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沉重的高考復讀,輕鬆的考研二戰

2020-08-01 上庠

我發現一個比較有意思的現象:

高考結束之後,對於成績沒達到預期的同學來說,一般都不願意考慮復讀,一談到復讀,面色沉重,如臨大敵。


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沉重的高考復讀,輕鬆的考研二戰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不少人考研,還沒等走進考場,心裡就已經在盤算考研二戰,甚至三戰。而與別人談起考研二戰,也是一副輕鬆的態度,沒有多少傷感的神色。

這實在是一個比較有意思的現象。問問那些談復讀色變的小朋友,為什麼那麼怕復讀呢?是不是高中太辛苦了。還真不是,很多人的回答竟然是,再讀一年年紀就太大了。

這個回答有點意料之外,讓我這個三十歲的老叔叔很是難堪。但這也說不通啊,那些考研二戰三戰的人,就不擔心再戰一年年齡太大麼?畢竟考研的人,大多二十二三,很多連對象都還沒有,他們為什麼不怕再耽誤一兩年呢。

實際上,高中生的思想還是太簡單,對現實過於樂觀,一個好的大學對今後意味著什麼,其實是缺乏感性認識的。考研群體則不然,有的甚至參加過招聘會,對於名企大公司對學歷的要求是有認知的,只要能找到一個好工作,只要能進入拿到理想的崗位,相比於一輩子的職業生涯,一年兩年的時間又算得了什麼呢?


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沉重的高考復讀,輕鬆的考研二戰


復讀這個事情,短期內肯定還會存在,復讀究竟意味著什麼,很多人可能並不清楚。實際上,復讀是現實中少有的機會之門,復讀一年,專科變本科,普通本科變一本,一本變211,985。。。通過一年時間,讓自己的學歷提升一個檔次,這樣的機會現實中其實並不多。從某種意義上講,高考復讀比考研更有意義,今後參加工作,人家會問你本科畢業哪所學校,但不會關注你高中從哪畢業,也不會關注你有沒有復讀。考研當然也是提升自己的重要機會,但如果高考的時候能夠去一所真正好的學校,說不定大學畢業都用不著考研,直接保送就進名校了。

當然復讀也是有成本和風險的。除了多花一年時間,復讀還得給復讀費,不過好在成績稍微好一點,相比於三本民辦院校的學費而言,復讀費都不會太高。此外,雖然大多數人復讀之後成績都會有顯著的提升,但凡事皆有例外,也有的復讀之後沒什麼提升,甚至還不如今年的。一般來講,本科線附近的人,復讀最有前途,這批人對基本知識是掌握了的,主要是答題不夠熟練,通過復讀一年大量做題,提升會非常顯著。至於兩三百分的考生,實事求是地講,復讀的意義不大。衝擊名校的一本線考生,也可以考慮復讀,他們是復讀風險最大的群體,但也是收益最高的群體。一本線附近的考生,復讀一年,上985院校是大概率的事情。

