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問我為什麼感到幸福?走進省圖書館,看著孩子越來越熱愛閱讀,變得積極、樂觀、向上、進步,我也能讀一些自己喜歡讀的書,我能不幸福嗎?書香的氛圍延續在家庭中,我們的生活也變得幸福美滿,其樂融融!」2014年,從省圖書館新館開館至今,陳高袁已經帶著兒子與省圖書館一同走過了6個年頭,提起這6年的生活,陳高袁用「幸福」兩個字概括。
「省圖書館,就像我們的第二個家,幾天不來,我和兒子就會想念這裡。我們在這裡借閱圖書、聽講座、看展覽、參加閱讀活動……我們能一起做好多事情,共同成長和進步。」陳高袁說。
「那時兒子才4歲,我們最常去的就是省圖書館少兒部,這裡的圖書經常更新,每次兒子都能很快找出新書來讀。上架的圖書都是經過圖書館的層層篩選,是最適合孩子閱讀的,把他放在閱覽室,我非常放心。等他大了一些,我們能做的事就更多了,『青青草』故事沙龍、音樂沙龍、科普沙龍、英語沙龍等等,可供我們選擇的活動非常多,孩子在參加活動的過程中,收穫了很多知識和歡樂。一晃他都10歲了,還是最願意來圖書館看書!」回想起在省圖書館度過的時光,陳高袁的臉上洋溢著幸福的微笑。
優美的環境、專業的管理和全方位的服務,如今,省圖書館已經成為我省著名的「網紅打卡地」,每天清晨,省圖書館外都會排起長長的隊伍。許多像陳高袁一樣的讀者,閒暇之餘都會選擇去省圖書館看書充電,這裡成為了人們的精神家園和心靈港灣。
「我之所以喜歡圖書館,不僅僅是因為我喜愛閱讀,我更享受這裡濃厚的文化氛圍和特色的文化服務。」省圖書館的資深讀者郝麗娜這樣說。
「這裡的吉版圖書閱覽室、藝術圖書賞析借閱室、新書閱讀專區等非常專業,我常常去借閱。定期舉辦的『文化吉林講壇』『吉林社科講壇』『普法大講堂』等公益講座,為我們提供了學習的新途徑。我印象最深的是這裡曾經舉辦的珍貴典籍展,真是大開眼界。能隨時隨地地享受豐富而有特色的文化服務,我想這就是大家都來這『打卡』的原因吧!」
2014年省圖書館新館正式開放,新館建設裝飾風格大氣、簡約,蘊涵吉林省地域文化、藝術特色與氛圍,突出體現了長白山文化、多民族文化以及優勢產業文化。發展至今,省圖書館已成為吉林省古籍保護中心、公共文化發展中心、數字圖書館推廣中心、國家一級圖書館。
2019年,省圖書館共服務讀者427萬人次,其中到館讀者198萬人次,網站、微信、微博、APP、授權訪問系統等遠程訪問讀者207萬人次,外借紙質文獻126萬冊,舉辦講座、培訓、展覽、閱讀推廣活動等千餘場,是名副其實的「網紅」圖書館。
「不斷提高公共文化服務能力,以高質量文化供給增強人們的文化獲得感、幸福感一直是省圖書館努力的目標。守正是根本,我們要保持基本職能,不斷加強傳統閱讀服務推廣,並與社會各界合作,將傳統閱讀服務向更深、更遠推廣。創新是靈魂,我們會更好地擴大服務領域和服務範圍,堅持線上線下、館內館外相結合的服務方式開展各類讀者活動。堅持把守正創新作為重要原則,著眼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的新期待。」省圖書館館長趙瑞軍這樣說。
為響應國家「讓書寫在古籍裡的文字活起來」的號召,讓珍貴典籍走進大眾,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2017年,省圖書館組織籌建吉林省典籍博物館,以滿足社會民眾體驗典籍文化的需求,解決獲取難、看書難問題。目前,吉林省古籍線裝書共12萬種155萬餘冊(件),其中古籍善本1.5萬餘種、近17萬餘冊(件),藏品時間跨度1200多年,體現了中華文化的發展脈絡。全省共有427部古籍入選「國家珍貴古籍名錄」。
「為繼續推進公共文化服務,省圖書館建設分館、百姓書房、學生書房260家,遍布全省農村、部隊、社區、學校等各地,真正實現閱讀全覆蓋。同時,為創新精準扶貧相關工作,省圖書館在開展『扶貧大講堂』公益巡講基礎上,成立『志願扶貧扶智小分隊』,開展贈送講座光碟等活動,讓老百姓從文化中獲得滿足感和幸福感,助力脫貧攻堅。」省圖書館辦公室主任侯國柱介紹說。
堅持守正,勇於創新,省圖書館依託新技術、新理念,不斷拓展閱讀新空間,創造讀者新體驗。「省圖」的意義不僅僅是讀書,更是代表著文化的品位,代表著一種情懷,一種精神的寄託和嚮往。就像郝麗娜所說:「我愛的圖書館不止是一座圖書館,更是一種讓人成長、讓人幸福的生活方式。」
短評:加強公共文化服務,提升群眾幸福感
「周末去省圖!」「帶孩子去省圖參加活動!」,已經成為當下人們的「網紅」用語。讀書,參加與書有關的活動,分享讀書的快樂,成為普通群眾生活的日常。文化,從來都是幸福生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近年來,隨著國家綜合實力的不斷增強,公共文化服務在政府工作中的地位也越來越突出。省圖書館的建設,省圖書館的一道道「文化大餐」,就是將公共文化服務供給工作細化落實,是對「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生動踐行。
省圖書館的品質化、特色化建設,也是我省公共文化服務建設的一個縮影。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為普通群眾打開了親近文化的大門。從家門口的城市書房,到鄉村的農家書屋,從圖書館、博物館、美術館,到「市民文化節」「農民文化節」,再到「雲課堂」「直播秀」,我省推進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步伐與服務內容日新月異,服務效能不斷提高,滿足人們多層次、多樣化的精神文化需求,切實讓人民群眾在文化的滋養中享受美好生活。
吉林日報全媒體 記者 紀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