻詳細講解了產房致死性疾病的早期識別與防治。
此次培訓,大家共同交流經驗,探討專業知識,學術氛圍濃厚,將進一步加強我市各級醫院之間的學術交流與合作,提高產科危重症識別與救治能力,規範產前篩查與診斷及胎兒醫學等業務工作,紮實推進我市產科胎兒醫學及早產防治體系建設,全力保障孕產婦生命安全。
(臨報融媒記者 孔令華 通訊員 劉海清 魏維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