相比於整個的職業生涯,一年時間真算不了什麼。再過幾年,大學畢業去找工作,回想今天拒絕復讀的理由,自己都會覺得可笑。

因為身邊有小朋友參加高考,正猶豫要不要復讀,所以寫了這麼一篇文章,希望對其他類似家庭也能有所幫助。


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沉重的高考復讀,輕鬆的考研二戰

相關焦點

  • 二戰三戰脫產考研,甚至高補應該被稱為啃老嗎?
    之前我發的提到考研二戰,三站的視頻裡,看到很多評論什么女子無才便是德,學習幹嘛找個有錢人結婚的言論我就不多說什麼了,只能說我們思想不同,不是一類人。但是有一些聲音,讓我真的忍不住想為我們這一類普通的不能再普通,但又想拼盡全力的年輕人說點什麼。 有人說「考研是一種偷懶,是不願回報父母。」
  • 考研一戰跟二戰比有這些優勢!
    大多數小夥伴都是想一次就考上理想的學校,不想經歷二戰這麼痛苦的事情。
  • 高考復讀值得嗎?考研能否彌補高考遺憾?
    近期高考的錄取都在陸續的進行之中,很多同學也已經收到了自己被錄取的信息,有的甚至都已經拿到了自己的錄取通知書。那麼今天來跟大家聊一聊高考復讀和考研的問題,有不少同學高考發揮失常,或者考的不理想,糾結於是否要復讀,或者考慮考研是否可以彌補自己高考的遺憾?從以下幾點來分享我的看法。
  • 高考復讀:為了985,讀高五值不值得?
    復讀這個話題一直以來都備受爭議,有的人覺得復讀就是浪費時間,也有人覺得復讀是一種不甘,一種反抗,是非常有意義的事。最近有一個同學問我,他說他想要考985,但是自己的實力夠不著,曾經讀高四的時候還差一點,現在想再努力一年,不知道為了一個985而讀高五是否值得。
  • 考研一二戰的區別,二戰真的會考得更好嗎
    二戰的考生,大多數都是有工作的,每天上班需要時間,只能晚上抽空出來複習。有的時候工作要加班到很晚,就無心複習了,複習效率大打折扣。二戰黨更受導師青睞二戰黨一般都是有魄力、有決心,意志堅定的人,這也是做科研必備的前提條件和基本素質,經歷了二戰也就經歷了考驗,導師更喜歡。
  • 允許考研二戰,對應屆生公平嗎?作為考生的你希望杜絕這種行為嗎
    再過不久,考研的國家線就要出來了,通過了初試的就要為複試做準備了,而初試沒過的要麼準備找工作,要麼是繼續準備二戰。 其實每年考研都有很多二戰或者是三戰的考研生,那麼已經備考過一次或者是多次的學生,再次走上考研的道路,對於應屆生而言公平嗎?今天我們就來討論這個問題。
  • 為什麼每年高考復讀的學生很多,高考復讀真的有必要嗎?
    應屆生高考的心態問題、考試經驗問題,每一科發揮在正常分數上下的10分浮動太正常了,如果你超水平發揮,根本沒有必要復讀。三、低於一本線30的可以復讀。高考成績越高,復讀漲分幅度越小,如果超過一本線30分以上,那麼最好選擇一個好大學、好專業走了,在本科階段努力學習,以後讀研究生最好。
  • 高考難還是考研難?到底要不要復讀,了解好這3點再做決定
    關於復讀每個人的看法都不一樣,有的人覺得今年發揮不好,復讀一年明年再考個好學校;有人覺得到大學再努力也不遲,通過考研也可以去到好學校。也有人針對考研和復讀的難度進行了討論,那到底是高考難還是考研難呢?把今年大部分省份的高考數學壓軸題,比如江蘇數學,它的難度絕對是比任何一年考研的任何一題都難的;相比之下,為啥大家覺得考研的專業課數學很難呢?因為你複習的時間短啊,而且沒有老師指導、沒有家長監督、沒有同學一起天天坐在教室陪你,要是把你像高中模式一樣從大一學到大三,你在缺考研,你覺得會有碾壓感。
  • 考研比高考簡單多了?事實並非如此,這裡告訴你高考和考研的區別
    很多人在備戰考研的時候都有一個疑問:高考更難還是考研更難?針對這個問題,大部分人的答案都是:高考比考研難了不止一個度。確實,高考所要考的科目更多、考試戰線更長、考試內容更深入。那這是不是就說明,考研比高考更簡單了呢?事實並非如此!以下幾個方面,均可以說明:考研並不比高考簡單。
  • 新高考難擋「復讀熱」?北京復讀市場呈現新變化
    小吳今年高考成績630多分,距離清北分數仍存在差距,決定在精華學校報名復讀。來自北京某中學名校的小王目標也是清北,因為高二年級忙於競賽,沒有做好課程內容銜接,因此高考620多分的他堅決選擇復讀。據了解,今年一位高考681分的考生,也來到精華學校諮詢復讀的相關事宜。
  • 2019考研失敗選擇二戰與應屆生考研有什麼區別?
    2019考研國家線發布,相比以往今年分數線上漲比較大,尤其像經濟學管理學上漲都有15分之多,很多考生可能會沒有過線或者是沒有達到學校分數線被刷掉或是調劑失敗,肯定會有很多考研人會選擇二戰,其實近年來考研二戰甚至三戰的人佔比也是越來越多了,目前很多剛剛準備二戰的考生可能會不清楚考研二戰跟應屆生考研有哪些區別
  • 高考復讀現象日趨嚴重,應屆生的機會被擠佔,復讀減分是否合理
    在歷年高考中,河南總會站在風口浪尖。一方面是因為河南考生人數眾多,而高等教育資源相當匱乏。雙重擠壓下,河南的高考難度一直居於全國前列。另一方面就是河南的復讀生現象。河南也是目前復讀生最多的省份之一,其復讀生數量多達幾十萬,這個現象同樣增加了河南的高考難度。事實上,復讀現象日趨嚴重的問題,並非河南一省獨有的特別現象。
  • 新高考難擋復讀潮!北京高分復讀人數連年走高 | 媒體報導
    小吳今年高考成績630多分,距離清北分數仍存在差距,決定在精華學校報名復讀。來自北京某中學名校的小王目標也是清北,因為高二年級忙於競賽,沒有做好課程內容銜接,因此高考620多分的他堅決選擇復讀。據了解,今年一位高考681分的考生,也來到精華學校諮詢復讀的相關事宜。
  • 高考復讀將迎來哪些「超級紅利」?
    隨著高校錄取通知書相繼發放,不少考得高分但錄取結果並不滿意的學生開始盤算,復讀之路是否具有「可行性」?自己是否適合復讀?2021年高考復讀究竟有哪些利好趨勢?北京市規模最大的高考復讀學校——精華學校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報名復讀總人數較去年同期增長超20%。其中,600分以上的高分復讀生,較去年同期上漲約30%。如今,上大學不是件難事,但上名大學也並非易事。高考生首選的137所「雙一流」高校,僅佔全國高校總數5%。所以,高分復讀成為近年出現的一種新現象就不難理解了。
  • 高考失利應該復讀還是考研?影響個人就業的是能力,而不是畢業證
    高考失利是 「復讀」,還是「先上二本再考研」?有個關鍵因素必須清楚。如今高考成績早已公布,有些學生被所心儀的大學錄取,但是也有些學生卻陷入到了迷茫之中。其中有些學子,拿到成績,卻覺得自己可以考得更好,因此有了再來一次的衝動。
  • 錄取結果不滿意,到底要不要復讀?關於復讀的幾點建議
    復讀,是一個沉重的話題。每當提起,背後總是伴隨著不如意的成績和志願結果。重走高三之路,對於已經脫離苦海,即將步入輕鬆大學校園的同學來說,絕對是不會考慮的選項。可還有一部分學生,他們沒有新校園的迎接,比起狂歡放肆的高考假期,他們需要準備好高三的教材和書包,重新回到高考戰場的起跑線。
  • 高考沒發揮好,是直接選擇復讀,還是選擇上大學後再考研?
    假如這次高考真的沒有發揮好的話,這個孩子最關心的問題是自己應該選擇再復讀一年呢,還是選擇一所二本大學,然後在大三階段考研呢?其實對於我來說,我更傾向於後者。為什麼這麼說呢?,那麼高考選擇復讀是比較明智的。
  • 對2020高考復讀的意見
    眼下,2020年高考全國多數省份提前批、本科批志願已填報結束,於考生而言,僅剩的懸念就是最終被哪所學校的哪個專業(大類)錄取。過來人的經驗告訴我們,很多考生在等待錄取結果的同時,也會思考是否需要復讀再戰一年,畢竟每年有大量高考生通過復讀實現了上更好大學的目標,「高三打基礎,高四985」就是對這種現象的調侃之辭。
  • 一次失誤不要緊,大學還真有後悔藥,復讀還是考研任你選!
    高考是人生大考,可高考只有一次,不可能人人都是幸運兒,能夠超常發揮,那麼,若不幸失誤,一次失誤不要緊,到了大學之後,還有後悔藥嗎?是該退學復讀?還是專心考研?復讀和考研有什麼區別呢?復讀讀的是高中的固定知識,重新高考,重新擇校,而考研則是上了一個臺階,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知識專業和學校。復讀與考研的區別在於一個是重新來過,一個是頂風向前。大學退學復讀可行嗎?
  • 考研難還是高考難?考研真的比高考簡單多了嗎?
    有人高考成績不理想,只能讀普通本科院校,或者讀大專,打算四年後再通過考研讀上好大學,大專可以通過專升本參加研究生考試,很多人說考研比高考簡單多了?這是真的嗎?今年高考人數破千萬,而2020年考研的人數是340萬,2021年的研究生考試也快了,據說今年參加考研的考生會突破400萬,但無論如何肯定少於高考人數。 但是從錄取率來看,高考本科錄取率在43%左右,慢慢逼近50%,從精英教育到大眾教育,但是就算是今年研究生擴招18.9萬的情況下,錄取率也只有20%-30%左右。